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愚妄]指保羅將提到關於他使徒的資格(21節-12:13)。他認為這是一種愚妄的行為[因為蒙悅納的,不是自己稱許的,乃是主所稱許的](10:18)。但為了不讓哥林多教會被假使徒帶偏,他不得不說。這些資格並不是他提出的,而是對反對者的回應,用愚妄人的愚妄來回答愚妄人。[神那樣的憤恨]原文[神那樣的嫉妒]。[許配]指訂婚;當時猶太人先訂婚後成婚,之間一般相隔一年,訂婚之後女子就是男子的合法妻子,只有死亡或正式離婚才可解除婚約。訂了婚的女子若有不忠,就是犯姦淫。信徒活在世上,乃像一個已經訂婚的[貞潔的童女]若是貪愛基督之外任何的人,事,物,就會惹動[神那樣的嫉妒]。保羅不是因為自己被人攻擊而[憤恨]而是因為他與神親近到一個地步,神的心意成了他的心意,神的感覺成了他的感覺。[蛇用詭詐誘惑了夏娃](創3:13)是迷惑她的心思,否認神所說的真理(創3:1-7)。哥林多信徒所面對的危險就是心思被誘惑而偏離基督,他們的心思是撒但攻擊的主要目標。無論什麼人、事、物,只要奪去我們向基督的絕對[貞潔](2節)使我們[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就會惹動神的忌恨。[心](noēmata)指思想、心思,在新約中只用了六次,又被譯為[詭計](2:11)[心地](3:14)[心眼](4:4)[心意](10:5)[意念](腓4:7)。[另傳一個耶穌]指保羅所傳的耶穌是釘十字架的主,不但有榮耀,得勝,權柄,也有十字架的苦難:而那些假使徒只傳基督的榮耀,得勝,權柄,忽略十字架的苦難。 [另得一個福音]與加拉太教會所遇到的[別的福音](加1:6)不同,哥林多的假使徒所強調的不是守律法,而是強調基督的榮耀權能,忽略十字架。另一個[耶穌,福音]很可能大部分都與原來的[耶穌,福音]相同,只在某些地方加一點或減一點,這點摻雜的結果卻已經能引誘人偏離基督,就像夏娃被蛇引誘。如果聽信了這些假使徒的話,就是[另受一個靈]不是使人能結出仁愛,喜樂,和平的果子的聖靈(加5:22)而是撒但、邪靈。[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是反話[容讓]與[寬容](1節)原文相同,形成對比。[那些最大的使徒](5節)是諷刺那些混入哥林多教會的假使徒(14-15節)他們傳另一個福音(4節)。[言語雖然粗俗](6節)指保羅傳道時並未運用希臘哲學家所崇尚的演說技巧,沒有引經據典,注重修辭。[知識卻不粗俗](6節)指保羅指對福音奧蹟的真知灼見(西1:26-27;弗1:9)。[在凡事上向你們眾人顯明出來](6節)表示保羅用了十八個月在哥林多言傳身教(徒18:11)以後還寫信教導他們。當時希臘人認為,一個哲學家或宗教教師自己親手工作是一件羞恥的事,當時的哲學家和宗教教師通常都會向聽眾收費,作為對他們的報酬和敬意,稱之為[敬奉](提前5:17)。保羅在哥林多以織帳棚供應自己(徒18:3)這樣做是[自居卑微]。[虧負](8節)原文是一個很強烈的字,指掠奪、剝奪(剝去已死士兵的盔甲)。保羅要哥林多人深深了解到,他為了免費傳福音給他們,甚至於到了[剝奪]其他教會的地步。保羅在哥林多傳福音時,曾一面傳道,一面製造帳棚(徒18:1-4)直到馬其頓省的教會派人前來接濟(徒18:5),腓立比教會是其中的主要支持者(腓4:15)。[我向來凡事謹守](9節)指保羅不隨便接受別人的錢財,以免給魔鬼留出破口。[自誇](10節)是保羅起誓的口吻,宣告他在這一帶傳福音不索取任何費用。(11節) [是因我不愛你們嗎]表示保羅的反對者指責保羅拒絕哥林多教會的資助,是因為他對哥林多教會心懷不滿,並不是真愛他們。大多數使徒都接受教會的供應[靠福音吃喝](林前9:4)好專心傳福音。但那些[假使徒](13)不只是接受酬勞,而且[侵吞,擄掠,侮慢](20)信徒。如果保羅也接受哥林多教會的供應,那些假使徒就可以藉機狡辯,說他們所做的不過是和保羅一樣。為了不給魔鬼留地步,保羅寧可放棄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也不接受哥林多教會的供應,以[斷絕那些尋機會人的機會](12節)。保羅無論是接受馬其頓教會的供應,或是拒絕哥林多教會的供應,原則都是為了造就教會,又不給魔鬼留下破口。 思想:神的工作到哪裡,撒但也跟隨到哪裡。在教會的歷史中,每一個時期都出現過許多假弟兄,假使徒[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13節)迷惑人離棄真道。[神的用人]與假使徒的分別,在於生活中所顯明的基督生命的見證。 祈禱:親愛主,你是真理,道路,生命,唯有主你引導我們走義路,求主光照走在你的旨意道路中。阿們!
