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1:19-30

使徒行傳 11:19-30

【使徒行傳】 11:19-30的主題是【安提阿教會向外邦人傳道】與12:2414:28 【安提阿教會向外邦人宣教】前後呼應。【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19節)他們都是說希臘話的猶太信徒,因此,很自然地就分散到猶太地以外的地區。【塞浦路斯】(19節)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島塞浦路斯島,離安提阿的直線距離大約160公里。從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開始,就有許多猶太人陸續移民到此。到了新約時代,島上已經建立了許多猶太會堂(13:5)。這裡是巴拿巴的家鄉(4:36)後來成為巴拿巴和保羅第一次出外宣教的第一站(13:4)。【安提阿】(19節)靠近奧龍特斯河(Orontes)的出海口,在耶路撒冷北方大約640公里,是僅次於羅馬,亞歷山大的羅馬帝國第三大城市,當時人口可能超過五十萬,居民包括希臘人,羅馬人,敘利亞人,腓尼基人,埃及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其中還有幾萬猶太人,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地方,各種偶像也無所不在。在安提阿之前,門徒只向猶太人傳福音(19節)撒馬利亞人,衣索匹亞的太監,哥尼流都是主動尋求神,然後從門徒那裡聽到了福音。但在安提阿這個大都會,這些無名的【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20節)卻開始主動把福音傳給安提阿的希臘人,這是聖靈帶領教會主動向外邦人宣教的開始。門徒向安提阿的外邦人傳福音,不是【傳耶穌是基督】(5:42)而是【傳講主耶穌】(20)。因為這些外邦人對【基督】很陌生,對【主】的概念卻很熟悉;安提阿是一個宗教多元化的大都市,人們從各種各樣的【主】那裡尋求安慰和幫助。因此,這些福音的使者就向他們宣講【主耶穌】才是獨一的【救主】(5:31)。【信而歸主】(21節)這兩個動詞的順序表明:人要先信主,然後才能迴轉歸向主;心思先被聖靈改變,然後行為才能轉變;生命先被聖靈改變,然後生活才能改變。【主與他們同在】(21節)可譯為【主的手與他們同在】顯示神手的工作(4:28-30)伴隨著這些無名的門徒。當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和猶太門徒對接納外邦人還心存疑慮的時候(2-3節)主已經藉著無名的門徒親自開始向外邦人宣教。安提阿教會不是某個人建立的,而是聖靈親自的工作。耶路撒冷教會派遣巴拿巴的目的,是要證實腓尼基,塞浦路斯,安提阿等地教會的信仰是否真實,尤其是安提阿的外邦人對福音的接受是否真實,所以他向北一直【走到安提阿為止】(22節)。耶路撒冷教會差派巴拿巴,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決定,一方面【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24節)心胸也非常寬廣;另一方面,他是塞浦路斯人(4:36)最適合幫助從塞浦路斯來的猶太信徒(20節)應對安提阿多元文化的局面。巴拿巴看見安提阿教會的增長是神親手成就的,所以【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23節)不但沒有催逼他們遵行律法,反而【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23節)。巴拿巴知道掃羅是被主揀選向外邦人傳福音的(22:21)所以就繼續【往大數去找掃羅】(25節)。這樣,掃羅離開了學術中心大數,來到了商業中心安提阿,進一步地累積向各種人宣教的經驗。掃羅被巴拿巴帶到安提阿以後,首先是做巴拿巴的助手 (25節)。在聖經的記錄中,這是保羅在一個教會裡事奉最長的一段時間。門徒的生活方式與敗壞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被當作一群奇特的人看待;外邦人也很快看出他們高舉基督,和猶太教並不相同,所以把他們稱作【基督徒】(26節) 。猶太人不會拿基督的名字開玩笑,所以【基督徒】是外邦人給門徒的綽號(26:28),但門徒卻藉此勉勵自己跟隨基督。用他們的生活把這個名字變成了一個榮耀的稱號(彼前4:16)。【亞迦布】(28)曾經兩次藉著聖靈說預言,都完全應驗了(21:10)。他說預言的時間可能是主後39-41年,而饑荒發生的時間可能是在主後46年。