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創世記 37:1-36

創世記 37:1-3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創世記】
以掃自己放棄應許之,搬到西珥山 (36:6)而雅各則 【 住在迦南地 】 。本段用 【 雅各
的記略如下 】 開始 ,但說的卻是約瑟的事 ,可見約瑟的遭遇都是為著雅各。神要藉
著約瑟的被賣繼續拆毀雅各 ,也要藉著約瑟的高升繼續建立雅各。拉結死了以後 ,雅各的心裡就用拉結的長子約瑟代替了拉結 。 【 彩衣 】 是上流社會的穿著 (撒下
13:18),並不是牧羊人的服裝 ,既惹人眼又惹人 嫉妒 。第一個夢預言將來約瑟的哥哥
們要因著飢荒 ,向約瑟 【 下拜 】 求糧食 (42:9)。第二個夢預言約瑟將來的地位不但
超越過十一個兄弟 ,甚至比父母還高。後來約瑟的父母並沒有 【 俯伏在地 】 向他下
拜 ,表明 【 下拜 】 是 象 徵約瑟的地位高過全家 ,並非真的下拜。 【 你母親 】 指利亞。
因為約瑟的夢中提到十一個星星 ,表 示 此時便雅憫已經出生 ,拉結已經因難產去世
(35:18)。最初是因著 【 闢拉 ,悉帕的兒子們 】 (2節 )的惡行 ,四個哥哥疏遠約瑟 ;接著
是因著雅各的偏心 ,所有的哥哥都嫉恨他 (4節 )。最後卻是兩個異夢使所有的哥哥
【 越發恨他 】 (8節 )甚至連父 親也 【 責備 】 他 (10節 )。 【 他父親卻把這話存在心裡 】 ,表明他的 【 責備 】 並不是真的生氣 ,而是為了緩和約瑟與哥哥們之間的緊張關係。
【 多坍 】 字義是 【 雙井 】 位於示劍以北約 22公里 ,需要再走一天 ,當地水草茂盛 ,至今仍是好牧場。 約瑟的哥哥們曾在示劍城殺戮搶劫 (34:25),雅各可能擔心他們
在示劍附近會遭到報復。約瑟被父親差去看望哥哥們 ,不料他們竟要 【 同謀要害死
他 】 。流便此時大約 24歲 ,他是長子 ,所以必須向父親負責 ,因此不希望害死自己的
弟弟。 約瑟的外衣被剝 ,整個過程中的每一件事 ,從一步一步埋下的禍根 ,哥哥們的
冷酷 (18節 ),到正好路過的香料商人 (25節 ),無一不是神手的管理 ,目的是要把約瑟
送往埃及 。 約瑟被 【 猶大 】 提議出賣 ;【 益處 】 原文是 【 不義之財 ,用暴力取得的
利益 】 正是約瑟的哥哥們對付他的想法 。約瑟在多坍 【 哀求 】 哥哥們 ,被冷酷拒絕 ;出賣約瑟時流便不在場 ,可能負責輪班照看羊群。 雅各【打發】約瑟去看望兒子們
(13節 ),而他的兒子們卻【打發】人送血衣給他看。 雅各在此正是 面臨生活無情的
諷刺。【你兒子】是冷酷的表達方式 ,他的哥哥們 連提名字都不屑。 表面上是雅各
以為約瑟 【 被撕碎了 】 實際上是雅各的心 【 被撕碎了 】內心更 已 悲哀著下陰間 。
但神安排下 米甸人帶約瑟到埃及 ,把他賣給法老的內臣護衛長波提乏。
思想
:神向每一個信徒啟示了我們榮耀的結局 ,但也沒有告訴我們成長之路上所要
經歷的細節 ,生命或許會遇到厚愛 ,或許會遇到冷待 ,每一步的經歷都有神的安排
與設計 ;我們有否深信每日生命中的經歷遭遇都有神美善的設計與安排呢 ?
