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6:7-12

啟示錄 16:7-12

祭壇中的聲音來自祭壇底下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用詞與摩西的歌,羔羊的歌相似。殉道者過去呼籲聖潔真實的主啊,祢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現在,這個問題終於迎刃而解,正是他們的禱告引發了七號的審判(8:5)下令收割葡萄的天使正是[從祭壇出來]的(14:18)。今天,或許當我們面臨天災人禍的時候,你是像沒有盼望的世人一樣質問[為什麼]還是像殉道者一樣稱頌你的判斷義哉!誠哉呢?傾倒第四碗的結果,是叫日頭能用火烤人。第四號使日頭,月亮,星星的三分之一都黑暗了(8:12)第四碗卻使日頭產生了極高的熱氣。現在,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將來,神卻要[叫日頭能用火烤人],對付那些跟隨獸的人。在第六號的大地震之後,世人也會恐懼,歸榮耀給天上的神。但現在,面對又大又難的災難,那些有獸印記,拜獸像的人卻更加剛硬,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反而繼續褻瀆神。因為世人自從接受了獸的印記之後(2節)心智就與獸合而為一,和獸一樣成為[褻瀆]者(13:1,5,6;17:3)三次褻瀆神。[不悔改]這句話有如喪鐘一再鳴響(9,11節)。人類自從墮落以後,本性就是[有獸印,拜獸像的],若非神主動的揀選和救贖,恩典和災難都不能使人肯迴轉歸神。但在七碗的時候,恩典之門已經關閉(15:8),神不再藉著災難來領人悔改(14:7)而是要用災難來審判世界。傾倒第五碗的結果,是獸的國就黑暗了可能像徵獸權的衰落衰微,正如當日埃及全地都黑暗了(出10:21-23)。獸的座位代表獸的掌權之處,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這句話也是對別迦摩教會的鼓勵(2:13)。第10節的[疼痛]原文是單數,指世人整體的疼痛。咬自己的舌頭形容疼痛難當。最可怕的是,此時人裡面仍然黑暗,內心更加痛苦那黑暗是何等大呢!第11節的[疼痛]和[瘡]原文都是複數,表示每個人只顧自己的疼痛,卻不悔改所行的反而更加剛硬地褻瀆天上的神,痛苦也無法使他們覺醒。傾倒第六碗的結果,是給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預備道路幼發拉底大河是羅馬帝國東部邊疆的天然屏障,河水乾了,就不能再阻止[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的入侵。第六位吹號的天使已經把捆綁在幼發拉底大河的四個使者釋放了;現在已經沒有屏障可以阻擋他們的軍隊。對最初的讀者來說,[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最自然的聯想就是羅馬帝國的東方強敵安息帝國。當時民間傳說,復活的尼祿將會率領可怕的帕提亞騎兵捲土重來。將來這一切恐懼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獸的國將被強敵入侵,罪惡的勢力將會自相殘殺。[那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與普天下眾王並不是同一夥軍隊,[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是與[獸的國]爭戰,[普天下眾王]是與羔羊爭戰(17:14;19:19)。主前539年,波斯軍隊從上游截斷了幼發拉底大河,從河床攻入巴比倫城。而將來的巴比倫大城也會發現,幼發拉底大河竟然也乾涸了,敵人將可以長驅直入。
思想:或許今天不信的世人也有獸的心志,在天災人禍面前一面怨天尤人,指責神不夠慈愛,公義,一面高舉自己廉價的[愛心],從不反省悔改。當我們面對困苦,面對災難的時候,我們如何面對呢?有否明白背後仍有主的旨意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早已讓我們知道在世會有苦難,但你更應許使我們放心,因主你已勝過世界,你更要與我們同在面對一切。求主使我們再次將生命交託你,更願意全心信靠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6:1-6啟示錄 16:1-6

