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9:12-21

啟示錄 9:12-21


[第一樣災禍](12節)就是第五號。[還有兩樣災禍要來](12節)是預告六號(13節-11:14)和第七號(11:15)將帶來的災禍。[金壇](13節)指在神寶座前獻上眾聖徒禱告的香壇(8:3-4)。 [有聲音從神面前金壇的四角出來](13節)表示第六號的災禍是聖徒的禱告引起,是神對祭壇下殉道者靈魂禱告的回應(6:9-10)。[幼發拉底大河](14節)位於伊拉克境內,是寧錄建造大城(創10: 8-12)和巴別塔的地方(創11:2-4)也是亞伯拉罕老家吾珥的所在。在以色列歷史上,亞述,巴比倫,波斯的侵略都是從幼發拉底河東來的。[幼發拉底大河]是應許之地的東北邊界(創15:18)也是羅馬帝國的東界,而這[四個使者](14節)就在應許之地和羅馬帝國的邊緣。[四個使者]原文前面有冠詞,表示特定墮落的天使,但身分不能確定。[捆綁](14節)表示他們一直受到限制,但此時神卻允許他們行動,表明神能使用一切人,事,物,甚至是黑暗勢力和大屠殺,來成就祂國度的計劃。舊約聖經的記載曾詳細到某年某月某日(民1:1;該2:10)但從未詳細到[某時]。(15節) [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原文前面有冠詞,表示那是一個特別的計劃,連時辰都定好了。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力量都在神主權的控制下,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成就神的旨意。前四號只是擊打了大自然的[三分之一](8:7-12),但第六號卻是[要殺人的三分之一](15節)。 [三分之一]表示數目非常大,但還不是大多數,顯示神雖然允許發生大規模殺戮,但還只是一個極其嚴厲的警告,並不允許全人類都被消滅。[他們的數目我聽見了](16節)表示[二萬萬]是個超乎想像的數字, 2X10,000X10,000即無數,數目眾多。[萬]在希臘語中用來表示無數的人群。因為當時的羅馬軍隊最多也沒有超過四十萬人。數量龐大的[馬軍](16節)或許將來自無底坑,也可能就是[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16:12)。[幼發拉底大河]是羅馬帝國毗鄰強敵安息帝國的邊疆[馬軍]自然會讓最初的讀者聯想到可怕的帕提亞騎兵。第六號所帶出的馬比第五號所帶出的蝗蟲更可怕,蝗蟲只是叫人[受痛苦五個月](5節),但馬[口中所出來的火與煙並硫磺](18節)卻[殺了人的三分之一](18節)。這場可怕的戰爭,就是後面將提到的哈米吉多頓大戰(16:13-16)。這些馬軍所造成的傷害是來自馬,而不是騎士。[馬的頭好像獅子頭](17節),形容其兇猛。[有火、有煙、有硫磺](17節),可能代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支如惡魔般的軍隊,會讓最初的讀者聯想到先知哈巴谷所描述的迦勒底人(哈1:8)。[尾巴像蛇](19節),可能像徵魔鬼的作為(12:二9)。害人的[尾巴]也會叫最初的讀者自然地聯想到帕提亞騎兵讓羅馬軍團大吃苦頭的[帕提亞回馬箭Parthian Shot]。約翰提醒我們,這一切都是他[在異像中看見](17節)的,所以對[那些馬和騎馬的](17節)描述也是像徵性的,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可怕的馬軍代表什麼。雖然神允許這樣可怕的殺戮的發生,但仍然給三分之二的人留下了悔改的餘地(18節)。然而,敬拜偶像的世人中毒至深,雖然身經浩劫,[仍舊不悔改自己手所做的](20節)。世人不肯悔改的光景,與出埃及時法老的剛硬完全一樣(出7:13,22)。在出埃及的十災中,埃及術士用[邪術](出7:11)模仿神蹟(出7:11-12;7:22 ;8:7),所以法老雖然懼怕,卻不悔改,繼續試圖倚靠偶像和人的努力來解決問題。 思想:若沒有神的主動揀選和聖靈的工作,無論是外面的苦難,還是內心的痛苦,都不能使他們迴轉歸向真神,反而讓世人更加痛恨福音、逼迫教會。因此,前六號的災難不是為了讓人悔改,而是像出埃及過程中的十災一樣,是成就國度的過程,也是神在仇敵的身上[得榮耀]的過程,更是證明仇敵無可推諉的過程! 祈禱:親愛主,是你要利用這個世界的魔鬼勢力與資源顯明這個世界的荒謬;我們面對今日如此的情況,求主使我們知道浸淫在世俗中文化與生活形態的人將面臨主你的審判;更使我們懂得每日真正敬拜的主。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7:9-17啟示錄 7:9-17

