以弗所書 以弗所書 4:11-19

以弗所書 4:11-19

11-16節原文是一個整句,進一步解釋了第8節的[賞didomi]。[賜didomi](11節)和[賞didomi](8節)原文是同一個字。基督不但將恩賜[量給各人](7節),也賞給教會五種領受了恩賜的人[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11節):1.[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他們是被主差遣到福音未及之地建立教會的人(羅15:20)。2.[先知]是指有講道,領受啟示恩賜的人(林前14:3;30-31)功用是堅固,造就,安慰,勸勉人(徒15:32;林前14:3)有時也預言將來的事(徒112:一28;21:9,11)。新約使徒和先知的工作是為了建立教會的根基(2:20),在新約正典完成之前,向教會顯明神的旨意(3:5)。3.[傳福音的]是有傳福音恩賜的人,腓利(徒21:8)和提摩太(提後4:5)都是傳福音的。4.[牧師]是個有牧養信徒恩賜的人。5.[教師]是指有教導聖經恩賜的人。以上五種恩賜都不是職分。職分可以是任命的(徒14:23;多1:5)選出的(徒1:26;6:33)但恩賜卻是出於神主權的禮物(羅12:68)。每個信徒都有恩賜,但並非每個信徒都有職分。職分可能與各人的條件有關(提前3:2-12)但領受恩賜者卻沒有這種限制。12節指出了神賜下恩賜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個人的屬靈,也不是讓人自我陶醉,而是為了裝備眾人,預備他們進入事奉的工作,最終目標是[建立基督的身體]。因此,恩賜是有利於建造教會的才能,與教會無關的就不是。每個信徒都被賦予某種恩賜(7節),都必須參與事奉(12節)在身體裡發揮恩賜的功用,共享恩賜的益處。事奉並非專屬於[神職人員]信徒出錢,僱用牧師,傳道人做工,並不蒙神悅納。因為神不會使用不是恩賜的東西來建造祂的教會,只有源自於神的恩賜,才能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3:21)。這些恩賜的果效將會持續下去,[直等到](13)教會完全成熟。這個目標包括三個面向:1.教會整體[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13節)這是教會合一的基礎。2.教會整體[得以長大成人](13節)成熟的教會才能維持合一。3.教會整體[充滿基督長成的身量](13節)彰顯基督的豐滿(1:23)讓神在教會中得著榮耀(3:21)。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是今世可以實現的目標,否則就意味著基督所賜的恩賜不夠(11節)。只要每個信徒都忠心運用恩賜,教會就能臻於成熟;因此,保羅進一步解釋了[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的兩個記號:1.持守真道:[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14節),信徒只有紮根聖經,真正[認識神的兒子],才會成熟穩固,不容易受騙。2.彰顯基督:[惟用愛心說誠實話](15節)愛心和真理並行,教會才能[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15節),以基督為中心,以基督為目標,顯出基督身體的見證。肢體若都[連於元首基督]必然就會[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16節)。許多信徒自以為與主相交,卻不能與肢體相交,表示並沒有真正[連於元首基督]所以不能把自己擺進身體裡。肢體擺進身體之後,必然要[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16節)在身體裡發揮正常的功用。健康的身體,不是由某些恩賜大的肢體包辦一切,其他的肢體坐著享受;而是每個肢體都[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彼前4:10)既互相供應,又互相享用。每個肢體發揮恩賜的結果,不是滿足各人的屬靈欲,而是[建立基督的身體]。人的肉體在屬靈的建造裡毫無用處,只會添亂;只有神的恩賜,才能用來[建立基督的身體],讓神在教會中和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3:21)。四17-五14的主題是[脫舊穿新的生活],與二1-10[出死入生的地位]前後呼應。信徒的行事為人若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就應當在教會中合一而行,又在生活中聖潔而行。17-19節是還沒信主的舊人寫照,也是信徒過去的生活:17節可譯為[所以我這樣說,且在主裡鄭重地說,你們行事為人,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而活]。[存虛妄的心]指人生漫無目的,生活徒勞無益。日常生活中的[行事為人]最能顯明一個人真實的屬靈光景。神要我們在生活中操練自己,在生活中看見自己的愚味,殘缺和可憎,也在生活中仰望主的憐憫,恩典和扶持。18節表示世人之所以人生漫無目的,是因為[心地昏昧];心地昏昧,是因為[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是[因自己無知]。而無知並非因為天真,缺乏知識,而是因為[心裡剛硬]故意拒絕神的啟示(羅1:19-22)所以在審判時將[無可推諉](羅1:201)。19節指出人的問題不是沒有良心(羅2:15),而是良心麻木、失去功效(提前4:2),以自我為中心,肆無忌憚地[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思想:今天,當我們看到新的[教會增長術]開始流行的時候,一定要慎思明辨:這是神的恩賜呢,還是人的發明呢?經文所描述的舊人寫照,兩千年來並無改善;是因社會沒有進步,文明未有改善,還是人還未曾真正認識基督,信徒仍未穿上新人呢? 祈禱:親愛主,真的沒有真正屬神合一的教會,世人都會沒有希望,求主赦免我們,光照我們使我們不再活在自我的舊人生活中,使我們活出穿上新人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 6:1-4以弗所書 6:1-4

