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就是那位帶領約翰觀看聖城的天使(21:10),也是拿著七個金碗,盛滿末後七災的七位天使中的一位。在原文中真實可信的這幾個字出現了三次(3:14;19:11;22:6),顯示整本《啟示錄》都是真實可信的。將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僕人表示領受聖靈指示的不單是約翰一個僕人,而是[眾僕人]。[必須快要發生的事]既強調[必須]發生,也強調[快要]發生。並不是說本書所有的異像很快都將全部應驗,而是說[必須]很快就開始應驗。7節是主耶穌第二次親自宣告祝福(16:15;22:7)。這是《啟示錄》中的第六福(1:3;14:13;16:15;19:9;20:6;22:7,14)。遵守原文是現在式,表示持續地,習慣性地遵守,而不是偶爾遵守幾次。約翰使徒約翰在此鄭重見證:這些事是我-約翰所聽見,所看見的,既非道聽途說,也非虛假編造。把天使誤認為主來敬拜,是使徒約翰所犯的兩次同樣的錯誤(19:10;22:8-9)。他特地將兩次細節記錄下來,提醒信徒不可敬拜天使和人,更不可敬拜自稱為神的凱撒,唯獨要敬拜神。在神面前同是作僕人的包括:天使,使徒,眾先知和所有那些守這書上言語的人。在神面前,沒有[大僕人],也沒有[小僕人],更沒有可以不當[僕人]的所謂[平信徒]。我們[同是作僕人的],都是神所使用的器皿,也都可能像使徒約翰一樣犯錯,因此不可高抬任何[僕人],唯一當敬拜的是神自己。不可封了這書上的預言,表明《啟示錄》中的預言並非不解之謎(10:4)而是應當廣為宣揚的啟示,因為日期近了馬上就要開始應驗了。當使徒約翰離開拔摩海島以後,本書的預言就開始逐一應驗(六1-8),從羅馬帝國直到今日。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這正是先知但以理和以西結的預言(但12:10;結3:27)。我們對[這書上的預言]的反應,也可以讓我們省察自己是[為義的,聖潔的],還是[不義的,污穢的]。看哪!我必快來主耶穌的聲音再一次響起(7節)就像為天使的勸勉(10-11節)做註腳。12-13節其實就是在解釋10-11節的原因。賞罰在我此時主耶穌是以賞賜者的身份說話(來十一6),所以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他是強調每個得勝的信徒都將照著自己所行的[得賞]。因此,我們不要再停留在不義,污穢裡自欺欺人,不肯悔改,而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現在主耶穌宣告[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又是最後一個的;這幾個稱呼表明,耶穌基督和父神一樣是神,所以有資格作為最後的審判者(12節)。耶穌基督是這書上的預言的啟示者(6節也是成就者,凡是[這書上的預言],祂必定會親自成就。祂是[初],祂也是[終];祂開始,祂也結束。(14節),這是《啟示錄》中的第七福,也是最後一福(1:3;14:13;16:15;19:9;20:6;22:7,14)。本書最容易被教會忽略,預言也最容易被人混淆,但它所飽含的祝福的應許卻比新約的任何其他書卷都多,我們千萬不可白白錯過。[洗],原文是現在式,表示持續地,習慣性地洗,而不是偶爾洗幾次。洗淨自己衣服,象徵信徒在得救後,認罪悔改,蒙主寶血持續洗淨我們一切的罪,得以潔淨自己。只有這樣的人,才[可對生命樹擁有權柄]得著生命的供應;[也能從門進城],在聖城與神和羔羊永遠同住。城外會使最初的讀者聯想到耶路撒冷城外欣嫩子谷的陀斐特(王下23:10),那裡曾經是拜偶像摩洛的人焚燒兒女的地方(代下28:3; 22)。與[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相反的,是犬類,行邪術的,淫亂的,殺人的,拜偶像的,並一切喜好說謊,編造虛謊的。約翰用這七種人代表了所有的沉淪者,他們拒絕自己的創造主,因此就像垃圾一樣,失去了被造的用途。在《啟示錄》的最後,三次宣告了說謊者的結局(21:8,27;22:15)是警告每個世代的讀者不可被魔鬼的謊言欺騙,淪為謊言的犧牲品,甚至充當說謊的工具和幫兇。
思想: 督對我們的呼聲:祂快來了,無論我們的選擇決定如何,祂的公義即將顯明。這不僅是末世的預言,更是今日的激勵。當我們聽見「我必快來」,我們得著盼望;當我們看見賞罰分明,我們學會警醒。若主今日來,我準備好了嗎?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提醒我們基督快來。祢的賞罰公義,祢的應許真實。求祢幫助我們警醒等候,選擇聖潔,靠祢寶血潔淨我們。阿們!
啟示錄 22:6-15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