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 2:1-17

哥林多後書 2:1-17

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準備沿著陸路從以弗所經過馬其頓,然後再去探望哥林多教會(林前16:5-7)。但後來他改變行程,可能直接從以弗所坐船去了哥林多,然後再回到以弗所。那次訪問不太愉快(13:2)給哥林多人和保羅都帶來了[憂愁]。[再到你們那裡去]指保羅後來按原計劃的行程,沿陸路從以弗所來到馬其頓,在馬其頓寫完本信後(徒20:1)沿陸路第三次訪問哥林多(徒20:2)結果十分愉快[大家沒有憂愁]。保羅在哥林多住了三個月,在那裡寫了加拉太書和羅馬書,然後一路回到耶路撒冷,被捕受審。[我叫你們憂愁]表示保羅在上次的訪問中責備哥林多信徒的過錯,使得哥林多會眾都很[憂愁]。[我叫那憂愁的人]是單數,特別指某位需要悔改的哥林多信徒(5-8節),只有他的悔改才能讓保羅完全快樂。[我曾經把這事寫給你們](3節)指保羅從上次不愉快的哥林多之行以後,曾寫了一份措辭嚴厲的信給哥林多教會(6,9節)這封信並沒有留傳下來。[應該叫我快樂的人,反倒叫我憂愁](3節)表示在保羅上次的訪問中,那些應當支持他的哥林多信徒袖手旁觀。保羅盼望他們能主動地在神的光照中轉回,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他們選擇歸向神。 [以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3節)指為軟弱的肢體悔改而快樂,為神的權柄被高舉而快樂。彼此相愛不是對壞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憑愛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我們對弟兄[格外疼愛](4節)甚至會[心裡難過痛苦,多多流淚](4節)的時候,才有資格[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造就,挽回弟兄。從血氣裡出來的責備不能讓人感受到愛,只會讓人感受到論斷和棄絕,結果是敗壞弟兄。[若有叫人憂愁的]保羅沒有在信中指名道姓,給軟弱的弟兄留下餘地。[不但叫我憂愁,也叫你們眾人有幾分憂愁]顯示那人不只傷害了保羅,也傷害了整個哥林多教會。[責罰](6節)指教會的紀律處分。哥林多教會接納了保羅上一封信的勸告,對犯罪者採取了紀律處分。消息傳來,保羅一面得著了安慰(7:6-13)一面也擔心如果這位軟弱的弟兄[憂愁太過](7節)會讓撒但趁虛而入。教會中紀律處分的目的是要挽回弟兄,而不是敗壞弟兄,要適可而止。信徒只要肯悔改認罪,就應予赦免並接納,以免對方[憂愁太過,甚至沉淪了](7節)。如果我們只會對弟兄定罪,棄絕,卻絲毫不曾為對方的靈魂著想,就不夠資格定罪別人,因為這樣就反而證明我們沒有肢體之間應有的愛。(7節) [沉淪]原文指動物吞滅獵物,或大水淹沒東西,憂愁也會[吞滅]人,[淹死]人。愛是[最妙的道](林前12:31)只有愛能讓別人確實知道我們之間不再有隔閡。(8節) [顯出堅定不移]原文常用作交易的成交[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8節)指教會要採取正式的行動。[凡事順從](9節),不是指順從保羅個人,而是指順從神的權柄,按照神的旨意而行。保羅書信從來都是根據福音的真理作出要求,而不是根據個人權威。 思想:人的責備是需要的,但是責備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人甘願向神降服下來,人裡面的難處才能得到解決。主所要的仍然都是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接納,讓我們一同彼此分憂,一同成長建立。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愛,你的接納,是你的愛的接納,讓我們軟弱敗壞的人得著你的愛,更讓我們能彼此相愛,彼此接納,求主光照引導我們,使我們活在彼此接納的愛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 6:11-18哥林多後書 6:11-18

