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3:1-6

啟示錄 3:1-6


[撒狄](1節)是古代的著名城市,原來是呂底亞王國(Lydia)的首都,位於傳說盛產金沙的帕克托羅斯河(Pactolus)岸邊,有五條大路匯聚於此,商業發達,經濟繁榮,所以財富來得容易,市民懶散自信,君王(克羅蘇斯Croesus,主前596-547年)不聽警告(梭倫Solon,主前630-560年)。撒狄分為上下兩城,衛城建於險峻的山上,易守難攻。但山崖上有許多裂縫,曾經兩次因為守夜的疏忽,分別被波斯帝國古列王和塞琉古帝國安提阿古三世的軍隊攀岩而上、偷襲攻陷。該城於主後17年發生大地震,但因為提庇留皇帝的經濟援助,很快又被重建。主耶穌在對七教會說話之前,總是針對各教會的不同光景,先啟示祂自己是怎樣一位主,接著稱讚教會的優點,責備她的缺欠,最後是勸勉和對得勝者的呼召。除了給老底嘉教會的信,主耶穌的自稱都來自1:14-18對復活,榮耀基督的描述。(1節) [有神的七靈和七星]顯示撒狄教會雖然懶散懈怠,但仍在聖靈的管理之中。這七封信的受信者是各教會的[使者](2:1,8,12,18;3:1,7,14)而不是教會本身。(1節) [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指撒狄教會雖然是處境最好的教會,沒有其他教會所面臨的壓力,逼迫和試探,似乎也有[行為](1節),其實並不是屬靈生命的表現;好像是活得好好的,其實已經有名無實,奄奄一息。(2節) [你要警醒]這個警告對於一個曾經因懶散而兩次被攻破的城市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將衰微的](2節)原文是[將要死的]。雖然撒狄教會還有一線希望,但這希望是[將要衰微的]。這個教會既沒有搞異端的熱心,也沒有興趣為真理爭辯,與世俗並無分別(4節),所以假先知,猶太人和羅馬人都懶得碰他們,生活毫無壓力。(3節) [要回想]可譯為[要記得](和合本修訂版)。[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3節)指起初所領受的福音。[遵守](3節)原文是現在式主動語態,表示持續遵守。[悔改](3節)原文是簡單過去式,表示立刻悔改。[我必臨到你那裡](3節),指主的管教臨到。[如同賊](3節),比喻出乎意料(16:15;路12:39-40)。這個比喻對於在史上兩次被晚上偷襲成功的撒狄城的信徒,是特別的提醒。主兩次強調,對於這樣的教會,唯一的希望就是[警醒](2,3節)。而[警醒]的方法,就是不斷向自己宣講起初[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福音。撒狄教會,只剩下[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4節)。信徒是蒙恩的罪人,但亞當的罪性並沒有根除。因此,教會若不分別為聖、持守真道,只要在真理之堤出現任何一個蟻穴,都會在行為上一瀉千里。[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指分別為聖,未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信徒。雖然撒狄教會只剩下[幾個]分別為聖的信徒,但這個教會仍是主手中的[七星](1節)。[他們要穿白衣與我同行](4節),可能指與基督一同誇勝(7:9)當時的羅馬市民穿著白色的託加長袍(Toga)參加凱旋儀式。 [配得過的](4節)顯示他們的行為與新耶路撒冷居民的地位相稱,所以配得參加基督的凱旋。當時所有希臘羅馬的城市都有正式的居民名冊,被驅逐的人將被除名。 [生命冊](5節),可能比喻新耶路撒冷的居民名冊。[認他的名](5節),指主耶穌將承認他們新耶路撒冷居民的身分。[得勝](5節)就是對主忠心,是重生的記號。聖靈呼召七個教會中[得勝的](2:7,11,17,26;3:5,12,21)原文都是現在分詞,表明忠心的信徒應當持續得勝,而不是得勝幾次就夠了;即使偶有失敗,也當屢敗屢戰,因為在裡面引導我們的不是自己,而是聖靈。[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2:7,11,17,29;3:6,13,22)就是主耶穌向眾教會所說的話。主耶穌向七教會所說的話,既針對每個教會的特點,也針對歷代所有的教會。主耶穌對七教會的稱讚,責備和要求,都是祂對眾教會的心意,也是祂對每個信徒的要求。[凡有耳的,就應當聽](6節)顯示許多人有耳卻聽不見,聽見卻不明白(賽6:9)。這句話在每封信中都出現(2:7,11,17,29;3:6,13,22),主耶穌傳福音時也常這樣提醒人。但主耶穌說[有耳可聽的](太11:15)是複數,是向著眾人說的;而這七封信中的[耳]卻是單數,是聖靈對歷世歷代每個信徒的個別提醒。 思想:或許今天也有不少這樣的教會,也許講起道來四平八穩,安慰勵志,社會名聲很好,信徒也很安逸。但正如主所警告的;因為這樣的教會在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2節) ,找不到主想看見的生命記號,乃是[將要死的]。 祈禱:親愛主,求你光照我們,面世界的衝擊,誘惑,使我們警醒,使我更倚靠主你,引導我們每日都活在主你的面前。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5:1-4啟示錄 15:1-4

