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 17:1-16

出埃及記 17:1-1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

這個行程的每一站都是【 遵耶和華的吩咐 】 目的就是要把以色列人帶到 【 沒有水
喝 】 的 【 利非訂 】 。 在摩西五經的原文裡 【 試探 】 與神的 【 試驗 】 都是同一個字 ,是中性的。百姓是 【 試驗 】 神是否仍然與他們同在 (7節 ),並非出於惡意 ,而是出於
小信。 【 利非訂 】 和 【 瑪拉 】 的難處都是 【 沒有水喝 】 (1節 ),但細節並不相同。 【 瑪
拉 】 還有水 ,只是 【 水苦 】 (15:23),而 【 利非訂 】 連苦水都沒有。現在連 【 苦水 】 都
沒有了 ,他們的 【 信心 】 也就崩潰了。 【 瑪拉 】 的經歷不但沒能讓他們在新的難處
中呼求神 ,尋求 【 神的話 】 (15:26),反而使他們懷疑神已經離開他們了 ,所以才再次
落到 【 沒有水喝 】 (1節 )的地步。因此 ,連每天看得見的雲柱 ,火柱 ,嗎哪 ,神的 【 律
例 ,典章 】 ,也不能讓他們回到神面前去求告 ,反而從 【 向摩西發怨言 】 變成 【 與摩
西爭鬧 】 (2節 ),甚至 【 幾乎要拿石頭打死 】 (4節 )摩西。 【 何烈 】 是一個山脈 ,而西
奈山是其中的一個山峰。猶太人傳統認為這 【 磐石 】 一路隨著以色列人的旅程 ,如
同嗎哪的供應一樣 ,每天都流出水來供應以色列人的需要。雖然神用恩典來遮蓋
以色列人的愚昧 ,但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愚昧 ,所以把 【 利非訂 】 改名為 【 瑪
撒 】 和 【 米利巴 】 ,用這兩個名字不住地提醒神的百姓 :人的信心必 須 根據 【 神的
話 】 。 【 亞瑪力人 】 是以掃的後裔 (創 36:12)在西奈半島游 牧 ,曾在加低斯的綠洲安
營 (創 14:7)。神讓以色列人停留在 【 利非訂 】 ,正是要在這裡等待亞瑪力人來爭戰。
當以色列人還沒有接受造就的時候 ,神就不讓他們遭遇爭戰 ,【 恐怕百姓遇見打仗
後悔 ,就回埃及去 】 (13:17)。現在以色列人在 【 利非訂 】 學習了信心的功課以後 ,就
有條件開始學習爭戰 ,成為真正的 【 耶和華的軍隊 】 。神剛剛吩咐摩西 【 手裡拿著
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 】 (6節 ),擊打磐石出水。現在摩西 【 手裡要拿著神的杖 ,站在
山頂上 】 是要提醒以色列人 ,雖然以色列人從來沒有靠主爭戰的經驗 ,但只要他們
的信心是根據神的話 ,而不是根據眼見的事實和過去的經驗 ,就應當相信 ,那使磐
石出水 ,紅海分開的神 ,也同樣能帶領他們爭戰得勝。 【 戶珥 】 是摩西的助手 ,曾和
亞倫一起擔任審判官 (24:14)。猶太人傳統認為他是摩西姐姐米利暗的丈夫 (《猶太
古史記卷 3第 3章 54節》 )。 【 舉手 】 是摩西禱告的形式。神藉著摩西在山頂的
【 舉手 】 禱告 ,讓以色列人看到這場爭戰不是地上的爭戰 ,而是屬靈的爭戰。 【 耶和
華尼西 יְהֹוָה נִסִי 】 意思是 【 耶和華是我的旗幟 】 。古埃及軍隊不同的師團以不同的
