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1:18-40

使徒行傳 21:18-40

【雅各】(18節)是主耶穌的肉身兄弟此時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加2:9)。保羅每到一地,總是先在會堂開始傳道,但大部分歸信的人都是外邦人。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的許多猶太信徒仍然繼續按照傳統謹守律法(加2:12)【都為律法熱心】(20節)。(21節)這些門徒誤會保羅可能是聽到了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所傳的謠言(28節)。【有願在身】(23節)指拿細耳人的願(24節)是為了向神感恩而許的。沒錢買這些祭物的窮人,就沒有辦法【行潔淨的禮】(24節)而替窮人【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24節)就成了公認的敬虔行為(《猶太古史記》卷19第6章294節)。雅各重申了外邦門徒的守則(25節)可能有兩層意義;長老們早已決定不把律法的軛加在外邦弟兄的身上,保羅是否也該為猶太弟兄做點甚麼呢?這個建議與救恩無關,並不適用於信主的外邦人(25節)因為耶路撒冷會議的決議並沒有改變。正如當天彼得順服了保羅(加2:14)如今保羅也順服了雅各(26節)。保羅的困擾不是來自耶路撒冷的猶太門徒,而是來自【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27節)他們可能是從以弗所上耶路撒冷過五旬節的。這些來自以弗所的猶太人認出了【以弗所人特羅非摩】(29節)所以推論保羅【帶著希臘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28節)。外邦人只被允許進入聖殿的外邦人院,猶太人若帶外邦人越過【中間隔斷的牆】(弗2:14)兩者都要被處死(31節)這是羅馬法律允許的。保羅誠心來行【潔淨的禮】(25節)卻被指控【污穢了這聖地】沒有比這一幕更適合被稱為【悲劇】了。這是保羅第九次遭受被煽動的群眾的反對(13:50;14:5,19;16:22;17:5,13;18:12;19:29)。【殿門立刻都關了】(30節)表面上,這是為了防止聖殿受到褻瀆。實際上,這是猶太教把自己關在了救恩的門外。【營樓】(34節)指羅馬兵營,位於聖殿的西北角,居高臨下,防範暴亂,有階梯(35節)通往外邦人院。【兩條鐵鍊】(33節)將保羅的雙手連鎖於兩個兵丁,一邊一個,應驗了亞迦布的預言(11節)。猶太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34節)不清楚控告的對像到底是誰。猶太人和外邦人都酷愛自己的聖殿,沒有真理的愛是鬧劇,沒有愛的真理是悲劇。更糟的是猶太人高喊的卻是殺人口號【除掉他】(36節) 。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說【希伯來話】(40節)也就是亞蘭話(22:6)說【希臘話】(37節)時有口音。但此時保羅所說的兩句話(37,39節)都是優美的古典希臘語,並非各地的通俗希臘語。所以千夫長聽出保羅並非本地人,以為他是【從前作亂,帶領四千兇徒往曠野去的那埃及人】(38節),因為希臘化的埃及說流利的希臘語。【大數】(39節)是基利家行省的首府,也是羅馬帝國重要的學術教育中心。因此,保羅【生在基利家的大數】(39節)代表他【不是無名小城的人】(39節)絕非沒有教養的暴徒。保羅剛剛被同胞暴打了一頓(32節)根本不適合辯解;他此時自身難保,也沒有時間預備講章。但是,當他被兵丁高高舉起,抬上階梯的時候(35節),俯瞰下面攢動的人頭(36節)心中卻湧出了對【骨肉之親】(羅九3)厚厚的愛。因此,他請求千夫長允許自己【對百姓說話】(39節),而千夫長居然也批准了。當保羅【站在階梯上,向百姓擺手】(40節)的時候,這些咆哮的暴民奇蹟般地安靜下來【靜默無聲】(40節)。 思想: 保羅因為心意已定,所以堅持要趕在五旬節之前到耶路撒冷去受綁受苦。有人對他憑著主裡的愛心勸說,但他覺得那是婦人之慈,令他心碎。有人對他奉聖靈之名講說,但他認為那是偏頗之言,不予理會。有人對他以腰帶捆綁的表演解說,但他早已動察主的旨意,因此能夠甘心樂意為主殉道! 祈禱:親愛主,是主你為我們受苦受死,全因是你的大愛,因著主你我們能夠明白何謂苦,何謂愛,求主教導我們因著你的愛成為我們的力量,成為我們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23:16-35使徒行傳 23:16-35

