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5:1-4

啟示錄 15:1-4

代表審判玻璃海中[有火攙雜]彷彿一個天上的紅海。得勝者們已經渡到彼岸站在玻璃海上,而追趕的仇敵將要淹在其中。這些人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可能就是在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被提的那些得勝者(11:12;14:16)。拿著神的琴意思是拿著神所賜的琴,神以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顯示信徒的得勝是神所賜的。他們之所以能[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是因為他們的額上受了神的印(7:3)。摩西的歌 是引自申命記32章指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後,摩西站在紅海邊稱頌神施行拯救的歌(出15:1-18)當中包括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的關係。這歌也是羔羊的歌因為神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出埃及,正是預表羔羊救我們出黑暗入光明。同樣羔羊的歌這完全是一個約的形式; (1節)約的證人-天使;(2-3節)神的稱號:主,神,全能主宰啊;萬國之王;( 2-3節)神在歷史的作為-你的道路既公義又真實!(4節)誡命-唯獨你是聖潔的;(4節)審判與拯救。世人曾因獸的作為驚訝全地的人都希奇跟隨那獸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把戲,真正令人嘆服的是主神-全能者的作為。3-4節的詩歌內容全出自舊約聖經:[主神]出自摩3:13 。[你的作為大哉!奇哉!]出自詩92:5;110:2,139:14 。[萬世之王啊]出自耶10:7 。[祢的道途義哉!誠哉!]出自申32:4,詩145:17。[主啊,誰敢不敬畏祢]出自耶10:7 。[不將榮耀歸與祢的名]出自詩86:9 。[因為獨有祢是聖的]出自撒上2:2。[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出自賽2:2-3,耶16:19 。[因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出自耶11:20,詩98:2 。敬畏你是與拜獸和獸像(2節;14:11)對比。你的名是與獸名(2節;14:11)對比。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指審判已經開始了。3-4節的詩是得勝者在唱,但歌詞完全不提他們如何得勝,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靠主得勝,所以單單注目得勝的主。
思想:作者約翰要強調這一切都是與「約」有關的;人違背了神的約,就要面對約中所提出的後果。無論在舊約或在新約,神期待與我們建立施恩,公義的關係,更樂意帶著承諾維繫與祂美好的關係。我們有否願意每日都接受,謹守與主這個愛的承諾呢?
祈禱:親愛主,你從來未有改變,你對人的愛,人的承諾都一直信實到底,或許我們一次一次忘記主你愛的承諾,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不忘你的愛,你對我們生命的承諾。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4:1-3啟示錄 4:1-3


[此後,我觀看](1節)約翰用這個句式開始一段新的異象(4:1;7:1,9;15:5;18:1;19:1)。[此後]是指異象內容的轉換,這些異像不一定是按著時間依序發生的。從本章開始,主耶穌的啟示從地上的教會轉向[以後必成的事](1節)。[寶座θρόνος]指統治者的座位,在舊約中像徵權柄(詩47:8;賽6:1)原文在新約中出現了62次,其中47次是在啟示錄。在第四章短短11節經文出現了13次;天上有一個敞開的門:門 thura[天門]一詞在舊約聖經及次經是一個很通常的詞句(創28:16-17)(馬加比三書6:1)1.是一個啟示的符號apocalyptic symbol-意思是與末日啟示有關2.在耶穌水禮時天開了象徵一個末日新時代啟開了,現在又說天開了,象徵一個末日時代將要結束; 3.神的邀請:約翰接到神的邀請,因此而得以進入天庭,看到天上的景象。人自己不能發明啟示,必須有神的邀請,人才能知道啟示。以後必將發生的事:此後啟示錄記載,都是約翰在天上所看見的景象,主要內容是以後必成的事。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第1章)和現在的事(第2-3章)以後必將發生的事(6-22章),都寫出來 (1:19);在約翰看到末日的異象之先,他先看到的是天上的敬拜:先有對神的敬拜,才有對事情的異象。為何在上主審判及災難之前有這個敬拜的場景?對當時信徒的最大挑戰(忠誠)有何意義呢?因為啟示錄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敬拜;也就是對在位者的效忠/忠誠!(2節)我立刻就在聖靈裡,看見天上安放著一個寶座,有一位坐在寶座上。1.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約翰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寶座,這個寶座是君王的寶座,表示宇宙之間有一位統治者。看到真的寶座不是地上,更不是現今的掌權者! (王上 22:19; 詩 47:8) 2.寶座不是空的:他又看到有一位坐在寶座上,表示寶座已被佔有,不是誰都可以坐上去的。宇宙之間只有一位統治者,他就是造物的真神。3.只見神的光彩,不見神的形象:約翰觀看那位坐寶座的,他所看到的不是形象,而是如同寳石和彩虹一般的奪目光彩。因為神是全然榮耀的,人不能見到神的本體,只能見到神的光彩(詩104:1-2;提前6:15-16 )。3節坐著的那一位,看起來好像鐵石英和紅玉髓,又有一道彩虹圍繞著寶座,看起來好像翡翠。鐵石英:其閃耀的光芒使人肉眼無法直視 21:11 是代表神的聖潔;紅玉髓:產於撒狄,呈血紅色澤。代表神的憤怒。彩虹:創 9:16-17 上主與挪亞立的[約]翡翠:光澤翠綠柔和。代表神的慈悲。唯有在神的慈悲憐憫下,人方能面對祂的聖潔與公義(憤怒)。 思想:當七教會在羅馬的寶座下備受逼迫的時候,聖靈卻向約翰啟示:在地上的一切[寶座]之上,[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2節)。當信徒面對世界的權柄倍感無力的時候,聖靈也向我們啟示:神的至高權柄高於地上的一切權柄。 祈禱:親愛主,洪水氾濫之時,主你坐著為王,主你坐著為王,直到永遠,求你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每日看到天上的寶座,更看到坐寶座的你。阿們!

