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 以弗所書 4:20-32

以弗所書 4:20-32

20-24節是新人的樣式,這是信徒屬靈地位上的轉變。20-21表示我們只有先經歷了基督[在祂裡面受教導]才能真正認識基督,活出基督的生命。人若站在基督之外,學到的只是一些[基督教倫理]可能會努力表現出一些好行為,但卻不能改變生命。22-24節原文是與21節相連的補充不定式(complementary infinitives)具體說明信徒從基督學到的真理;信徒在重生得救的那一刻,已經發生了以下三件事(西3:9- 10):一.[脫去你們那屬於從前生活方式的舊人](22a)。 [舊人]指未重生之前的自我。神不是改善我們的[舊人]揚長補短,而是像脫舊衣服那樣完全[脫去],把[舊人]裡的缺點和優點,惡行和美德全部否定。因為這[舊人]已經徹底變壞了,就像爛蘋果,一旦開始腐爛,就會完全腐爛。 [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22b)以自我為中心的慾望是迷惑人,欺騙人的,它承諾的是快樂和幸福,提供的卻是痛苦和虛空。二.[你們的心志被更新](23節)不再剛硬無知,與神隔絕,心地不再昏昧(18節)人生不再漫無目的(17節)。這種心意更新是聖靈持續的工作(3:16)。三.[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在真理的公義和聖潔裡造的](24節)。[新人]就是重生得救以後的自我(林後5:17)。[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的新造,具有從真理而來的公義和聖潔。4:255:14是對信徒的生活提出的七個勸勉,勉勵他們活出新人的實際。每個勸勉都包括正反兩面的命令,以及正面命令的原因。(25) [棄絕apotithemi]原文和談論舊人的(22) [脫去apotithemi]是同一個字; (25) [實話aletheia]原文和談論新人的[(24)真理aletheia]是同一個字。而[所以](25節)這個字更是在邏輯上清楚地說明,既然重生得救的信徒已經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西3:9-10)就應該實際地在活出新人的樣式。舊人沒有能力活出來(17-19節),新人卻可以倚靠聖靈的大能(三16-17)。第一個勸勉,是[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25節)原因是我們在基督的身體[是互相為肢體](25節)。同一個身體裡的肢體既然彼此相連(羅12:5),就應當彼此誠實,否則只會傷害自己。第二個勸勉,是[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26節)原因是我們[不可給魔鬼留地步](27節)。[生氣]不是犯罪但要當心變成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意味著順服聖靈的管理,不被情緒轄制。人的肉體十分容易被撒但挑動,所以應當格外謹慎,[不可給魔鬼留地步]。第三個勸勉,是[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28節),原因是這樣[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28)。每個信徒都不能佔肢體的便宜,更不能偷竊,而應當有一份誠實,有益的工作,在供應自己和家人之外,還[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在身體裡互相供應。信徒的工作不是為了放縱私慾,而是承受神祝福的管道,可以把從神而來的恩典與有需要的肢體分享,做神恩典的好管家。第四個勸勉,是[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29節)原因是[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30節)。[污穢的言語]直譯是[腐敗的言語]就像腐敗的水果,不但自己腐爛,又會在教會裡擴散腐爛。人的言語是裡面生命的表達,從敗壞的生命裡出來的,必然是[腐敗的言語]。真正能衡量一個人屬靈程度的,不是我們的屬靈知識、恩賜或事奉,而是我們的言語。[腐敗的言語]會危害我們的靈命,所以會[叫神的聖靈擔憂]。我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30節),所以更加不能忘恩,應當在說話之前留意聖靈的提醒,謹慎自己的言語,聖靈在我們裡面才能有安息。[叫神的聖靈擔憂]引自賽63:10。第五個勸勉是[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 31-32a),原因是[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32b)。信徒必須[靠聖靈行事](加5:25)除掉自己身上妨礙合一的六種惡習,代之以促進合一的三項美德[恩慈,憐憫,饒恕]。這些美德是神的性情(2:7)也是新人的性情(24節)。我們常常不願意用[恩慈、憐憫]來饒恕人,是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受到傷害、受了委屈。聖靈提醒我們:我們不需要饒恕別人太多,只需要[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32b)。這種[饒恕]不是出於人的修養,過後仍耿耿於懷;而是像神那樣無條件的釋放,。不同背景的肢體要在基督的身體保守合一,就必須凡事[用愛心互相寬容](2節)[彼此饒恕]。 思想: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信徒因著基督得著救恩,更得著新的生命,不是重頭開始的生命,而是讓主進入我們生命一同活出主的生命。不是自我更新新的生命,而是讓主成為我們生命力量的生命。縱使看似不可能的改變,就是讓主彰顯生命大能的生命,我們有否願意讓主進入活出祂榮美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賜我們盼望的神,我們很多不可能,很多軟弱,很多藉口,但主你要主動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你要進入我們的生命中,使我們不再軟弱,不再懼怕,因主你是我們的力量,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3:14-21以弗所書3:14-21

