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1:4-10

啟示錄 11:4-10


[那兩棵橄欖樹](4節)指最初的讀者所熟悉的[撒迦利亞書]中的兩棵橄欖樹(亞4:3)。橄欖油象徵聖靈,橄欖樹象徵被聖靈充滿:[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兩個燈臺](4節)象徵七教會中的兩個金燈臺(
1:12)也就是未受責備的士每拿和非拉鐵非教會(2:8;3:7)。[立在世界之主面前](4節)象徵事奉神。撒但是[這世界的王](約12:31)但神才是真正的[世界之主]。這兩位見證人所傳的信息有[火](5節)一般的能力(耶5:14)在完成任務之前,神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們(5節)。[叫天閉塞不下雨](6節),是先知以利亞曾經行過的神蹟,時間正是三年半(路4:25)。[叫水變成血](6節)是摩西在出埃及時曾經行過的神蹟(出7:20)。(6節) [隨時隨意用各樣的災殃攻擊世界]正如神藉著摩西降在埃及的十災。雖然[那兩個見證人]擁有像摩西和以利亞那麼大的權柄(6節),但他們的權柄只是為了完成見證的使命,有特定的範圍和期限。當[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7節)權柄就結束了。[那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7節),可能就是[敵基督](13:1-8)即[大罪人](帖後2:3-4)[那行毀壞可憎的](但9:27)。[交戰](7節)原文是[戰爭]顯示爭戰的對像是一個團體。 [那兩個見證人](3節)預表末世的真教會,所以獸不是一刀就將兩人殺掉,而是率領地上的列國大肆逼迫真教會[與他們交戰](7節)。這一幕代表了歷史上的一切殉道事件,爭戰的結果似乎是仇敵[得勝](7節)了,實際上卻是殉道者完成任務離去了,不必再停留在世上受苦。在原文中[他們](8節)是複數;[屍首](8節)卻是單數,表示他們代表殉道者整體。死亡是忠心的信徒在大逼迫中必然要面臨的命運,正如主對士每拿教會的稱許:[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2:10)。[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8節)就是耶路撒冷城外的各各他(太27:33)。 [大城](8節)是[主釘十字架之處]所以可能就是被外邦人踐踏的[聖城](2節)代表魚龍混雜的有形教會。但[大城]也可能代表與神為敵的世界(14:8),更有可能象徵有形教會與世界已經摻雜在一起了。在舊約中,[所多瑪](8節)是道德敗壞,罪孽深重的代名詞(創18:20)代表不敬虔者的下場(創19:24)。[埃及](8節)是世界的象徵,也是以色列人曾經為奴的地方(出13:3)。 [各民,各族,各方,各國](9節)代表全人類。猶太人非常重視死者的安葬[不准把屍首放在墳墓裡](9節)就是故意羞辱死者,比喻世人對真教會的藐視和侮辱。第9節的第一個[屍首]原文是單數,代表殉道者整體。第二個[屍首]原文是複數,指每位殉道者。[住在地上的人](10節)就是不信主的世人。他們與寄居地上的信徒正好相反(彼前2:11)是世界為家,以罪孽為食,所以排斥真理,恨惡福音,從心底喜歡兩位見證人被殺,因為福音定了不信者的罪(約3:18),[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10節)。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抵擋神的世人大禍將至,卻為真教會遭受逼迫而[歡喜快樂,互相饋送禮物](10節),實在是非常可悲。
思想:今天,許多教會充斥著貪愛世界,離棄真理的外邦人,名義是[聖城],實際上已經成了[所多瑪]和[埃及]。面對世界不斷扭曲的價值觀,或許我們會無奈接受,甚至隨波逐流;但我們有否願意為主成為橄欖樹,世上的燈台;為主在這個世上勇敢作主的見證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面對世界不少的攻擊,試探,每日都有不少的挑戰,我們需要主你保守我們,更需要主每日光照引導我們,使我們能作你的燈台,為主你勇敢作見證。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2:1-4啟示錄 12:1-4

