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節是第五個異象。龍[站在海邊的沙上](12:17)兩個獸則是從海中和從地中[上來](13:1,11)那些拜獸的人[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13:16)。而羔羊卻[站在錫安山](1節)[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來12:22)與羔羊在一起的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寫在額上](1節)。兩者恰成對比。這裡的[十四萬四千](1節)不一定是之前[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有十四萬四千](7:4-8),很可能是另外一批人。[十四萬四千]就是十二個十二千,象徵神豐滿的見證。當世人都在拜獸(13:12,17)信徒在地上難以生存的時候(13:17)約翰卻看到一批同羔羊一起[站在錫安山]的得勝者。他們可能是從[從大患難中出來的](7:14;5:9)殉道者[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脫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珥2:32)。[新kainos](3節)的原文不是表達時間上的[新neos]而是表達性質上的新;不單在時間上是新的,並且是獨特的;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詩33:3;40:3)這些人經歷了救恩,這經驗沒有任何其他的詩歌適用,必須有專用的[新歌](5:9)。 [沒有人能學這歌](3節)指未曾經歷過救贖之恩的人,就無法在神面前唱出這歌。[這些人未曾沾染婦女,他們原是童身](4節)並不是說他們都沒有結婚,而是象徵他們沒有與大淫婦行淫(17:2)始終持守著[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林後11:3)[不沾染世俗](雅1:27)。[羔羊無論往哪裡去,他們都跟隨祂](4節)顯示他們是真實跟隨基督的門徒。正如主所說的:[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太16:16:24)。[從人間買來的](4節)指他們是羔羊[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5:9)買來的重生信徒。[初熟的果子](4節)表示他們是律法規定獻給神的祭物(利2:12)。這[十四萬四千人]是那即將來到的收割的一部分(16節)首先用來獻給神(羅12:1)。[初熟的果子]也是以後眾果子的保證和標本,初熟的果子熟了,就保證其餘的果子即將成熟;初熟的果子形色和質地如何,就表明以後也必更多地結出同樣的果子。主耶穌在逾越節後的[安息日的次日]初熟節復活(太28:1;利23:11)初熟節所獻的是第一天的收割,主耶穌是初熟節第一個復活[初熟的果子](利23:9-14;林前15:20,23)祂復活進入豐盈的果子](利23:9-14;林前15:20,23)祂復活進入豐滿的榮耀,祂就被一切成就榮耀的信徒。教會從五旬節開始(徒2:1-4)五旬節所獻的是第一茬的收割(夏收)(利23:16)教會是五旬節第一批[初熟的果子](利23:15-17),蒙恩得救的信徒是由萬物中首先被分別出來歸與神和基督的一班人,[在萬果]中所生的一班人,在萬果中所稱的一班人(萬果)。這些人[沒有瑕疵](5節),並不是說他們道德上毫無過失,而是表明他們是蒙神悅納的祭物(羅12:1;來9:14)。因為基督已經[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5:26-27),所以他們可以[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 思想: 1-5節的焦點不僅是整個教會時期理想的描述,更是講到時代的末了,最後教會完全被救贖的時候。就是活出願意跟隨羔羊耶穌基督忠心的生命;無論是天上或是地上的敬拜都不只歌頌,更是信徒們從心的信服,忠誠。我們有否願意在我們的生命以忠心地效忠愛我們的主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配得我們的稱頌,我們的生命;因你是我們的王,是我們真正的主,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認清生命真正的主你,救我們脫離世俗的內心。使我們忠心地效忠愛我們的主。阿們!
啟示錄 14:1-5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0:8-11啟示錄 10:8-11
約翰吃書卷的經歷和先知以西結的經歷(結2-3章)相似。約翰領受了使命(8:11)要在末世為主向普天下講預言,作見證。書卷在約翰口中甜如蜜,在他肚中發苦;這救恩的信息,既帶來安慰拯救,又包含警告和審判。[那聲音](8節)就是吩咐約翰不可寫下七雷發聲的聲音(4節)。(9節)請他把小書卷給我書卷是從神手裏轉移到基督手裏,祂就開啟七印,小書卷是從大力天使手裏,轉移到約翰手裏表明;他參與並認同identifies with 耶穌在執行審判和救贖方面的權柄(受苦甚至捨命) [吃盡了]比喻用心領悟。[叫你肚子發苦](9節)指教會在國度降臨前將要面臨大逼迫,也就是兩個見證人的異象(11:1-13)。這逼迫只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正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12:1)。[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9節)是指這預言對受苦的教會將是極大的安慰和鼓舞。這也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你本國的百姓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但12:1)。先知以西結也曾奉命吃過書卷,吃過後也[口中覺得其甜如蜜](結3:3)但卻沒有肚子發苦。這卷[小書卷](10節)裡的信息是先甜後苦,吃時[果然甜如蜜](10節;詩119:103;耶15:16),[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10節);前景是甜蜜的,過程卻需要憑信心忍耐。啟示錄中唯一出現「苦」的時間是在第三號瘟疫中(8:11)許多人因苦水而死,這表明苦的時期就是世界拒絕教會的信息。「再」表示是重新任命。他在之前至少有兩次(1:10–20和4:1-2)被任命;儘管第一次任命,包括整本書;第二次任命,也包括本書的其餘部分。在這裡的「再」,表示延續從11章到16章,甚至一直到 22章。使徒約翰被吩咐[再說預言](11節)這預言的內容是關於[多民,多國,多方,多王](11節)的,也就是第七號之後,天上的大聲音所宣告的:[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11:15)。天使用[多民,多國,多方,多王]提醒我們,為神說話的先知[在列邦列國之上](耶1:10),超越了人類最高的權威,地上的國將成為神的國。本書在這之前所說的七印和六號的預言,大都是關於對世界的審判;而在這之後[再說預言],大都是關於國度的成就。 思想:約翰在他說預言的任命中也感到喜悅和痛苦。約翰不是警告舊約時期的以色列,而是警告教會,新以色列人的團體,不要不信以及向偶像崇拜的世界妥協,並警告世上的不信者(10:11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也有我們生命的【書卷】;這好像著我們生命的目的:因我們要像主你;能為神的旨意受苦,學習主你的面對甜與苦生命的經歷;願我們生命面對的甜與苦都明白主你的旨意,更經歷主你的同在。阿們!
