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 以弗所書3:14-21

以弗所書3:14-21

14-21節是保羅繼續為收信者的禱告,其中14-19節原文是一個整句,聖父(14節)聖靈(16節)與聖子(17節)都是其中的一部分。14-15節是禱告中的開頭。[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14節)這句話重複了第1節的[因此](1a)表示結束了2-13節的插話,開始屈膝禱告。因為保羅在二11-12說明了外邦人和猶太人在[基督裡歸為一體的新地位]所以現在要為他們在基督裡實際地合一禱告(14-21節)。當時猶太人通常站著祈禱(太6:5;路18:11,13)[屈膝]代表極深的敬畏,感恩和謙卑。所羅門奉獻聖殿(王上8:54)司提反殉道(徒7:60)彼得在多加床前(徒9:40)保羅最後一次前往耶路撒冷時與信徒辭行(徒20:365)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路22:41)都是跪著禱告。在古代的觀念中,命名代表擁有權柄(詩147:4;賽40:26)。[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祂得名](15節)意思是神統治一切受造之物,包括天使和人,他們的存在都取決於神。這是保羅向那些面對各種難處的信徒保證,神完全可以實現使徒為他們獻上的代禱;因為祂不但是信徒的父,也是萬有的主宰。 [父pater]和[家patria]原文諧音,是雙關語。16-19節是禱告中的祈求,包括兩個部分:1.16-17a禱告可以支取神能力的程度是[按著祂榮耀的豐盛]也就是無限量的,慷慨的,完全可以滿足信徒的一切需要。保羅已經為信徒祈求聖靈的光照(1:17-18),好讓他們知道神[向我們這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現在進一步為他們祈求聖靈的大能, [使你們內在的人剛強起來]不因一切患難[喪膽](13節)。[榮耀的豐盛]原文與1:18[豐盛的榮耀]是同樣的詞組。正因為神按自己[榮耀的豐盛]賜給聖徒聖靈的大能,祂在聖徒中得著的基業才能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使基督藉著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不是指得救時聖靈的內住,而是使基督成為信徒生活的中心,在一切的事上行使祂的權柄。聖靈使我們的生命剛強得力,意味著基督住在我們心裡掌權,作主,使我們能活得越來越像基督。2.17b-19節表示只有那些被聖靈剛強,基督在心裡掌權的人,生活才能[在愛中紮根建基],這樣[就能和眾聖徒一同領悟基督的愛是多麼的長闊高深]。沒有人只透過知識就可以真正認識基督的愛,也沒有人脫離教會就可以真正領悟基督的愛;惟有在基督身體裡與眾聖徒實際地合一,才能共同經歷基督的愛,知道[祂的愛是超過人所能理解的]。僅僅認識基督的愛,還不是最終的目的。在合一的實際裡認識基督之愛,會把人帶到最終的目標-[使你們被充滿,得著神的一切豐盛]。雖然信徒在地位上[在祂裡面也得了豐盛](西2:9),並且[同為一體](6節)但只有被聖靈剛強(16節)基督在心裡掌權(17節),才能漸漸被充滿到[得著神的一切豐盛]的程度,最終使合一的教會[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4:13)。
思想:沒有一個真的合一是經過謙卑的禱告,沒有一個真的合一不經過基督長闊高深的愛,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1:23),任何一位信徒都無法單獨地經歷基督之愛長闊高深的全部。我們有否願意靠主的愛活出心裡剛強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知道你要的教會,你要的信徒,你最明白我們的軟弱,因此,我們要時刻地倚靠你,使我們因基督長闊高深的愛,活出心裡剛強有力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以弗所書 1:15-23以弗所書 1:15-23

1:15-23的主題是[聖靈光照的認識]與5:15-6:9[聖靈充滿的生活]前後呼應。15-23節原文也是一個整句,是保羅為收信教會的禱告,也是今天每個信徒應該為自己禱告的內容。活在基督裡的人,雖然身體被捆綁,靈裡卻不受束縛;在獄外可以忙著傳道,在獄中也可以忙著禱告。傳道是對人,禱告卻是進到神面前,是最高的事奉(路2:37;徒13:2)。[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15節)就是愛神,愛人;這是兩個確定真信徒的試金石(西1:4)也是天上賜下的[屬靈的福氣](3節)。因此,保羅不是為他們祈求祝福,而是一面為他們[不住地感謝神](16節)一面[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17節)。這些信徒已經重生得救,受了聖靈,得了光照(13-14節)所以保羅的禱告並非求神賜給他們聖靈,而是求神讓他們看得更清楚,更明白,看見更多的東西。許多時候,有些人以為自己對罪的認識已經很深刻了,但其實還很膚淺;有些人以為對真理已經明白了,但[照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 )。這不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重生得救,而是因為他們還需要[賜給人智慧和啟示的靈]照明心中的眼睛,更認識神。因此,我們對神的經歷越多,從中看見的亮光就越多。