[天上現出大異象來](1節)顯示這不是實際發生在地上的事,而是地上一系列事情背後的屬靈真相。[異象semeion]原文是[記號](羅4:11)又被翻譯為[神蹟](約2:11)[奇事](13:13)[預兆](太24:3)[證據](林前14:22)。第七號宣告了國度的成就(11:15)12至15章的七個異象則是啟示國度的爭戰。這七個異象就像天上播放的七場電影,不同的場景啟示了不同的屬靈事件,有的是順敘,有的是平行敘述;有的是追敘,描述了從基督降生到國度成就的整個過程,讓每一位忠心的信徒都能清楚地領會:我們所參與的是一場必要得勝的爭戰:第一個異象:頭戴十二星冠的婦人(12:1-2)。第二個異象:大紅龍(12:3-18)。第三個異象:從海中上來的獸(13:1-10)。第四個異象:從地中上來的獸(13:11-18)。第五個異象:羔羊和十四萬四千人(14:1-5)。第六個異象:七位天使(14:6-20)。第七個異象:得勝者的敬拜(15:1-8)。1-2節是第一個異象[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1節),使最初的讀者自然地聯想到約瑟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他下拜(創37:9)。[十二星]代表十二個支派,這位[婦人]代表神的百姓(賽54:1)也就是屬靈的[真猶太人](羅2:29),包括舊約的以色列人和新約的教會。[冠冕stephanos](1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或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象徵得勝;榮耀和快樂。[生產](2節)的時候到了[女人的後裔](創3:15)彌賽亞基督將要從女人而生。3-18節是第二個異象。這個異象緊跟著第一個異象,兩者密不可分(4節)。基督什麼時候要來到(加4:4),撒但什麼時候就準備要破壞。[大紅龍](3節)就是撒但(9節)。 [紅]是罪的顏色(賽1:18)也是血和火的顏色,在古代是奢華的象徵(箴31:21-22)。這種[龍]並非中國神話中的那種龍,而是象徵撒但的殘忍兇暴(9節)就是在舊約中被稱為[鱷魚](賽27:1;詩74:14;伯3:8)的利維坦(Leviathan)。詩74:14指出,利維坦有許多頭。[七頭](3節)象徵大有活力,很難消滅。[角](3節)代表力量[十角](3節)象徵大有力量。[七個冠冕](3節)象徵撒但是[敵擋神的勢力](約12:31;14:30;16:11)。基督是萬王之王,撒但試圖僭取祂的地位,所以頭上戴著王冠。[他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4節)象徵大紅龍的巨大和能力。[三分之一]代表數量很大,但仍是少數(8:7-9)。這異象可能是象徵許多墮落的天使跟隨撒但背叛了神(賽14:12;彼後2:4;猶6)。[龍就站在那將要生產的婦人面前](4節)一面描繪了仇敵的虎視眈眈,一面也顯明了神的保守:若沒有神的允許,龍並不能傷害[那將要生產的婦人]。先知以賽亞和彌迦都曾形容以色列為[將要生產的婦人](賽26:17;66:7;彌4:9-10)。[等她生產之後,要吞吃她的孩子](4節)正如神對撒但的預言:[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祂的腳跟](創3:15)。1.在主耶穌誕生之前,撒但曾經藉著法老王(出1:22)耶洗別的女兒亞她利雅(王下11:1)亞甲族的哈曼(斯3:8-9),企圖滅絕[女人的後裔];2.主耶穌降生時,撒但利用希律王要在伯利恆殺害祂(太2:16-18);3.主耶穌誕生後,撒但不斷直接;間接地試探、逼迫,直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 思想:歷世歷代以來都不少要消滅神國度,彌賽亞及信徒的事情,縱使背後仇敵不少兇猛的攻擊,我們的主仍然保守,看顧。同樣我們的生命面對不少的壓迫,困苦,我們都可以深信主仍為我們作王掌管,一切都在祂愛的旨意中。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看顧,同在。歷世歷代不少對主你工作的攻擊,但主的國度,你愛的計劃從來未有停止。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明白主你的國度,你的旨意。阿們!

