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2:1-7

啟示錄 2:1-7


[以弗所](1節)是亞細亞行省的七個城市中最重要的一個,位於地中海東部愛琴海東岸的考斯特(Cayster River)河口,是位居羅馬,亞歷山大,敘利亞的安提阿之後的羅馬帝國第四大城市。主耶穌向以弗所教會的自稱引自1:13,16,但[右手拿著七星]原文比1:16的[拿著]用詞更加強烈,意思是[緊緊抓住]。這提醒以弗所教會,教會是在主的掌管之中,沒有任何人可以把我們從祂手中奪走。這七封信的受信者是各教會的[使者](2:1,8,12,18;3:1,7,14)而不是教會本身。主耶穌向每個教會都強調[我知道你](2:2,9,13,19;3:1,8,15)使徒約翰用這[知道oida]來表達[無所不知](約21:17) (。2節) [行為,勞碌,忍耐]這句話會使以弗所信徒聯想到當地曠日持久的港口清淤工程。以弗所城的生命力在於海陸運輸的暢通,但以弗所港是考斯特河的出海口,當時泥沙淤塞已有二百年之久,多米田皇帝曾有意清除以弗所港,市政當局也一再耗財費力。但後來淤塞還是越來越嚴重,主後六百年左右,以弗所港已淪為泥塘,最後變成內陸廢墟。[乏倦kopiao](3節)原文與[勞碌kopos](2節)諧音[勞苦](3節)原文與[容忍](2節)是同一個字。這些都是雙關語:以弗所教會雖然為主[勞碌],但卻[不乏倦](3節);他們為主[勞苦]時可以[忍耐]一切,但在真理上卻[不能容忍惡人](2節)。[起初的愛心](4節)指愛主之心,也是因著愛神而愛弟兄,愛眾人之心(彼後1:7)。以弗所信徒可能在維護真道的過程中(2,6節),漸漸忘記了[起初的愛心];信徒若沒有真實的愛,一切事奉和擺上都是枉然(林前13:1-3)。要恢復[起初的愛心],必須有三個步驟:1.[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5節)找到愛心冷淡的原因。當人越來越不認識自己的時候,就越來越難以體會救恩,愛主的心也會越來越冷淡,對別人也越來越苛責。2.[並且要悔改](5節)在態度上先承認自己的軟弱,才能回轉到神面前。3.[行起初所行的事](5節)就像第一代的以弗所信徒焚燒價值[五萬塊錢]的邪書一樣(徒19:18-19)願意負上代價棄假歸真。(5節) [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不一定指挪去教會,而是指失去為主見證發光的資格。(6節) [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是指打著[恩典,自由]的旗號,教導信徒繼續敬拜偶像,放縱肉體(14-15節)。恢復[起初的愛心](4節)不是作討好人的人,與世界妥協,而要愛主所愛,恨主所恨。主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信徒也應當恨惡惡行。主在責備(5節)之後,再度稱讚以弗所教會[還有一件可取的事](6節),免得我們矯枉過正,為了強調愛心而妥協真理。主耶穌向七教會所說的話,既針對每個教會的特點,也針對歷代所有的教會。主耶穌對七教會的稱讚,責備和要求,都是祂對眾教會的心意,也是祂對每個信徒的要求。[凡有耳的,就應當聽](7節),顯示許多人有耳卻聽不見,聽見卻不明白(賽6:9)。[得勝](7節)就是對主忠心,是重生生命的記號。聖靈呼召七個教會中[得勝的](2:7,11,17,26;3:5,12,21)表明忠心的信徒應當持續得勝,而不是得勝幾次就夠了;即使偶有失敗,也當屢敗屢戰。[樂園paradeisos](7節)原文來自波斯文,意思是[有圍牆的園子,遊樂的園子]這裡指伊甸園。英文[天堂paradise]源自於此字。亞當,夏娃因犯罪而失去了生命(創2:17)被趕出伊甸園(創3:22-24),不管肉體如何努力,都不再有資格享用[生命樹的果子](7節)。但信徒的得勝並非倚靠[行為,勞碌,忍耐](2節),而是根據出於神所賜的真實的生命,所以[樂園]和[生命樹的果子]這兩樣恩典都能重新得著(22:2,14,19)。 思想:今天,或許我們常常和以弗所教會一樣勞碌忍耐,為主勞苦,信仰純正,但久而久之,事奉會成為責任,肉體的熱心也會漸漸代替對主的[愛]。當我們用[愛事奉],[愛聚會],[愛公義],[愛憐憫]或[愛傳福音]取代了[愛主]的時候,就已經[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我們有否已將起初的愛心離棄了? 祈禱:親愛主,我們愛因你先愛我們,求主憐憫我們或許我們生命有很讓我們愛的事物,但唯有愛主你才是我們一生的目標和方向。願主引導我們懂得愛你所愛。不會將起初的愛心離棄了。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6:7-17啟示錄 6:7-17

