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7:13-26

使徒行傳 27:13-26

(13節)可譯為【他們以為對目的地已有了把握】。從佳澳向西北到菲尼基只需要航行一天【貼近克里特】(13節)海岸航行也很謹慎。船長和眾水手憑著自己的航海經驗,加上【微微起了南風】(13節)的誘惑,開始了一場後果慘痛的冒險。【友拉革羅eurokludōn】(14節)原文可能由希臘文【東風Euros】與希臘文【北風akulōn】組合而成,意思是【東北風】。當低壓中心在北方時,會吹西南風;低壓中心移到南方以後,會吹東北風。我們的人生也常遭遇這種風暴──當我們自以為穩、把各種風險都計算妥當的時候(13節),突然就有【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人生的小船立刻【被風抓住,敵不住風】(15節),只能【任風刮去】(15節)。【高大Cauda】(16節)島(即現代的Gavdos)位於佳澳西南方約60公里。【在那裡【小船】(16節)是大船泊岸時的短程交通工具,平時用繩索繫於船尾拖行,在風浪中要把小船拉上來收在大船上,免得彼此相撞。【捆綁船底】(17節),指用纜繩把船底和船身繞著捆綁幾圈,顯示此時船體有被風浪撞擊而解體的危險。【賽耳底Syrtis】(17節)意思是【流沙】位於高大島西南約600公里,但此時東北風很大,可能兩天以後就會到達,所以水手們【就落下篷來,任船飄去】(17節),以減慢船速。當這艘船【被風浪逼得甚急】(18節)的時候,首先被拋棄的就是船上的【貨物】(18節)也就是糧食。然後被拋棄的是【船上的器具】(19節)包括維持航行的主帆和桅杆。 (20節)可譯為【我們獲救的指望都放棄了】。現在【太陽和星星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20節)既不知船在何方,也不知離岸多遠,更不知道何時觸礁或擱淺,賽耳底沙灘的恐怖籠罩在這些專業人士的心頭,以致最後一線希望都破滅了。在風暴來臨之前,保羅只是這艘船上的一個普通囚徒,三個孤獨的基督徒之一,圍繞著他們的是273個不信主的士兵,囚犯,商人和船員,有大權在握的百夫長,有經驗豐富的船長。但是,當【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以後,一切都改變了。全船都陷入絕望之中【眾人多日沒有吃什麼】(21節)萎靡不振。這時,神讓保羅讓他【出來站在他們中間】(21節)成為這艘船的領袖,讓他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艘船】(22節)。保羅先前的警告只是個人的經驗(10節),現在的預言則是來自他【所屬所事奉的神】(23節):【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24節),不一定直接站在羅馬皇帝面前,而是交給皇帝指定的法庭審問。【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這句話表明,保羅一直在為同船的人禱告,這些就是他的宣教對象。【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22節)【所以眾位可以放心】(25節),這兩個【放心】是保羅在蒙神安慰之後,對眾人的安慰 (林後1:4)。保羅不是趁機對眾人進行長篇說教,而是說:【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只是我們必要撞在一個島上】(25-26節)讓大家拭目以待。
思想:在我們的人生航程中,會不會因為著暫時的順境而自信爆棚,偏行己路呢?對未來的一無所知,是人心的最大恐懼;對未來的自以為是,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祈禱:親愛主,讓我們知道人生中失了有很多,但最大痛苦的失去,就是失去主你;願主開我們心靈眼睛,使我們一生得著你,一生抓緊主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1:1-11使徒行傳 1:1-11