祈禱
:親愛主 ,感謝祢讓我們一生都在祢的手中 ;更讓我們明白生命中每日的 經歷
遭遇都有 主祢 美善的設計與安排 。阿們 !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創 6:1-12創 6:1-1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神的兒子們 】 在舊約中指天使 (伯 1:6,2:1,38:7)。天使是不嫁不娶的 (太 22:30)但(猶 6-7)也有一些墮落的天使 【 不守本位 】 所多瑪人就是 【 照他們一味的行淫 ,隨從逆性的情慾 】 。 傳統表示 本節可能指墮落的天使附於人體 ,與 世上的人 行淫。也有人認為本節是塞特的後裔與該隱的後裔通婚 ,但並沒有確實的根據。 【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原文是【我的靈就不永遠與他相爭】。人若一再不順服 ,神的靈就不長久與人相爭 ,而是任憑人為所欲為 、惡貫滿盈 ,最終的結果是審判。【一百
二十年】可能指【挪亞預備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時候】 (彼前 3:20)。【 偉人 Nephilim】字義是 【 跌倒者 ,惡霸 ,暴君 】 可能是身材魁偉的巨人 (民 13:33)。那些 【 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 和這些 【 偉人 】 一樣 ,他們的能力並沒有帶來道德上的改善 ,反而是聲名狼藉。遠離神 ,把自己當作神的人 ,不但外面的行為 【 罪惡很大 】 裡面的心思也【 盡都是惡 】 。 【後悔】原文可譯為【遺憾 ,反悔 ,悲傷】是擬人化的方法來形容神
內心的【遺憾】。神【決不後悔】 (撒上 15:29)但神會【遺憾】、【憂傷】、【擔憂】(弗 4:30)。神是全知的 ,祂早已預見這樣的結局 (2:17;詩 139:16)但祂仍然【憂傷】 ,顯明人在神計劃中的重要性。【憂傷 עָּצַב 】原文與女人生產兒女所受的【苦楚 עֵצֶב 】(3:16)字形相同 ,元音不同 ,讀音和字義都相近 ,表明神與人一同承擔了罪所帶來的痛苦。第 6節的三個動詞【後悔 נָּחַ ם 】【造 עָּשָּה 】和【憂傷 עָּצַב 】重複了 (5:29)拉麥
預言中【安慰 נָּחַ ם 】【工作 מַעֲשֶה 】和【勞苦 עִצָּבוֹן 】的希伯來文字根 ,表明拉麥對挪亞的預言實現了 ,但實現的方式卻是讓神內心受苦。【 人和走獸並昆蟲 ,以及空中的飛鳥 】 與創造的順序 (1:20,24,26)正好相反 ,表明神的審判是創造的逆轉。 (7節 )神宣告將人獸 【 都從地上除滅 】 的同時 ,也預備了拯救 ,審判與拯救並行 ,公義與慈愛並存 ,顯明了神永遠不變的做工原則 :祂對罪惡絕不姑息 ,對自己的旨意決不放棄。
神的恩典是挪亞 【 蒙恩 】 得救的根源。 挪亞的【義】是本乎神的恩典 ,神在罪惡的世代揀選他 ,預備他 ,保守他分別為聖 ,成為合用的【義】的器皿 ;挪亞的 【義】也是【挪亞因著信】順從神【與神同行】的結果 ,所以他【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來11:7)。【完全人】並不是說挪亞毫無瑕疵 ,而是指挪亞甘心順從神 ,專心地跟隨神、順服神。【挪亞生了三個兒子 ,就是閃、含、雅弗。】這三個兒子是人類所有民族的祖先。 遠離神的人的行為有兩個特點 :一是 【 敗壞 】 ;二是 【 強暴 】 就是 【 不服神的律法 】 (羅 8:7)任意妄行。 【 凡有血氣的 】 指每一個 【 肉體 】 。 【 敗壞了 】 意思是 【 被玷污、被損壞、被破壞 】 無藥可救了。思想:經文的重點不只是人的罪惡及人的敗壞 ,更要讓人知道當人遠離神 ,犯罪敗壞的同時 ,神 的內心是如何傷痛 ,如何憂傷 ,今日我們是否仍然容許我們的生命去傷害 ,使祂憂傷呢 ?
