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8:1-10

使徒行傳 28:1-10

【馬耳他】(1節)是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南方約90公里的島嶼,當時隸屬於羅馬帝國的西西里省。【土人barbaros】(2節)原文意思是【不講希臘文的人,說外語的人】。這些居民並非不開化的蠻族,而是來自迦太基的腓尼基人後裔,說的是布匿語(Punic language)。古希臘人認為他們對陌生人並不友好,但神卻讓他們對這些落難者【有非常的情分】(2節)生火接待他們。十月底的馬耳他氣溫最低約攝氏十度,在雨中又濕又冷。這條蛇可能正在樹枝裡睡覺,被火焰趕了出來,條件反射地攻擊保羅【咬住他的手】(3節)。表面上,這是保羅在劫難逃;事實上,主讓萬事都為保羅效力,連咬住他手的毒蛇,也是主讓土人尊重保羅,聽他傳道的方法(7-10節)。(4節)【天理dike】原文是希臘神話中的正義女神狄刻(Dike)的名稱。兩千年後,毒蛇已經在現代的馬耳他島絕跡了,但當時的土人都認識那是一條毒蛇。因此,他們認定保羅是個兇手,正在遭受天理報應。但【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裡,並沒有受傷】(5節)也沒有【腫起來】(6節)。結果他們又從一個極端轉為另一個極端,認為保羅【是個神】(6節)。【部百流】(7節)是羅馬名字,意思是【受歡迎的】。他可能是羅馬帝國派駐該島的代表。【島長protos】(7節)這個頭銜,後來在馬耳他附近島嶼(Gaulus)的碑刻中找到了印證。教會傳統認為,部百流(Saint Publius)後來成為馬耳他教會的第一任監督,又成為雅典教會的第一任監督。(8節)【熱病】可能是馬耳他島流行的馬耳他熱(Malta Fever)學名是布魯氏菌病(Brucellosis)。這種細菌寄宿在牛羊的身上,患者食用受到污染的肉或奶以後,發燒高達攝氏40度以上。保羅不但沒有被毒蛇傷害,反而被神使用,醫治了島上的病人(8-9節)不僅如此,信徒們也因著身上所彰顯出的基督的生命,贏得了島民【多方地尊敬】(10節)以致三個月後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島民供應了他們【所需用的】(10節)。事實上,這一切都在主的管理之下,祂要在自己僕人的身上顯出作為,供應他們。保羅在船上成了全船人的祝福27:24),在馬耳他島上又成了全島人的祝福(9節)。當我們與神同工,有主同在的時候,無論在何處,都能給四周的人帶來祝福。 思想:保羅一次又一次經歷禍患,但卻一次又一次經歷恩典,而讓他經歷神蹟,恩典不是讓他感到超然,或是尋靈的優越,而是要讓他使人同樣經歷主的恩典,主的大能,我們有否又願意為主成為別人的祝福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典,你的大能,不但每日都樂意覆庇我們,更要讓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求主使我們每日都願意彰顯你,見證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使徒行傳 28:11-14使徒行傳 28:11-14

冬季的地中海完全停航,到主後60年2月下旬又開始航行。這隻【亞歷山大的船】(11節)可能是一艘過冬的運糧船。古代地中海航船喜歡在船頭裝飾雕像作為吉祥物。【宙斯雙子】(11節)是希臘神話中的航海守護神卡斯托爾(Castor)和波魯克斯(Pollux)但這兩個神也不得不在馬耳他過冬,只有保羅的神才能讓他一路有驚無險。【敘拉古Syracuse】(12節)是西西里島的首府,位於島嶼的東海岸。從馬耳他向北到敘拉古的航海距離約150公里。【利基翁Rhegium】(13節)位於義大利半島地圖那隻【長靴的腳尖】(即現代的Reggio Calabria)與西西里島的東北角相隔狹窄的海峽。從敘拉古往北到利基翁的航海距離約120公里。【部丟利Puteoli】(13節)是那不勒斯灣(Gulf of Naples)北部海港(即現代的Pozzuoli)。從利基翁向西北到部丟利的航海距離約380公里,由於【起了南風】(13節),竟然一天就到了,可謂極其順利。部丟利是個大都巿,當時是亞歷山大糧船的主要卸貨港,進出口航運繁忙,福音已經從羅馬城傳到了這裡。從部丟利向西北到羅馬城的215公里都是陸路,不再有海途之險。此時已經是春天,保羅一路順風(13節)又與弟兄和睦同居(14節)狂風大浪和海難脫險的經歷恍如隔世,心中就像經歷了一次死而復活。當我們回首這一路的時候,就會發現五句重要的話:1.保羅在以弗所說:我【須往羅馬去看看】(19:21)渴望得到這個條條大路通往各地的羅馬帝國心臟。然後,聖靈就藉著以弗所的暴動帶領他起程了。2.兩個月後,在一個寂寞的夜晚,保羅經過了兩天的毒打和控訴,主在耶路撒冷的監獄裡親自對他說:【放心!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23:11)。3.兩年後,羅馬巡撫非斯都在凱撒利亞的公堂上對保羅說:【你既上告於凱撒,可以往凱撒那裡去】(25:12)。這句話讓保羅好像看到主正向他微笑。4.不到一個月,在一個狂風大浪的夜晚,一位天使對保羅說:【保羅,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7:24)。5.三個月後,路加平靜地說:【這樣,我們來到羅馬】(28:14)。從耶路撒冷開始,一方面是艱難險阻,人間和自然的各種力量都聯合起來攔阻保羅,如果讀者不知道故事的結局,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永遠也到不了羅馬。但在另一方面,無論是人的詭計,或是狂風巨浪,都無法將保羅擊碎,他一路都能在黑暗中得引導,在風暴中得安慰,在絕望中得堅固。最後,路加平靜地說:【這樣,我們來到羅馬】(14節)。 思想:一句【這樣】概括了整個險象環生的旅程,使我們心中充滿了對神的敬畏:【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祂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祂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祂】(詩107:30)。今天,我們生命中的羅馬又在哪裡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能夠感恩,我們不但能夠歸向你,接受主你的恩典,生命中更有主你的引領導航直到進入安息,你真的是我們生命的安息港。阿們!