【克勞第】(28節)是羅馬帝國的第四任皇帝(主後41年1月24日-54年10月13日在位),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多次飢荒,其中耶路撒冷的飢荒有許多人餓死(《猶太古史》卷20第3章51節)。 【天下】(28節)指羅馬帝國,當時只要羅馬帝國的糧倉埃及出現災害,就會導致整個帝國出現糧食短缺,窮苦的百姓受害就更為嚴重。而信徒在財物的捐獻上,也沒有任何明文規定,都是由信徒各人自願自發【照各人的力量捐錢】(29節)。30節的聖經中首次提到教會的【長老】。這是掃羅信主後的第二次耶路撒冷之行,時間是掃羅信主之後【過了十四年】大約是主後48年。 思想:可能沒有一位教會領袖會期望透過飢荒或經濟危機來促使教會的成長,但是教會的元首基督卻會這麼做。當耶路撒冷的猶太門徒在接納外邦人的問題上猶豫不定的時候(1-3節),主卻藉著飢荒,感動千里之外安提阿教會的猶太和外邦肢體,反過來關懷猶太的弟兄,實際地顯明了門徒的彼此相愛,促進了基督身體的合一,也讓耶路撒冷的使徒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主對掃羅的託付。聖靈藉著這場飢荒,讓所有的人都體認到:【我是誰,能攔阻神呢】(17節)? 祈禱:親愛主,求你更新我們,除去我們的自我,更除去我們固有的意念,願主你引導我們行在你的心意中,活出你最心意的教會。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14:1-13使徒行傳 14:1-13

【使徒行傳】 保羅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宣告【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13:46),只指在安提阿身上。他們在以哥念仍先【進猶太人的會堂】(1節)將福音先傳給【骨肉之親】(羅9:3)。【以哥念Iconium】位於安提阿東南方約150公里,屬於弗呂家地區(Phrygia)。(3節)顯示不順從的猶太人越是【聳動外邦人】(2節)神越在人心中動了工(林前16:9),以致保羅和巴拿巴【在那裡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膽講道】因為主要【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祂的恩道】(3節)。【使徒】(4節)原文為複數,包括保羅和巴拿巴(14節)。這裡是《使徒行傳》原文第一次稱保羅和巴拿巴為【使徒】(14:4,14)。他們是被聖靈差遣(13:4)的使徒,而不是與主耶穌一同生活過的【十二使徒】(1:26)。宣教士應當順服聖靈的帶領,不能倚靠血氣逞強,該逃跑的時候就要逃跑,但世人的逃跑是躲起來,使徒的逃跑是逃往新的福音工場(6節),因為聖靈所帶領的逃跑不是後退,而是前進(8:4)。使徒能施行神蹟奇事證道(3節)卻不能用神蹟去阻擋石頭(5節),只能逃之夭夭(6節)。其實真正的神蹟並不是人可以隨意使用的魔法,而是【主藉他們的手施行】(3節)的,為要【證明祂的恩道】(3節)。同時,主也可以藉著使徒成功的逃跑(6節)來【證明祂的恩道】因為福音的使者被趕走了,但福音的種子已經在以哥念扎了根,聖靈自己會讓教會成長。聖靈藉著逼迫把使徒們帶到下一站,讓他們離開弗呂家地區,進入呂高尼地區(6節)。從以哥念向西南到【路司得Lystra】(6節)只有63公里。路司得和【彼西底的安提阿】(13:14)一樣,也是一個羅馬直轄的殖民地。這裡可能沒有猶太會堂,所以使徒不能先從會堂開始傳道。但聖靈卻用另一個方法將福音帶給他們:醫治一個【兩腳無力的人,生來是瘸腿的】(8節)。【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9節)並不是說人有信心就能得痊癒,而是說這人有信心,並且神準備醫治他。保羅和彼得都定睛看著生來就瘸腿的人(9節;3:2),並且吩咐他們起來行走(10節;3:6)兩個痊癒者都跳躍行走(10節;3:8)表明保羅和彼得的使徒職分是相等的。(12節)在希臘的神話裡,【宙斯】是眾神之王,【希耳米】(12節)是諸神的傳訊者(即赫耳墨斯)。巴拿巴可能儀表堂堂,所以被當作眾神之王宙斯;而保羅是主要的發言人,所以被當作商業之神希耳米。根據當地的傳說,宙斯和希耳米曾經化身為人形來到路司得求宿,但卻無人接待,惟有一對老夫婦敞開家門,結果這對老夫婦得到獎賞,其他人都被洪水淹沒(主後8年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因此,路司得人擔心這次又怠慢了神明,所以宙斯廟的祭司趕快【牽著牛,拿著花圈】(13節)想用這些牛來向使徒獻祭。 思想:今天,聖靈也繼續與祂所揀召的人同作見證(1:8),我們在外面工作,聖靈在裡面工作;我們撒種,澆灌,聖靈使種子生長(提前3:6) 。我們又願意相信接受聖靈的帶領,聖靈的作工嗎? 祈禱:親愛的聖靈,感謝你的引導,感謝你的工作,不但讓我們看到神的作為,更能夠經歷神的同在,求聖靈繼續作工在我們的心中,願我們順服你經歷你。阿們!

