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是法治國家,保羅擁有羅馬公民的合法權利,沒有被定罪(29節),因此有權接見訪客(16節)也有權求見千夫長(17節)。百夫長向千夫長報告時,稱保羅為【被囚的保羅】(18節)。從此,這個稱呼就成了使徒保羅的榮耀標誌【千夫長就拉著他的手】(19節,表示親切,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事態嚴重。羅馬政府最重視的是社會能穩定,稅收有保障,這位好不容易獲得提拔(22:28)的千夫長最怕耶路撒冷在他管理的期間出亂子。千夫長心思縝密,吩咐少年【不要告訴人你將這事報給我了】(22節)是怕驚動猶太激進份子提前行動。千夫長的安排非常謹慎,要確保萬無一失。這支護送部隊共有四百七十人(23節)耶路撒冷軍營出動了一半以上,目的是要保持絕對優勢,嚇阻可能的埋伏者,不但保羅不能被殺,羅馬士兵也不能因此犧牲。但耶路撒冷軍營不能空虛太久,所以護送的步兵走完最危險的前半段路,就返回耶路撒冷了(32節)。【巡撫腓力斯】(24節)原來是羅馬皇帝克勞第母親的奴隸,因為哥哥被皇帝倚重,得以擔任猶太巡撫(Antonius Felix,主後52-59年在位)為人殘暴貪財,羅馬歷史學家塔西陀(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主後56-120年)評論他說:【他以奴隸的心態來行使君尊的權力】。26節是當時一般公函的開頭格式,先列出寫信人,收信人和問候語。【克勞第】(26節)是千夫長成為公民時取的羅馬名字,【呂西亞】(26節)是他原來的希臘名字,顯示他來自希臘語地區。【我得知他是羅馬人,就帶兵丁下去救他出來】(27節)這是千夫長順便美化一下自己保衛羅馬公民的英勇形象,其實他是在準備動手拷問保羅時才知道他是羅馬人(22:25-29)。千夫長看到公會【大起爭吵】(10節)就知道他們對保羅的指控不實(29節),所以說【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什麼該死該綁的罪名】(29節)。【安提帕第Antipatris】(31節)位於猶大與撒馬利亞的邊界,離耶路撒冷約60公里。從耶路撒冷到安提帕底,居民大都是猶太人,最有可能被伏擊。從安提帕底到凱撒利亞是平原地帶,居民大多為外邦人,相對較安全,不需要有那麼多兵力【讓馬兵護送】(32節)也會更快。【凱撒利亞】(33節)是羅馬管轄撒馬利亞與猶太地的總部,離安提帕底約50公里。巡撫腓力斯先按程序查明保羅是否在他的司法權限之內,按照當時的羅馬法律,犯人通常在犯事的省分受審,但也有可能被解返原籍受審。【希律的衙門】(35節)指大希律在凱撒利亞為自己建造的宮殿,現在被羅馬改為行政官邸。殘暴的腓力斯竟然沒有把保羅囚在監獄裡,而是將他看守在官邸中,可謂非常優待了。保羅在耶路撒冷備受毒打,在凱撒利亞卻安然無恙;猶太人偏執狂熱,知法犯法,羅馬人卻公平冷靜,依法審判。保羅在【希律的衙門裡】(35節),心中可能百感交集,但卻不會後悔來了耶路撒冷(20:22)因為他已經清楚地知道【主的旨意】(21:14 )乃是要帶領自己到羅馬作見證(11節)。 思想:在保羅被送往凱撒利亞的整個過程中,主一路保守他,千夫長尊重法律(29節),反應及時(30節)安排周密(23-24節),不但使惡人的計謀落空(12-15節)而且使保羅向羅馬(11節)更近了一步。人生在主的旨意不是無風無浪,而是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使徒行傳 23:16-35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28:11-14使徒行傳 28:11-14
冬季的地中海完全停航,到主後60年2月下旬又開始航行。這隻【亞歷山大的船】(11節)可能是一艘過冬的運糧船。古代地中海航船喜歡在船頭裝飾雕像作為吉祥物。【宙斯雙子】(11節)是希臘神話中的航海守護神卡斯托爾(Castor)和波魯克斯(Pollux)但這兩個神也不得不在馬耳他過冬,只有保羅的神才能讓他一路有驚無險。【敘拉古Syracuse】(12節)是西西里島的首府,位於島嶼的東海岸。從馬耳他向北到敘拉古的航海距離約150公里。【利基翁Rhegium】(13節)位於義大利半島地圖那隻【長靴的腳尖】(即現代的Reggio Calabria)與西西里島的東北角相隔狹窄的海峽。從敘拉古往北到利基翁的航海距離約120公里。【部丟利Puteoli】(13節)是那不勒斯灣(Gulf of Naples)北部海港(即現代的Pozzuoli)。從利基翁向西北到部丟利的航海距離約380公里,由於【起了南風】(13節),竟然一天就到了,可謂極其順利。部丟利是個大都巿,當時是亞歷山大糧船的主要卸貨港,進出口航運繁忙,福音已經從羅馬城傳到了這裡。從部丟利向西北到羅馬城的215公里都是陸路,不再有海途之險。此時已經是春天,保羅一路順風(13節)又與弟兄和睦同居(14節)狂風大浪和海難脫險的經歷恍如隔世,心中就像經歷了一次死而復活。當我們回首這一路的時候,就會發現五句重要的話:1.保羅在以弗所說:我【須往羅馬去看看】(19:21)渴望得到這個條條大路通往各地的羅馬帝國心臟。然後,聖靈就藉著以弗所的暴動帶領他起程了。2.兩個月後,在一個寂寞的夜晚,保羅經過了兩天的毒打和控訴,主在耶路撒冷的監獄裡親自對他說:【放心!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23:11)。3.兩年後,羅馬巡撫非斯都在凱撒利亞的公堂上對保羅說:【你既上告於凱撒,可以往凱撒那裡去】(25:12)。這句話讓保羅好像看到主正向他微笑。4.不到一個月,在一個狂風大浪的夜晚,一位天使對保羅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7:24)。5.三個月後,路加平靜地說:【這樣,我們來到羅馬】(28:14)。從耶路撒冷開始,一方面是艱難險阻,人間和自然的各種力量都聯合起來攔阻保羅,如果讀者不知道故事的結局,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永遠也到不了羅馬。但在另一方面,無論是人的詭計,或是狂風巨浪,都無法將保羅擊碎,他一路都能在黑暗中得引導,在風暴中得安慰,在絕望中得堅固。最後,路加平靜地說:【這樣,我們來到羅馬】(14節)。 思想:一句【這樣】概括了整個險象環生的旅程,使我們心中充滿了對神的敬畏:【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詩107:30)。今天,我們生命中的羅馬又在哪裡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能夠感恩,我們不但能夠歸向你,接受主你的恩典,生命中更有主你的引領導航直到進入安息,你真的是我們生命的安息港。阿們!