[灰chloros](8節)原文指一種黃綠色或青綠色,英文的氯氣(chlorine)就是由此而來,灰馬騎士代表瘟疫和死亡。[陰府](8節)是死人的靈魂暫時居住,等候審判的地方,所以[死](8節)和[陰府]形影相隨。這裡再次宣稱[有權柄賜給他們](4,8節)顯示死亡的權柄也是神所賜的。[刀劍,饑荒,瘟疫,野獸](8節)與神在舊約所預言的[四樣大災](結14:21;利26:22-26)完全相同。[地上四分之一的人](8節)指當時羅馬帝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啟示錄》寫完之後大約60年,羅馬帝國爆發安東尼大瘟疫,死亡率正是25%。在人類的歷史上,瘟疫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神多次使用大瘟疫來扭轉人類歷史的方向,用微小的病毒和細菌讓驕傲的人類學會謙卑。前四印帶出了地上的異象(2-8節),第五印則帶出了天上的異象。這些[靈魂](9節)是在羅馬帝國的殉道者,也可能指從亞伯到主耶穌再來之前的一切殉道者。舊約獻祭時,血要倒在[燔祭壇的腳]那裡(利4:7 ,18,25 )這些殉道者的靈魂[在祭壇底下](9節),象徵已經將生命獻給神為祭(羅12:1)所以他們與神同在神面前。現在[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所以這些殉道者都為神的公義得勝而禱告。這些殉道者已經脫離了苦難,住在榮耀裡,他們禱告[要等到幾時呢](10節),並不是祈求自己脫離苦難,而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11:2)。(10節) [聖潔真實]和[審判、伸流血的冤](10)一起道出了神的性情。[白衣](6:11;7:9,13,14)原文為[白色長袍],象徵尊貴。地上的強權擁有[白馬](2節),但殉道者得著[白衣]。在世人看來,殉道者是卑賤、失敗的,但神卻用[白衣]宣告:他們才是尊貴的得勝者。[安息片時](11節)是讓他們安息在祝福之中,等候神即將為他們伸冤(19:2)。(11節) [滿足了數目]顯示在神永遠的計劃中,有更多的殉道者要被殺。神的計劃既不加速,亦不耽延,而是要等到殉道者的數目滿足,然後才施行審判。第五印中殉道者們[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祢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10節)?而第六印所帶出的一系列災難(13-17節)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12-14節提到[天,地,日頭,月亮,星辰,山嶺,海島]七樣事物,代表整個宇宙都將發生劇烈的變化。亞細亞七城在第一世紀都遭遇過幾次嚴重的地震,因此,[地大震動](12節)的異象對讀者非常震撼。[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12節)引自珥2:31 [毛布]是用黑山羊毛織成的粗布,日食,沙塵暴和霧霾都會使[日頭變黑像毛布]月全食也會造成[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13節),可能是隕石雨,或是火山熔岩被噴上高空後掉落的景象。無花果熟了以後會掉下來,但未熟的無花果不會自動掉下來,除非是[無花果樹被大風搖晃](13節)。[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14節),這是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34:4)指大氣層劇烈變動、有如天在挪移,雲層滾動、好像捲起書卷。[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14節),這是先知耶利米的預言(耶4:24)指大地震引起巨大的地形變動。15節以完全的數目,列出了地上七種階層的人。他們的權力,地位,武力,財富,力量和身分,在審判的日子裡完全沒有用處。 [藏在山洞與岩石穴裡](15節),是引自先知以賽亞的話(賽2:10,19)比喻逃避神的追討。[倒在我們身上吧](16節)是引自先知何西阿的話(何10:8)。現在他們已經無處可躲,但仍然心腸剛硬,寧可在懼怕中被山岩壓死,也不願意面對[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16節)順服歸向神。當時[坐寶座的]乃是在羅馬的皇帝,他們甚至被當作神敬拜,而羔羊的跟隨者則被當作是迷信的一群。當神發怒的時候,人才能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坐寶座者]。整本聖經只有這裡提到了[羔羊的忿怒](16節)。神和羔羊[忿怒的大日](17節)那時神的忿怒震及全地,一切罪惡都將被追討(番1:18,人完全沒有抵擋的餘地。即使在這樣大的追討之中,神也給人留下了悔改的空間。前六印的災難(2-17節)主要是天災人禍。第六印雖然驚天動地,讓世人驚慌失措(16-17節),但卻很少有人被傷害。因為這些只不過是[忿怒的大日]的前奏,真正可怕的審判和災難要等到揭開第七印,展開書卷之後才會臨到(16:2-21)。 思想:無論面對不少的困苦,或許世人仍不肯悔改,反而越被審判,心越剛硬。作為信徒也常活在這矛盾之中,又否一面希望神不要鑑察,一面又盼望神時時看顧;一面嚮往天上的基業,一面又捨不得離開世界。還是願意作忠心得勝的聖徒[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7:9)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活面對不少的挑戰,看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世界,真的有不少讓我們離開神的藉口,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願意作你忠心得勝的聖徒[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阿們!

