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 24:1-18

出埃及記 24:1-18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神救贖的目的就是讓人回到祂面前 ,因此 ,最初是所有的百姓都
【 不可上山去 ,也不可摸山的邊界 】 (19:12),然後神呼召摩西一個人 【 上山頂 】
(19:20),接著又允許他 【 和亞倫一同上來 】 (19:24),現在又允許 【 拿答 ,亞比戶 ,並以
色列長老中的七十人 】 一起上山 ,一步一步地把恩典的門打開。 百姓聽了十誡和典
章 ,還是一再答應 【 耶和華所吩咐的 ,我們都必遵行 】 (3,7節 );摩西將耶和華的命令
都寫上 ,並獻上 【 燔祭 】 是將祭牲完全燒掉獻給神。 【 平安祭 】 只燒掉祭牲的一部
分 ,剩下的部分由獻祭者和祭司分享 ,表示人與神一起分享祭牲。在立約的儀式中
【 立約的血 】 一半 【 灑在壇上 】 (6節 ),一半 【 灑在百姓身上 】 可能是灑在代表十
二支派的 【 十二根柱子 】 上 (4節 ),表明聖約裡的合一。血是死的記號。用死來立
約 ,可 以 【 使罪得赦 】 (太 26:28);血也是生命的記號 ,約的內容是要把 百姓 連到永遠
的生命裡去 ,只有解決了生命的問題 ,人才能回到神面前去 ;解決了生命的問題 ,人
才能遵行神的約。 在神前吃飯是當時立約儀式的一部分 (18:12),象徵彼此恢復和
平和 相 交。 人在恩典中 【 觀看神 】【 又吃又喝 】 不再 【 發顫 】 (19:16),這表明律法
是在恩典中傳下來的。雖然律法是嚴肅的 ,但是當律法把人帶到神面前的時候 ,人
所感受到的是恩典和釋放。 以色列的長老和未來的祭司們 【 看見以色列的神 】 (10節 )【 觀看神 】 ,並非當面看見神 (33:23),只是看到神的 【 腳下 】 ,所以 【 祂的手不加
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 】 。神 【 腳下彷彿有平舖的藍寶石 ,如同天色明淨 】 神的寶
座 【 彷彿藍寶石 】 (結 1:26),【 寶座前好像一個玻璃海 】 (啟 4:6)。 【 石版 】 指刻有
十誡的 【 兩塊法版 】 (31:18)。神把律法賜給人的目的 ,不是為了給人重擔 ,而是要
【 教訓百姓 】 ,使他們在神面前能活得正確 ,【 作祭司的國度 ,為聖潔的國民 】 (19:6),成就神揀選他們的目的 ,成就神應許亞伯拉罕的目的。摩西在上山之前 ,對百姓的
【 爭訟 】 事務還念念不忘 ,在組織 ,教育 ,人員上都做了周詳安排 :他已經【將約書念
給百姓聽】 (7節 ),百姓也三次承諾要【耶和華所吩咐的 ,我們都必遵行】 (3,7節 )。
他 也 向長老們詳細交待 ,囑咐他們【在這裡等著 ,等到我們再回來】。他 更 安排了【亞
倫 ,戶珥】代替自己做領袖。 (16節 )【 停 Shakan】 原文是 【 居住 】 (即支搭帳棚 )諧音 ,摩西進入神的榮耀 ,在 【 耶和華的榮耀 】 裡住了六天 ,完全浸透在榮耀中。到
了第七天 ,神才 【 從雲中召摩西 】 ,此時摩西被神的榮耀充滿到一個地步 ,以致可以
與神 【 面對面說話 】 (民 12:8)。摩西 【 在山上四十晝夜 】 不吃不喝 (申 9:9),只是享
用神的話 ,神在這 【 四十晝夜 】 裡向摩西指示了 【 山上的樣式 】 (25:1-31:18)。神已
經賜下十誡和典章 ,百姓也三次承諾 【 耶和華所吩咐的 ,我們都必遵行 】 (3,7節 ),摩
西又做了周密的安排 (14節 )。然而還不到 【 四十晝夜 】 百姓就失去了耐心 ,陷入拜
金牛犢的大罪裡 ,【 坐下吃喝 ,起來玩耍 】 (32:6),徹底違反了十誡和典章。 思想 :或
者 我們也常常落在有口無心的愚昧裡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所承諾的是什麼 ,完全不認識自己的本相 ,還以為可以靠著自己來跟隨神 ,事奉神。 我們有否願意學