神祇為旌旗 ,摩西給這壇起名叫 【 耶和華尼西 】 就像一支軍隊的授旗儀式 ,宣告以
色列人已經正式成為 【 耶和華的軍隊 】 ,以耶和華作為自己的旌旗 ,靠著神的能力 .為著神的名在地上爭戰。
思想
: 真正的信心 【 不是憑著眼見 】 (林後 5:7)而是根據 【 神的話 】 (15:26),跟隨神
的人必須從神的恩典和作為中領會祂做事的法則 ,這樣就不會在環境 ,時間和難處
變化之後【試探】【爭鬧】 ,更不會 懷疑【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
祈禱
:親愛主 ,求祢記念我們每日都有不少的挑戰 ,不少的試探 ,更有我們內心不少
的小信 ,求主教導我們 ,引導我們每天建立在神祢話語中。阿們 !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出埃及記 15:23-27出埃及記 15:23-27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
(22節 )【 書珥 】 的意思是 【 牆 】 以色列人剛剛經歷了十災和過紅海 ,又興高采烈
地敬拜了神 ,卻立刻被雲柱 ,火柱帶領前往瑪拉。【瑪拉】的意思是 【 苦味 】 曠野
的泉水往往因鹽分高而苦澀。二百萬以色列人和他們的牲畜需要大量的水 ,【在
曠野走了三天 ,找不著水】 (22節 ),已經讓人沉不住氣了 ,找著了水又不能喝 (23節 ),這更是令人崩潰。他們的埋怨是很有理由的 :既然有雲柱 ,火柱的帶領 ,為甚麼
還會被帶到沒水的地步 ?為甚麼會帶領我們走到這樣山窮水盡的地步 ?經過了紅
海 ,摩西的信心已經建立在【神的話】上。所以他不是在眼見的難處中【發怨
言】 (24節 ),而是難處中回到神面前【呼求耶和華】尋求神【神的話】。結果摩
西一【呼求】神立刻就【指示】。【紅海】和【瑪拉】的原則都是一樣的 ,神把百
姓領到難處中 ,就是要讓難處把百姓逼回神面前 ,一到神面前就有了【神的話】 ,有了【神的話】就有了出路。 神是用話語做工的神 ,使紅海分開的不是摩西的
【 杖 】 (14:16)而是 【 神的話 】 ;使苦水變甜的不是那棵 【 樹 】 也是 【 神的話 】 。
雲柱 和火柱把以色列人帶到沒有水喝的瑪拉 ,實際上是用難處催逼他們仰望 【 神
的話 】 (26節 )明白 【 神的話 】 就是神的權柄和能力 ,因此把信心建立在 【 神的
話 】 上 ,而不是眼見的事實和過去的經驗上。 【以琳】的意思是【棕櫚】。【十二
股水泉】可能像徵十二支派【七十棵棕樹】可能像徵雅各家七十人下埃及。經
歷了瑪拉的【試驗】 (25節 )神的百姓開始學習留意聽從【神的話】 (26節 ),神立
刻就在以琳恢復了恩典的供應和安息。
思想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總是到不了【以琳】很可能是忘了數算恩典 ,或者是沒有
學會【紅海】的功課 ,也沒有在【瑪拉】好好學習 ,所 以還得不斷地重複【瑪拉】
苦的【試驗】。神並不是總是讓人停留在難處裡學功課 ,而是更多地用恩典來帶
領我們。
祈禱
:親愛主 ,感謝祢讓我們的生命不是停留在那情緒高漲的光景中 ,更要帶領我
們到苦的瑪拉 ,是要我們生命更堅信神的話 ,要我們深信主對我們生命的應許。阿
們 !