使徒行傳 1:1-11使徒行傳 1:1-11

1-11節是本書的序言,與路1:1-4的序言平行。【提阿非羅】(1節)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神的朋友】他很可能是一位願意贊助刊行本書的人,住在猶太地之外。(1節)【前書】指《路加福音》。 (2節)【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他們是被主耶穌呼召,授權,差遣的代表,靠著聖靈的帶領和能力,在地上傳神國的福音,作復活的見證(8節)。【使徒】最初特別指耶和華耶穌所揀召的十二門徒(路6:13)後來保羅和巴拿巴(14:4,14)主的兄弟雅各(加1:19)也被稱為使徒。主耶穌復活以後表明使徒的經歷並非個別,少數幾次的幻覺或衝動,而是證據確鑿,無可置疑的。(3節)【神國】指神掌權作王的地方(申33:5)可以指有國土,人民,政權的有形國度(賽24:23)也可以指神施行權柄的無形國度(路17:20-21)。在這四十天裡,主耶穌教導的主題是【神國的事】(3節)。祂在地上三年半的事奉,目的就是宣講【神國的事】(路4:43);而祂復活之後【神國的事】就更加全備清晰。因此,聖靈帶領教會作主的見證(8節)主題也是【神國的事】(8:12)以【神國的事】(3節)開始,以【神國的道】(28:31)結束。(4節)【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這句話說出了傳福音的人當具備的兩大條件1.順服:主耶穌要門徒等候,卻沒有說要等候多久。此時,讓這些加利利的門徒(11節)【不要離開耶路撒冷】意味著讓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約20:19),需要完全的順服。2.等候:主耶穌一面吩咐【你們要去】(太28:19)一面吩咐【要等候】。因此,凡是不肯【等候】的人,就不配為主【去】。【去】是主的託付,【等候】是主的預備(賽41:31),兩個命令缺一不可。所以必須【等候】神的時間【等候】聖靈的能力【等候】主自己動工。【父所應許的】指舊約預言的聖靈澆灌(珥2:28-29;賽32:15;結36:27)目的是為了讓門徒們能【得著能力】(8節)作主的見證。 (5節)是引用施洗約翰的話:【我要用水給你們施洗,祂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可1:8)。【不多幾日】指五旬節。從主耶穌復活的初熟節(利23:11)到聖靈降臨的五旬節,一共有五十日;現在已經過了【四十天之久】還要再等十日。【他們聚集的時候】(6節)顯示門徒們的問題,與主耶穌的囑咐(4-5節)有關。當主耶穌預告【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5節)時,門徒自然以為【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6節)了。主耶穌並沒有告訴門徒復興的日期,而是告訴他們復興的道路。門徒不必計算,推測 (7節)而應當等候【聖靈降臨】好【得著能力】(8節)靠著聖靈在全地作主復活的【見證】(8節),為國度在地上的顯現鋪路。 (8節),正是《使徒行傳》記錄歷史事件的順序:首先是聖靈降臨(2章)然後是福音從耶路撒冷開始,接著傳到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8-9章),最後遍及羅馬帝國(10-28章)。主耶穌本來可以忽然消失(路24:31)但祂卻選擇在眾人的注視和見證下【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9節)。天使提醒門徒不要【站著望天】(11節)而應該回去等候聖靈。復活成就了救恩(路24:46)而升天是向萬民施行救恩的開始(路24:47)。 思想: 【你們就必得著能力】這是初期教會得勝的關鍵。國度的擴展,既不是因為人的宣教熱情,也不是由於人的組織才幹,而是倚靠聖靈的帶領和能力。這能力使門徒不但能用口來傳講神國的道,更是用生活【見證】基督的復活。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呼召使我們能為主你傳講神的道,為你作見證,但求主使我們不是從一份的熱情,也不是出於我們自以為的才幹,而是倚靠聖靈的帶領和能力。使我們順服你,等候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