習 摩西進入神的榮耀被神的榮耀充滿 ,以致可以與神 【 面對面說話 】 呢 ?。 祈禱 :親
愛主 ,感謝祢讓我們認識祢的法度 ,認識祢的旨意 ,目的是要我們準備確地到主祢
的面前 ,活在祢同在中 ,求主每日除去我們愚昧 ,不靠自我的生活。阿們 !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出埃及記 29:1-46出埃及記 29:1-4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
在29章 ,神繼續啟示使祭司 【 成聖 】 的手續。有了事奉資格的人 ,還需要履行一些
手續 ,才能分別為聖 【 供祭司的職分 】 (1節 ),開始蒙神悅納的事奉。 【 成聖 】
(1,21,27,33,36,37,43,4節 )原文意思是 【 分別出來獻給神 】 。神吩咐摩西藉著 【 承接
聖職的禮 】 (35節 )使 【 亞倫和他兒子成聖 】 表明 【 成聖 】 並不是根據人自己的所
是和所作 ,既不是因為人的品德高尚 ,也不是因為人的立志努力 ,而是根據 【 承接聖
職的禮 】 ;第 9節和 28:41的 【 分別為聖 】 原文是 【 使手充滿 】 是希伯來成語 ,意
思 【 使他就職 】 與分別出來歸神的 【 分別為聖 】 (13:2;28:4;28:38)原文不同。 【 亞
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來 】 (4節 ),但還不能進去 ,必須先在會幕門口做三件事 ,才
能被按立 【 得了祭司的職任 】 1.潔淨 (4節 ):第一次承接聖職時要 【 用水洗身 】 以
後每次執行聖職之前還要 【 洗手洗腳 】 (30:21)代表在真理中潔淨自己 。 2.穿衣 (5-6節 ;8-9節 ):人裡面潔淨了 ,穿衣的順序是先穿象徵聖潔的潔白 【 內袍 】 和象徵屬
天 ,君尊榮耀的藍色 【 以弗得外袍 】 (5節 ),然後才穿上用來事奉的 【 以弗得 】 和 【 胸
牌 】 (5節 ),最後戴上榮耀的 【 冠冕 】 和 【 歸耶和華為聖 】 的 【 聖冠 】 (6節 )。祭司
並不穿鞋子 ,因為他在神面前 【 所站之地是聖地 】 (3:5)。 3.受膏 (7節 ;30:30:受膏象
徵蒙神揀選擔任某種事工 。 祭司 【 得了祭司的職任 】 (9節 )之後 ,在開始實際事奉
之前 ,還必須獻上三個祭牲 ,除掉神所要廢棄的 ,接受神所要賜下的 ,把人帶進準確
的事奉裡 :第一個獻上的祭牲是作為 【 贖罪祭 】 尋求神的赦免。第二個獻上的祭牲
是作為 【 燔祭 】 (15-18節 )尋求神的悅納。第三個獻上的祭牲是作為 【 平安祭 】 (19-28節 )在恩典和 相 交中接受事奉的託付。 【 亞倫的聖衣 】 世代相傳 (民 20:28),每一
任大祭司都要 【 穿著受膏 ,又穿著承接聖職 】 (29節 ),年復一年 ,上面滿了膏油和羊
血 (7,21節 )【七天】表示完全 ,完全地贖罪 ,完全地潔淨 ,完全地活在神 面前。【壇】
並非天然的石壇或土壇 (20:24-25),是人手所造的 ,所以需要【潔淨壇七天】每天獻
上贖罪祭 ,並【用膏抹壇 ,使之成聖】 ,而且【成為至聖】 ,才能成為合神使用的器皿。
祭司早晚兩次獻上 【 燔祭 】 表明神的百姓要活在燔祭裡 ,好在神面前不住地蒙悅
納。
思想
:如果沒有祭司 ,即便會幕建好了 ,神與人同住還是不能成為事實。現在神啟示
完了祭司承接聖職的手續 ,馬上就重申祂的心意 ,表明祭司的設立 ,是為了成全神
與人同住的心意。 是為了神【在那裡與以色列人相會】 (43節 ),好【住在以色列人
中間 ,作他們的神】 (45節 )。
祈禱
:親 愛主 ,祢為我們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為要將我們帶回神的面前 ,祢不只
成為大祭司 ,更成為祭物 ,是主祢完完全全地愛我們 ,完全地為我們捨已。我們願因
祢完全的愛每天都活在主祢的面前。阿們 !