每個信徒應當求聖靈[照著你們心中的眼睛](18節)讓自己能身臨其境地認識神。[真知道祂](17節)這種認識不只是客觀,理論的知識,也包括主觀,實際的親密關係。我們之所以能真正認識神,是因為神首先認識我們(加5:9)聖靈光照我們,讓我們能看見去,將來和現在的三個事實:1.過去的事實:[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18b)。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指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自己有何等的指望。這指望源自於神過去的恩召(4:1,4)是我們對未來得榮耀的把握(羅8:28-30)。在今天這個浮躁的世代,我們特別需要求神讓自己看見恩召的指望,好讓我們的人生持定目標,不再隨波逐流;我們尤其需要聖靈的光照,好讓我們頭腦清醒。2.將來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18c)。神呼召我們,不只是讓我們在基督裡[得基業](14節)更是要以祂所救贖之人為自己的產業(申9:26)。神在西乃山就已經宣告:你們[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寶貴的產業](出19:5)後來又透過先知以賽亞宣告:[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賽66:1-2)。因此,神的旨意是把一批[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建造成基督的身體(23節)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2:21)榮耀的父(17節)藉著榮耀的恩典(6節)所呼召的聖徒,將成為祂榮耀的基業(18節)。因此,我們的行事為人應與榮耀的恩典相稱(4:1)好讓神在我們中間得著安息之所。3.現在的事實:使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保羅不是求神賜給信徒這種能力,而是求神讓他們明白這超過想像的浩大能力正在自己裡面運行,並且可以期待這種能力持續工作(3:20)條件只需要[信]。神在信徒身上運作的浩大能力,就是[祂在基督身上所運行的大能大力](20a);這是神救贖我們,保守我們,將來使我們得榮耀的能力,也是神成就祂的揀選和預定的能力。因此,我們心中的眼睛每天都需要被聖靈打開,看見這能力在過去,將來,現在的三重彰顯(20b-23節),好讓我們的屬靈爭戰都與這大能大力相稱(6:10) 。1.過去的彰顯:這能力[使祂從死裡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遠超過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連來世的也都超過了](20b-21節)。創造天地,不是神能力最大的彰顯,基督的復活和升天才是。因為創造的時候並沒有阻力,復活和升天卻要面臨一切[陰間的權柄](太16:18)的全力阻擋。[坐在自己的右邊]比喻基督被高舉到統治萬有的尊貴地位。[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可能指天使等靈界受造物(西1:16)。[今世]和[來世]代表所有的世代。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以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將來的彰顯:這大能[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22a)。2.現在的彰顯:當我們看到基督正在用釘痕的手統治宇宙,因此生發敬畏之心時,保羅宣告,神已經[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22b):[教會是祂的身體](23a),不是人的組織。神的救恩計畫所要得著的不是一群單獨的個人,而是一個有機的身體,能與基督聯合(5:31-32),一同掌權(林前6:2)。基督是普世教會的元首(四15;五23),普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23節;四4,16;徒九4),運行於元首的大能大力,也同樣運行於身體。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23節)。基督[充滿萬有]對宇宙的每個角落都擁有權柄。教會之所以有能力勝過[陰間的權柄](太16:18)。基督不但[充滿萬有]更用祂的聖靈,生命和能力充滿教會,好成為祂豐滿的身體,在地上彰顯祂的榮耀,延續祂的工作,[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約14:12)。
思想:保羅寫下這些禱告的時候,不是坐在安靜的書房裡,而是被鎖在羅馬的監獄裡。但聖靈卻照明了他心中的眼睛,使他能超越環境,看見神的大能大力正在帶領自己,成就對世界的計劃。今天,無論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無論我們遭遇了什麼,我們都應當求聖靈讓我們看見神已經[將萬有服在祂的腳下,使祂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並且讓我們[知道祂向我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19節)!
