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 哥林多後書9:10-15

哥林多後書9:10-15

哥林多城位於哥林多地峽,控制了從雅典來的東、西陸路與西北、東南的兩個海灣之間的交匯口,早在主前8世紀就已經成為希臘最富庶、繁榮的商業大城。在羅馬帝國時代,城北重建城一個羅馬文化的新都市,人口大多是羅馬的退伍軍人和被釋放的自由奴隸,過往的客旅很多。興盛的商業氣氛也吸引了不少猶太人,並有足夠的人數可以在此建立會堂。第10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賽55:10。[種子](10節)指我們週濟窮人的部分,[糧](10節)指我們自己享用的部分,而[種子][糧]和收成都是神所賜的。我們若把種子當糧吃掉,將來就不能收穫[仁義的果子](10節)。我們在金錢和恩賜上越肯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越肯把更多的錢財和恩賜託付給我們,[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9)。神叫祂忠心的管家[凡事富足](11節)的目的,不是讓我們自我享受,自高自大,而是要使用我們做祂賜福的管道[可以多施捨](11節)[藉著我們使感謝歸給神](11節)。[富足]不是罪,罪乃是人忘記了神讓我們富足的目的,忘記了自己對神,對人該盡的責任,沒有運用這[富足]去榮神益人。神叫哥林多信徒[凡事富足],正是要藉著他們供應猶太地的猶太信徒,使猶太信徒看見神超越的恩典在外邦信徒中的工作,因此將感謝歸給神,促成教會的合一、建立基督的身體。神並非沒有能力叫猶太地的聖徒避免[缺乏](12節),祂允許猶太地出現大饑荒,是要使外邦信徒有機會參與[補聖徒的缺乏]一面叫猶太和外邦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做彼此的供應、彼此的扶持,一面把基督身體合一的見證顯明在地上,[叫許多人越發感謝神](12節)。對外邦人加入教會還有疑慮的猶太信徒,可以[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13節)看出神在外邦肢體身上的工作[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13節)。基督徒的慈善,愛心工作,如果不能讓世人因此[知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祂的福音],[便將榮耀歸與神](13節)頂多只是讓人自己得榮耀,讓心裡暫時安寧,在神眼裡卻沒有[存到永遠](9節)的價值。在身體中愛心的供給,不但使榮耀歸給神,也連結了神兒女們在靈裡的交通。猶太信徒看到[神極大的恩賜](14節)顯明在外邦信徒心裡,就接納他們為肢體,[切切地想念你們,為你們祈禱](14節),促成了基督身體的合一。神讓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學習供應和扶持肢體,也學習接受肢體的供應和扶持。因此施恩者[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因為是做在主的身上;受惠者也當存感謝的心接受,因為這是從主而來的供應和扶持。對肢體的幫助扭扭捏捏,耿耿於懷,甚至不願接受的人,實際是因為沒有看到主,以致肉體裡的驕傲,面子妨礙了我們靈裡真實的交通。神[說不盡的恩賜](15節)都是為了使神兒女彼此相愛,彼此供應,彼此扶持,在地上顯出基督的身體。肢體在身體中彼此供應,就是活出了身體的見證。八至九章提到許多神的恩賜: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8:1)供給聖徒的恩情(8:4)這慈惠的事(8:6-7)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8:9)所託與我們的捐資(8:19原文)各樣的恩惠(8節)神極大的恩賜(14節)。 思想:保羅藉著經文要我們明白,今日信徒行善的能力和順服的心志,教會真實的合一都出於神的恩賜。不是神的恩賜,我們所擁有的都是陡然,我們有否願意在主裡活出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全是你的恩賜,使我們生命能夠得著,能有經歷生命,健康,陽光,天空,一切美善的事,一切讓我們受苦成長的事,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享受明白你的賜予。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哥林多後書 7:1-7哥林多後書 7:1-7

