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創世記 2:1-25

創世記 2:1-2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在希伯來原文中 ,神在前六日都是用 7個詞宣告結束當日的創造之工
(1:5,8,13,19,23,31)而 【 第七日 】 則是先用 7個詞宣告 【 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
完畢 】 又用 7個詞宣告 【 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 ,安息了 】 莊嚴而完全。神特
別將 【 第七日 】 分別為聖 ,用來表明神創造的旨意 :神一切工作的目的 ,都是要人和
萬物因著祂 的安息而進入安息。前六日都以 【 有晚上 ,有早晨 】 作結束 (1:31),但第
七日卻沒有 ,表明這 【 安息 】 是不受時間限制的。 (4節 )來歷 toledot全書出現 11次可解作 :世代 ,家譜 (2:4, 5:1, 6:9, 10:1,11:10, 11:27, 25;12, 25:19, 36:1, 36:9, 37:2)是
本書分 段 的脈絡。 1:1至 2:3是創造的概述 ,2:4-25則是人受造的詳述 ,為第三章人
的墮落作鋪墊。這種平行故事是希伯來文學中刻意使用的手法 ,首先簡扼地稱揚
統治者的英勇行為 ,繼而詳細記述特別的勝利。本節詳述 1:26神造人的情形。組
成人體的所有元素 ,只有神的生命氣息 ,才能使人與動物區分出來 ,成為 【 有靈 】 的
活人 ,有道德的觀念 ,靈性的需要和永生的渴望 ,生來就有敬拜神的傾向。神設立伊
甸園的目的是為著 【 安置 】 人 ,祂不只是創造人 ,也負責妥善地 【 安置 】 人。神不
但讓人享用祂的所是和所作 ,也預備了 【 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 】 讓人有機會運用
自由意志 ,做出正確的選擇。 (10節 )這四條河發源於伊甸園 ,到了園子邊緣分成四
道。這四條河的順序可能是從東向西排列 (14節 ),都在美索不達米亞附近。 神在伊
甸園供應人滿足人 (9節 ),但並沒有讓人好逸惡勞。 【 修理 ,看守 】 是神給人的第一
份工作 ,這工作不是為了糊口 ,而是運用神所賜給的智慧 ,能力和意志 ,執行神所託
付的管理權柄。 【 耶和華神吩咐他 】 表明從歷史的開始 ,人就有順服神的義務 ,因為
神的話語就是絕對真理。 【 可以隨意吃 】 表明神給人充分的自由和供應 ,神希望人
善用自由意志 ,揀選生命樹的果子。聖經並沒有說人不吃 【 分別善惡樹 】 的果子就
不能分辨善惡 ,也沒有說 【 分別善惡樹 】 的果子能給人 【 分別善惡 】 的能力 ,更沒
有說神不想叫人學會 【 分別善惡 】 。實際上 ,【 吃 】 的行為本身會 【 分別善惡 】 ,【 不
吃 】 的後果就是 【 善 】 ,【 吃 】 的後果就是 【 惡 】 。因為 【 不可吃 】 是神的命令 ,【 不
吃 】 代表順服神 ,【 吃 】 代表悖逆神。 【 那人獨居不好 】 是創世記中第一次出現的
【 不好 】 不是因為神的創造不完美 ,以致亞當的能力不足 ,神要 【 造一個配偶來幫
助他 】 ,是因為一個人並不能成就神的旨意 ,成為神要得著的兒子。命名表示擁有
主權 (王下 23:34)神要亞當為動物起名 ,表示賦予他管理動物的權柄 與神同工 。亞
當的靈性讓他明白 ,這些動物都不是合適他的 【 配偶 】 他需要的是另一個有同樣生
命的 【 有靈的活人 】 。 23節這是我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原文的形式是詩 ,是聖經中
的第一首詩歌 ,也 是人類的第一首情詩。在神的旨意裡 【 人要離開父母 】 在人墮落
之前 ,裡面是純淨的 ,所以 【 並不羞恥 】 。在神所設立的婚姻之內 【 二人成為一體 】
(24節 )彼此同心 ,坦誠以待 ,沒有任何隱瞞掩藏 【 並不羞恥 】 。
思想
:給予對方自由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給予對方選擇的權利更是給予對方的愛 ;上主給予我們不是管轄 ,更是尊重 ,我們又有否願意同樣尊重愛我們的神呢 ?