祈禱:親愛主,你成就的是何等的救恩,不只是讓我們不再滅亡,更要讓我們經歷過去,現今,將來主你賜予何等榮耀的盼望,願主使我們一生都珍視主你主何等的恩召。阿們!

以弗所書 6:10-24以弗所書 6:10-24

6:10-20的主題是[屬靈的爭戰]與1:3-14的[屬靈的福氣]前後呼應。第10節這句話總結了前面所有的道德議題。4:1-6:9所有關於信徒行事為人的勸勉,表面上是關於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實際上是屬靈的爭戰;並非保羅個人的道德偏好,而是靈界戰爭的一部分。我們無法靠著自己與撒但對抗,只能[靠主的大能大力,在祂裡面剛強]方法就是[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11節)。這些軍裝就是神自己的性情(賽11:5)是[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1:3)。[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是[穿上新人](4:24)[效法神](5:1)。14-17節列出的[全副軍裝]與主後50-60年代羅馬重裝步兵的個人裝備相同,全部是用來防禦的。同樣,[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不是為了主動進攻,而是為了守住陣地。神從來沒有讓我們主動攻擊撒但,那是基督自己的工作(啟19:11);我們的責任是[抵擋魔鬼的詭計](11b),在那些敗軍之將的反撲中[站立得住] (13節)。既然真正的仇敵是超自然的惡魔,我們就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缺少一件都會留下破口;13節表示 [作完了一切]指做好一切必要的準備,穿戴了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之後。14-20節原文是一個整句;[要站穩了](14a)這就是信徒屬靈爭戰的全部。基督[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所以屬靈的爭戰是防禦戰,而不是進攻戰。信徒不需要進攻,只需要站立在基督的得勝中,站穩基督已經佔領的光明國度裡(5:8)。[魔鬼的詭計](11節)無非是要引誘我們離開基督,離開天上(2:6),倚靠自己的努力和世界的方法來應對各種問題,進入了[這幽暗世界](12節)敗在了仇敵的手下。14-16節原文用四個分詞說明了[站穩]的方法:.一.[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14b)。當時羅馬士兵的軍用腰帶(Cingulum militare)是一種裝飾著金屬配件的厚重皮帶,上面掛著匕首(Pugio)和短劍(Gladius),前面垂下一塊保護片(Pensilium),是軍人身分的標誌,代表在軍中的等級。正如軍用腰帶代表軍人的身分,真理也是新人的標誌(4:24);正如軍用腰帶上掛著士兵的短劍,真理也連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17節),因為神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二.[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14c)。[護心鏡]是當時羅馬士兵用來保護胸部和背部的金屬盔甲(Lorica Segmentata)。神自己[以公義為護心鏡](賽59:17)信徒也要效法神的公義(4:24)保護自己的心靈免受魔鬼的攻擊(雅4:7)。三.15節表示當時羅馬士兵的軍鞋(Caligae)是一種重型厚底的鏤空靴子,經過精心設計,可以長時間站立,行軍而不疼痛。鞋底有平釘,不但可以在崎嶇不平的地面上保護雙腳,還可以在步兵方陣前進時踐踏倒下的敵軍。福音不是只向非信徒講的,信徒只有穩固地紮根在平安的福音裡(賽52:7)不斷向自己宣講福音,才能在爭戰中站穩得勝的地位。四.