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0的主題是[屬靈的爭戰]與1:3-14的[屬靈的福氣]前後呼應。第10節這句話總結了前面所有的道德議題。4:1-6:9所有關於信徒行事為人的勸勉,表面上是關於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實際上是屬靈的爭戰;並非保羅個人的道德偏好,而是靈界戰爭的一部分。我們無法靠著自己與撒但對抗,只能[靠主的大能大力,在祂裡面剛強]方法就是[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11節)。這些軍裝就是神自己的性情(賽11:5)是[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1:3)。[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是[穿上新人](4:24)[效法神](5:1)。14-17節列出的[全副軍裝]與主後50-60年代羅馬重裝步兵的個人裝備相同,全部是用來防禦的。同樣,[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不是為了主動進攻,而是為了守住陣地。神從來沒有讓我們主動攻擊撒但,那是基督自己的工作(啟19:11);我們的責任是[抵擋魔鬼的詭計](11b),在那些敗軍之將的反撲中[站立得住] (13節)。既然真正的仇敵是超自然的惡魔,我們就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缺少一件都會留下破口;13節表示 [作完了一切]指做好一切必要的準備,穿戴了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之後。14-20節原文是一個整句;[要站穩了](14a)這就是信徒屬靈爭戰的全部。基督[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所以屬靈的爭戰是防禦戰,而不是進攻戰。信徒不需要進攻,只需要站立在基督的得勝中,站穩基督已經佔領的光明國度裡(5:8)。[魔鬼的詭計](11節)無非是要引誘我們離開基督,離開天上(2:6),倚靠自己的努力和世界的方法來應對各種問題,進入了[這幽暗世界](12節)敗在了仇敵的手下。14-16節原文用四個分詞說明了[站穩]的方法:.一.[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14b)。當時羅馬士兵的軍用腰帶(Cingulum militare)是一種裝飾著金屬配件的厚重皮帶,上面掛著匕首(Pugio)和短劍(Gladius),前面垂下一塊保護片(Pensilium),是軍人身分的標誌,代表在軍中的等級。正如軍用腰帶代表軍人的身分,真理也是新人的標誌(4:24);正如軍用腰帶上掛著士兵的短劍,真理也連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17節),因為神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二.[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14c)。[護心鏡]是當時羅馬士兵用來保護胸部和背部的金屬盔甲(Lorica Segmentata)。神自己[以公義為護心鏡](賽59:17)信徒也要效法神的公義(4:24)保護自己的心靈免受魔鬼的攻擊(雅4:7)。三.15節表示當時羅馬士兵的軍鞋(Caligae)是一種重型厚底的鏤空靴子,經過精心設計,可以長時間站立,行軍而不疼痛。鞋底有平釘,不但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面上保護雙腳,還可以在步兵方陣前進時踐踏倒下的敵軍。福音不是只向非信徒講的,信徒只有穩固地紮根在平安的福音裡(賽52:7)不斷向自己宣講福音,才能在爭戰中站穩得勝的地位。四.[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盾牌](16a);當時羅馬士兵的長盾(Scutum)是木製的,蒙上帆布和皮革,不但可以保護身體,還可以保護其他的盔甲,所以說是[此外]。信徒靠著神所賜的信心,[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16b),[抵擋魔鬼的詭計](11節);若是倚靠自信站立,必然抵擋不住仇敵的各種試探和攻擊。新約時代的箭通常綁著麻絲,可以用火點燃。而包裹盾牌的皮革浸透了水,可以熄滅火箭。(17節)頭盔與寶劍是羅馬士兵在爭戰前最後拿起的兩樣裝備。[戴上]原文和[站穩](14)一樣是祈使詞,並非分詞,與[站穩]並列,顯示17-20節是最後的勸勉。一.當時羅馬士兵的頭盔(Galea)可以有效地保護頭部,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戴上頭盔代表戰前的最後準備。信徒已經穿上軍裝的其他部分,臨戰前還需要最後戴上[救恩的頭盔]。信徒也要[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帖前5:8)對爭戰的結局確信不疑。二.[聖靈的寶劍]意思是聖靈所賜的[神的道]。當時羅馬士兵的主要攻擊武器是重標槍,短劍(Gladius)是用來近身防守,格鬥的。 [神的道]的主要功用也不是用來攻擊仇敵,教育別人,而是在面對試探時保守自己(太4:1-10)。18節的 [祈禱]和[警醒]原文是兩個分詞,顯示這是拿起最後兩樣裝備時的態度,也是運用全副軍裝的正確態度:1.要恆切禱告。 