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19:1-20

使徒行傳 19:1-20

保羅本來可以直接從安提阿坐船前往以弗所,航海距離大約是1000公里;但他卻特地【經過了內陸地區】翻越托羅斯山脈(Taurus Mountains)登上安納托利亞高原,然後下到沿海平原的【以弗所】(1節),全程1150公里。保羅很可能看出這幾位門徒有點不同,所以才問他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2節)。他們可能是亞波羅帶信主的門徒,所以【單曉得約翰的洗禮】(18:24-26)。【約翰的洗】(3節)象徵人悔改歸向神【當信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19:4)所以又稱【悔改的洗】(4節)。【奉主耶穌的名受洗】(19:5)乃是【聖靈的洗】(1:5)象徵與基督同死,又與基督同活(羅6:3-5)。保羅一連三個月在會堂裡講道,辯論(8節)但一遭遇反對,就及時地【離開他們,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9節)。聖靈帶領的宣教,必然是知所進退,不會沉溺於無謂的辯論。(9節)【推喇奴的學屋】是講學的場所,推喇奴可能是房主或教師。有些聖經古卷加上了【從第五時至第十一時】即上午11點至下午4點,這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可能保羅在早晨織帳棚(20:34),然後利用推喇奴學房休息的時間講道。保羅停留在以弗所的時間,可能是主後52年二月到54年五月。聖靈原來【禁止他們在亞細亞講道】(16:6)現在卻讓保羅常駐以弗所【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10節)的猶太人和希臘人【都聽見主的道】 (10節)以弗所人流行拜偶像和行邪術,所以神特地【藉保羅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11節),這些都是主自己的作為,有恩賜的人並不能隨心所欲地行神蹟,所以後來雖然保羅的同工病了,保羅也不能用神蹟醫治他們(腓2:27)。正如主耶穌允許血漏的婦人摸祂的衣裳穗子得醫治(路8:43-48),祂也允許【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12節)目的是【藉著神蹟,奇事,異能顯出使徒的憑據來】(林後12:12)。【手巾】可能是保羅做工時擦汗用的布,平常繫在手腕上。【圍裙】可能是織帳棚時所繫的皮質工作裙。表面上這【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13節)只是為了牟利而模仿保羅趕鬼【擅自稱主耶穌的名】(13節)。實際上,他們是被魔鬼利用,企圖把主耶穌降格成偶像,把禱告扭曲成念咒。【士基瓦】(14節)是羅馬名字,意思是【讀心者】。這個名字顯示他並非來自猶太地【猶太祭司長】(14節)只是自封的頭銜,用以抬高身價,招搖撞騙。惡鬼嘲笑這些妄稱主名的猶太人:【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是誰呢?】(15節); (16節)【勝了其中二人】可能是主持趕鬼儀式的兩個人。【制伏他們】(16節)指制伏了所有趕鬼的猶太人。以弗所城流行各種邪術,而猶太趕鬼者更是花樣百出地發明了許多希伯來咒語。因此,聖靈藉著惡鬼制伏假冒者(13-16節),讓以弗所人都知道主耶穌與眾不同,並非可以操縱的偶像,而是應當【懼怕】(17節)的真神。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妄稱主名當作咒語【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17節)。(18節)因為看到屬靈爭戰如此真實,所以不敢再假冒,趕快認清還沒有認清的罪。他們不但認罪,而且付上代價潔淨自己(19節)這才是真正的悔改。(19節)【書】指寫有咒語,符錄的蒲草紙或羊皮卷,以弗所盛產行邪術的手冊,以致在希臘文學中,魔法咒語被稱為【以弗所文法Ephesia grammata 】。他們相信這些咒語的力量不在於內容、而在於發音,必須完美地背誦才能產生力量。現在,這些原來行邪術的人燒掉了這些魔法書,意味著砸掉了自己的飯碗。(19節)【五萬塊】大約是五萬個工人一日的工資,價值不斐。這些人一旦真心信了主,就願意付出真實代價,掙脫邪術和利益的捆綁。 思想:罪惡出去,活水才能進來;教會得潔淨,基督才能被顯明;信徒真實認罪悔改,主的道才能【大興旺】。被聖靈潔淨的教會,就成了滿有能力和得勝的教會。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慈愛,更感謝你的權能,能讓你的教會得潔淨,求主藉聖靈充滿潔淨你的教會讓你的教會成為滿有能力,合你心意的教會。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5:1-11使徒行傳 5:1-11