哥林多後書11:1-13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 5:1-10哥林多後書 5:1-10
[地上的帳棚]象徵我們的身體,即會毀壞的[外體](4:16)我們的身體不過是我們在地上暫時居住的[帳棚],並不是[真我]。[拆毀了]指死亡。[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指我們將來復活後不朽壞的,榮耀的,靈性的身體(林前15:42-44)。[原]字表示5:1-10與4:16-18有密切的關係,4:16–5:10是完整的一段經文。我們若在肉身中[嘆息](2節)等候[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渴慕得著[靈性的身體](林前15:44)就不必再在肉身中受[敗壞的轄制](羅八21)。[深想](2節)指一種正向的渴慕。[好像穿上衣服](2節)表示我們的身體是屬於暫時,外表的東西,真正的[我]乃是我們的[內心]的靈魂(四16)。(3節) [被遇見]指被神或天使遇見。古人在旅行途中出發前,往往先撤去帳棚,臨時露天而睡;在還未重新支搭帳棚以前,因沒有帳棚作遮蔽,若被人遇上,感覺上有如赤裸。 (3節) [赤身]比喻靈魂與身體脫離。哥林多教會有些人可能受柏拉圖主義影響,相信靈魂不滅,否認身體復活,認為肉身復活只會讓靈魂再一次受到囚禁,要永生就必須拋棄身體(林前15:12)。[嘆息勞苦](4節)指因肉身中所遭受的苦難,重壓而嘆息。[並非願意脫下這個](4節)指保羅雖然有苦難和重壓在身,但他所要的不是讓自己的靈魂從肉身的存在中得釋放。[乃是願意穿上那個](4節)指渴望得到將來復活後不朽的靈性身體。信徒不怕死亡,並非願意讓肉身死,而是因為盼望死後有更好的靈性身體,所以就不留戀屬地的事物,為了得著那上好的,甘願放下次好的,不好的。(5節) [培植]指預備,安排。神為我們預備了榮耀的未來,又藉著讓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羅八17)預備我們將來能得那[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4:17)。(5節) [憑據]原文是[質]是商業用語,指買方付給賣方的訂金,保證到了適當的時間,全額都會付清。主耶穌帶著榮耀的身體從死裡復活,是透過聖靈的作為。神也把同一位聖靈賜給信徒作憑據(1:22;弗1:14)讓我們因經歷聖靈而預嘗未來復活的生命的實際,保證我們將來也必復活,穿上復活的身體[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4節)。我們今生[住在身內](6節),但神不是我們肉眼能看見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今生是[與主相離](6節)。雖然我們的肉眼看不見神[與主相離],但我們認識神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7節)是在靈裡看見主;我們在主裡行事為人能[常常坦然無懼](6節)看輕屬地的事物,同樣也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保羅之所以能在苦難面前[坦然無懼](8節)是因為肉身的死亡只是信徒[離開身體與主同住](8節)的途徑,那時就可親眼見主[我們必得見祂的真體](約一3:2)而不是只能憑信心才看見。愛主的信徒是願意活著被主使用,但更願意離世與主同在(腓1:23);愛世界的信徒是願意離世與主同在,但更願意活著享受今生。我們得救以後還要[住在身內](9節)多久?是否很快[離開身體與主同住](8節)?這些事都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也不是我們該關心的。我們所應該關心的是:如何在當下的生活中[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9節)將來好向主交帳。 [基督台](10節)指主再來時的審判,無論活著或已經死了的信徒,都要在基督台前向主交帳。我們信主之前一切的罪都蒙主的寶血洗淨了,主不會再跟我們算舊賬,因此,[基督台]的審判與得救無關,但卻與賞罰有關。主耶穌要根據我們信主以後的行為[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10節)。 [本身所行的]包括我們今生的言語(太12:36),行為(羅2:3,6)事奉(林前3:13-15)意念(林前4:5)。因此,當我們還[住在身內](9節)時,要時時記得如何為自己[本身所行的]向主負責,好被主稱許[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25:21)。(10節) [台]原文是bēma,又譯為[公堂](徒18:12)。保羅曾被哥林多的猶太人拉到公堂(徒18:12),在方伯迦流面前控告他;因此,保羅和哥林多信徒都很清楚,被帶到[台前]就是指受審判。 思想:我們每天的生活,是為了自己的喜悅,別人的喜悅,還是主的喜悅呢?若今夜就見主,你能向主交帳嗎?我們又願意在今生的言語,行為,事奉,意念,都活在神面前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知道我們並非只有眼見的今生,更有永恆的生命,求主使我們深信今日的生命能影響我們的永恆,使我們坦然面對你基督的台前。阿們!