1-11節是本書的序言,與路1:1-4的序言平行。【提阿非羅】(1節)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神的朋友】他很可能是一位願意贊助刊行本書的人,住在猶太地之外。(1節)【前書】指《路加福音》。 (2節)【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他們是被主耶穌呼召,授權,差遣的代表,靠著聖靈的帶領和能力,在地上傳神國的福音,作復活的見證(8節)。【使徒】最初特別指耶和華耶穌所揀召的十二門徒(路6:13)後來保羅和巴拿巴(14:4,14)主的兄弟雅各(加1:19)也被稱為使徒。主耶穌復活以後表明使徒的經歷並非個別,少數幾次的幻覺或衝動,而是證據確鑿,無可置疑的。(3節)【神國】指神掌權作王的地方(申33:5)可以指有國土,人民,政權的有形國度(賽24:23)也可以指神施行權柄的無形國度(路17:20-21)。在這四十天裡,主耶穌教導的主題是【神國的事】(3節)。祂在地上三年半的事奉,目的就是宣講【神國的事】(路4:43);而祂復活之後【神國的事】就更加全備清晰。因此,聖靈帶領教會作主的見證(8節)主題也是【神國的事】(8:12)以【神國的事】(3節)開始,以【神國的道】(28:31)結束。(4節)【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這句話說出了傳福音的人當具備的兩大條件1.順服:主耶穌要門徒等候,卻沒有說要等候多久。此時,讓這些加利利的門徒(11節)【不要離開耶路撒冷】意味著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約20:19),需要完全的順服。2.等候:主耶穌一面吩咐【你們要去】(太28:19)一面吩咐【要等候】。因此,凡是不肯【等候】的人,就不配為主【去】。【去】是主的託付,【等候】是主的預備(賽41:31),兩個命令缺一不可。所以必須【等候】神的時間【等候】聖靈的能力【等候】主自己動工。【父所應許的】指舊約預言的聖靈澆灌(珥2:28-29;賽32:15;結36:27)目的是為了讓門徒們能【得著能力】(8節)作主的見證。 (5節)是引用施洗約翰的話:【我要用水給你們施洗,祂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可1:8)。【不多幾日】指五旬節。從主耶穌復活的初熟節(利23:11)到聖靈降臨的五旬節,一共有五十日;現在已經過了【四十天之久】還要再等十日。【他們聚集的時候】(6節)顯示門徒們的問題,與主耶穌的囑咐(4-5節)有關。當主耶穌預告【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5節)時,門徒自然以為【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6節)了。主耶穌並沒有告訴門徒復興的日期,而是告訴他們復興的道路。門徒不必計算,推測 (7節)而應當等候【聖靈降臨】好【得著能力】(8節)靠著聖靈在全地作主復活的【見證】(8節),為國度在地上的顯現鋪路。 (8節),正是《使徒行傳》記錄歷史事件的順序:首先是聖靈降臨(2章)然後是福音從耶路撒冷開始,接著傳到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8-9章),最後遍及羅馬帝國(10-28章)。主耶穌本來可以忽然消失(路24:31)但祂卻選擇在眾人的注視和見證下【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9節)。天使提醒門徒不要【站著望天】(11節)而應該回去等候聖靈。復活成就了救恩(路24:46)而升天是向萬民施行救恩的開始(路24:47)。 思想: 【你們就必得著能力】這是初期教會得勝的關鍵。國度的擴展,既不是因為人的宣教熱情,也不是由於人的組織才幹,而是倚靠聖靈的帶領和能力。這能力使門徒不但能用口來傳講神國的道,更是用生活【見證】基督的復活。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呼召使我們能為主你傳講神的道,為你作見證,但求主使我們不是從一份的熱情,也不是出於我們自以為的才幹,而是倚靠聖靈的帶領和能力。使我們順服你,等候你。阿們!