啟示錄 19:17-21啟示錄 19:17-21

17至21節所描述的,可能就是第七碗時發生的哈米吉多頓大戰(16:13-16)。還沒開戰,天使就邀請空中的飛鳥來赴神的大筵席顯示基督必然得勝。天上有羔羊之婚筵, 在地上有[神的大筵席],形成強烈對比。天空原文指中午太陽所到達的天頂位置,與鷹(8:13)和天使(14:6)的位置相同。天使在哪裡宣告了警告,就在哪裡向拒絕警告的人宣告滅亡。地上各種人的,也就是[血氣]都要被神對付掉。敵基督的軍隊,是由親自領頭,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跟隨。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全地的政治勢力和普羅大眾不但不會棄絕敵基督,悔改歸正,反而都聚集,要與騎白馬的並祂的軍兵爭戰。那些[與王一樣]的十王,剛與[獸]合作毀滅了大淫婦巴比倫(17:16),現在也加入這支大軍與羔羊爭戰。將來無論是舊媒體,新媒體,或金融資本,只要自命是[無冕之王]的,都會和政治勢力,普羅大眾一起同心反對基督。這麼大的勢力,雖然是烏合之眾,但也聲勢浩大。但是,這場戰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獸]和假先知瞬間就被擒拿,撒但的勢力看起來強大,但在基督面前都失去了能力。被丟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代表永遠的刑罰(20:10,14,15;21:8)。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就是地獄,在那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所以又被稱為[火湖],是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預備的神是愛[火湖]本來不是為人預備的。神為了阻止人去[火湖]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但若經百般勸阻,人還是執意要去,神最後也不會阻攔。其餘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但並沒有立刻下[火湖]。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獸]和[假先知]將成為火湖的第一批永久居民,撒但暫時還要留在無底坑里(21:1-3),而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將復活經過白色大寶座的審判,然後再被扔在火湖里。在第七碗的終點,同時出現了天地之間最喜樂的婚宴和最可怕的[火湖]。自從始祖墮落以後,人類一直被恐懼(來2:15)和貪婪(提前6:10)所欺騙,所利用,所轄制。人類要擺脫恐懼和貪婪,不能倚靠勇氣和審慎,而要懼怕當懼怕的(詩110:10),愛慕當愛慕的(詩73:25)。聖靈向當時受苦的信徒發出邀請,也請今天每位讀者思想:你是願意被請赴羔羊之婚筵,還是寧願淪為飛鳥的盛宴(21節)?你是渴慕在新婦裡有分,還是甘心作淫婦的一員?你是想被揀選進天上的眾軍,還是想被裹挾入地上的眾軍
思想:我們今天對基督的道有什麼樣的反應,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結局,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因為主耶穌說: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禱告:全能的主,感謝祢透過基督的得勝,讓我看見罪惡終將敗亡,祢的公義永遠掌權。求祢赦免我生命中的悖逆,幫助我遠離試探,選擇參加祢救贖的婚宴。在這充滿爭戰的世代,求祢賜我信心,緊靠祢的話語,活出得勝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