代表審判玻璃海中[有火攙雜]彷彿一個天上的紅海。得勝者們已經渡到彼岸站在玻璃海上,而追趕的仇敵將要淹在其中。這些人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可能就是在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被提的那些得勝者(11:12;14:16)。拿著神的琴意思是拿著神所賜的琴,神以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顯示信徒的得勝是神所賜的。他們之所以能[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是因為他們的額上受了神的印(7:3)。摩西的歌 是引自申命記32章指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後,摩西站在紅海邊稱頌神施行拯救的歌(出15:1-18)當中包括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的關係。這歌也是羔羊的歌因為神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出埃及,正是預表羔羊救我們出黑暗入光明。同樣羔羊的歌這完全是一個約的形式; (1節)約的證人-天使;(2-3節)神的稱號:主,神,全能主宰啊;萬國之王;( 2-3節)神在歷史的作為-你的道路既公義又真實!(4節)誡命-唯獨你是聖潔的;(4節)審判與拯救。世人曾因獸的作為驚訝全地的人都希奇跟隨那獸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把戲,真正令人嘆服的是主神-全能者的作為。3-4節的詩歌內容全出自舊約聖經:[主神]出自摩3:13 。[你的作為大哉!奇哉!]出自詩92:5;110:2,139:14 。[萬世之王啊]出自耶10:7 。[祢的道途義哉!誠哉!]出自申32:4,詩145:17。[主啊,誰敢不敬畏祢]出自耶10:7 。[不將榮耀歸與祢的名]出自詩86:9 。[因為獨有祢是聖的]出自撒上2:2。[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出自賽2:2-3,耶16:19 。[因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出自耶11:20,詩98:2 。敬畏你是與拜獸和獸像(2節;14:11)對比。你的名是與獸名(2節;14:11)對比。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指審判已經開始了。3-4節的詩是得勝者在唱,但歌詞完全不提他們如何得勝,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靠主得勝,所以單單注目得勝的主。
思想:作者約翰要強調這一切都是與「約」有關的;人違背了神的約,就要面對約中所提出的後果。無論在舊約或在新約,神期待與我們建立施恩,公義的關係,更樂意帶著承諾維繫與祂美好的關係。我們有否願意每日都接受,謹守與主這個愛的承諾呢?
祈禱:親愛主,你從來未有改變,你對人的愛,人的承諾都一直信實到底,或許我們一次一次忘記主你愛的承諾,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不忘你的愛,你對我們生命的承諾。阿們!