羅馬是法治國家,保羅擁有羅馬公民的合法權利,沒有被定罪(29節),因此有權接見訪客(16節)也有權求見千夫長(17節)。百夫長向千夫長報告時,稱保羅為【被囚的保羅】(18節)。從此,這個稱呼就成了使徒保羅的榮耀標誌【千夫長就拉著他的手】(19節,表示親切,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事態嚴重。羅馬政府最重視的是社會能穩定,稅收有保障,這位好不容易獲得提拔(22:28)的千夫長最怕耶路撒冷在他管理的期間出亂子。千夫長心思縝密,吩咐少年【不要告訴人你將這事報給我了】(22節)是怕驚動猶太激進份子提前行動。千夫長的安排非常謹慎,要確保萬無一失。這支護送部隊共有四百七十人(23節)耶路撒冷軍營出動了一半以上,目的是要保持絕對優勢,嚇阻可能的埋伏者,不但保羅不能被殺,羅馬士兵也不能因此犧牲。但耶路撒冷軍營不能空虛太久,所以護送的步兵走完最危險的前半段路,就返回耶路撒冷了(32節)。【巡撫腓力斯】(24節)原來是羅馬皇帝克勞第母親的奴隸,因為哥哥被皇帝倚重,得以擔任猶太巡撫(Antonius Felix,主後52-59年在位)為人殘暴貪財,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主後56-120年)評論他說:【他以奴隸的心態來行使君尊的權力】。26節是當時一般公函的開頭格式,先列出寫信人,收信人和問候語。【克勞第】(26節)是千夫長成為公民時取的羅馬名字,【呂西亞】(26節)是他原來的希臘名字,顯示他來自希臘語地區。【我得知他是羅馬人,就帶兵丁下去救他出來】(27節)這是千夫長順便美化一下自己保衛羅馬公民的英勇形象,其實他是在準備動手拷問保羅時才知道他是羅馬人(22:25-29)。千夫長看到公會【大起爭吵】(10節)就知道他們對保羅的指控不實(29節),所以說【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什麼該死該綁的罪名】(29節)。【安提帕第Antipatris】(31節)位於猶大與撒馬利亞的邊界,離耶路撒冷約60公里。從耶路撒冷到安提帕底,居民大都是猶太人,最有可能被伏擊。從安提帕底到凱撒利亞是平原地帶,居民大多為外邦人,相對較安全,不需要有那麼多兵力【讓馬兵護送】(32節)也會更快。【凱撒利亞】(33節)是羅馬管轄撒馬利亞與猶太地的總部,離安提帕底約50公里。巡撫腓力斯先按程序查明保羅是否在他的司法權限之內,按照當時的羅馬法律,犯人通常在犯事的省分受審,但也有可能被解返原籍受審。【希律的衙門】(35節)指大希律在凱撒利亞為自己建造的宮殿,現在被羅馬改為行政官邸。殘暴的腓力斯竟然沒有把保羅囚在監獄裡,而是將他看守在官邸中,可謂非常優待了。保羅在耶路撒冷備受毒打,在凱撒利亞卻安然無恙;猶太人偏執狂熱,知法犯法,羅馬人卻公平冷靜,依法審判。保羅在【希律的衙門裡】(35節),心中可能百感交集,但卻不會後悔來了耶路撒冷(20:22)因為他已經清楚地知道【主的旨意】(21:14 )乃是要帶領自己到羅馬作見證(11節)。 思想:在保羅被送往凱撒利亞的整個過程中,主一路保守他,千夫長尊重法律(29節),反應及時(30節)安排周密(23-24節),不但使惡人的計謀落空(12-15節)而且使保羅向羅馬(11節)更近了一步。人生在主的旨意不是無風無浪,而是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使徒行傳 26:19-32使徒行傳 26:19-32