18節原文用了四個[所有pas]來強調這一點:要用[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禱告和祈求,[所有的]堅持,為[所有的]聖徒祈禱。2.要[在聖靈裡祈禱]就是在聖靈的能力與範疇裡禱告。即使我們[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11節)也不能在大敵當前掉以輕心,應當藏在聖靈裡恆久警醒,彼此代禱,就像羅馬士兵並肩站立在步兵方陣裡,嚴陣以待。3.要[為眾聖徒祈求]。羅馬士兵從來不會單打獨鬥,信徒也要在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指揮下聯合爭戰。神的心意是[建立基督的身體](4:12)而撒但的目標是拆毀教會。信徒不能只專注於自己的爭戰,還要[為眾聖徒祈求],求主讓所有的肢體都能在屬靈爭戰中[站得住](13節)。保羅請讀者更要特別為他禱告,使他能在羅馬法庭上[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19節)。保羅有極大的屬靈恩賜,口才和成就,但在許多書信中都要求弟兄們為自己代禱(羅15:30;弗6:19)。6:21-24是祝福,與1:1-2的問候首尾呼應。21-22節與西4:7-8幾乎相同,可能因為保羅在寫好兩封信準備送出之時,一起寫下了結語。[推基古] (21節)是送達本信的人,也是《歌羅西書》(西4:7)和《腓利門書》(西4:9)的送信人。推基古是忠心與保羅一同事奉的人,他要向以弗所的信徒為保羅報平安,以便安慰他們(3:13)。保羅用來安慰別人的[光景](22節)不是他所陷的困境,而是他在困境中的[平安,仁愛,信心](23節)。24節表達信徒對主耶穌基督的愛都是存到永遠的不死的愛。本信以[恩惠]開始(一2),又以[恩惠]結束,恩典浸透了基督的整個身體。 思想:信徒在日常生活面臨的各種問題和逼迫,表面上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實際上[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面對每日屬靈的爭戰,我們有否願意穿上神賜予的全套軍裝,為主敬醒,守侯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知道明白今日在生命中所面對的不只是眼見的,更是屬靈的事,面對每日屬靈的爭戰我們都必須倚靠主你的大能大力,求主使我們不再靠自己,因我們都是軟弱的。阿們!
以弗所書 6:10-24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 1:15-23以弗所書 1:15-23
1:15-23的主題是[聖靈光照的認識]與5:15-6:9[聖靈充滿的生活]前後呼應。15-23節原文也是一個整句,是保羅為收信教會的禱告,也是今天每個信徒應該為自己禱告的內容。活在基督裡的人,雖然身體被捆綁,靈裡卻不受束縛;在獄外可以忙著傳道,在獄中也可以忙著禱告。傳道是對人,禱告卻是進到神面前,是最高的事奉(路2:37;徒13:2)。[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15節)就是愛神,愛人;這是兩個確定真信徒的試金石(西1:4)也是天上賜下的[屬靈的福氣](3節)。因此,保羅不是為他們祈求祝福,而是一面為他們[不住地感謝神](16節)一面[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17節)。這些信徒已經重生得救,受了聖靈,得了光照(13-14節)所以保羅的禱告並非求神賜給他們聖靈,而是求神讓他們看得更清楚,更明白,看見更多的東西。許多時候,有些人以為自己對罪的認識已經很深刻了,但其實還很膚淺;有些人以為對真理已經明白了,但[照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 )。這不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重生得救,而是因為他們還需要[賜給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心中的眼睛,更認識神。因此,我們對神的經歷越多,從中看見的亮光就越多。每個信徒應當求聖靈[照著你們心中的眼睛](18節)讓自己能身臨其境地認識神。[真知道祂](17節)這種認識不只是客觀,理論的知識,也包括主觀,實際的親密關係。我們之所以能真正認識神,是因為神首先認識我們(加5:9)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能看見去,將來和現在的三個事實:1.過去的事實:[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18b)。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指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自己有何等的指望。這指望源自於神過去的恩召(4:1,4)是我們對未來得榮耀的把握(羅8:28-30)。在今天這個浮躁的世代,我們特別需要求神讓自己看見恩召的指望,好讓我們的人生持定目標,不再隨波逐流;我們尤其需要聖靈的光照,好讓我們頭腦清醒。2.將來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18c)。神呼召我們,不只是讓我們在基督裡[得基業](14節)更是要以祂所救贖之人為自己的產業(申9:26)。神在西乃山就已經宣告:你們[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寶貴的產業](出19:5)後來又透過先知以賽亞宣告:[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66:1-2)。