本節結束了12-15章七個國度爭戰的異象,繼續第七號所帶出的七碗審判,詳細預告神對仇敵的刑罰。七碗是第七號的一部分,所以15-16章的許多內容,其實是第七號的詳述(11:15-19):1.第七號吹響後神天上的殿開了約翰在天使傾倒七碗之前也看見在天上那存法櫃的殿開了。2.第七號吹響後,天上有大聲音宣告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而神自己在第七碗傾倒後也宣告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而神自己在第七碗傾倒後也宣告成了。3.第七號吹響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冰雹可能就是第七碗引起的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大冰雹;4.第七號吹響後,二十四位長老宣告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可能就是第六碗的哈米吉多頓大戰(13-16節)和第七碗的普世大災難(19-21節)。大聲音從殿中出來顯示這最後之災是神親自下令傾倒的,因為此時沒有人能以進殿。此刻地上屬神的[莊稼]已經被收割(14:14-16)把盛神大怒的七碗倒在地上受苦的乃是獸的國和獸的民。七號的前四災都沒有涉及人,但七碗卻一開始就打擊人;七號之災只擊打大自然的三分之一,七碗之災卻是全面打擊。這顯示七碗的目的不再是警告,管教,而是對世界的全面拆毀,所以一連串的打擊無情地一氣呵成,直到結束。傾倒第一碗的結果,是帶來惡而且毒的瘡,程度遠超過出埃及時的瘡災(出九8-11)。那些有獸印,拜獸像的人都要生瘡,正如當年埃及人都要生瘡(出9:11)一樣。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選擇拜獸的人暫時得到了苟且偷生的權利(13:17)結果卻陷入了生不如死的災禍。傾倒第二碗的結果,是海就變成血,好像死人的血,海中的活物都死了程度是第二號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的三倍。挪亞時代的洪水滅絕了全地的活物(創7:23)但水中的活物沒受傷害,現在[海中的活物]卻無一倖免。[血]是生命的象徵(利17:11)如今竟成了審判和死亡的象徵。傾倒第三碗的結果,是河與眾水的泉源都變成血,程度是第三號眾水的三分之一變成茵陳的三倍,比埃及的水變血之災(出7:17-24)更加厲害。神起初為我們設計了一個完美的生存環境,但人類卻不是根據神兒子的生命來管理自己的產業,而是以盜賊的身分掠奪環境。至此,【啟示錄】中已經出現了有權柄掌管,眾水的天使,所有的自然力量都是神的差役。昔在,今在原文是[今在,昔在]沒有以後永在,因為[以後]就是現在了,萬物的結局已經臨到。你這樣判斷是公義的,原文直譯是你是公義的,因為你已經審判了這些事用詞與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相似。這句話不是說神審判的方式是公義的,而是說審判的本身就顯出了神的公義。世人既然拒絕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反而去拜龍和獸(13:4)公義的神當然應該收回祂所創造的一切。
思想:我們要知道凡是質疑神[為什麼]的人,首先應該省察自己都做了什麼。因神審判的法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惡人的刑罰是自食其果。他們既然喜歡流聖徒與先知的血,神就[給他們血喝],因為這是他們所該受的,是罪有應得。我們有否相信我們的主就是公義的神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公義的神,主你是我們生命中公義的標準,或許生活中看到很多以為不公不義的事情,甚麼讓我們心懷不平。求主保守我們的心,使我們活在主的公義中,以不再自以為義,將一切內心的心懷不平都帶到主你的面前。阿們!