使徒行傳 27:27-44使徒行傳 27:27-44
【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27節)位於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古代也指西西里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馬耳他島位於亞得里亞海的西端。【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6節)可能是水手聽見了海浪拍打海岸的濤聲。【探深淺】(28節)指把繫有繩子的鉛錘放入海中,以探測水深。當他們發現船已經接近陸地時,一方面燃起了盼望,一方面又害怕觸礁(29節)。【水手想要逃出船去】(30節)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陸,免得被眾多乘客連累。但是,這些水手想在風浪中黑夜出逃,實在與自殺無異;這時最安全的就是留在船上,等候天明。水手的圖謀,只有保羅看得出來。保羅勸別人【放心】(25節)卻絲毫不敢大意。天使宣告【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並非叫人袖手旁觀;一個人若是【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也不會懶惰懈怠。因為真正出於信心的【放心】,絕不會用懶惰懈怠試探神,而是忠心地作神器皿,與神同工,時刻以眾人的性命為念(31,34節)。【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31節)指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大船很難在風浪中靠岸。而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風浪中生還的機會也很渺茫。【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32節)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會使上岸更加困難,意味著船上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神的拯救。在這十四天裡,神並沒有平息風浪,也沒有顯得出奇事。但是,十四天以後,卻看到了一個奇妙的結局:在一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裡,這條船先是被東北風刮往西南的賽耳底沙灘,中途又被西南風刮向西北的馬耳他島。 (33節)可譯為【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什麼】只有【吃飯】才能維持正常的體力,應付登陸的挑戰(43-44節)。路加並沒有說【保羅帶頭吃了】而是鄭重地描述:【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35節)。這個擘餅,不只是猶太人吃飯的慣例,更是在273位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見證神。這次風浪之中的擘餅,彰顯了保羅從主而來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為全船的先知和領袖,也使眾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36節)。【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7節)接近滿載。這麼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蹟,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蹟。【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38節)指吃完最後一頓飯,把口糧拋在海裡。之前所拋棄的【貨物】(18節)是運送到羅馬的糧食;現在所拋棄的,是他們的口糧。【為要叫船輕一點】(38節)是為了在擱淺之前,盡量離海岸近一點。現在即將登陸,就【鬆開舵繩】(40節)讓舵恢復自由轉動,把船駛往岸邊。【兩水夾流的地方】(41節)指兩塊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峽,兩邊的海水在那裡相會,容易形成旋渦和暗流。羅馬的法律規定,若有囚犯脫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罰,所以兵丁為求自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42節)。【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43節)表面上是因為看重這位囚犯的價值,實際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應許一句也不能落空(24 ,34節)。
思想: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也感覺不到顯而易見的神蹟。但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卻發現那位行神蹟的神始終近在咫尺;祂不會阻止我們貿然出海,但必會在狂風大浪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挪走我們應當經歷的風浪,但必能把我們的人生小船帶向祂所應許的目標。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的舵手,更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方向,求主使我們一生都深信你的大能,更信靠主你的同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