14-21節是保羅繼續為收信者的禱告,其中14-19節原文是一個整句,聖父(14節)聖靈(16節)與聖子(17節)都是其中的一部分。14-15節是禱告中的開頭。[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14節)這句話重複了第1節的[因此](1a)表示結束了2-13節的插話,開始屈膝禱告。因為保羅在二11-12說明了外邦人和猶太人在[基督裡歸為一體的新地位]所以現在要為他們在基督裡實際地合一禱告(14-21節)。當時猶太人通常站著祈禱(太6:5;路18:11,13)[屈膝]代表極深的敬畏,感恩和謙卑。所羅門奉獻聖殿(王上8:54)司提反殉道(徒7:60)彼得在多加床前(徒9:40)保羅最後一次前往耶路撒冷時與信徒辭行(徒20:365)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路22:41)都是跪著禱告。在古代的觀念中,命名代表擁有權柄(詩147:4;賽40:26)。[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15節)意思是神統治一切受造之物,包括天使和人,他們的存在都取決於神。這是保羅向那些面對各種難處的信徒保證,神完全可以實現使徒為他們獻上的代禱;因為祂不但是信徒的父,也是萬有的主宰。 [父pater]和[家patria]原文諧音,是雙關語。16-19節是禱告中的祈求,包括兩個部分:1.16-17a禱告可以支取神能力的程度是[按著祂榮耀的豐盛]也就是無限量的,慷慨的,完全可以滿足信徒的一切需要。保羅已經為信徒祈求聖靈的光照(1:17-18),好讓他們知道神[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現在進一步為他們祈求聖靈的大能, [使你們內在的人剛強起來]不因一切患難[喪膽](13節)。[榮耀的豐盛]原文與1:18[豐盛的榮耀]是同樣的詞組。正因為神按自己[榮耀的豐盛]賜給聖徒聖靈的大能,祂在聖徒中得著的基業才能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使基督藉著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不是指得救時聖靈的內住,而是使基督成為信徒生活的中心,在一切的事上行使祂的權柄。聖靈使我們的生命剛強得力,意味著基督住在我們心裡掌權,作主,使我們能活得越來越像基督。2.17b-19節表示只有那些被聖靈剛強,基督在心裡掌權的人,生活才能[在愛中紮根建基],這樣[就能和眾聖徒一同領悟基督的愛是多麼的長闊高深]。沒有人只透過知識就可以真正認識基督的愛,也沒有人脫離教會就可以真正領悟基督的愛;惟有在基督身體裡與眾聖徒實際地合一,才能共同經歷基督的愛,知道[祂的愛是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僅僅認識基督的愛,還不是最終的目的。在合一的實際裡認識基督之愛,會把人帶到最終的目標-[使你們被充滿,得著神的一切豐盛]。雖然信徒在地位上[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西2:9),並且[同為一體](6節)但只有被聖靈剛強(16節)基督在心裡掌權(17節),才能漸漸被充滿到[得著神的一切豐盛]的程度,最終使合一的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4:13)。
思想:沒有一個真的合一是經過謙卑的禱告,沒有一個真的合一不經過基督長闊高深的愛,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1:23),任何一位信徒都無法單獨地經歷基督之愛長闊高深的全部。我們有否願意靠主的愛活出心裡剛強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知道你要的教會,你要的信徒,你最明白我們的軟弱,因此,我們要時刻地倚靠你,使我們因基督長闊高深的愛,活出心裡剛強有力的生命。阿們!

