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13節)【羅大】的意思【玫瑰】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她的消息是神給教會的一個禮物,但眾人卻不敢相信(15節)。(15節)【他的天使】指猶太人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位護衛的天使(來1:14)。【彼得敲外門】(13節)【不住地敲門】(16節)門終於打開了。監獄的鐵門有兵看守,卻【自己開了】(10節)。馬可的家門無人設防,但卻難以敲開(16節)。這些都是奧秘,神派天使打開監獄的門,卻讓彼得去敲馬可的門,這兩扇門對信徒都有好處。門徒為彼得切切禱告神(6節)卻不敢相信禱告已蒙應允。他們有信心仰望神,卻對突然臨到的結果大吃一驚。他們應當為此感謝神,因為我們的禱告也是又相信,又疑惑,但這種略帶躊躇的禱告,卻比地獄的勢力更有威力。信徒應該為此得安慰,因為神竟然回答這麼沒有信心的禱告。這裡的(17節)【雅各】是主耶穌的兄弟(可6:3)後來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15:13;21:18)保羅稱他和彼得,約翰為教會的柱石(加2:9)。他曾經見過復活的主耶穌(林前15:7)所以保羅也承認他為使徒(加1:19)。此時,其他使徒可能都已經逃離耶路撒冷,雅各可能也躲起來了。【眾弟兄】(17節)是指教會中其他的成員,也可能指其他教會長老。從此,彼得【出去,往別處去了】(17節)可能等到希律王去世,羅馬巡撫重新治理猶太地之後才回到耶路撒冷(15:7)期間可能到過安提阿(加2:11)。(19節)【希律離開猶太】指離開耶路撒冷附近的地區。這次逼迫以雅各的殉道開始,又以彼得的空牢房結束。彼得的空牢房,完美地闡述了雅各的被殺。神允許雅各被害,卻拯救彼得出監,祂的旨意不需要向信徒解釋,但祂的看顧卻讓信徒無法否認。雅各被殺了,以後也會有殉道者再次被害;彼得得救了,以後也會有門徒再蒙拯救。那位能救彼得的神,必然也能拯救雅各;那位藉著拯救彼得顯明智慧的神,也能藉著不救雅各顯出美意。推羅,西頓是腓尼基的港口城市,盛產木材,但缺乏糧食,必須從加利利進口,而此時加利利已落在希律·亞基帕的統治下,所以他們必須向希律求和(20節)百般恭維(22節)。主後44年,羅馬皇帝克勞第從不列顛凱旋,各地都為他舉行運動會以示慶祝。凱撒利亞的運動會於3月5日舉行,當希律·亞基帕穿著銀光閃閃的袍服進場時,眾人都恭維他為神。但希律突然體內劇痛,被人抬進宮中,五天後即暴斃(《猶太古史記》卷19第8章343-350節)。【被蟲所咬】(23節)可能指某種寄生蟲導致腹膜炎而死。妄自尊大的希律王自以為使徒的生殺大權都在他手中,結果連一條小蟲都敵不過。無論是誰,若是偷竊神的榮耀,對付教會,必定自取滅亡。群眾歡呼:【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22節)這個恭維正好與使徒的言論對比,使徒們常強調自己不過是人(3:12;10:24;14:15)。真正的【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24節)。雖然一位使徒被殺害了,一位使徒被逼走了,但仇敵可以阻擋人,卻不能阻擋福音;逼迫教會的人終必遭報,因為攻擊教會就是攻擊主(4:25)主會親自為教會爭戰(9:4-5)。無論是主後37-41年的四年平安(9:31)或是主後41-44年的三年逼迫(12:1)都不能影響教會的建造和福音的廣傳,因為這些都是主自己的工作。每個世代都有一些不學無術,妄自尊大的人(21節),每個世代也有一些奴顏媚骨,阿諛奉承的人(22節)但是人算甚麼,誰【能攔阻神呢】(11:17)? 逼迫者已經死了,但【神的道】永遠是活潑的,福音的使者已經蓄勢待發。初期教會的成長登上了第四個階梯(2:47;6:7;9: 31;12:24)。 思想:雅各的殉道,彼得的脫險,希律的暴斃,使初期教會進一步認識了神的看顧,因此更有信心應對將來仇敵的攻擊,更有勇氣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一直看顧你的教會,更一直為我們掌權, 雖然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明白神的智慧,但主你的美意卻值得我們等候,求主使我們全然安息在主你的智慧和照顧之中。阿們!