1-4節是親子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家庭中第二重要的關係。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對兒童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根據羅馬法的父權(patria potestas)兒女是父親的財產,父親可以遺棄嬰孩,有權對兒女生殺責罰,或命令他們做苦工,或把他們賣為奴隸。只要父親還活著,父權對成年兒女也始終有效。因此,現代人很難理解,保羅關於親子關係的教導,在當時的人聽起來是何等驚世駭俗。事實上,現代社會的兒童權利,完全是聖經影響世界的結果。[你們作兒女的](1a),指作兒女的信徒,但他們的父母未必信主。他們[被聖靈充滿](五18)[彼此順服](五21)的結果,是[在主裡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1b)。[在主裡聽從父母],不是說兒女只需要聽從信主的父母,而是說聽從父母不違背神的旨意的話。[在主裡聽從父母]的理由很簡單:[這是理所當然的],對於聖徒是[相宜](5:4)的[方合聖徒的體統](5:3)。因為這是神在家庭中所設立的權柄,是神的誡命(2-3節)。在個人主義盛行的今天,每一代人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在思想觀念,經濟學問,生活方式上都與上一代人存在不和諧的[代溝],總要找出種種理由來不[聽從父母]。神允許[代溝]的存在,更是要用這些[代溝]來讓我們學習順服。2-3節引用了十誡的第五誡(出20: 12;申5:16)。[孝敬父母](2節)的屬靈用意,是要人順服神在地上所設立的權柄。當神頒布十誡的時候,以色列人還沒有國家和政府,家庭是以色列社會最主要,最基本的結構,那些接受十誡的父母不但養育兒女,也代表[在上有權柄的](羅13:1)。即使是不完美的父母,專制的羅馬父親,也是被神允許用來管教,塑造兒女的器皿,[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羅13:1)。因此,兒女[孝敬父母]就是順服神在家庭中權柄的安排;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懂得什麼是[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5:1)。[使你得福,在世長壽](2節)這是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就整體而言,孝敬父母的人普遍能家庭和睦,長壽得福,而那些不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沒有家和萬事興的福氣。[這是第一條有應許的誡命](3節)雖然第二誡也附加了神祝福人上千代的應許(出20:6),但並不局限於第二誡,而是向一切愛神,遵行神所有誡命的人的應許。而長壽的應許則是特別針對那些遵行第五誡的人。你們作父親的](4a)指作父親的信徒;雖然他們的兒女未必信主,但父親有權柄教養兒女,所以他們[被聖靈充滿](5:18)[彼此順服](5:21 )的結果,是[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4b)。[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127:3)父母養育女的目的,不是把兒女當作自己的財產,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是按神的旨意,管理祂交託的產業。因此,[不要惹兒女的氣]並不是不可管教,責罰兒女(箴13:24)而是要尊重造他們的神(箴14:31)避免濫用管教的權柄。不公平的責罰,不合理的苛求,粗暴武斷,嘮叨挑剔,忽視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都會使兒女沮喪憤怒,心灰意冷,最終[失了志氣](西3:21)對父母的神也會敬而遠之。父神怎樣在基督裡以恩慈,憐憫,饒恕對待不配的父母(4:32)父母也應該效法神,憑愛心行事(5:1-2)不但自己[生氣卻不要犯罪]4:26),也[不要惹兒女的氣][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4:31),這樣才能[不可給魔鬼留地步](4:27)。每個社會的父母都會訓練兒女,希臘羅馬的訓練是以人為中心,猶太的訓練是以律法為中心,但基督徒的父親是以神為中心。 思想:父母最應當關心的,不是兒女的快樂,健康或才能,而是兒女的屬靈生命,所以[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幫助兒女建立與神的個人關係。 [主的教訓和警戒]是為了靈裡的需要[養育]是為了身體的需要。父母只有自己先被聖靈充滿(5:18),才能在主裡教訓警誡兒女;父母只有自己先認真讀經禱告,才能把兒女帶到神面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能活在你賜予的關係中,無論是不變的關係,能改變的關係,都是主你在我們生命的安排,賜予;求主教導我們願意被聖靈充滿,活出以神以中心的關係。阿們!