啟示錄13:5-10啟示錄13:5-10

這獸的[口]和[權柄]都是[賜給它](5節)的,顯示敵基督本身並無能力和權柄,它的能力和權柄都是撒但給它的,也是神所允許的。這獸和但以理異像中第四獸的小角一樣(但7:8)也是滿口[誇大褻瀆的話](6節)。但它只是用來成就神旨意的工具(17:17)所以權柄是有限的,只能[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5節)。它所得到的權柄包括:1.[向神說褻瀆的話](6節)抵擋神,否定神,自以為神;2.[與聖徒爭戰](7節),逼迫信徒,攻擊教會;3.[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7節)控制全球,建立多元化的大政府。獸任意而行的日子只有[四十二個月]不能越過神允許的期限,信徒受苦的時間都是神所計算好的。因為[四十二個月]與神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安營四十二次相呼應(民33:5-49);而在以利亞時代三年半的大饑荒中(路4:25;雅5:17)。不管實際時間是多長,這[四十二個月]都是外邦人得勝的時期(11:2)同時也是教會蒙神保守的時期(12:6)更是信徒為主做見證的時期(11:3)。(6節) [褻瀆神的名]就是褻瀆神自己。對最初的讀者來說,多米田皇帝要求百姓尊他為神,正是[褻瀆神的名]。將來,敵基督要[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帖後二2:4)。[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6節)就是[神的殿](11:1)即神的教會。[聖徒](7節)就是那些[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的真信徒(12:17)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凡住在地上](8節)的人,指那些抵擋神的世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拜獸](4節)的人本主義教育體系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拜獸]的老師教出了越來越多[拜獸]的學生,世人越年輕,越[拜獸],[拜獸]的文化日益成為社會的主流。但是,[拜獸]的人都是沒有被神預定的,他們的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8節)。相反,無論是過去拒絕敬拜凱撒的殉道者,還是今天不肯隨從世俗的信徒,他們的名字早已被記在生命冊上,所面臨的逼迫和難處都在神永恆的計劃之中,地獄的權柄在他們身上並沒有能力![凡有耳的,就應當聽](9節),這是聖靈特別提醒受逼迫的信徒:下面一句話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信徒與獸爭戰的原則:[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這裡](10)。第10節引自先知耶利米的預言:[耶和華如此說:定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為刀殺的,必交刀殺;定為飢荒的,必遭飢荒;定為擄掠的,必被擄掠](耶15:2)。一方面,這是在鼓勵信徒:神是公義的[擄掠人的,必被擄掠](10)逼迫神百姓的人必遭公義的刑罰。受苦的信徒可以放心,仇敵不會永遠誇勝,神只允許獸[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5節),連獸的勢力都在[遵行祂的旨意](17:17)而拜獸者的痛苦將是[直到永永遠遠](14:11)。因為,我們要信靠公義,信實,全能的神始終掌管一切。另一方面,這也是在提醒教會:我們得勝[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12:11)[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10節)倚靠肉體的,必被肉體所害。信徒唯一的武器就是[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6:17)不能以暴制暴,靠血氣抗爭。因此,我們在逼迫中應當用[忍耐與信心]觀看神的作為,[直等到神的話都應驗了](17:17)。 思想:或許歷代的信徒都會好奇地問那獸是誰WHO?更期待何時發生WHEN?但作者卻要我們明白如何HOW!面對逼迫,困苦;正是歷世歷代信徒一次又一次面對生命的逼迫,困受,神的話是如何教導我們面對。面對黑暗的日子時,甚至要面對像獸如此兇惡可怕的敵人;神給了我們那兩樣武器叫我們可以得勝!就是聖徒的忍耐和信心(10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一直在歷史中作王掌權,儘管歷世歷代信徒面對不少的逼受,困苦,生活因信仰面對的委屈;甚至面對好像獸如此兇惡,可怕的權勢;但你仍然掌權,你是永遠的主,永在的王。求主教導我們面對在世的困苦,委屈的生活;使我們更堅忍和忠心信靠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