使徒行傳 12:13-25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5:12-26使徒行傳 5:12-26
神對教會的第一次管教,清除了假冒為善的酵,不但引起門徒對聖靈的【懼怕】(11節)也帶來了更大的能力。【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12節)使【他們都同心合意地在所羅門的廊下】(12節)無懼恐嚇,繼續宣教(4:21)。一個潔淨的教會,必然是順服的教會,也是大有能力的教會;因為使教會得潔淨的惟一力量,就是聖靈的充滿。這【懼怕】不但臨到教會,也臨到教會以外的人。所以【其餘的人沒有一個敢貼近他們】(13節)。但是【百姓卻尊重他們】(13節)【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14節)門徒的數量第三次增添(2:41;4:4;5:14 )。因此,當這【懼怕】臨到全城的時候,很快就出現了迷信【甚至有人將病人抬到街上,放在床上或褥子上,指望彼得過來的時候,或者得他的影兒照在什麼人身上】(15節)。這些人懼怕聖靈的審判,所以【沒有一個敢貼近他們】但卻想從彼得的影子得到神奇的醫治。【還有許多人帶著病人和被污鬼纏磨的,從耶路撒冷四圍的城邑來,全都得了醫治】(16節)表明福音已經從耶路撒冷傳向猶太全地(1:8)。這些人身體和靈性的疾病【全都得了醫治】既不是由於病人的信心,也不是因為家屬的虔誠,而是單單倚靠聖靈的能力和基督的主權。第二次逼迫使徒的,仍然是公會中的撒都該人(17節;4:1)。法利賽人的勢力分佈在各地的會堂,撒都該人的勢力卻集中在耶路撒冷和聖殿。因此,當他們看到使徒每天在耶路撒冷和聖殿大受歡迎(12-16節)自己卻備受冷落的時候,就【滿心忌恨】(17節)把使徒當成了爭奪權力的對手(28節)。(18節)【下手拿住使徒】原文為複數,是包括十二使徒。主允許十二使徒被一網打盡 (15節)看到教會的存在並不倚靠任何一位使徒,而是倚靠使徒們所跟從的主; (18節)【收在外監】可譯為【把他們押在公共拘留所內】這個監獄並不在聖殿的範圍內。【開了監門】(19節)原文是複數,指從牢房到外面所有的門。(20節)天使吩咐【你們去站在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天使的這個命令說得非常清楚,但卻令人非常困擾:1.既然天使已經救拔使徒出了聖殿之外的公共拘留所(18節)為甚麼不趕快逃命,反而要進入聖殿,自投羅網呢?如果神的意思是讓使徒英勇殉道,又何必多此一舉,先救他們出監呢?2.官長對使徒早有警告在先(4:21),此時若是藐視公會和越獄二罪併罰,縱然不是性命堪憂(33節),也會被囚禁幾年,影響八千門徒的牧養,使徒可以逞匹夫之勇,不顧神國大業嗎?3.如果神要使徒【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打發彼得和約翰兩個人不就能叫五千人信主了嗎(4:4)?何必讓十二使徒都去呢?使徒們並不質疑這個奇怪的命令,而是出了狼窩,直奔虎穴,集體自投羅網,【天將亮的時候就進殿裡去教訓人】(21節)【不知這事將來如何】(24節)表示後果難料。理性主義的撒都該人不相信超自然的神蹟,所以無法理解使徒們是怎麼越獄的(23節)只能懷疑內部出了問題,所以人心惶惶。守殿官第二次【帶使徒來,並沒有用強暴,因為他們怕百姓用石頭打他們】(26節)。第一次,使徒可能是被撒都該人秘密【下手拿住】(18節);第二次,卻是十二使徒主動【站在殿裡】被守殿官客客氣氣地公開請到公會。因為在神的眼中,十二使徒不是被抓來受審,而是被請來審判。 思想: 或許今天許多人也不想【信而歸主】但卻想得著主的祝福;不想被聖靈潔淨,但卻想得著聖靈的能力;不肯仰望看不見的基督,但卻想倚靠摸得著的屬靈偉人。我們有否忽略生命中最重要的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赦免我們,赦免我們生命中或許只想要祝福,只想要能力,卻沒有願意只得著主你,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唯有主是我一切!阿們!