使徒行傳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6-35節是宣告神的恩典,即已經成就的救恩(Salvation accomplished):神對歷史的管理,是為了成就祂的救贖計劃【這救世的道是傳給我們的】(26節) 。雖然許多猶太人濫用自由意志,不肯承認救主(27-28節)但好消息是:這一切仍然在神的管理之中(29節),雖然人會愚昧,神卻不會失敗;雖然人釘死耶穌【神卻叫祂從死裡復活】(30節)。門徒就是耶穌復活的見證(31節),這【好信息】(32節)的核心就是耶穌的復活(32-35節)。人的血統,身分或敬虔都不是得救的門路,惟有耶穌才是。因此【亞伯拉罕的子孫】(26節)和【敬畏神的人】(26節)都需要【這救世的道】。保羅特地將聽眾和棄絕耶穌的人區別出來,是要勸勉他們站對立場,不要錯失救恩的機會;不要效法【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27節)棄絕耶穌【把基督定了死罪】(27節)。36-41節是呼籲聽眾因信稱義,接受正在施行的救恩(Salvation applied):耶穌已實現了神對歷史的管理,成就了恩典,為人提供了稱義的可能性。因此,各人【務要小心】(40節)作出正確選擇,因為赦罪的道本來就是傳給他們的(38節)不可錯失因信稱義的良機(41節)。猶太拉比經常使用串珠(gezerah shavah)的技巧,把有同一個關鍵字的經文連在一起。 35-37節可能是用賽55:5的【聖者】和詩16:10的【聖者】連在一起,證明那位永遠不會朽壞的【聖者】(35節)就是神所復活的基督。大衛的屍骨【已見朽壞】(36節)所以【祢的聖者】(35節)絕不是指大衛,而是指基督(37節)。【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38節)指透過復活的耶穌基督,人的罪就能得著赦免。(39節);這是《使徒行傳》第一次宣告【因信稱義】的真理,清楚地指出:倚靠【摩西的律法】並不能讓人得救,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加2:16);只有信靠基督,才能叫人在神面前立刻【稱義】而不是透過努力逐漸得救。保羅比較少用【赦罪】(38節)一詞(羅4:7;弗1:7;西1:14)而更喜歡用【稱義】。這是法律上宣判無罪的用詞,不但情緒比【赦罪】更強烈,也解釋了被【赦罪】的原因。41節引自七十士譯本的哈1:5,原文是神警告過去的猶大百姓:不要以為慈愛的神不會藉著殘暴的迦勒底人來審判他們。 (42節)顯示保羅的警告雖然嚴厲,但卻紮心,所以聽眾的反應非常熱烈。【敬虔進猶太教的人】(43節)指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務要恆久在神的恩中】(43節)指不要離開因信稱義的道理,回到靠行律法得救的老路上去(39節)。保羅在上個安息日的講道廣受歡迎,神的名大得榮耀,所以到了下一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神的道】(44節)。 (45節)指猶太教的領袖;他們反對保羅的原因不是出於理性,也不是根據真理,而是因為看到保羅大受歡迎,所以【滿心嫉妒】(45節)。當百姓歸信基督的時候,受損失最大的就是宗教的既得利益者。人若棄絕神的話,就等於【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46節)。保羅所傳的福音被猶太同胞拒絕(45節)印證了神要使用他【為外邦人作使徒】(加2:8)。【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46節)不是說保羅從此不再向猶太人傳福音,而是不再在這個會堂裡傳福音。保羅在往後的宣教旅程中,每到一地,總是先進猶太會堂(14:1;16:13;17:1,10,17:18:4,19;20:17)把福音傳給猶太人(羅一16),被拒絕以後再【轉向外邦人去】(46節)。47節引自賽49:6,預言基督是真正的神僕以色列,祂要作外邦人的光,拯救全人類(路二29-32)。因著【神的道】(48節)全城分裂成彼此對立的兩大陣營,他們爭論的中心不是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而是人生最根本的需要:復活的耶穌和永生。也有自由和責任對白白的恩典作出正確的回應(40-41節);神的揀選(48節)和人的責任(40-41節)都是聖經真理,當兩者看似矛盾時【於是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49節)這是保羅一貫而有效的宣教策略。他總是先在中心城鎮宣教,然後讓當地門徒把福音傳遍周圍的村鎮。【虔誠,尊貴的婦女】(50節)指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上流社會的婦女。古代希臘社會的道德敗壞,受苦最深的總是婦女。所以許多外邦婦女被聖經裡的聖潔倫理吸引,她們不需要行割禮,所以比較容易加入猶太教。猶太人可能利用她們對丈夫施加影響,【逼迫保羅、巴拿巴】(50節)。(51節)【兩人對著眾人跺腳上的塵土】意思是把拒絕基督的猶太人當作不屬神的外邦人(路9:5)。當時,法利賽人離開外邦人的地區時,會把塵土從鞋子上除掉,表示脫離外邦塵土的污穢。使徒走了,聖靈還在;福音的使者被趕出境,福音卻留在那裡。因信稱義的門徒已經進入了基督的身體,所以【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52節)。 思想:神的工作開始是【被聖靈差遣】(4節)過程是【被聖靈充滿】(9節)結果也是【被聖靈充滿】(52節)。我們每日願意讓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作祂的工呢? 祈禱:親愛主,使我們每日都願意被主你,被神的靈充滿,掌管我們的生命;掌管我們每日的生活,就讓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作你的工。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