[口是張開的](11節)是希臘成語,表示坦誠,直言不諱。[心是寬宏的](11節)表示保羅愛[哥林多人]樂意接納他們。哥林多人的心不願向保羅敞開,容不下保羅,不是保羅有什麼要跟他們過不去,乃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心腸狹窄](12節)。保羅[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13節)顯示只要這些屬靈的孩子們能轉向神,無論是毀謗,誣襬,誤會或羞辱,保羅都不放在心上。這就是為父的心腸,更是基督生命的流露。[不符](14節)含有負軛不平均的意思,原文在七十士譯本中用於利19:19指律法規定兩種不同種類的動物不可同負一軛(利19:19 ;申22:10)。 [不要同負一軛](14節)在此特指信徒不要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15,16節)。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到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就是[與鬼相交](林前10:20-21)[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15)也可能指同一件事。[彼列](15節)在許多死海古捲和兩約之間著作中是撒但的名號。[信主與不信主的有何相干呢](15節)指不可參加外邦人拜偶像的筵席,而不是指信徒與非信徒不可交往(林前5:9-10)。但連偶爾參加拜偶像的筵席都不行,更何況是婚姻,合夥這樣長久密切的關係呢。信徒是從世界分別出來歸神的人,與不信主的人[原不相配](14節)裡面的生命完全不同,價值念,是非標準,人生方向都不一樣,一個往天上去,一個往世界去,一個要得屬靈的祝福,一個要得世界的豐富。因此,在任何需要密切合作的關係上,信與不信的人即使勉強[同負一軛],以後一定也會發生難處。[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14節)。真正進入基督光明國度的人,不可能再與[不義],[黑暗]相交。聖靈在保羅表達盼望與哥林多人恢復關係的時候(6:11-13;7:2-4)插入了6:14-7:1勸勉他們不要與偶像崇拜有何牽連,這提醒我們,教會的合一不等於與世界,偶像,異端妥協,恢復肢體相交的前提是斷絕一切偶像崇拜。[神的殿](16節)與偶像不可並存,瑪拿西曾把亞舍拉像立在聖殿中(王下21:7)最後被約西亞摧毀(王下23:6) 。神禁止所有的摻雜(利19:19),教會中一切非基督的摻雜,假冒都不該有。信徒個人(林前6:16-20)和教會(林前3:16-17)都是神的殿,但16節[永生神的殿]特別指教會。 [永生神](16節)這個字在舊約中是與外邦無生命的偶像對比。 16節綜合引用了出25:8;29:45-46;利26:12;結37:27-28。神救贖的工作就是把人[分別](17節)出來,單單歸向祂,因此重生得救的人應該把自己分別出來,不與不信主的人[同負一軛](14節)。17節引自賽52:11那裡要求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離開外邦人之地,回歸猶大和耶路撒冷。同樣,保羅也要求哥林多信徒要從外邦偶像崇拜中分別出來,不要與他們原來習慣的偶像崇拜有任何瓜葛。[全能的主](18節)既然收納了我們做祂的兒女,當我們為神脫離世界,因此有所受苦,有所損失的時候,祂必然會負責用自己來替代,祂自己要成為我們的產業。[作父]和[作兒女](18)乃是生命的事;比[作神]和[作神的子民](16)關係更深。[全能的主](18節)這個名字顯出神的權柄與能力。18節引自撒下7:14。 思想:信徒見證的能力是從[分別]而來,我們若不會分別,不願分別,或隨波逐流,失去了與世界的分別,就不能蒙神[收納],成為神在地上的見證。我們必須順服主,與世界分別;因這能力,我們可以從主那裡得著力量,使我們能完全地分別。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拯救,感謝你的使我們能在你聖潔的同在中,求主潔淨我們,面對這邪惡的世代充滿罪的社會,使我們分別為聖,每日敬醒光照我們。阿們!