哥林多後書4:1-17哥林多後書4:1-17
[這職份](1節)指[新約的職事](3:6)。如果我們的事奉是真正出於神,必定會[不喪膽](1節)因為不是靠自己的剛強,乃是蒙了神的憐憫。而出於肉體的事奉很快就會在困難面前[喪膽]。如果我們的事奉是真正出於神,必定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2節)因為我們所依靠的是聖潔的神,而不是肉體,勢力。而出於肉體的事奉必然會依靠人的手段,或者靠[行詭詐](2節)開展工作,導致嫉妒紛爭,或者用屬地的智慧來[謬講神的道理](2節)。傳福音的人應當用屬天的智慧,光明磊落,不但傳講真理,也照著真理來活[只將真理表明出來](2節)。[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2節)指如果每一個人都忠於他們的良心,就不得不承認保羅的確言行一致。[謬講](2節)原文指將純酒用水稀釋,表面上還是講神的道理,實際上已經用人的觀念,世界的觀念摻雜,稀釋了真理。事奉神的人不必為工作的果效患得患失,因為果效在神的手中。只要我們忠心傳講真理,也活出真理,身體力行地[將真理表明出來](2節)如果聽者仍然不肯接受,責任不在我們。因為他們是[滅亡的人](3節)神允許他們[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4節)以致無法明白福音真理。[這世界的神]指撒但。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被撒但[弄瞎了心眼]活在黑暗之中,拒絕接受[基督榮耀福音的光],因此[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1:5 )。被[弄瞎了心眼]的人無法從自己的肉體裡面生發出信心,得救只能根據神的恩典,所以[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三次提到他所傳福音的核心內容(林前17-18,23;115:3-4)。 [基督本是神的像](4節)是[基督榮耀福音]的核心內容之一。首先的亞當是照著神的形象和樣式被造的(創1:26)但末後的亞當基督(林前15:45-49)卻[本是神的像]是神向人的顯出,是人認識神的唯一途徑:[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8)。因此,認識了基督,也就認識了神,並且因[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弗4:13)。[不是傳自己]可能指保羅不像別人提出自己也可能指保羅強調自己使徒的權柄,不是為了高抬自己,而是為了高舉基督。[傳基督耶穌為主]這是保羅所傳福音的核心內容之一。 [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可能哥林多教會有人認為保羅總是強調自己的使徒權柄,但保羅卻把自己當作傳道對象的僕人。傳道對象並非保羅的主人,他只有一位主基督耶穌,基督是祂事奉的對象,事奉的中心,他是因順服基督而樂意服事人。[那吩咐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引自[神說:要有光](創1:3)。[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是保羅所傳福音的核心內容之一。 [神榮耀的光]不在別處,只[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摩西臉上的榮光是反射神的榮耀(3:7),基督面上的榮光是顯明神兒子自己的榮耀,因[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住在基督裡面](西2:9)。接受福音,就是接受這光照(徒9:1-9)被神得著,成為[神榮耀的光]在世上的顯明。對於重生得救的人,這光[已經照在我們心裡]。但只有越多親近主,才能越多讓祂面上的榮光繼續[照在我們心裡],讓我們在基督裡越來越得著[神本性一切的豐盛](西2:9)越來越成為神榮耀在世上的顯明,正如基督將祂顯明一樣。[瓦器]在地中海沿岸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便宜,易碎,一旦破了,只有丟棄。保羅此時想到的可能是當時最便宜,最普遍的瓦器油燈,而[寶貝]就是其中[基督榮耀福音的光](4節)[神榮耀的光](6節)。神將[寶貝]放在卑賤的[瓦器]裡面,目的不是要顯明[瓦器],乃是要顯明這寶貝[莫大的能力]。福音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傳福音的果效在乎神恩典和大能,不在乎傳福音者的剛強,能力,知識,口才。傳福音的人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是軟弱,不能的[瓦器],又認識神有[莫大的能力],才能既不為成功而驕傲自誇,也不因挫折而怨天尤人。 思想:傳福音的人不能用自己去代替主,任何代替都是堵到神那裡去的路。傳福音和接受福音的人都要單單根據基督,順服基督,高舉基督,傳揚基督。我們又會帶著甚麼去傳福音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願意使用我們這瓦器,要充滿這瓦器為要使我們顯出主你莫大的能力,求主充滿我們,使我們單單根據基督,順服基督,高舉基督,傳揚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