因此,神的旨意是把一批[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建造成基督的身體(23節)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21)榮耀的父(17節)藉著榮耀的恩典(6節)所呼召的聖徒,將成為祂榮耀的基業(18節)。因此,我們的行事為人應與榮耀的恩典相稱(4:1)好讓神在我們中間得著安息之所。3.現在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這種能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這超過想像的浩大能力正在自己裡面運行,並且可以期待這種能力持續工作(3:20)條件只需要[信]。神在信徒身上運作的浩大能力,就是[祂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20a);這是神救贖我們,保守我們,將來使我們得榮耀的能力,也是神成就祂的揀選和預定的能力。因此,我們心中的眼睛每天都需要被聖靈打開,看見這能力在過去,將來,現在的三重彰顯(20b-23節),好讓我們的屬靈爭戰都與這大能大力相稱(6:10) 。1.過去的彰顯:這能力[使祂從死裡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20b-21節)。創造天地,不是神能力最大的彰顯,基督的復活和升天才是。因為創造的時候並沒有阻力,復活和升天卻要面臨一切[陰間的權柄](太16:18)的全力阻擋。[坐在自己的右邊]比喻基督被高舉到統治萬有的尊貴地位。[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可能指天使等靈界受造物(西1:16)。[今世]和[來世]代表所有的世代。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以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將來的彰顯:這大能[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22a)。2.現在的彰顯:當我們看到基督正在用釘痕的手統治宇宙,因此生發敬畏之心時,保羅宣告,神已經[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22b):[教會是祂的身體](23a),不是人的組織。神的救恩計畫所要得著的不是一群單獨的個人,而是一個有機的身體,能與基督聯合(5:31-32),一同掌權(林前6:2)。基督是普世教會的元首(四15;五23),普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23節;四4,16;徒九4),運行於元首的大能大力,也同樣運行於身體。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23節)。基督[充滿萬有]對宇宙的每個角落都擁有權柄。教會之所以有能力勝過[陰間的權柄](太16:18)。基督不但[充滿萬有]更用祂的聖靈,生命和能力充滿教會,好成為祂豐滿的身體,在地上彰顯祂的榮耀,延續祂的工作,[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約14:12)。
思想:保羅寫下這些禱告的時候,不是坐在安靜的書房裡,而是被鎖在羅馬的監獄裡。但聖靈卻照明了他心中的眼睛,使他能超越環境,看見神的大能大力正在帶領自己,成就對世界的計劃。今天,無論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無論我們遭遇了什麼,我們都應當求聖靈讓我們看見神已經[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並且讓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
祈禱:親愛主,你成就的是何等的救恩,不只是讓我們不再滅亡,更要讓我們經歷過去,現今,將來主你賜予何等榮耀的盼望,願主使我們一生都珍視主你主何等的恩召。阿們!
以弗所書 4:1-10以弗所書 4:1-10
四1-16的主題是[在身體裡保守合一]與二11-22[在基督裡歸為一體]前後呼應。1-6節原文是一個整句,闡明教會合一的基礎。第1節表示保羅在前三章闡明了外邦信徒和猶太信徒在基督裡歸為一體的新地位(2:11-22)並為他們在身體裡實際地合一禱告以後(3:1-21)[因此],在後三章勸勉他們在身體裡保守合一。前三章原文只有一個命令式(2:11)後三章卻出現了四十個;前三章原文只提到兩次[行事為人peripateo](2:2,10)後三章卻提到了六次(4:1,17×2;5:2,8,15)。這些都在強調一件事:信徒應當活出那已經賜給他們的屬靈實際。但是,保羅並不是教導一些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用基督教的倫理來取代猶太教的律法,而是要求信徒的生活與屬靈的地位一致。四-六章所有的勸勉,都建立在一-三章的教導基礎上:1.信徒的得救[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2:8-9);同樣,神也不需要信徒倚靠修養來做一個好基督徒,而是用[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1:17)照明信徒心中的眼睛。2.神不需要我們活出自己所沒有的,只需要活出已經從神那裡承受的;神也不需要我們多活,只需要[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就夠了。