哥林多後書 1:10-24哥林多後書 1:10-24

神允許保羅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斷經歷難處,不住地更新他的信心。神的信實永不改變,人的信心卻需要不住地被更新,才能用新鮮活潑的信心跟上不停工作的主,在跟隨主的路上不斷支取基督的得勝。(10) [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當時猶太人一直想殺保羅(徒20:3)後來[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徒21:27)在耶路撒冷聖殿裡聳動群眾捉拿保羅。使徒保羅的事奉需要教會的代禱,不但親密的同工一起代禱,連給他製造難處的哥林多教會也為他代禱。單憑屬靈的偉人,不能使神的心意得著滿足,祂的旨意是讓所有的肢體在事奉中學習彼此配搭,彼此扶持,彼此相愛,使基督的身體得以建立。[向你們更是這樣]指保羅在與哥林多人的接觸中特別小心自己的生活,言行見證,可能因為哥林多作為希臘的經濟,文化重鎮,[人的聰明]擾亂真理的情形特別嚴重。[良心]指人根據自己所認知的最高標準,用以判斷人的行為的功能。這個字在保羅書信出現的次數,比其他新約書卷加起來都還多。人的良心已經被罪污染,因此不是判斷一個人行為的最高法官,但是拒絕良心的聲音卻會導致屬靈的虧損(提前1:19)。保羅知道有些哥林多人會懷疑他的信是否另有所指,難免誤解,所以他盼望他們最終還是能夠對他有正確且充分的[認識](13節)。(14節) [以我們誇口]指哥林多教會以保羅是他們的使徒為榮。[以你們誇口](14節)指保羅在基督面前以哥林多教會為榮,得著主的稱讚。[早有意到你們那裡去](15節),指保羅之前已答應他們,要在經過馬其頓之後去看他們(林前16:5)。 [從你們那裡經過,往馬其頓去](16節)表示保羅準備從以弗所先坐船向西到哥林多,然後從哥林多沿陸路向北前往馬其頓。而按照林前16:5的計劃,應該是從以弗所沿陸路向北先到馬其頓,然後經過馬其頓沿陸路向南到哥林多。(16節) [送行]包括資助保羅去猶太地的路費。[是而又非](18節),指今天一個說法,明天另一個說法。[指著信實的神說](18節)保羅在書信中常常這樣起誓,為的是辯護或強調他所確信的真理。[西拉](19節)是耶路撒冷教會選出來的領袖之一,負責將耶路撒冷會議的決議帶到安提阿(徒十五22),他在保羅第二次出外傳道時成為保羅的同工(徒十五36-41)。當保羅與西拉到路司得時,提摩太也加入這個團隊(徒十六1-3)。因此當保羅第一次抵達哥林多時,這兩個人都跟他在一起同工。[在基督裡都是是的](20節)指舊約中有關彌賽亞和彌賽亞時代的應許,都要在基督裡成就。因為保羅改變了行程,引起一些哥林多信徒的誤解,所以保羅特地用了很多篇幅來解釋他行事的原則和改變行程的原因(1:182:13)。如果哥林多信徒因為保羅行程計畫的改變而質疑他說話的可信度,同樣也會質疑他所傳福音的可信度。因此,每個信徒都要省察自己是否在神,在人面前活出[信實]的果子。[堅固](21節)原文指保證答應要做的事一定會做好。神會負責堅固保羅和祂的同工,使他們信實可靠。[膏](21節)意思是膏立,是舊約指派任務的儀式(出28:41;),保羅和他的同工是受聖靈膏立,差派的。[印了](22節)指用印封住文件,烙上印記,表示[擁有],聖靈的同在是每個真信徒身上的[印記](羅8:9)。[憑據](22節)原文是[質]是商業用語,指買方付給賣方的訂金,保證到了適當的時間,全額都會付清。聖靈作[印],表示我們是神的產業,我們是屬於神的。保羅的事奉來自神的差派,他的人格和福音的真實性完全倚賴於神的工作。聖靈堅固,膏立了他們,因此連行程計劃這一類的小事也必定信實可靠。保羅行程的變更,並非因為他[反覆不定]或他的計劃[是從情慾起的](17節)而是神自己的引導,為要[寬容你們](23節),造就哥林多教會。(24節) [轄管你們的信心]指勉強人遵守某種道德教訓,努力做出屬靈的樣子。[幫助你們的快樂](24節)表示幫助人明白神的旨意,甘心遵行神的旨意。[憑信才站立得住](24節)指在神面前站立得住的信心,是靠著神的大能(林前2:5)做成在我們生命裡面的,並非別人勉強,教導出來的。 思想:人與神的關係建立在裡面神兒子的生命基礎上,我們可以幫助,引導別人明白神的旨意,跟上神的旨意,但一切的勉強與過分的催逼都是不合宜的。因為神的旨意不是要得著外表符合律法的人,而是要得著裡面有神兒子生命的人。 祈禱:親愛,求你教導我們,使我們可以幫助,引導別人明白神的旨意,跟上神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