啟示錄 1:9-20啟示錄 1:9-20


(9節) [拔摩]島是當時羅馬帝國亞細亞省流放政治犯的愛琴海島嶼,位於以弗所西南方約95公里,刑罰則是在石礦服苦役。[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9節),暗示此時使徒約翰已經結束放逐,得以整理並寄出本書。[我被聖靈感動](10節)是指一種恍惚的狀態,先知的靈向聖靈完全敞開,準備好接受異象。[大聲音如吹號](10)這情形與神當年降臨西乃山,頒布律法時一樣(出19:16-20)。[主日](10節)原文是[主的日]意思是[屬於主的日子]新約聖經中唯有此處提到,有兩種的解釋:1.指星期天,即七日的第一日,主耶穌復活的日子(約20:1)。2.當時的羅馬皇帝多米田自封為[主和神Dominus et Deus]並稱自己的生日為[主日]。主耶穌在這一天向使徒約翰顯現,顯明祂才是真正的[主]。(11節) [以弗所,示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是羅馬帝國亞細亞省的七個主要城市,沿著官道按順時針方向排列,送信者可能先從以弗所開始,然後依序送達七個教會。亞細亞的眾教會和這七個教會面臨相似的處境,來自羅馬政府,猶太教,行業公會和背道者的巨大壓力,要迫使信徒在信仰和行為上妥協。(12節) [七個金燈]是指七座分開的燈具,代表七個教會(20節)。金在聖經裡象徵神的性情,教會就是神的金燈臺(出25:31)要向世人見證神的性情(太5:15-16)。[(13節) [人子]在燈臺中間,象徵基督常在祂自己的百姓中間(太28:20)看顧祂的教會。[身穿長衣,直垂到腳](13節)是用來描述大祭司服裝的用字(出28:4;) 基督就是那位[已升上高天尊榮的大祭司](來四14)。[胸間束著金帶](13節)是天使的裝束(15:6)代表尊貴。因為大祭司的腰帶並非[金帶]而是[捻的細麻,以繡花的手工做腰帶]( 出39:29 )。[祂的頭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14節)是先知但以理所看見[亙古常在者],也就是神的形象(但7:9)。(14節) [眼目如同火焰]是先顯示基督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2:23)可以[遍察全地] (亞4:10)。(15節) [雙腳好像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是先知但以理所看見神使者的形象(但10:6)。[在爐中鍛鍊光明的銅]代表審判(2:18)。(15節) [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是先知以西結所形容神的聲音(結43:2)在拔摩島與海浪朝夕相伴的使徒約翰,對這個比喻的印象尤其深刻。(16節) [祂右手拿著七星]顯示這[七星]是屬於基督的。[七星]代表七個教會的使者(20節)。(16節) [從祂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指當時羅馬士兵舌頭狀的短劍,象徵基督的話語有無可抗拒的審判權柄,能辨認一切(來4:12)。[面貌如同烈日放光](16節)是象徵榮耀可畏(太13:43)。14-16節就像復活的基督向教會所啟示的一幅自畫像,在送給七個教會的信中,除了老底嘉之外,每一封信都以基督的自畫像和自稱(18節)中的一項特徵作為開頭(2:1,8,12,18;3:1,7)。(17節) [僕倒在祂腳前,像死了一樣]代表敬畏(結1:28)。凡真正在靈裡看見主的,第一個反應不是興奮熱烈地歡呼,而是立刻認識到自己的罪污和不潔(賽6:5)。主用[右手拿七星](16節)又[用右手](17節)按約翰,表示基督既將教會握在祂手中,又顧念我們每個人的需要。現在升上高天,祂還是叫我們[不要懼怕](17節)因此,受苦的教會也[不要害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17節)是神的自稱(賽44:6)主耶穌這樣自稱,顯示祂與父神有同等的神性。[又是那存活的](18節)因永生是神的特徵(創21:33)。[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18節)這個稱呼對受苦的教會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復活證明十字架的死就是基督的得勝,所以為主殉道也將成為所有信徒的得勝。[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18節)象徵只有基督擁有死亡和陰間的權柄,而不是在仇敵的手裡。教會的元首有權叫人入陰間,也有權將人釋放出來,受苦的信徒因此大得安慰。19節指出了【啟示錄】的三大部分內容:一,[所看見的](19節),可能指約翰在本章所看見的異象(1-20節),讓我們看見榮耀復活的基督。二,[現在的事](19節),就是二至三章給七教會的信,讓我們看見基督對教會的勸勉與安慰。三,[將來必成的事](19節),就是四至二十二章的預言,讓我們看見基督將如何成就神的國度,把地上的教會帶進永遠的榮耀裡去。而本書的主角,就是基督和祂的教會。 思想:儘管生命看似約翰在拔摩海島中多麼的限制,環境看似多麼的壓迫;但主仍為我們掌管一切,面對生與死,現在或是將來都有那位是首先的,是末後的,需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愛我們的主耶穌與我們一同面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那位首先的,是末後的,需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愛我們的主耶穌,是你的愛與大能讓我們能面對看似受困,絕望的將來。願我們信靠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