啟示錄 1:4-8啟示錄 1:4-8


[亞細亞](4節)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位於今日土耳其小亞細亞的西部。(4節)在聖經中是一個完全的數目,信是寫給這[七個教會](4節),但其中的信息是給亞細亞的眾教會,也是給歷世歷代的眾教會。所以信中七次強調:[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當聽](2:7,11,17,29;3:6,13,22)。[昔在,今在,以後永在](4,8節)表示神是超越時空的,所以對神來說,既沒有[過去],也沒有[以後],永遠都是[現在],也就是神向摩西啟示的[我是I am](出3:14)。(4節) [七靈]指聖靈,即[七重之靈](3:1;4:5;5:6)表示聖靈的全知,全能與全在,[七]可指聖靈的七重恩賜(賽11:2-3)。[那誠實作見證的](5節)這個頭銜是提醒受苦的教會:基督本身就是誠實的見證。[從死裡首先復活](5節)這個稱號是提醒受苦的教會:[復活]已經使基督的死成為祂的得勝,[復活]也照樣會使殉道者的死變為他們的得勝(20:4)。[為世上君王元首的](5節)引自猶太人所公認的彌賽亞詩篇89:27。這個頭銜是提醒受苦的教會: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耶穌](5節)是主耶穌的名字,是希伯來文[約書亞]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主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就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5節)。[基督](5節)是主耶穌的職分,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受膏者],以色列的君王,祭司與先知承接職分時要用油膏抹。主耶穌道成肉身的工作,就是為了做神國度裡受膏的君王,祭司與先知。[恩惠,平安](5節)並非客套,而是[神],[七靈]和[耶穌基督]三一真神對受苦教會的極大安慰與鼓勵。約翰的問安語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和希伯來式的[平安]。當時的書信一般用[問候Chairein]一詞來問安(徒15:23;23:26), [恩惠]是神賜給不配的罪人白白的,主動的禮物,是我們喜樂的泉源。希伯來文[平安Shalom]不只是沒有戰爭的狀態,更表示繁榮,興盛,特別是屬靈事物上的興盛。但只有等基督救贖我們[脫離罪惡](5節)與神立了新約,才能使我們真正[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6節)。[看哪,祂駕雲降臨](7節)指基督再來的時候不會像第一次降臨時那樣默默無聞,萬民都看見祂榮耀的降臨(太24:30)。[刺祂的人](7節)指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的(亞12:10),聳立羅馬兵丁刺祂(約19:34)的猶太人。[這話是真的。阿們](7節),前一句是希臘文,後一句是希伯來文,兩句話的意思相同,表示無論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都要見證這預言的真實性。聖靈以兩個[阿們](6,7節)向受苦的教會保證:他們所經歷的一切試煉,都是出於神的旨意,更在神的掌管之中。彌賽亞基督必將按照應許再來,使來世得以成全(太16:27-28),讓國度臨到全地(11:15)。因此,聖靈提醒受苦的教會:要從[天上的國民](腓3:20)的角度來看待地上短暫的得失,盼望那些[將必要快成的事](1節)。[但願榮耀,權能歸給祂](6節)引自但7:13-14,宣告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 (但7:14)的人子彌賽亞。(8節) [阿拉法]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大寫Α,小寫α),[俄梅戛](8節)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大寫Ω,小寫ω),兩者合在一起,代表一切事物的開始和終結,顯示神是歷史的主宰。凡是神所開始的工作,祂必負責完成(21:6)。[全能者](8節)原文在新約中出現了十次,其中九次在【啟示錄】(林後6:18;啟1:8;4:8;11:17;15:3;16:7 ,14;19:6,15;21:22)。在【啟示錄】的時代,教會正面對羅馬帝國的殘酷逼迫,看似軟弱失敗,但神卻向受苦的教會宣告:祂是統管萬有,無人能敵的[全能者],信徒完全可以放心仰望祂的保守。 思想:我們要知道凡是拒絕接受基督作救主的人,今天不肯用[心眼]看主,卻堅持要用[肉眼]看主,將來[眾目要看見祂]時,也[都要因祂哀哭]。我們更要知道,主耶穌基督不是歷史的一部份而是歷史的全部! 因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祈禱:親愛主,你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你更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解救我們脫離罪惡,使我們能勇敢地面對愛我們的主,求主開心我們的心靈眼睛,使我們看到你的大能,看到你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