啟示錄 7:1-8啟示錄 7:1-8
本章是在第六,七印之間插入的兩個異象,分別用[此後](1,9節)開始,正好回答了第六印中世人提出的問題:[誰能站得住呢](6:17)。這些異像很可能是與前六印中的災難同時發生的,顯明神在災難中對自己百姓的保守。因此,聖靈在揭開第七印(8:1)之前,插入了兩個異象(1-17節),好讓受苦的信徒看到:神在施行審判的同時,永遠不會撇下屬祂的百姓。在第六,七號之間,也插入了其他的異象(10:1-11:14)。(1節) [執掌地上四方的風]意思是緊緊捉住地上四方的風,目的是[叫風不吹在地上,海上,和樹上](1節),免得[傷害地和海](2節)。 [風]在舊約中常代表審判和毀滅的力量(耶4:11-12;49:36;51:1)。(2節) [日出之地]指東方,代表祝福的源頭。伊甸園在東方(創2:8)神的榮光從東方而來(結43:2),朝見基督的博士們也來自東方(太2:1-2)。不可傷害[地與海並樹木](3節)指不可危及人類生存的生活環境。宇宙的一切勢力都是神的差役[四方的風]並沒有隨意怒吼的權柄,只有神吩咐了,它們才能發作,目的是成就神的旨意。[永生神的印](2節)原文是[活神的印]。古代的[印]用來標示所屬的物主,受[永生神的印]的人,就是被分別出來事奉神的[我們神眾僕人](3節),包括信主的以色列人(4節)和外邦人(9節)。當世人遭受大災難時,事奉神的人將免受傷害(出12:23;結9:4)。每個重生的信徒都受了聖靈的[印記](弗1:13;4:30)都應是事奉神的人(羅12:1)所以神認識我們(提後2:19)保護我們。[以色列人各支派](4節)指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後裔(創49:21)。 [十四萬四千](4節)原文是[十二個十二千]象徵完整的見證。十四萬四千即144 個千;144是正方形數字/平方數,象徵屬神。一千即 10x10x10,象徵無數;不可勝數(7:9)。這裡指出[以色列人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4節)並不是說沒有外邦人[受印]而是強調神將來對以色列的恢復計畫。在此代表屬神的人被蓋印記,並非為免受災難之苦;乃是於災難中獲蒙保守得安然度過。要讓讀者清楚知道屬神的人與不屬神的人的分別(6:15-17)。這十二個支派的排名先後曾引起很多猜測,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太鑽牛角尖,因為聖經中共有20次列出十二支派,其中就有18個不同的次序。十二個支派各有[十二千](5節)人受印,唯獨沒有[但]支派,而是由[瑪拿西](6節)支派代替。但支派中沒有[受印]的,可能因為[但]支派帶頭拜偶像(士18:30-31;王上12:29),傳統認為敵基督將出於但支派(初期教父希坡律陀的《駁異端》50.30.2,以及猶太拉比對創49:17、耶8:16的解釋)。但將來在千禧年國度中,仍會有但支派的產業(結48:1)。[約瑟](8節)得了長子雙倍的產業,瑪拿西和以法蓮支派都是[約瑟]的後代。如果列出瑪拿西支派,照理也應列出以法蓮支派。但可能因為以法蓮支派帶頭拜偶像(何四17;十四8),所以用[約瑟]代替。 思想:經文上的數字不是要帶來甚麼特別的含義,更不是要我們推測是哪一群體,而是要讀者,信徒們認清我們是否屬於神的不是,屬神的人如何面對困境,屬神的人如何蒙神的記念,保守。正是我們信仰最珍貴的價值。我們每日生活又清楚是屬於誰的呢? 祈禱:親愛主,世界的確有屬於他們的國度,他們的價值觀,但感謝你的救贖,使我們不再屬於這個短暫,邪惡的國度,而是尋於神你。求主使我們深信我們都是屬於你,我們能蒙你的保守,看顧。教導我們每日要活出屬神你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