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1:10-24

哥林多後書 1:10-24

神允許保羅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斷經歷難處,不住地更新他的信心。神的信實永不改變,人的信心卻需要不住地被更新,才能用新鮮活潑的信心跟上不停工作的主,在跟隨主的路上不斷支取基督的得勝。(10) [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當時猶太人一直想殺保羅(徒20:3)後來[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徒21:27)在耶路撒冷聖殿裡聳動群眾捉拿保羅。使徒保羅的事奉需要教會的代禱,不但親密的同工一起代禱,連給他製造難處的哥林多教會也為他代禱。單憑屬靈的偉人,不能使神的心意得著滿足,祂的旨意是讓所有的肢體在事奉中學習彼此配搭,彼此扶持,彼此相愛,使基督的身體得以建立。[向你們更是這樣]指保羅在與哥林多人的接觸中特別小心自己的生活,言行見證,可能因為哥林多作為希臘的經濟,文化重鎮,[人的聰明]擾亂真理的情形特別嚴重。[良心]指人根據自己所認知的最高標準,用以判斷人的行為的功能。這個字在保羅書信出現的次數,比其他新約書卷加起來都還多。人的良心已經被罪污染,因此不是判斷一個人行為的最高法官,但是拒絕良心的聲音卻會導致屬靈的虧損(提前1:19)。保羅知道有些哥林多人會懷疑他的信是否另有所指,難免誤解,所以他盼望他們最終還是能夠對他有正確且充分的[認識](13節)。(14節) [以我們誇口]指哥林多教會以保羅是他們的使徒為榮。[以你們誇口](14節)指保羅在基督面前以哥林多教會為榮,得著主的稱讚。[早有意到你們那裡去](15節),指保羅之前已答應他們,要在經過馬其頓之後去看他們(林前16:5)。 [從你們那裡經過,往馬其頓去](16節)表示保羅準備從以弗所先坐船向西到哥林多,然後從哥林多沿陸路向北前往馬其頓。而按照林前16:5的計劃,應該是從以弗所沿陸路向北先到馬其頓,然後經過馬其頓沿陸路向南到哥林多。(16節) [送行]包括資助保羅去猶太地的路費。[是而又非](18節),指今天一個說法,明天另一個說法。[指著信實的神說](18節)保羅在書信中常常這樣起誓,為的是辯護或強調他所確信的真理。[西拉](19節)是耶路撒冷教會選出來的領袖之一,負責將耶路撒冷會議的決議帶到安提阿(徒十五22),他在保羅第二次出外傳道時成為保羅的同工(徒十五36-41)。當保羅與西拉到路司得時,提摩太也加入這個團隊(徒十六1-3)。因此當保羅第一次抵達哥林多時,這兩個人都跟他在一起同工。[在基督裡都是是的](20節)指舊約中有關彌賽亞和彌賽亞時代的應許,都要在基督裡成就。因為保羅改變了行程,引起一些哥林多信徒的誤解,所以保羅特地用了很多篇幅來解釋他行事的原則和改變行程的原因(1:182:13)。如果哥林多信徒因為保羅行程計畫的改變而質疑他說話的可信度,同樣也會質疑他所傳福音的可信度。因此,每個信徒都要省察自己是否在神,在人面前活出[信實]的果子。[堅固](21節)原文指保證答應要做的事一定會做好。神會負責堅固保羅和祂的同工,使他們信實可靠。[膏](21節)意思是膏立,是舊約指派任務的儀式(出28:41;),保羅和他的同工是受聖靈膏立,差派的。[印了](22節)指用印封住文件,烙上印記,表示[擁有],聖靈的同在是每個真信徒身上的[印記](羅8:9)。[憑據](22節)原文是[質]是商業用語,指買方付給賣方的訂金,保證到了適當的時間,全額都會付清。聖靈作[印],表示我們是神的產業,我們是屬於神的。保羅的事奉來自神的差派,他的人格和福音的真實性完全倚賴於神的工作。聖靈堅固,膏立了他們,因此連行程計劃這一類的小事也必定信實可靠。保羅行程的變更,並非因為他[反覆不定]或他的計劃[是從情慾起的](17節)而是神自己的引導,為要[寬容你們](23節),造就哥林多教會。(24節) [轄管你們的信心]指勉強人遵守某種道德教訓,努力做出屬靈的樣子。[幫助你們的快樂](24節)表示幫助人明白神的旨意,甘心遵行神的旨意。[憑信才站立得住](24節)指在神面前站立得住的信心,是靠著神的大能(林前2:5)做成在我們生命裡面的,並非別人勉強,教導出來的。 思想:人與神的關係建立在裡面神兒子的生命基礎上,我們可以幫助,引導別人明白神的旨意,跟上神的旨意,但一切的勉強與過分的催逼都是不合宜的。因為神的旨意不是要得著外表符合律法的人,而是要得著裡面有神兒子生命的人。 祈禱:親愛,求你教導我們,使我們可以幫助,引導別人明白神的旨意,跟上神的旨意。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 3:9-18哥林多後書 3:9-18