(1節)【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原文是【但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這是把亞拿尼亞夫婦的偽善與巴拿巴的誠實(4:36)作對比。亞拿尼亞夫婦應該也是真心信主的,否則他們也不會【賣了田產】(1節)。但是,巴拿巴賣了田產,是【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11:24),完全放下了自己;亞拿尼亞也賣了田產,但卻是被私慾充滿,愛慕虛榮,渴望得著人前的榮耀。他的動機也許是一腔熱情,可能是頭腦發熱,或是礙於情面,總之價銀一到手,心意就起了變化。耶路撒冷門徒的奉獻都是甘心樂意的,既不是人為的規條,也不是周圍的壓力。因此,亞拿尼亞夫婦賣不賣田產,捐多少價銀,本是由他們自己作主(4節)。但他們因既想得著屬靈的名聲,又捨不得撇下屬地的利益,所以一面宣稱已經捐出所有價銀(8節)一面【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2節)。這不只是向人撒謊,更是【欺哄聖靈】(3節)。因此,他們的罪不是捐或不捐,也不是捐多捐少,而是假冒為善,這【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4節)。人若給肉體留一點餘地,撒但就能見縫插針,結果就像賣主的猶大一樣(路22:3)被撒但充滿自己的心(3節)。【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僕倒,斷了氣】(5節)表明這並不是彼得的判決,而是神採取的行動;當亞拿尼亞僕倒的時候,最驚訝的也許莫過於彼得了。神在教會主動施行管教,目的是要潔淨教會,叫【聽見的人都甚懼怕】(5節)知道假冒為善的結果是毀掉生命,一無所有。人若【欺哄神】就是把神當作可以賄賂,擺佈的偶像。彼得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8節),這是給撒非喇一個說出真相,認罪悔改的機會,但她卻放棄了。被聖靈充滿的人,是【一心一意】(4:32)為主而活;被撒但充滿的人(3節),卻是【同心試探主的靈】(9節)。妻子應當順服丈夫(弗5:24)卻不該與丈夫合夥犯罪。神對教會的第一次管教,結果是【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11節)經過了管教的門徒,因著對聖靈的【懼怕】被聖潔所震懾,終於可以被稱為【教會】了。【教會ekklesia】原文的意思是【會眾,聚集】在《使徒行傳》中又被譯為【會眾】(14:27)【聚集的人】(19:32)【眾人】 (19:41)基督的【教會】就是奉基督的名聚集的【會眾】(申5:22;珥2:16)。古今中外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組成了屬靈的【無形教會】;而【有形教會】則是信徒在具體的時間,空間和群眾中的聚集。 思想:紀律是潔淨教會,維持聖潔的必要措施(太8:15-17;林前5:5,13)。在基督的教會裡,信徒內心的污穢不可能不被聖靈鑑察。因此,一個聚會若是只強調平安喜樂,卻沒有對聖靈的【懼怕】就算不得基督的教會。 祈禱:親愛主,你是教會的主,更是教會的神,唯有你使我們走在一起,唯有主你使我們建立你旨意的教會,不是主你我們的一起都只是相聚,聯誼,求主藉著聖靈引導我們,使我們願意讓你走在我們中間,建立主你心意的教會。阿們!