以弗所書5:25-33以弗所書5:25-33

[你們作丈夫的人](25a),指作丈夫的信徒,但他們的妻子未必信主。他們[被聖靈充滿](18節)、[彼此順服](21節)的結果,是[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25b)。這種愛是出於意志的行動,無條件的[捨己],既不根據感情的起伏,也不取決於妻子的回應,而是因為丈夫[敬畏基督](21節)所以[憑愛心行事](2節)[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2節)。合神心意的家庭不會讓我們遠離主,阻攔事奉,而是神所安排的24小時事奉,操練的場所,最能反映我們屬靈的實況,也最能實際地造就我們。人若是藉口事奉而撇下家庭,實際上並非撇下所有跟隨基督,而是犧牲家庭去跟隨一個叫做[事奉]的偶像,為要滿足自己肉體的驕傲和自以為義。人若是藉口照顧家庭而不肯在基督的身體裡[各盡其職](4:12)則是把[家庭]當作了自己的偶像。因為神安排我們在家庭中的一切操練,最終都是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4:12)而不是讓我們停留在家庭中享受,陶醉。[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獻給自己](26-27a)這是用猶太人訂婚和結婚的儀式,比喻基督對教會的捨己之愛。[洗淨,成為聖潔,獻給自己]原文的動詞都是不定過去式,表示過去一次完成的動作。[洗淨]指新娘在婚禮前的沐浴禮(結16:9),[成為聖潔,獻給自己]指訂婚禮。在古代拉比的著作中,訂婚被稱為成聖(Kiddushin);新娘[成為聖潔]意思是被奉獻給新郎。在猶太傳統的訂婚儀式上,新郎要將戒指戴在新娘的右手食指上,分別用希伯來語和當地語言說:[看哪,根據摩西和以色列的律法,你藉著這枚戒指已分別為聖,成為我的妻子]婚約立刻生效。新娘要在婚禮前沐浴,象徵分別被出來獻給丈夫。但實際上,是新郎在訂婚時所說的話使她[成為聖潔,獻給自己]的。基督就像一個新郎,祂為教會捨己,第一個目的是使教會成聖,歸給自己。而更長遠的目的,則是將一個榮耀的教會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27b)。這是本信論述的高峰。一.神因愛揀選了一些人,使他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這是由聖父的揀選,基督的救贖和聖靈的印記所完成的(1:3-14)。二.罪人得到新的地位(2:1-10)進入了一個新的群體-教會(2:113:21)。三.在這個教會裡,信徒的行事為人應當保守教會的合一(4:1-16)過新人的生活(4:17-5:五14)。四.當這個永恆的計劃(1:4)圓滿完成的時候,正是基督將一個聖潔沒有瑕疵的教會呈獻給祂自己之時(5:27)。今天,基督正在使教會成為聖潔(啟19:7);將來,基督會將教會獻給祂自己作新婦(啟21:2)。基督救贖教會,使教會成聖,將教會獻給自己,彰顯出了基督的愛,是丈夫愛妻子的榜樣,所以[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28a)。這不是說丈夫要用愛自己的方式去愛妻子,而是說妻子就像自己的身體[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28b),所以愛妻子不是責任,而是本性。因為:[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體](29a)雖然自己的身體並不完美,但人並不是因為自己可愛才愛自己,而是天性[總是保養顧惜](29b)。同樣,雖然妻子也許不完美,並不可愛,但丈夫還是要[保養顧惜]妻子。這[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29節)。雖然教會現在不完美,但基督仍然[保養顧惜]教會,[因我們是祂身上的肢體](30節)。[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31節),這句話引自創2:24:一.[人要離開父母],不是要人不孝敬父母,而是要人在感情,經濟和靈性上都脫離父母的影響而獨立。人必須[離開父母]才能[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然後才可能一起孝敬雙方的父母。夫妻任何一方的父母如果試圖介入婚姻,爭奪屬於自己的權利,只會危害婚姻,破壞神的祝福。二.人離開父母,是為了[與妻子連合]。神設立婚姻時的旨意,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三.兩個不同的人要[二人成為一體],實現身、心、靈的完美結合,但又保持各自獨立的特點,唯一的途徑就是捨己[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2節)。四.[這是極大的奧祕](32節)指[基督與教會](32節)在屬靈上的聯合,就是一種[二人成為一體]的關係,因為[與主聯合的,便是與主成為一靈](林前6:17)。因此,信徒的夫妻關係只有反映出基督和教會的聯合,才是合神心意的婚姻。保羅在最後的總結中,再次勸勉作丈夫和妻子的信徒效法基督(33節),建立[二人成為一體]的和睦婚姻。因此,所有的勸勉都不能倚靠人的聰明才智,也不能採取世界的技巧方法,而是建立在[被聖靈充滿](18節)的基礎上。 思想:保羅在本信中所關心的,始終是基督的身體教會,的目的不是教導家庭的規範,建立和睦的家庭,而是勸勉信徒在家中操練[彼此順服](21節),實踐基督身體的合一 。我們有否願意明白,順服上主安排在我們的身邊人的關係呢? 祈禱:親愛主,是主你使我們進到與你愛的關係中,主你的愛使們明白我們的人生,更明白你在我們生命中的安排,不論是每日所面對的,生命中在我們身體的任何關係,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看到你賜予的好,更懂得活在敬畏你的生命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