(19節)【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顯示保羅的堅持,不是因為自己的覺悟和努力,而是因為他看見並經歷了復活的主,知道【用腳踢刺是難的】(14節)。(20節)【悔改】的重點不是改善行為,而是心思迴轉【歸向神】(20節)順服神的旨意,行為才能【與悔改的心相稱】(20節)。人的心思若仍舊向著神之外的人事物,無論怎樣改善行為,都是暫時的,都不是真正的悔改。猶太人殺不成保羅(21-22節)表面上是羅馬人的干預,背後是主的手在保護他,因為主應許【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17); 要繼續使用保羅來【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22節)。【眾先知和摩西所說】(22節)代表舊約聖經。保羅的見證與舊約先知的預言一樣(賽42:6)也應被猶太人所接納(16:26)。【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23節)這就是福音的核心(林前15:3-4)。非斯都從希臘文化的觀點來看,斷定耶穌復活是不可能的,但從保羅的言談中又看出他是個有學問的人,所以說:【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24節)。【我說的乃是真實明白話】(25節)意思是保羅頭腦清醒,並不是瘋了。【王也曉得這些事】(26節),意思是亞基帕也應當知道舊約聖經對復活的預言,並非保羅發明的瘋狂理論。【在背地裡做的】(26節),是一句古希臘諺語,比喻一個人離群索居,閉門造車地從事哲學思考。身為猶太人的王,亞基帕王是【信先知】(27節)的,也相信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27節)。【亞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27節)這句話其實是在說:【亞基帕王,你已經知道耶穌的事,你也相信先知和他們的預言;現在,請放下成見,把這兩件事擺在一起,找出合理的結論,作出正確的選擇吧!愛是一種決定,而不是一種反應(Love is a decision, not a reaction)並非根據對方是否會回應或有何種回應。亞基帕此時已經進退維谷。他知道身為猶太王,不能不【信先知】(27節),但如果他承認自己【信先知】保羅的下一個問題就會是:【那你就該相信耶穌復活了】?因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進為退,拋出一個問題來擺脫困境,所說:【你想少微一勸,就叫我作基督徒啊】(28節)。但這句話,已經證明他了解甚麼叫【基督徒】已經沒有藉口說他沒聽過福音了。【無論是少勸是多勸,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都要像我一樣,只是不要像我有這些鎖鏈】(29節)這句話是保羅的總結,也是對在場眾人最後的呼召和祝福。衣衫襤褸,帶著鎖鏈的保羅,面對這些衣著光鮮.威風凜凜的大人物,心中充滿的都是愛。他知道這些人的未來毫無希望,所以渴望將靈魂的自由.而不是鎖鏈分給他們,盼望將自己的權利.而不是重擔交給他們。為了拯救他們的靈魂,他【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20:24)。羅馬巡撫和猶太人都承認【這人並沒有犯什麼該死該綁的罪】(31節)顯示保羅不但沒有違反羅馬的法律,也沒有違反猶太人的律法。亞基帕作為羅馬帝國關於猶太人問題的權威,給非斯都提供了最後的建議:【這人若沒有上告於凱撒,就可以釋放了】(32節)。從此,希律家族就從聖經裡消失了。
思想: 保羅放膽直言,說的當然是他為了達成自己屬天的目的而毫無顧慮,肆無忌憚,情詞迫切地當眾公開講論,知道他其實已經轉而以公廳里人人都歸信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為自己心裡所爭取最高的目的!
祈禱:親愛主,能夠為你作見證是主的恩典,更是能夠參與主的榮耀的旨意,求主引導我們一生走在你榮耀的旨意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