】 保羅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宣告【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13:46),只指在安提阿身上。他們在以哥念仍先【進猶太人的會堂】(1節)將福音先傳給【骨肉之親】(羅9:3)。【以哥念Iconium】位於安提阿東南方約150公里,屬於弗呂家地區(Phrygia)。(3節)顯示不順從的猶太人越是【聳動外邦人】(2節)神越在人心中動了工(林前16:9),以致保羅和巴拿巴【在那裡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膽講道】因為主要【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祂的恩道】(3節)。【使徒】(4節)原文為複數,包括保羅和巴拿巴(14節)。這裡是《使徒行傳》原文第一次稱保羅和巴拿巴為【使徒】(14:4,14)。他們是被聖靈差遣(13:4)的使徒,而不是與主耶穌一同生活過的【十二使徒】(1:26)。宣教士應當順服聖靈的帶領,不能倚靠血氣逞強,該逃跑的時候就要逃跑,但世人的逃跑是躲起來,使徒的逃跑是逃往新的福音工場(6節),因為聖靈所帶領的逃跑不是後退,而是前進(8:4)。使徒能施行神蹟奇事證道(3節)卻不能用神蹟去阻擋石頭(5節),只能逃之夭夭(6節)。其實真正的神蹟並不是人可以隨意使用的魔法,而是【主藉他們的手施行】(3節)的,為要【證明祂的恩道】(3節)。同時,主也可以藉著使徒成功的逃跑(6節)來【證明祂的恩道】因為福音的使者被趕走了,但福音的種子已經在以哥念扎了根,聖靈自己會讓教會成長。聖靈藉著逼迫把使徒們帶到下一站,讓他們離開弗呂家地區,進入呂高尼地區(6節)。從以哥念向西南到【路司得Lystra】(6節)只有63公里。路司得和【彼西底的安提阿】(13:14)一樣,也是一個羅馬直轄的殖民地。這裡可能沒有猶太會堂,所以使徒不能先從會堂開始傳道。但聖靈卻用另一個方法將福音帶給他們:醫治一個【兩腳無力的人,生來是瘸腿的】(8節)。【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9節)並不是說人有信心就能得痊癒,而是說這人有信心,並且神準備醫治他。保羅和彼得都定睛看著生來就瘸腿的人(9節;3:2),並且吩咐他們起來行走(10節;3:6)兩個痊癒者都跳躍行走(10節;3:8)表明保羅和彼得的使徒職分是相等的。(12節)在希臘的神話裡,【宙斯】是眾神之王,【希耳米】(12節)是諸神的傳訊者(即赫耳墨斯)。巴拿巴可能儀表堂堂,所以被當作眾神之王宙斯;而保羅是主要的發言人,所以被當作商業之神希耳米。根據當地的傳說,宙斯和希耳米曾經化身為人形來到路司得求宿,但卻無人接待,惟有一對老夫婦敞開家門,結果這對老夫婦得到獎賞,其他人都被洪水淹沒(主後8年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因此,路司得人擔心這次又怠慢了神明,所以宙斯廟的祭司趕快【牽著牛,拿著花圈】(13節)想用這些牛來向使徒獻祭。 思想:今天,聖靈也繼續與祂所揀召的人同作見證(1:8),我們在外面工作,聖靈在裡面工作;我們撒種,澆灌,聖靈使種子生長(提前3:6) 。我們又願意相信接受聖靈的帶領,聖靈的作工嗎? 祈禱:親愛的聖靈,感謝你的引導,感謝你的工作,不但讓我們看到神的作為,更能夠經歷神的同在,求聖靈繼續作工在我們的心中,願我們順服你經歷你。阿們!