祈禱
:親愛主 ,感謝祢給予我們的生命 ,更給予我們的選擇與自由 ,是祢使我們明白
愛 ,不是管轄 ,而是主祢給予的尊重 ,願我們一生同樣尊重祢 ,愛祢。阿們 !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創世記 23:1-20創世記 23:1-2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撒拉完成了她在神救贖計劃裡的任務,她一生的年日是蒙神記念的 ,在神面前是有價值的。在聖經中 ,撒拉是惟一記載 【 一生的歲數 】 的女人。 【 亞伯拉罕為她哀慟哭號 】 是因著暫時的離別 ,並不是 【 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 憂傷 ,神應許的時間還沒有到 (15:16)所以亞伯拉罕承認自己在迦南地 【 是外人 ,是寄居的 】 ,而 當地的外國人 ,通常不能擁有地產。 因此亞伯拉罕 求 他 們在這裡 買 一塊地。 但 赫人的托
詞是為了阻止亞伯拉罕擁有永久的土地產權。 更以【 你在我們中間是一位尊大的王子 】是 因為亞伯拉罕 擁 有 【 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 】 (14:14),在當時是一支人數可觀的勢力。亞伯拉罕拒絕了赫人表面的好意 ,因為他知道赫人將來要被神從迦南驅逐 (15:20),所以堅持分別的原則 ,無論是生是死 ,都不能與惹神震怒的人混在一起。亞伯拉罕點出以弗崙的名字 ,表明他已經做過調查了。 雖然整個迦南地都是神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地 (13:14-15),但在神的時間未到之前 ,亞伯拉罕並不謀求地上的產業。 10節 【 城門 】 指城門洞兩側的小房間 ,是人們處理交易和訴訟的公共會所 (得 4:1)。 事實上 亞伯拉罕只需要買 【 田頭上那麥比拉洞】 (9節 ),以弗崙表面上是慷慨贈洞 ,實際上是以退為進 ,要亞伯拉罕把整塊田都買下。主前 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記載 ,當時一個男奴隸的價格是三十舍客勒銀子 ,女奴隸是二十舍客勒銀子。因此 【 四百舍客勒銀子 】 是一筆巨款。雖然是一筆巨款 ,但亞伯拉罕並沒有與以弗崙討價還價 ,使人得榮耀。他與赫人相處的原則正如當初對待所多瑪王一樣(14:22-23)。這份買賣是在赫人長老和見證人面前 ,按照正規手續辦妥的。雖然亞伯拉罕寄居在 赫人中間 ,他的生活與赫人有非常徹底的分別 ,決不欠他們的情 面 。雖然神已經應許將 【 迦南全地 】 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永遠為業 (17:8)但亞伯拉罕生前所獲得的唯一一塊迦南地業 ,卻是買來的 【 墳地 】 。亞伯拉罕不惜代價地買下這墳地 ,因為他一定要讓自己的屍骨留在迦南地 ,作神應許的見證 ,等候四百年後神應許的成就 (15:13-16)。這塊墳地成為神應許的標誌 ,亞伯拉罕 ,撒拉 ,以撒 ,利百加 ,雅各和利亞都葬在這裡 (25:9;49:31;50: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 ,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 ;卻從遠處望見 ,且歡喜迎接 ,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 ,是寄居的 】 (來 11:13)。
思想:信心的生活並不只是對神的態度 ,在生活中儘管好像亞伯拉罕緊握著神的應許與祝福 ,都不會成為別人的欺壓 ,靠著信心面對生命的擁有 ,更不因自以為有的權利成為別人的了剝削 ,正是信徒每日活出信心生活的功課 !
祈禱 :親愛主 ,感謝主祢的賜予 ,我們的擁有 ,祝福都是主祢的賜予 ,求主教導我們在生活中都活出信心的生活 ,每天緊守仰望主祢。阿們 !

創世記 17:15-27創世記 17:15-27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撒萊 שָּרַי 】 的字義和 【 撒拉 שרָּה 】 一樣 ,都是 【 公主 】 ,只是 【 撒萊 】 是比較古老的寫法。為某人命名 ,代表對某人擁有主權。神用自己的名字 【 耶和華 יְּהֹּוָּה 】 中重複兩次的字母 【 Heh ה】 代替了 【 撒萊 שָּרַי 】 名字中的 【 Yud י】 就成了 【 撒拉 שָּרָּה 】 ,可 能既表明她是屬乎神的 ,也表明她擁有神的名 ,可以承受神的應許。神在定下割禮時 ,同時為亞伯蘭和撒萊改名 ;因此 ,以色列人也在給孩子行割禮時正式給孩子起名 (路 1:59;2:21)。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 (羅 4:11)撒拉是應許之母(加 4:23,28)。人憑著信心承受神的應許 ,就產生出國度和君王。只有 【 憑著應許生的 】 才能承受應許。 【 以撒 】 字義是 【 他喜笑 】 。亞伯拉罕此時的 【 喜笑 】 (17節 )摻雜了喜出望外和難以置信的複雜感情 ,他可能覺得合理的後裔應該是以實瑪利 (18節 )。只有當應許成就之後 ,他才真正明白 【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 】 (18:14)才有真實的 【 喜笑 】
(21:6)。神 【 應允 】 亞伯拉罕為以實瑪利的求福 ,也 【 賜福 】 給以實瑪利 (25:12-16)。雖然以實瑪利後代的 【 昌盛 】 ;日後卻成了以色列人的難處 (詩 83:5-6),但這也是出於神。神並不是總是讓人一直等待 ,當亞伯拉罕學到了等候的功課 ,神就顧念人的軟弱 ,明確給了一個時間 :【 到明年這時節 】 。 【 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 】 表示以撒才是這約的繼承者。 22節 開始談話的是神 (1節 ),結束談話的也是神。 (23、 26節 )聖經兩次強調 【 正當那日 】 表明亞伯拉罕的信心所帶出的順服是立即的。他不關心 【 割禮 】 有什麼實際用處 ,也不關心 【 生下來第八日 】 (12節 )有什麼醫學根據 ,而是一旦明白了神的旨意 ,就立刻遵行 ,絕不延誤。亞伯拉罕家中所有的人藉著割禮與神立約 ,從此與神建立了全新的關係。 【 九十九歲 】 本來是 亞伯拉罕 【 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的時候 】 (羅 4:19)但卻因著割禮所表明 願意 順服神 ,成了他生命新的開始。
思想:亞伯拉罕所信的是使無變為有 ,使死人復活的神 ,當神主動向祂立約 ,作出應許時 ,亞伯拉罕就毫不疑慮地立刻作出上主的吩咐 ,面對上主每日的應許同在 ,我們又願意為主作出順服信任的行動呢 ?
祈禱:親愛主 ,感謝祢的在我們中應許與祝福 ,願我們每天看到主祢的應許與 祝福都願意活出 順服信任的 生命。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