啟示錄 6:1-6啟示錄 6:1-6

6:1-8:1是羔羊揭開七印時出現的異象,羔羊每揭開一個印,就帶出一個異象;前四印是一組,後三印是一組。此時只是掲開封嚴書卷的七印,書卷本身還沒有展開。舊約和新約都不斷啟示:神的國降臨之前,必定先有審判,也就是[耶和華的日子](賽13:6;結30:3)。因此,六-七章裡的災難只是救贖計畫的最後階段開始之前的前奏,每個災難也未必只應驗一次,很可能是從羅馬帝國開始,貫穿基督再來之前的整個歷史。(1,3,5,7節) [你來]原文是[來]不是對約翰說的,而是[四活物]向異像中的四騎士傳達命令。[白](2節)是勝利的顏色,羅馬將軍凱旋時用[白馬](2節)拉著戰車遊行。白馬騎士可能代表戰爭,侵略。這裡[白馬]與基督的[白馬](19:11)顏色相同,但騎士卻與基督(19:12-16)明顯不同。白馬騎士所戴的[冠冕stephanos](2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而基督所戴的[冠冕diadema](19:12)原文卻是王冠。(2節) [弓]並非第一世紀羅馬軍隊的主要武器,卻是當時羅馬帝國最大的強敵[帕提亞人](2:9)的特徵。帕提亞人以騎射著稱,他們建立了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百年。這位白馬騎士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勝,而且是[勝了又要勝](2節),但得勝的[冠冕]卻是神[賜給他](2節)的,顯示祂的得勝乃是神的審判。初期教會被羅馬帝國逼迫的250年,也是羅馬帝國不斷被神追討的250年。《啟示錄》寫完60多年後,羅馬五賢帝的最後一位奧勒留(Marcus Aurelius,主後161-180年)在位期間戰爭不斷,東方的帕提亞人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相繼入侵,自然災害頻發,國庫空虛,又發生安東尼瘟疫,帝國由羅馬盛衰,結束了二治羅馬(Pax Romana)。有人把白馬騎士解釋為基督,福音,假基督或假福音,但對當時的讀者來說,對帶弓的白馬騎士最自然的聯想就是羅馬帝國的強敵帕提亞人和戰爭,與其他三馬所代表的災難和審判一致。四騎士的異象(1-8節)象徵神對地上國度的審判:戰爭侵略(2節)社會動亂(4節)經濟崩潰(6節)和瘟疫死亡(8節),一樣接著一樣。四騎士的審判首先應驗於羅馬帝國,也貫穿整個人類的歷史。無論是世俗的國家,或是所謂的基督教國家,沒有一個地上的國度能逃脫這四種結局。無論多麼理想的社會制度,都是假冒的人間天國,我們不必把某個國家高舉為燈塔或山上的城(City upon a hill)。刀劍的權柄屬於神,但教會卻不可倚靠政權建立神國;信徒肩負文化使命,但我們卻不要幻想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4節) [紅](是血的顏色,紅馬騎士可能代表社會動亂,內戰革命。[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4節)表示一切權柄都是神所賜的。神允許世人自相殘殺(亞14:13;賽19:2,乃是以歷史審判歷史,讓人自己審判自己。[刀 (4節)原文是[劍](弗6:17)指佩在腰間的短刀(約18:10)或配劍(羅13:4)並非當時戰爭中的主要武器,而是適合製造內部動亂,[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4節)。主後235-284年,羅馬帝國遭遇內戰,分裂,居普良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外敵入侵和經濟崩潰,接近崩潰,史稱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古往今來的強權往往不是毀於外敵,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們不必高舉某種政治體制。(5節) [黑]是飢餓(哀4:8;5:10)災荒(耶14:2)的顏色,黑馬騎士代表經濟崩潰和饑荒。[5節)天平](是用來稱貴重物品的秤,五穀本來是用升斗計算的,但在經濟崩潰時,糧食非常珍貴,必須使用[天平]來稱,實行配給制度(利26:26;結4:10)。[一錢銀子denarion](6節)原文指一個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天的工資(太二十2)。在三世紀危機期間,羅馬銀幣得拿利烏的含銀量急劇下降,什麼都買不到,被迫退出流通領域。(6節) [升choinix ]原文是一種量器,相當於每人每天的飯量(根據希臘史學Herodotus的記載)大約是一公升。在正常情況下[一錢銀子]夠買12天的糧食(根據J. Jeremias的說法)。但在經濟崩潰的時候,只夠買一天的糧食。[油和酒不可糟蹋](6節)這個禁令是向黑馬騎士發的,意思是不要傷害油和酒。此時的饑荒受到神的限制(7:3,還沒有到絕糧的地步,人的基本需要仍然可以滿足。 [麥子,大麥,油和酒]都是當時日用的主食。一個人工作一天僅能養活自己,如果要養活家人,就要改吃窮人或牲畜的食物[大麥](6節)。 思想:當信徒在困苦患難時,或許內心中期待那騎著白馬【彌賽亞-救世主】擺脫我們的現況,因此,我們必須警醒謹慎,不因看似讓我們勝了又要勝的理想,政治,方法,在所期待的過程被【欺騙】更取代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真正救贖的工作。內心只有那敵基督!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命的軟弱,面對看似困苦的境況,我們很容易寄望讓我們脫困的人,事,物;以致我們忘記主你的旨意,更忘記主你。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時刻仰望主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