】 保羅和巴拿巴在安提阿宣告【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13:46),只指在安提阿身上。他們在以哥念仍先【進猶太人的會堂】(1節)將福音先傳給【骨肉之親】(羅9:3)。【以哥念Iconium】位於安提阿東南方約150公里,屬於弗呂家地區(Phrygia)。(3節)顯示不順從的猶太人越是【聳動外邦人】(2節)神越在人心中動了工(林前16:9),以致保羅和巴拿巴【在那裡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膽講道】因為主要【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祂的恩道】(3節)。【使徒】(4節)原文為複數,包括保羅和巴拿巴(14節)。這裡是《使徒行傳》原文第一次稱保羅和巴拿巴為【使徒】(14:4,14)。他們是被聖靈差遣(13:4)的使徒,而不是與主耶穌一同生活過的【十二使徒】(1:26)。宣教士應當順服聖靈的帶領,不能倚靠血氣逞強,該逃跑的時候就要逃跑,但世人的逃跑是躲起來,使徒的逃跑是逃往新的福音工場(6節),因為聖靈所帶領的逃跑不是後退,而是前進(8:4)。使徒能施行神蹟奇事證道(3節)卻不能用神蹟去阻擋石頭(5節),只能逃之夭夭(6節)。其實真正的神蹟並不是人可以隨意使用的魔法,而是【主藉他們的手施行】(3節)的,為要【證明祂的恩道】(3節)。同時,主也可以藉著使徒成功的逃跑(6節)來【證明祂的恩道】因為福音的使者被趕走了,但福音的種子已經在以哥念扎了根,聖靈自己會讓教會成長。聖靈藉著逼迫把使徒們帶到下一站,讓他們離開弗呂家地區,進入呂高尼地區(6節)。從以哥念向西南到【路司得Lystra】(6節)只有63公里。路司得和【彼西底的安提阿】(13:14)一樣,也是一個羅馬直轄的殖民地。這裡可能沒有猶太會堂,所以使徒不能先從會堂開始傳道。但聖靈卻用另一個方法將福音帶給他們:醫治一個【兩腳無力的人,生來是瘸腿的】(8節)。【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9節)並不是說人有信心就能得痊癒,而是說這人有信心,並且神準備醫治他。保羅和彼得都定睛看著生來就瘸腿的人(9節;3:2),並且吩咐他們起來行走(10節;3:6)兩個痊癒者都跳躍行走(10節;3:8)表明保羅和彼得的使徒職分是相等的。(12節)在希臘的神話裡,【宙斯】是眾神之王,【希耳米】(12節)是諸神的傳訊者(即赫耳墨斯)。巴拿巴可能儀表堂堂,所以被當作眾神之王宙斯;而保羅是主要的發言人,所以被當作商業之神希耳米。根據當地的傳說,宙斯和希耳米曾經化身為人形來到路司得求宿,但卻無人接待,惟有一對老夫婦敞開家門,結果這對老夫婦得到獎賞,其他人都被洪水淹沒(主後8年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因此,路司得人擔心這次又怠慢了神明,所以宙斯廟的祭司趕快【牽著牛,拿著花圈】(13節)想用這些牛來向使徒獻祭。 思想:今天,聖靈也繼續與祂所揀召的人同作見證(1:8),我們在外面工作,聖靈在裡面工作;我們撒種,澆灌,聖靈使種子生長(提前3:6) 。我們又願意相信接受聖靈的帶領,聖靈的作工嗎? 祈禱:親愛的聖靈,感謝你的引導,感謝你的工作,不但讓我們看到神的作為,更能夠經歷神的同在,求聖靈繼續作工在我們的心中,願我們順服你經歷你。阿們!