祈禱:親愛主 ,我們承認我們的罪 ,我們的敗壞不單使我們遠離主祢 ,更會使你憂傷 ,無 論在挪亞的時代 ,直到主祢在十字架上都為我們的罪憂傷甚至心破碎 ;求主使我們不再使祢憂傷 ,更願愛主祢的心意。阿們 !

創世記 14:1-24創世記 14:1-2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經文中的四王可能都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而五王都位於死海周圍,所多瑪王【比拉】字義是【罪惡之子】蛾摩拉王【比沙】字義是【邪惡的】。在4000年前,這四王居然長途奔襲1000多公里來攻打迦南地,實際是神要讓這些事情發生,為了造就亞伯蘭。四王的軍隊勞師遠征1000多公里,卻輕易地打敗了以逸待勞的這6民族(5-7節)可見四王的戰鬥力很強。五王【在西訂谷擺陣】(8節)是因為那裡【有許多石漆坑】他們想利用地理上的天然障礙,結果卻自己【掉在坑里】。羅得因為【財物甚多】(13:6)而離開亞伯蘭,定居在繁榮的所多瑪,結果連人帶【財物】都被【擄掠去了】。第13節是聖經裡第一次出現【希伯來人】名字,後來也用【希伯來人】來稱呼以色列人(39:14,17)。【家裡生養的】表明這些僕人不是從埃及獲得的僕婢(12:16)比較忠誠。【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表明還有其他老弱婦幼,整個部落可能有1000人左右,這在當時是一支不小的勢力。古代文獻表明,當時的戰爭常常只有幾百人參戰。在神應許裡的亞伯蘭,神就讓他及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得拯救。【王谷】距離所多瑪大約100多公里,海拔比所多瑪高1200多米,所多瑪王【比拉】那【罪惡之子】並不是碰巧出現在這裡。【撒冷】的字義是【平安,和平】【麥基洗德】的字義是【仁義王】(來7:2)。亞伯蘭靠著神的幫助打敗仇敵之後【罪惡之子】和【平安仁義王】一起出來迎接,表明更大的屬靈爭戰剛剛開始。【至高神的祭司】表明麥基洗德事奉的是獨一真神,身分是君王兼祭司。神藉著麥基洗德為亞伯蘭祝福,使他對神有了更深的認識。而亞伯蘭奉獻十分之一給至高神的祭司,表明承認他的得勝完全是神的賞賜:(19節)【天地的主】表明神擁有天地的主權,是天上和地上一切福氣的源頭。【至高的神】表明神超越一切權柄和勢力。【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指亞伯蘭並非靠他自己打勝仗,完全是神的恩典。根據當時的慣例,亞伯蘭的戰利品都歸他所有,所多瑪王已經沒有對【人口】和【財物】的支配權,所以亞伯蘭有權【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20節)。但所多瑪王不但沒有像麥基洗德一樣帶禮物來迎接,反而提出【把人口給我】又故作慷慨地說【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信心的眼睛注目於【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所以在財物,人情面前能保持警醒,看出【罪惡之子】的【好意】背後的真實用心。亞伯蘭所關心的不是財物,也不是自己的合法權利,而是神的榮耀不被人竊取。因此斷然拒絕那【罪惡之子】的要求。
思想: 亞伯蘭自己憑信心生活,他知道真實的信心必須出於神,而替別人做主,把別人的東西獻給神,偽裝出虛假的信心,都是不蒙悅納的。藉著四王與五王的爭戰,神讓亞伯蘭學到了第三個功課,就是單單依靠神,注目神才能保持得勝,做到既勇敢(15節)又謙卑(20節);既能得勝(16節)又能警醒(23節)。
祈禱:主,祢就是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是主祢讓我明白當生命縱使遇到患難,祢仍是我們的主,當我們生命經歷得著,經歷勝利時主祢才是至高的神。求主保守我們使我認定主祢給予我們的生命,我們每日的遭遇,使我們單單倚靠信任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