我們的行事為人若是配不上,就需要付上禱告的代價(3:16-19)。[為主被囚]是保羅為自己所蒙的呼召和恩賜(3:2,7)付出的代價;他以此提醒每個信徒也要付上代價,讓生活[配得上你們所蒙的呼召],結出[謙卑,溫柔,忍耐,愛心,和平](2-3節)的聖靈果子(加5:22-23)與[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3:6)的地位相稱,竭力保持基督身體裡的合一:1.[凡事謙虛,溫柔,忍耐](2a):[謙虛]是基督的榜樣(腓2:6-7;太11:29),是驕傲的相反。在希臘文化裡,謙虛被視為奴僕的弱點,但保羅卻首先強調在日常生活中要完全[謙虛],因為驕傲最容破壞合一。 [謙虛]不是出於修養的故作謙卑,而是信徒對自己的真認識;[溫柔]是基督的捨己榜樣(太11:29)是不堅持自己的權利(彼前2:23)是不用言語刺激人,敗壞人(雅3:13-14)。[溫柔]是聖靈用大能使我們內在的人剛強到一個地步(3:16)能夠接受基督在心裡掌權,不但不會被別人惹動,而且不會被自己的情緒轄制。[忍耐]意味著堅持,這是神對屢教不改者的良善(羅2:4;9:22)也是人對神主權的信心(雅5:7-11)。2.[用愛心互相寬容](2b):[互相寬容],就是容忍彼此的軟弱和失敗,包容彼此的個性和不同。只有基督在我們心裡掌權作主,讓我們[在愛中紮根]我們才能[用愛心互相寬容]。3.[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表示不是行政組織合一,不是表面一團和氣,更不是與謬誤同流合污,而是不同的肢體多種多樣,但裡面都有同一位聖靈工作,同一位基督內住(3:16 -17)。保持合一的方法,是[以和平彼此聯繫]。這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妥協,而是[使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做主](西3:15)。4-6節列舉了合一的七個基礎,以三一真神為核心。信徒之所以能夠合一,是因為他們先有了這七個[一heis ];教會的合一必須建立在這七個[一]的基礎上,否則就是妥協真理:1.[身體只有一個](4節)。外邦人不必成為猶太人,猶太人也不必成為外邦人,他們不再是兩個實體,而是成為一個新人(2:15)。信徒不管在哪裡聚會,都顯明同一個身體的見證。2.[聖靈只有一個](4節)。雖然信徒的背景不同,但都由一位聖靈重生(約3:5),藉同一位聖靈進到神面前(2:18)被同一位聖靈內住(2:22)。3.[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4節)。與神同在,得享基業的盼望始於我們蒙召得救的時候(1:18)。4.[一主](5節)。基督是教會的元首(1:22-23)也是每個信徒生命的主。人若以任何人,事,物取代了主在心中的地位,就無法與其他信徒保持合一。5.[一信](5節)。對基督耶穌的信心是神所賜的(2:8),所有的信徒都因這同一個信心得救(1:13、15)。6.[一洗](5節)。水洗的儀式代表[受洗歸入基督](加3:27)在基督的死和復活上與祂聯合(羅六3-5)。人若歸入某個屬靈領袖,必然會分門別類、破壞合一。7.[一神](6節)。祂是[眾人的父](6節),所有的信徒都是祂的兒女(1:5)。祂[超乎眾人之上](6節),對信徒有共同的主權;[貫乎眾人之中](6節),與信徒密切相交(3:17);[也住在眾人之內]( 6節),藉著聖靈住在教會裡(2:22)。保羅闡明了合一的基礎之後(1-6節),在7-16節繼續說明神如何藉著賜下多元的恩賜、保持身體的合一。[但]這個轉折詞,表示後文與前文形成對比:前文是[眾人](6節),後文是[各人];前文是合一,後文是多元。恩賜是[基督所量給各人的](7節),表現為人的才能,但卻不是靠人學習,模仿,訓練,努力得來的,完全是出於恩典。各人的恩賜各不相同,不必攀比,也不必自誇,沒有的不必嫉妒有的,有的也不可輕視沒有的。恩賜是基督[量給]的,祂不但賜下了恩賜,也決定了數量。用時依所得的程度,不多不少,正好夠用(羅12:6-8)。沒有一個人有多餘的恩賜,也沒有一個人的恩賜不夠。恩賜是基督量給[各人]的,並非某幾位屬靈領袖專有。沒有一個肢體沒有恩賜,也沒有一個肢體擁有全部恩賜。在基督的身體裡,所有的肢體都有各自的恩賜,都有不同的恩賜,所以必須合一配搭,才能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也知道其他肢體是不可或缺的(林前12:二21)。第8節綜合了詩68:18,35。古代的君王得勝以後,有權把俘虜賞給自己的軍隊和百姓做奴僕。同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勝,俘獲了那些曾被撒但、罪和死亡擄去的罪人,並把他們作為恩賜賞給教會。9-10節進一步解釋了第8節中的[升上]:第9節指基督藉著死勝過了罪。第10節表示高升的基督超越萬有,在這一地位上[充滿萬有]對宇宙的每個角落都擁有權柄,並按自己的意思將祂一切的豐盛賜給教會(1:22-23),藉著教會將救贖的信息充滿宇宙。 思想:合一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就的屬靈事實,因此,信徒不需要製造合一,但有責任不破壞合一,靠主[竭力維持]合一,顯明基督身體的見證。工作方法是可以從訓練中學到,但恩賜卻是基督[賞給人]的,一切能靠學習得到的東西都不是恩賜。恩賜正是神給予信徒的禮物。 祈禱:感謝主你的恩賜,不單只成就十字架完美的救恩,更使信你的人能與與你合而為一,成為一個身體,讓我們懂得在你裡面合一的重要,更珍視你賜予的恩賜,同心建立基督的身體。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