出埃及記 23:1-33出埃及記 23:1-3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
1-3節的典章表明神的心意是要人脫離人的意見 ,單單跟從神的心意 ,才能活出神
的公義。不但惡人的意見不能跟從 ,眾人的意見也不能跟從 ;不但強勢的富人不能
偏袒 ,弱勢的窮人也不能偏護。真理不在乎支持的人數多少 ,強弱 ,只在乎神的話語。
4-6節 【 偏護窮人 】 是同情窮人 ,【 屈枉正直 】 是歧視窮人。神不偏待人 ,公義並非
同情 ,濫愛 ,也不是歧視 ,偏見 ,貧窮不是公義的證據 ,財富與地位也不是。 4-9節的典
章 ,表明神的心意是要人脫離人的恩怨和利害關係 ,單單愛神所愛 ,恨神所恨 ,才能
活出神的公義。 9節 【 不可欺壓寄居的 】 是強調不要用民族主義 ,愛國主義來代替
公義 ;是強調要憐憫弱者。 10-13節的典章表明神的心意是要藉著安息日和安息年 ,讓百姓學習憑信心在安息裡享用神作供應。當神的百姓憑信心守安息年的時候 ,神不是讓他們在第七年吃前六年的寄存 ,而是使第六年有三倍的出產 (利 25:21)。
14-19節的典章表明神的心 意是要百姓不住地學習信心的功課。這三次節期都在
收割季節前後 ,此時 【 一切的男丁 】 離開家 ,不是影響收割 ,就是容易被外敵搶奪收
成。所以這三次節期既是紀念和預表神的救贖 ,也是對神百姓信心的操練。 【 除酵
節 】 (15節 )大約在現代陽曆三 ,四月間 ,緊接著逾越節 ,是開始收割大麥的時候 ,所以
【 誰也不可空手朝見 】 神。 【 收割節 】 在逾越節之後七週 ,又稱 【 七七節 】 (34:22)或 【 五旬節 】 (徒 2:1)是收割小麥的季節。五旬節是神在西奈山頒布十誡的日子。
【 收藏節 】 大約在現代陽曆九 ,十月間 ,又稱 【 住棚節 】 (利 23:34)是收完葡萄 ,橄欖
和夏季水果的時候 ,結束了一年的農耕。 19節 【 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 可能
是迦南人豐收獻祭的儀式。在獻祭時仿效迦南人的風俗 ,是對神的不尊重。奉神之
名來的 【 使者 】 是來執行神的命令的 ,並不與百姓討價還價 ,所以 【 不可惹他 ,因為
他必不赦免你們的過犯 】 。 【 我就要向你的仇敵作仇敵 ,向你的敵人作敵人 】 是因為
神的百姓順服神 ,做了神敵人的敵人 ;迦南地人種複雜 ,偶像眾多 ,拜偶像的儀式邪
淫 ,很容易吸引以色列人。 (23節 )【 將他們剪除 】 指神要使迦南各族作為民族逐漸
消亡。 【 柱像 】 指代表迦南男神的石柱。 28節 【 黃蜂 Zirah】 原文與 【 埃及 Mizraim】
發音相近 ,可能是雙關語 ,指劫掠迦南地的埃及軍隊。埃及法老的王座名正是以代
表上埃及的樹和下埃及的蜜蜂作頭銜。古代迦南地的獅子很多 ,後來北國以色列
被擄之後 ,獅子就開始四處襲擊剩下的少數人 (王下 17:25)。 20-33節的典章包括應
許和勸誡 ,要求神的百姓與世界有徹底的分別 :神要祂的百姓活出神的性情和生命 ,所以 【 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 ,與他們分別 】。
思想
:神的計劃實在是體貼入微 ,祂並不把難負的軛加在人身上。神是負責任的神 ,祂既然定意要帶領百姓進迦南 ,就必然負責到底。只要百姓 不跟隨偶像 ,單單跟隨
神 ,神就負責除去路上的一切難處 ,成就 主在我們身上的旨意 。
祈禱
:親愛主 ,祢賜下律例 ,典章使我們得到引導 ,得到方向 ,更 清楚我們已經分別為
聖 ,單屬於主祢 ,願我們每日都願意單單跟隨你 ,對主祢充滿信心。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