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20:11-15

啟示錄 20:11-15

11-15節是[寶座前的審判]與異象開始的寶座前的敬拜首尾呼應。白色大寶座是為結束舊造,帶進新天新地所設立的審判台(羅14:10)。[白色]代表公義,聖潔,得勝。坐在上面的是父神(4:2,9)而基督則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因為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預備迎接即將出現的新天新地。第六至十九章,是神在歷史中施行審判;而在這裡,神所審判的是歷史本身。[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受審的是在頭一次復活裡無分的死人,時間在千年國度以後,新天新地以前,為要判斷誰有資格進入新天新地(11-15節)。死了的人指一切在頭一次復活裡無分的死人,他們將復活定罪無論大小指無論尊卑貴賤,階級高低都站在寶座前接受審判。案卷指記載各人一生行為的書卷(但7:9-10)。生命冊就是蒙神賜下永生者的名冊(13:8)也是天上的耶路撒冷的公民名冊。而信徒忠心順服的行為,乃是神所賜生命所結的果子(太7:20-21)。神是公義的,祂的審判不是霸道地讓不信者下地獄,而會用事實讓人無可推諉,照著各人所行的報應他。然而,當案卷展開了我們會發現:沒有人敢自誇一生憑良心做人做事,沒有人能倚靠行為作無罪辯護。當時的古人認為,海上死亡的人是不正常的死亡,無法正常下到陰間。所以這裡特地向最初的讀者強調:海也交出其中的死人海,死亡與陰間都要交出死人,意思是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接受審判。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再次重申:人的沉淪是根據自己的行為(2:23)得救則是根據生命冊。此時,[死亡與陰間]已經完成任務,所以不必再存在,所以也被丟在火湖裡第二次的死不是指再死一次,而是指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永遠沉淪;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身體和靈魂都要接受永刑(15節)。關於[火湖]我們應當了解:[火湖]是永遠離開神的地方,那裡沒有屬於神的聖潔,公義,慈愛,良善和智慧,也不會有人所要的自由,平等,博愛和寬容,只會有不受約束的罪惡。人若永遠住在這種地方,將是生不如死的永遠痛苦,晝夜不得安寧。[火湖]是垃圾焚燒站,撒但,敵基督,假先知,鬼魔,死亡和陰間,以及凡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人,都要被扔在火湖里,因此在新耶路撒冷裡,再也沒有[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了(21:27;21:15)。[火湖]沒有中間站。 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丟在火湖裡,沒有中間的階段,也沒有補贖的機會,我們唯一選擇的機會是在身體死亡之前。聖經把兩次的死和兩次的復活都清楚地擺在世人面前,每個亞當的後裔都應當作出正確的選擇:第一次的死是沒選擇的,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第二次的死卻是有選擇的[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第一次的復活是有選擇的行善的,復活得生;第二次的復活是沒有選擇的,作惡的,復活定罪
思想: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不是用來恐嚇,而是喚醒人心。若不在生命冊上,結局將何等可怕!更提醒我們每天活出[生命冊子民]的身份;以感恩的心順服神。神的公義審判一切。我們有否因這段經文催促我們正視生命,抓住救恩,活出得勝的盼望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顯明祢的公義與恩典。祢的審判提醒我們敬畏,祢的生命冊賜我們救贖,祢的勝利給我們盼望。求祢幫助我們活在祢的光中,名字記在生命冊上,帶著永生的盼望服事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4-8啟示錄 1:4-8


[亞細亞](4節)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位於今日土耳其小亞細亞的西部。(4節)在聖經中是一個完全的數目,信是寫給這[七個教會](4節),但其中的信息是給亞細亞的眾教會,也是給歷世歷代的眾教會。所以信中七次強調:[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當聽](2:7,11,17,29;3:6,13,22)。[昔在,今在,以後永在](4,8節)表示神是超越時空的,所以對神來說,既沒有[過去],也沒有[以後],永遠都是[現在],也就是神向摩西啟示的[我是I am](出3:14)。(4節) [七靈]指聖靈,即[七重之靈](3:1;4:5;5:6)表示聖靈的全知,全能與全在,[七]可指聖靈的七重恩賜(賽11:2-3)。[那誠實作見證的](5節)這個頭銜是提醒受苦的教會:基督本身就是誠實的見證。[從死裡首先復活](5節)這個稱號是提醒受苦的教會:[復活]已經使基督的死成為祂的得勝,[復活]也照樣會使殉道者的死變為他們的得勝(20:4)。[為世上君王元首的](5節)引自猶太人所公認的彌賽亞詩篇89:27。這個頭銜是提醒受苦的教會:主耶穌就是彌賽亞基督。[耶穌](5節)是主耶穌的名字,是希伯來文[約書亞]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主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就是[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5節)。[基督](5節)是主耶穌的職分,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受膏者],以色列的君王,祭司與先知承接職分時要用油膏抹。主耶穌道成肉身的工作,就是為了做神國度裡受膏的君王,祭司與先知。[恩惠,平安](5節)並非客套,而是[神],[七靈]和[耶穌基督]三一真神對受苦教會的極大安慰與鼓勵。約翰的問安語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和希伯來式的[平安]。當時的書信一般用[問候Chairein]一詞來問安(徒15:23;23:26), [恩惠]是神賜給不配的罪人白白的,主動的禮物,是我們喜樂的泉源。希伯來文[平安Shalom]不只是沒有戰爭的狀態,更表示繁榮,興盛,特別是屬靈事物上的興盛。但只有等基督救贖我們[脫離罪惡](5節)與神立了新約,才能使我們真正[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6節)。[看哪,祂駕雲降臨](7節)指基督再來的時候不會像第一次降臨時那樣默默無聞,萬民都看見祂榮耀的降臨(太24:30)。[刺祂的人](7節)指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的(亞12:10),聳立羅馬兵丁刺祂(約19:34)的猶太人。[這話是真的。阿們](7節),前一句是希臘文,後一句是希伯來文,兩句話的意思相同,表示無論是外邦人還是猶太人,都要見證這預言的真實性。聖靈以兩個[阿們](6,7節)向受苦的教會保證:他們所經歷的一切試煉,都是出於神的旨意,更在神的掌管之中。彌賽亞基督必將按照應許再來,使來世得以成全(太16:27-28),讓國度臨到全地(11:15)。因此,聖靈提醒受苦的教會:要從[天上的國民](腓3:20)的角度來看待地上短暫的得失,盼望那些[將必要快成的事](1節)。[但願榮耀,權能歸給祂](6節)引自但7:13-14,宣告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 (但7:14)的人子彌賽亞。(8節) [阿拉法]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大寫Α,小寫α),[俄梅戛](8節)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大寫Ω,小寫ω),兩者合在一起,代表一切事物的開始和終結,顯示神是歷史的主宰。凡是神所開始的工作,祂必負責完成(21:6)。[全能者](8節)原文在新約中出現了十次,其中九次在【啟示錄】(林後6:18;啟1:8;4:8;11:17;15:3;16:7 ,14;19:6,15;21:22)。在【啟示錄】的時代,教會正面對羅馬帝國的殘酷逼迫,看似軟弱失敗,但神卻向受苦的教會宣告:祂是統管萬有,無人能敵的[全能者],信徒完全可以放心仰望祂的保守。 思想:我們要知道凡是拒絕接受基督作救主的人,今天不肯用[心眼]看主,卻堅持要用[肉眼]看主,將來[眾目要看見祂]時,也[都要因祂哀哭]。我們更要知道,主耶穌基督不是歷史的一部份而是歷史的全部! 因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祈禱:親愛主,你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你更他愛我們,用自己的血解救我們脫離罪惡,使我們能勇敢地面對愛我們的主,求主開心我們的心靈眼睛,使我們看到你的大能,看到你的愛。阿們!