使徒行傳 24:17-27使徒行傳 24:17-27
【我帶著週濟本國的捐項】(17節)指保羅此次耶路撒冷之行,負有把捐資送到耶路撒冷的任務(林前16:3-46)。【供獻的物】(17節)指保羅為那四個人(21:23-26)所付的款項。【惟有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18節)意思是保羅並沒有在聖殿【聳動眾人】(12節)那些指控他的人才是捏造謊言並引發聖殿暴動的人(21:27-28)。(19節)【他們若有告我的事,就當到你面前來告我。】意思是最初誣告保羅的【幾個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18節)並沒有出庭作證,顯然是自知理虧。【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會前,有妄為的地方,他們自己也可以說明】(20節),意思是公會沒有定他有罪(23:9)所以帖土羅的指控只是代表撒都該人,並不代表公會。最後,保羅再次強調自己被指控不是因為違反了羅馬法律,而是為了【為死人復活的道理】(21節)。這不但是結辯詞,更是在法庭上公開為主作見證。腓力斯治理猶太多年,早就了解猶太教對耶穌門徒的逼迫,所以知道保羅並沒有違反羅馬律法。但他若宣判保羅無罪,就得罪撒都該人,所以就【支吾他們】(22節)。當權者在公義中行不義的拿手好戲,就是無限期地拖延;不但拖延了判決,也拖延了自己得救的時機。但是,這卻使保羅不斷有機會見證【死人復活的道理】(25:19;26:23)。保羅得到【寬待】(23節)是依法享有羅馬公民的權利(23節)。【也不攔阻他的親友來供給他】(23節)顯示在保羅被關押期間,教會和弟兄一直在陪伴他,供給他。【土西拉】(24節)是猶太王希律·亞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主後41-44年在位)的女兒,此時只有19歲,腓力斯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而她是腓力斯的第三任妻子,雙方都為結婚而離了婚(《猶太古史記》卷20第7章141-144節)。腓力斯【本是詳細曉得這道】(22節),在又主動要聽保羅【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24節)。面對這樣難得的傳道機會,保羅不但沒有降低福音的門檻,先用好言好語籠絡住他,反而向他們【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25)。腓力斯素以不仁不義著稱,並且貪戀美色,拋棄前妻另娶新歡,毫無節制可言。但他並無悔改之意,所以聽到【將來的審判】只是【甚覺恐懼】(25節),但卻不【紮心】(2:37)。今天,許多人也是明白福音的道理,找不出不信的理由,只是因為不願改變生活的方式,所以對福音的態度也是:【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25節)。腓力斯是個貪財的人,可能因為保羅提到帶著【週濟本國的捐項】(17節)就等候保羅的朋友用錢行賄,【指望保羅送他銀錢,所以屢次叫他來,和他談論】(26節)。結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聽福音,一次又一次地與救恩擦肩而過。【腓力斯】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快樂的】但他很快就會失去快樂,回羅馬後就要面對凱撒利亞猶太領袖的指控(《猶太古史記》卷20第8章182節),所以【要討猶太人的喜歡,就留保羅在監裡】(27節)。保羅無辜被囚的兩年,是腓力斯離救恩最近的兩年。 思想: 腓力斯與世上最會傳福音的使徒近在咫尺,但卻沒有像腓立比的禁卒一樣得救(16:33);他想賺得全世界,但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太16:26)。今天,我們有否因著錯失聽從神而成為這樣不快樂的腓力斯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福音,你的話語最樂意人去認識,更期待讓人去聽從,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每日聽從主你的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