以弗所書3:1-13以弗所書3:1-13

3:1-21的主題是[為合一的實際禱告]這是本信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因此](1a)是指因為保羅在2:11-12說明了外邦人和猶太人在[基督裡歸為一體的新地位]所以現在要為他們在基督裡實際地合一禱告(14- 21節)。[替你們祈禱](1b)不是原文,而是為了譯本流暢加上去的。因為1a原本應該接續14節的禱告,但保羅在開始禱告之前,又插進了2-13節這個長句。保羅是[為你們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穌被囚的](1a),他作為[外邦人的使徒](羅11:13),此時被囚於外邦人的首都羅馬,等著猶太人來告他,罪名是帶外邦人進入聖殿(徒21:27-29)。從外面看,保羅是羅馬的階梯,前途未卜,撒但成功地捆綁了教會的領袖。但他卻在靈裡知道,自己是按基督耶穌的旨意被囚,神必會使用這種環境來成就祂的計劃。保羅越過難處的表面,看見了背後神的手,就能在囚禁中有[平安],並且安慰並鼓勵遠方的教會(13節)。2-13節原文是一個整句,在禱告(14節)之前,先解釋福音的奧秘和保羅的職分,目的是勸勉讀者不要因他在羅馬被囚而喪膽(13節)。第2節表明,本信的讀者中有許多人只是聽說過保羅。自從保羅離開以弗所以後,那裡教會已經大大增長。[職分oikonomia](2節)原文和[安排](9節)是同一個字,又譯為[管家](路16:3)[責任](林前9:17)。保羅受託付的管家責任,是為了將神的恩典傳給外邦人(8節)。3-6節解釋了保羅受託付所要管理的恩典,也就是神所啟示的[福音的奧秘](3節)。奧秘的內容:就是保羅在1:9-12和2:11-22已經[略略寫過的](3節),又被稱為[基督的奧秘](4節)。(5節)表示啟示的時間:;福音的奧秘是[神從創世以前](1:4)所定的旨意,在舊約中尚未完全啟示,但在新約時代已經清楚啟示出來(羅16:25-26)聖靈已經將這真理啟示給使徒彼得(徒10:9-20)和使徒保羅(加1:16)。(6節)奧秘的實質:[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猶太人素來以神的選民自居,鄙視外邦人,但如今不再有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分別,這個不可思議的事情只有[在基督耶穌裡]才能發生:1.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同為後嗣]一同得著神兒子的名分(1:5)有權利在基督裡承受神的基業(1:11)。2.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同為一體]一同歸入基督的身體(2:16)就是教會(2:23)。3.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同蒙應許],一同承受神所應許的諸約(2:12)。7-12節解釋保羅怎樣服事受託的職分。1.(7-8a)服事的基礎:這職分不是保羅賺得的,也不是他求來的,而是先由神的[恩賜]啟動(2,7節)又靠著神[大能]的作為持續(7節)。因此,保羅雖然承認自己不配這份殊榮[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8a),但仍有責任忠心服事,因為神僕人的事奉所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神的[大能]和[恩典](8a);神從來不會賜下職責,卻不供應履行職責的能力。[福音的執事]意思是服事福音職分的態度就像僕役那樣殷勤。[執事diakonos]原文又被譯為[用人](太20:26)[僕人](林後11:23)。2. (8b-9節)服事的內容:首先是[將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8b)。神是無限的,祂恩慈地把自己無限的[極豐富的恩典](2:7)賜給人。因此,基督的豐富是[測不透的][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藏著](西2:3)永遠都有更多的豐富等待我們發現。其次[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秘是如何安排的](9節)。神在創立世界以前就已經預定了合一的奧秘(1:4,11)但神按著祂智慧的[安排]直到主基督耶穌成就救贖以後(11節)才啟示出來(5節)。3. (10-12節)服事的目的:是[為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10節)。[天上執政的、掌權的]包括天使,魔鬼等靈界的受造物(1:21;6:12)。[百般的智慧]意思是豐富多樣的智慧。教會並不是透過傳福音,社會關懷或任何其他的活動來彰顯神的智慧,教會這個多元合一的群體存在的本身,就是宣告任何[天上執政的,掌權的]權柄都無法阻止[神百般的智慧]。教會在聖靈裡的合一(4:3),是將來[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1:10)的預演。11節表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挽回祭,已經完成了神的永恆計劃,啟示了神的智慧,使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可以藉著基督之死同歸一體(2:16)。直到今天,信徒仍可[因信耶穌,就在祂裡面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來到神面前](12節)滿有把握地親近神,呼求神。13節是勸勉,與第2節首尾呼應,結束了2-13節的長句。 [所以,我求你們不要因我為你們所受的患難喪膽,這原是你們的榮耀](13節)因為讀者若是真正明白了神賜給保羅的職分(2節),就不應該因保羅所受的患難而疑惑懼怕,因為保羅的被囚,正是為了讓他們可以得著[永遠的榮耀](提後2:10;西3:4)。
思想:今天,我們若知道自己[為義受苦](彼前
2:13)是有福的,也不該為眼前的患難而[喪膽]。因為這些都屬於[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秘]的一部分,全部都在神智慧的安排之下(羅8:28)必將成為我們的榮耀。
祈禱:親愛主,是你使我們明白你救贖的恩典,更明白主你奧秘的旨意,就是教會,要彰顯你的大能,彰顯你的愛,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明白你旨意的奧秘,願意投入建造你的教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