律法是[定罪的職事](9節),以色列人以為自己可以遵行律法,所以一口承諾[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出19:8)結果卻無法遵守全部律法,只能被律法定罪。新約是[稱義的職事](9節)因為新約的事奉是根據主耶穌基督所做成的救贖,帶領人們接受因信稱義的恩典(羅3:21-28 )不再被定罪。神不願意叫人死,乃是願意叫人活,所以照著祂的時間,用[稱義的職事]就代替了[定罪的職事]。舊約[定罪的職事]榮光與新約[稱義的職事]榮光相比,[就算不得有榮光了](10節)。因為[稱義的職事]是神的兒子親自做成的,它的果效存到永遠,榮光永遠不會過去。[那被廢掉的](11節)不是指律法本身,而是指舊約的職事。律法的歷史任務乃是顯明罪的事實(羅7:7;5:13)從而叫人知罪(羅3:19-20)迴轉歸向基督(加3:24)尋求神赦免的恩典。律法本身雖沒有直接解決人在神面前的難處,但是卻為神救贖的恩典作了開路的工作。[這長存的](11節)指新約的職事要永遠長存,律法的義要永遠成就在那些隨從聖靈的人身上(羅8:4)。[這樣的盼望](12節)指新約職事的永存和榮耀(11節)。[大膽講說](12節)指保羅相信新約職事的永存和榮耀,所以他可以對哥林多人大膽講說,不像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還得[將帕子蒙在臉上](13節)。摩西因為以色列人害怕挨近他,就用帕子蒙上臉(出34:30-35)以色列人才能稍為安心地聽神的話。但因此以色列人也看不見那榮光會漸漸退去[不能定睛看到那將廢者的結局](13節)以為律法的職事永遠不會過去,至今仍把自己放在被定罪的地位上,把遮蓋神榮耀的帕子留在心裡(15節),不敢[敞開臉](18節)接受神榮耀的恩典。[這帕子](14節)原來指蒙在摩西臉上的帕子,在此轉指當時仍蒙在以色列人心上的帕子(15節)也就是以色列人對舊約律法字句的誤解和成見。 [這帕子]使他們的心眼被蒙蔽,不能明白神在律法裡的啟示,看不見舊約已過去,新約已設立。[他們的心地剛硬](14節)指以色列人不能看見反照在摩西臉上的舊約的職事的榮光,不是因為摩西用帕子蒙臉,而是因為以色列人的心地剛硬。主後150年左右猶太拉比的著作中說,因為以色列人犯了造金牛犢的罪(出32:1-4)所以他們無法在恐懼中看摩西臉上的榮光。[這帕子在基督裡已經廢去了](14節),指舊約是為基督作見證的,人只要接受基督,就能明白舊約的真正意義。14節是聖經中唯一提到[舊約](14節)一詞的地方。[摩西書](15節)指摩西五經,代表希伯來聖經。信徒讀經時若堅持自己的觀念與成見,有如[帕子還在他們心上](15節)讀經的益處會大打折扣。16節是應用[但摩西進到耶和華面前與祂說話,就揭去帕子](出34:34)保羅把這個道理應用在當時的猶太人身上,表明如果有人願意轉向神,他心上的帕子就被[除去了](16節)。通常保羅說到[主]的時候,都是指基督。 [主就是那靈]並不是說基督是聖靈。這裡的[主]是繼續依照16節七十士譯本的用法,指三位一體的神。保羅在這裡使用了標準的猶太釋經法,把昔日賜律法給摩西的[主]神與今日的[聖靈]作對比。在舊約之下,以色列人只能藉著[主]神賜給摩西的律法來認識祂。當以色列人心上的帕子除去以後,就能在新約之下藉著聖靈經歷[主]神,所以就能體會[主就是那靈]。人若是活在舊約之下,想透過行律法來討神喜悅,就沒有自由,因為他們達不到律法的要求,結果卻落在律法的定罪中。律法就不再成為捆綁,所以說[主的靈在哪裡,在那裡就得以自由]。[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是再次應用出34:34-35。當我們像摩西一樣在神面前[揭去帕子](出34:34)以後,[基督榮耀福音的光](4:4)就不再向我們隱藏,我們就能看見神的榮耀,被神的榮耀所改變。[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4:6),所以當我們仰望[耶穌基督的面]時,就像[從鏡子裡返照]被[神榮耀的光]所照耀。[變成主的形狀]指信徒因著仰望基督,心意被聖靈更新而變化,越來越被恢復成由基督的生命所彰顯出來的神的形象(4:4)。[變成]原文是現在時態,表示持續的改變,我們得救以後的生命不是一瞬間[變成主的形狀],而是一生的功課。[榮上加榮]強調漸進改變的過程。 思想:新約信徒在生命中所經歷的神是聖靈,我們生命的改變完全是聖靈的工作結果,所以說[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我們有否願意每日返到神面前,被主的靈光照,改變,成為主的形狀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藉著聖靈,使我們得自由,面要光照我們,改變我們,使我們能變成主的形狀,求主使我們每日靠著你,一生學像你,活出主你。阿們!