使徒行傳 3:11-26使徒行傳 3:11-26

11節表示他們已經從聖殿出來,到來了外邦人院。這裡有男人,女人和外邦人,最適合向眾人講道。12-26節是彼得的第二篇講道:第1篇講道對主耶穌的身份有了更深入的教導:祂不但是【主,基督】(2:36)也是神受苦的僕人(13節)【聖潔公義者】(14) 【生命的主】(15節)像摩西的先知(22節)神的兒子(26節)。第2篇講道對罪進行了更猛烈的攻擊:第一篇講道兩次指出了百姓的罪2:23,36)第二篇講道卻四次指出【你們卻把祂交給彼拉多】(13)【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祂】(13節)【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14節)【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 (15節)。這是使徒彼得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但他卻沒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悅裡,而是立刻澄清不是「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12節)把眾人的注意力量從殘疾人和自己轉移到復活的耶穌(13節)。(13節)【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這是提醒在場的猶太人明白自己是承受神聖約的子孫(25-26節)。(16節)【我們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這句話有兩層意思1.這是高舉生命之主,彼得是【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6節)施行醫治,既不是倚靠法術,也不能自己隨心所欲。2.這是對罪毫不妥協,因為這句話的背景,是彼得四次指控百姓的罪(13,14,15節)。(16節)【正是祂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這【信心】既包括彼得的信心,也包括這位殘疾人的信心,因為他願意被彼得扶起來(7節)顯示了他相信【拿撒勒人耶穌】(6節)是基督。百姓【做這事是出於不知】(17節)不但不知耶穌是基督,反而把釘死祂當作事奉神。當時,許多猶太人認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就是死於律法的咒詛之下(申21:23)所以不是彌賽亞。因此,彼得向他們澄清,眾先知早已【預言基督將要受害】(賽53:7-8;詩2:1-2)。(19節)【歸正】原文又被譯為【轉身】(9:40)【歸向】(14:15)【迴轉】(28:27)也就是【歸向神】(26:20)心思的【悔改】一定會伴隨著行動的【歸正】。雖然猶太人是因無知而釘死了自己的彌賽亞,也【應驗了】(18節)神的計劃,但他們必須在知道後立刻悔改,這是神的恩典呼召、更是他們的唯一的出路。(19節)【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比喻赦罪。古人用蒲草紙書寫,所用的墨中沒有酸質,不會蝕進紙裡,只是留在表面,若用濕海綿擦拭,就可以【塗抹】所寫的字。公義之神的判決書,居然可以被【塗抹】這對罪人來說,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安舒的日子】(19節)指基督再來【復興以色列國】的日子,也就是猶太人盼望的彌賽亞時代。已經升天的耶穌基督,要等到神預定的時候才會再來建立國度,使萬物恢復神起初創造的光景。22節引自申18:15,23節引自申18:19,顯示主耶穌是新約的摩西,應驗了摩西對彌賽亞的預言。 (24節)顯示摩西吩咐百姓【都要聽從】【撒母耳】是摩西之後的第一位先知(撒上3:19-21)是眾先知的代表(來11:32)。(25節)【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這是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創12:3;18:18)。【地上萬族】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你的後裔】原文是單數,特別指基督(加3:16)。猶太人是【先知的子孫】(25節)是亞伯拉罕之約的繼承人,理當先得著神所應許的福分。但是,選民的特權也伴隨著特殊的義務,特殊的榮譽是為了特殊的事奉。 (26節)這是《使徒行傳》中第一次指出福音要【先】傳給猶太人。 思想:事奉神的人只是能力的管道,並非能力的來源,更不能用自己的【虔誠】來操縱神,催逼神做事。我們若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就不敢自誇【能力】和【虔誠】,因為一切的事奉都只是讓人到我們的主的面前。 祈禱:親愛主,我們感謝你的大能,更感謝你的同在,讓我們生命能帶著你的同在去事奉你,見證,求主讓我們知道我們只是你能力的管道,並非能力的來源,每日都需要歸到我們的源頭,就是主你的同在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