[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盾牌](16a);當時羅馬士兵的長盾(Scutum)是木製的,蒙上帆布和皮革,不但可以保護身體,還可以保護其他的盔甲,所以說是[此外]。信徒靠著神所賜的信心,[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16b),[抵擋魔鬼的詭計](11節);若是倚靠自信站立,必然抵擋不住仇敵的各種試探和攻擊。新約時代的箭通常綁著麻絲,可以用火點燃。而包裹盾牌的皮革浸透了水,可以熄滅火箭。(17節)頭盔與寶劍是羅馬士兵在爭戰前最後拿起的兩樣裝備。[戴上]原文和[站穩](14)一樣是祈使詞,並非分詞,與[站穩]並列,顯示17-20節是最後的勸勉。一.當時羅馬士兵的頭盔(Galea)可以有效地保護頭部,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戴上頭盔代表戰前的最後準備。信徒已經穿上軍裝的其他部分,臨戰前還需要最後戴上[救恩的頭盔]。信徒也要[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帖前5:8)對爭戰的結局確信不疑。二.[聖靈的寶劍]意思是聖靈所賜的[神的道]。當時羅馬士兵的主要攻擊武器是重標槍,短劍(Gladius)是用來近身防守,格鬥的。 [神的道]的主要功用也不是用來攻擊仇敵,教育別人,而是在面對試探時保守自己(太4:1-10)。18節的 [祈禱]和[警醒]原文是兩個分詞,顯示這是拿起最後兩樣裝備時的態度,也是運用全副軍裝的正確態度:1.要恆切禱告。 18節原文用了四個[所有pas]來強調這一點:要用[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禱告和祈求,[所有的]堅持,為[所有的]聖徒祈禱。2.要[在聖靈裡祈禱]就是在聖靈的能力與範疇裡禱告。即使我們[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11節)也不能在大敵當前掉以輕心,應當藏在聖靈裡恆久警醒,彼此代禱,就像羅馬士兵並肩站立在步兵方陣裡,嚴陣以待。3.要[為眾聖徒祈求]。羅馬士兵從來不會單打獨鬥,信徒也要在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指揮下聯合爭戰。神的心意是[建立基督的身體](4:12)而撒但的目標是拆毀教會。信徒不能只專注於自己的爭戰,還要[為眾聖徒祈求],求主讓所有的肢體都能在屬靈爭戰中[站得住](13節)。保羅請讀者更要特別為他禱告,使他能在羅馬法庭上[得著口才,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19節)。保羅有極大的屬靈恩賜,口才和成就,但在許多書信中都要求弟兄們為自己代禱(羅15:30;弗6:19)。6:21-24是祝福,與1:1-2的問候首尾呼應。21-22節與西4:7-8幾乎相同,可能因為保羅在寫好兩封信準備送出之時,一起寫下了結語。[推基古] (21節)是送達本信的人,也是《歌羅西書》(西4:7)和《腓利門書》(西4:9)的送信人。推基古是忠心與保羅一同事奉的人,他要向以弗所的信徒為保羅報平安,以便安慰他們(3:13)。保羅用來安慰別人的[光景](22節)不是他所陷的困境,而是他在困境中的[平安,仁愛,信心](23節)。24節表達信徒對主耶穌基督的愛都是存到永遠的不死的愛。本信以[恩惠]開始(一2),又以[恩惠]結束,恩典浸透了基督的整個身體。 思想:信徒在日常生活面臨的各種問題和逼迫,表面上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實際上[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面對每日屬靈的爭戰,我們有否願意穿上神賜予的全套軍裝,為主敬醒,守侯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知道明白今日在生命中所面對的不只是眼見的,更是屬靈的事,面對每日屬靈的爭戰我們都必須倚靠主你的大能大力,求主使我們不再靠自己,因我們都是軟弱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