使徒行傳 1:12-26使徒行傳 1:12-26

12-26節的主題是【人的預備】,與路1:153:20【神的預備】平行。【樓房】(13節)原文前有定冠詞,顯示它在使徒們心中是獨特的,很可能就是最後晚餐的樓房(可14:15)可能是馬可的家,初期教會經常在這樓房裡聚會(12:12)被稱為【馬可樓Cenacle】。【耶穌的母親馬利亞】(14節)也和門徒一起禱告,這是新約聖經最後一次提到馬利亞的地方。【耶穌的弟兄】(14節)原文是複數,指主耶穌的肉身弟兄。他們從前不信祂(約7:5)現在卻都歸信了祂,其中雅各和猶大更是成了教會的領袖(15:13-21;加2:9;猶1)。這是耶穌復活的重要證據。(14節)【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禱告】原文表示這個禱告的目的是為了【等候父所應許的】(4節)。【等候】聖靈降臨的正確態度就是禱告,在禱告中等候神的時間和話語,在禱告等候中開始了基督的身體、新約的教會。在樓上禱告的【約一百二十名】(15節)【彼得就在弟兄中間站起來】(15節)顯示他已經成為十一使徒的領袖。【聖靈藉大衛的口】(16節)指大衛所作的詩:(詩41:9)【職任ministry】(17節)原文的意思是【服事】(林前16:15)與【位分ministry】(25節)是同一個字,又被譯為【職事】(20:24)【執事】(羅12:7)。【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18節)實際上是由祭司長們用猶大賣主的工價代買的(太27:3-10)。猶大是被吊死的(太27:5)大概因為繩子斷裂導致身體跌落。【亞革大馬】(19節)是亞蘭文【血田】的希臘文音譯,位置不詳,傳統認為是在耶路撒冷城東南欣嫩子谷和汲淪谷連接的地方。【願他的住處變成荒場,無人居住】(20節)引自詩69:25【願別人得他的職分】(20節)引自詩一百零九8。彼得引用這兩句詩篇,是運用希勒爾長老(Hillel the Elder,主前110年-主後10年)的【由輕及重Qal vaHomer】的解經原則即如果律法適用於較輕,較小的情況,就可以推論它也適用於更重,更大的情況(民12:14)。從約翰施洗起,一直到主耶穌升天,都常與主耶穌作伴,這是與十一使徒【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22節)的基本條件。因此,十二使徒的候選人不包括主耶穌的肉身兄弟雅各和猶大。保羅和巴拿巴被主揀選在外邦人中間作使徒(9:15;14:14)也不屬於這特別的十二使徒之列。使徒不是出於人意的職位【選舉】(23節)他們的是人,實際【揀選】(24節)他們的卻是主。信徒所有的事工都是服事的【位分】【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10:45)。【搖簽】(25節)指把候選人的名字寫在石頭上,再把這些石頭裝在一個容器內,搖動容器,直到有一塊石頭跌出來,石頭上的名字便是當選者。當時猶太人都用抽籤來決定人選(代上24:5)因為【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箴16:33)。這不是教導我們如何選出教會領袖,而是教會集體作決定時仰望神的先例。 思想:十二使徒有特別的功用,他們要向猶太人見證主耶穌就是彌賽亞,神的救恩計劃卻勢不可擋,不會因著人的失敗而受阻擋。因此,十二使徒的【位分】被恢復,堵住了服事上的破口,門徒們就可以準備迎接聖靈的降臨了。我們有否願意被神堵住我們的破口,為主作見證作好準備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旨意與計劃,主你救恩的計劃沒有人能夠阻擋及制止,求主每日引導我們,使我們好好預備自己,每日都因主你話堵住我們的破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