哥林多後書9:10-15哥林多後書9:10-15

哥林多城位於哥林多地峽,控制了從雅典來的東、西陸路與西北、東南的兩個海灣之間的交匯口,早在主前8世紀就已經成為希臘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城。在羅馬帝國時代,城北重建城一個羅馬文化的新都市,人口大多是羅馬的退伍軍人和被釋放的自由奴隸,過往的客旅很多。興盛的商業氣氛也吸引了不少猶太人,並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在此建立會堂。第10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賽55:10。[種子](10節)指我們週濟窮人的部分,[糧](10節)指我們自己享用的部分,而[種子][糧]和收成都是神所賜的。我們若把種子當糧吃掉,將來就不能收穫[仁義的果子](10節)。我們在金錢和恩賜上越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越肯把更多的錢財和恩賜託付給我們,[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神叫祂忠心的管家[凡事富足](11節)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自我享受,自高自大,而是要使用我們做祂賜福的管道[可以多施捨](11節)[藉著我們使感謝歸給神](11節)。[富足]不是罪,罪乃是人忘記了神讓我們富足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對神,對人該盡的責任,沒有運用這[富足]去榮神益人。神叫哥林多信徒[凡事富足],正是要藉著他們供應猶太地的猶太信徒,使猶太信徒看見神超越的恩典在外邦信徒中的工作,因此將感謝歸給神,促成教會的合一、建立基督的身體。神並非沒有能力叫猶太地的聖徒避免[缺乏](12節),祂允許猶太地出現大饑荒,是要使外邦信徒有機會參與[補聖徒的缺乏]一面叫猶太和外邦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做彼此的供應、彼此的扶持,一面把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顯明在地上,[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2節)。對外邦人加入教會還有疑慮的猶太信徒,可以[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13節)看出神在外邦肢體身上的工作[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13節)。基督徒的慈善,愛心工作,如果不能讓世人因此[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將榮耀歸與神](13節)頂多只是讓人自己得榮耀,讓心裡暫時安寧,在神眼裡卻沒有[存到永遠](9節)的價值。在身體中愛心的供給,不但使榮耀歸給神,也連結了神兒女們在靈裡的交通。猶太信徒看到[神極大的恩賜](14節)顯明在外邦信徒心裡,就接納他們為肢體,[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節),促成了基督身體的合一。神讓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學習供應和扶持肢體,也學習接受肢體的供應和扶持。因此施恩者[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為是做在主的身上;受惠者也當存感謝的心接受,因為這是從主而來的供應和扶持。對肢體的幫助扭扭捏捏,耿耿於懷,甚至不願接受的人,實際是因為沒有看到主,以致肉體裡的驕傲,面子妨礙了我們靈裡真實的交通。神[說不盡的恩賜](15節)都是為了使神兒女彼此相愛,彼此供應,彼此扶持,在地上顯出基督的身體。肢體在身體中彼此供應,就是活出了身體的見證。八至九章提到許多神的恩賜: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8:1)供給聖徒的恩情(8:4)這慈惠的事(8:6-7)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8:9)所託與我們的捐資(8:19原文)各樣的恩惠(8節)神極大的恩賜(14節)。 思想:保羅藉著經文要我們明白,今日信徒行善的能力和順服的心志,教會真實的合一都出於神的恩賜。不是神的恩賜,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陡然,我們有否願意在主裡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全是你的恩賜,使我們生命能夠得著,能有經歷生命,健康,陽光,天空,一切美善的事,一切讓我們受苦成長的事,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享受明白你的賜予。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