出埃及記 16:13-36出埃及記 16:13-3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出埃及記】
西奈半島位於候鳥遷徙的主要線路上,鵪鶉每年秋季從歐洲向南經過西奈半島飛
到非洲過冬 ,春天逾越節之後不久再經過西奈半島向北飛回歐洲。在筋疲力盡時 ,它們會低飛到很容易被人捕捉的高度 ,落地之後只能奔跑 ,無法再度起飛。 15節
【 這就是耶和華給你們吃的食物。 】以色列人問【 這是什麼呢 מָן 】 原文就是 【 嗎
哪 מָן 】 。 16節 一 【 俄梅珥 】 大約是 2.2公升 ,是人一天的口糧。 【 收 】 是各人去收的 ,結 果卻是神 【 量 】 給人的。神藉著這神奇的 【 俄梅珥 】 讓 百姓 明白 ,屬天的恩賜和
供應都是神 【 量 】 給百姓的 ,神訓練百姓的方法 ,是讓百姓所努力追求的屬地事物
【 留到早晨的 ,就生蟲變臭了 】 (20節 )【 日頭一發熱 ,就消化了 】 使百姓從一次又
一次的 【 生蟲變臭 】 中 ,漸漸學會單單信靠神 ,單單仰望天。 神不但用鵪鶉和嗎哪
來餵養以色列人肉體 的需要 ,也用安息日來餵養他們的靈性。第六日收到 【 雙倍的
食物 】 (22節 ),並且不生蟲發臭 ,是為了讓百姓學習在安息日不為生活憂慮 ,單單與
神 相 交 ,得著屬靈的安息。 【 不聽摩西的話 】 留到早晨的 (20節 ),留存再多也沒用。
【 照摩西的吩咐留到早晨 】 的 (24節 )才是神要留存的。物質的事物能否成為人的
祝福 ,完全是根據神的話。這是聖經中第一次正式提到安息日 ,也是以色列人最早
守安息日的記載。 雖然摩西一再告誡 ,還是有人心存僥倖的心理 ,不肯信從神的 【 法
度 】 (4節 )。但神卻帶著憐憫和嘆息 (28節 )來忍耐人 ,勸誡人 (29節 ),讓人在 【 試驗 】
中認識自己悖逆的本相 (28節 ),也認識 【 神的話 】 是信實的。嗎哪雖然是物質的食
物 ,卻是 源頭屬天的 【 靈食 】。【 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 】 表明代表恩典的 【 嗎哪 】
與代表 信實 的 【 法櫃 】 都是從神而來的。 【 以色列人吃嗎哪 】 的時間是從出埃及
當年的 2月 16日一直到出埃及第 41年的 1月 15日。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的
【 逾越節的次日 】【 他們吃了那地的出產 ,第二日嗎哪就止住了 ,以色列人也不再有
嗎哪了 】 (書 5:10-12)。整個出埃及 ,進迦南的過程 ,都是倚靠神豐富的恩典和供應。
神既然用恩典揀選他們開始 ,神就負責用恩典帶領他們結束。
思想
: 神總是把新鮮的恩典賞賜給我們 【 每早晨 ,這都是新的 ;祢的誠實極其廣大 】
(哀 3:23)。我們如果在屬靈的事上總是停留於過去的恩典 ,供應或經歷 ,不但不能
經歷神每日新鮮的供應 ,,也會 【 生蟲變臭 】 就是 失去生命力 的信仰 。
祈禱
:親愛天父 ,感謝祢每日的供應 ,祢的供應不但是新鮮的供應 ,更是滿有生命力
的供應 ,求天父使我們每日深信祢的信實 ;感謝祢的供應。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