[這等應許]就是[我要作你們的父,你們要作我的兒女](6:16-18)。神既有這等應許[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9:7)聖靈必然會藉著在我們裡面和外面的工作,不斷改變我們,使我們的思想言行與神兒女的地位相稱,逐漸達到全然成聖的地步。因此,我們若不順從聖靈而行,人生有如逆風行舟,聖靈總是處處與我們作對;我們若順從聖靈而行,人生有如順風乘舟,聖靈就成為我們靈命長進的力量,使我們能[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讓我們在主觀經驗上[得以成聖]。靠著基督救贖的恩典,信徒在重生得救的時候,客觀上已經[在基督耶穌裡成聖](林前1:2)哥林多信徒雖然靈命幼稚[仍是屬肉體的](林前3:3)但仍被神看為分別出來歸於祂的[聖徒](1:1)。然而,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不會只停留[在基督耶穌裡成聖]的客觀地位上,因為我們裡面的新生命必然會結出[成聖的果子](羅6:22 )。[污穢]原文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此一次,在七十士譯本中出現三次,都與偶像崇拜有關。廟妓是哥林多城偶像崇拜的一部分(林前6:18)參與偶像崇拜就是與鬼相交(林前10:20)因此拜偶像的人[身體,靈魂]都被玷污。[得以成聖]對哥林多信徒而言,特指不與當地盛行的偶像崇拜有任何牽連。從第2節開始,保羅繼續6:11-13的話題,重新要求哥林多人向他們的使徒敞開心胸。[你們要心地寬大收納我們](2節)原文是簡單過去命令式,表示要看到具體行動,而不只是一般的勸勉。在前一次的要求中(6:11-13)保羅強調他自己的心向他們是敞開的,他們彼此之間關係所受的限制是他們的責任。在保羅過去與哥林多教會的交往中,他[未曾虧負誰](2節),而是[受人虧負](12節);[未曾敗壞誰](2節),沒有敗壞教會或引發不道德的行為;[未曾佔誰的便宜](2節)沒有利用使徒的地位謀取私利。這些告白可能針對當時有些哥林多信徒對保羅的批評。[不要定你們的罪](3節)指不是要責備你們。[同生同死](3節)是當時用來頌揚友誼的話,但在原文中,保羅把這話的次序顛倒為[同死同生],因為基督徒乃是經過死亡而得生命(約12:24-25)透過受苦預備得榮耀(4:17)。以神為樂就是[神的用人](6:4)的[快樂](4節)教會回到神的心意就是[神的用人]的[安慰](4節)。保羅聽到哥林多人順服了他之前信中的要求,以行動證明了他們對神的順服(2:9)因此他就是[在一切患難中](4節),也有[分外的快樂](4節)。保羅在2:13之前說到他的旅行計劃,現在又接著2:13繼續說他的旅行計劃,以及這計劃與哥林多人的關係。[外有爭戰](5節)可能指馬其頓教會當時所面臨的逼迫(8:2 )[內有懼怕](5節)可能指害怕哥林多教會蒙受屬靈的損失(11:3 )。無論具體內容是什麼,保羅在馬其頓等待提多時心裡都不好過。並非一帆風順才能印證我們是蒙神差遣的[神的用人](6:4)[周遭患難](5節)更是十字架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功課。但我們的苦難若是因事奉神,建造教會而有的,神必然負責介入,用恩典[安慰喪氣之人](6節)。神的恩典與憐憫顯在哥林多教會裡,使教會得以長進,就使神的用人得著[安慰]。提多平安地回來,又從哥林多信徒帶回了教會長進的好消息,使保羅得了雙重的[安慰]。 思想:剛強如保羅,也會有心情消沉的時刻,何況我們呢?我們都需要從神而來的安慰,也應當藉著神的恩典追求靈命長進,使自己成為神的安慰,不但能安慰軟弱的肢體,也能安慰[神的用人]。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典,更感謝你讓我經歷苦難憂愁,甚至經歷像保羅消沉的時刻,為要使我更確知我們是神的用人,更藉著一切的經歷,讓人得著安慰與你的同在。阿們!

哥林多後書12:11-21哥林多後書12:11-21

[我本該被你們稱許才是](11節)指哥林多信徒本該在假使徒面前挺身為保羅說話,證明他們是因為保羅的傳道而信主的(林前9:1-2)證明保羅在他們當中的行事為人[沒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11節)那麼保羅就不需要在此像[愚妄人](11節)一樣自我吹噓了。保羅並不是說[神蹟,奇事,異能](12節)才是[使徒的憑據](12節)而是說即使按照那些假使徒所提出片面的標準,他也一點都不比他們差。[不累你們](13節)表示保羅下定決心不在經濟上成為哥林多信徒的負擔,但這事被假使徒扭曲為保羅不愛哥林多信徒的證據(11:11)。 [不公之處](13節)是諷刺[所求的是你們](14節)指保羅的目的是要為主得著人,使他們回轉向神。[不是你們的財物](14)表示保羅曾勸勉哥林多信徒準備捐助耶路撒冷教會(林前16:2)可能被有意無意地解讀為是貪圖富裕的哥林多教會的錢財。[兒女](14節)指哥林多信徒是保羅屬靈的兒女,保羅存著為父的心腸來對待他們,所以在他們的靈命長大成熟之前,堅持不接受他們的供給,為的是造就他們,不給魔鬼留地步。[為你們的靈魂費財費力](15節)表示保羅自掏腰包在哥林多人中事奉。保羅[甘心樂意]這樣做,是因為他經歷了神豐富的恩典,也看見了神榮耀的計劃,所以願意擺上神賜給他的一切去事奉,成為供應神豐富恩典的器皿。16-17節是保羅引用他所受的指控,可能有人指控保羅利用為耶路撒冷猶太信徒募款的機會趁機斂財。保羅自己是廉潔的,他的同工也是廉潔的。真正神所呼召的工人,行事都[同是一個心靈、同是一個腳蹤],[心靈](18節)都順服主,[腳蹤](18節)都跟隨主,沒有個人的主張,也沒有個人的野心和理想計劃,凡事都是為了討神喜悅,滿足神的計劃。保羅從十章開始說了許多措詞強烈,甚至帶有諷刺的話,目的不是要在哥林多人面前為自己辯護,好贏得他們的支持和讚許,而是為了造就神的兒女,建立基督的身體,是體貼神的心意,不願神的兒女受假使徒的傷害。假使徒所傳的福音與保羅所傳的福音相比,表面上只是少了一點十字架,結果卻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使人的心思大大偏離了主。肢體的心思如果不是一同向著主,教會中就會出現[紛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諫言、狂傲、混亂的事](20節),破壞了身體的見證。神的兒女不長進,不能活在身體的見證裡,神的用人就會失去靈裡的喜樂。這樣的[憂愁](21)是敏銳的屬靈反應,是領會神的感覺,是屬靈的為父心腸。 思想:作為神的兒女,神旨意中的教會,保羅要我們明白要我們要小心,免得我們不是對準主,向著主,只是行坎自我的旨意與計劃中,我們有否願意跟隨主,沒有個人的主張,也沒有個人的野心和理想計劃,凡事都是為了討神喜悅,滿足神的計劃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讓我們知道明白我們是神的兒女,更是神旨意教會的肢體,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不偏離你的旨意,一生走在你的心意中,求我們脫離自我,懂得討神喜悅,滿足主你的計劃。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