啟示錄 21:1-6啟示錄 21:1-6

21:1-22:7所描述的是[永世的教會-新耶路撒冷]與本書開頭今世的教會-七教會首尾呼應。整本聖經從神的創造開始(創1:1),以神的新造結束(5節);從伊甸園開始(創2:8)以新耶路撒冷結束。新天新地的榮耀畫面(1-8節)與可怕的火湖(20:11-15)形成了鮮明對比:1.[新天新地]是神的新造(賽65:17)也是神的恢復,神要把人和萬物恢復到祂起初創造的心意裡。2. [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翻版。但在新天新地裡,天上的玻璃海沒有了,不再有人與神之間的隔閡(3節);地上的海也不再有了,不再有藏污納垢的地方和動盪不安的來源。3.[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重建。神將一切都更新了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新天新地]裡不再有七樣事物:,死亡,悲哀,哭號,疼痛,咒詛黑夜。對羅馬帝國的居民來說[海]意味著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意味著動盪不止,兇險無常,在舊約裡象徵惡和騷動不安的源頭(賽57:20)。在[新天新地]裡,[海也不再有了]意味著不再需要貿易和資本,不再需要人類的任何制度,也不再有罪惡和動盪。(2節) [聖城新耶路撒冷]象徵歷世歷代聖徒的總合,代表永世的教會,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她是屬天的,出於神的,所以由神從天而降。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也普遍相信,新耶路撒冷要在彌賽亞降臨時顯現。預備好了象徵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經完全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帶著基督的榮耀2:10)就如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地上的耶路撒冷已經在主後70年被羅馬軍隊摧毀。但信徒將來永遠的居所不是在地上的耶路撒冷,也不是在天上,而是[從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那時,並不是[新天]是神的居所[新地]是人間樂土,而是[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新天]與[新地]之間不再有隔閡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 (3節)這是宣告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創17:7)和摩西(出19:5)的應許: (結37:2736:28;耶31:3)。救贖的目的,就是要恢復人與神親密無間的關係。現在神親自宣告:一切救贖的計劃已經成就,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希臘文帳幕skene與希伯來文[居所shekinah]的發音和意義都相近。在新約中只有使徒約翰使用過(7:15;12:12;13:6;21:3;約1:14)在本章譯為同住。[帳幕]在舊約中像徵神榮耀的同在(出25:9)為了達到救贖的目的,神的工作計畫是:首先,神啟示了會幕的樣式(出25:8)和聖殿的樣式(代上28:12),作為預表 (加4:4);主耶穌將教會建造成神與人同在的基督身體(弗4:12),屬靈聖殿(弗2:21-22);最後,神在永世的教會[聖城新耶路撒冷]裡永遠與人同住:[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死亡罪的工價,是人在伊甸園墮落後所陷入的咒詛(創2:17)。現在罪已經被徹底對付,死被得勝吞滅撒但,獸,假先知,海,死亡和陰間都過去了人已經被神完全恢復,因著罪而來的悲哀,哭號,疼痛也將成為過去。這正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
思想:神給我們的美好應許:新天新地帶來盼望,神的同在醫治傷痛,生命泉的恩典更新生命。這不僅是未來的圖景,更是今日的安慰與動力。當我們看見神的計畫,我們就能在試煉中站立,在服事中喜樂。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賜下新天新地的盼望。祢與我們同在,擦去我們的眼淚;祢白白賜下生命泉的水。求祢讓我們活出這盼望,在痛苦中信靠祢,在服事中榮耀祢。願祢加給我們力量,直到進入祢的聖城。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