(9節) [此後開始了第二個插入的異象。當時的信徒人數不多,但約翰卻[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9節),這是給受苦的信徒極大的鼓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9節)包括外邦信徒和受印的以色列人(4-8節)他們來自世界各地,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14節)得勝者,很可能是殉道者(16節)。當世人在大災難中站立不住的時候(6:17)得勝的聖徒卻得以[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9節)。[白衣](6:11;7:9,13,14)原文是[白色長袍]象徵尊貴,在此代表稱義,得勝(14節)。在世人看來,殉道者是卑賤,失敗的,但神卻用[白衣]宣告:他們才是尊貴的得勝者。[棕樹枝](9節)是勝利的標記(約12:13),在住棚節的慶典中(利23:40)用來慶賀出埃及的勝利(利23:43)。第10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七個頌讚。本書一共出現了十四個頌讚(4:8,11;5:9-10,12,13;7:10,12;11:16-18;15:3-4;16:5-6,7;19:1-3,4,6-8)原文的形式都是可以頌唱的詩歌。[救恩](10節)是這些人所讚美的惟一主題,在[救恩]的計畫裡,神和羔羊缺一不可(10節)。惟有蒙恩的人才知道[救恩]的寶貴,天使雖然也稱頌神和羔羊(12節),但他們卻不像信徒能親嘗救恩的大愛。羅馬將軍在凱旋時身穿白衣進城,猶太人在馬加比收復耶路撒冷時手拿棕樹枝進城(馬加比二書十7)。而這個天上的異象卻顯明,忍耐,受逼迫的軟弱信徒才是最後的得勝者,他們將[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9節),來到寶座前。又如撒迦利亞先知所預言的,[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亞14:16)外邦人中被神所得著的聖徒,將要和以色列人一起來守天上的住棚節。第12節是《啟示錄》中的第八個頌贊,原文是詩。 [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12節),是用七重完全的頌詞來稱頌神。[大患難](14節)原文有冠詞,指特定的患難(3:10)也包括信徒為進神國所受的苦難(約16:33;徒14:22)。[出來](14節)原文是現在分詞,表示他們還在持續不斷地出來,可能指不斷地殉道(16節)。[曾經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14節),[洗]和[白浄]原文都是用簡單過去式,顯示這兩個過去一次的動作具有永遠的效果。這些得勝者無論是稱義,還是得勝,都是憑著[羔羊的血],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行為(加3:3)。[所以](15節)顯示蒙救贖的信徒被[洗白淨](14節)的目的,是為了作祭司(1:6)[在神寶座前](15節)晝夜事奉神(代上9:33)。神救恩的最終目的,是叫我們永遠事奉祂(22:3)。[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15節)意思是神將與他們同住。[要用帳幕覆庇skenoo]原文就是[住在](12:12)[同住](21:3)。(16節) [不再飢,不再渴]指靈裡完全得著滿足。在天上的住棚節,神[要用帳幕覆庇他們]所以[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16節)所有的苦難都已經成為過去(詩121:6)。16-17節引自賽49:10。(17節) [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25:8)象徵從苦難中得安慰,蒙釋放。在前六印驚天動地的災難之中(6:1-17)神藉著兩個異象(7:1-17)顯明了祂的信實和保守,就像暴風雨中的一個堅固,溫暖,明亮的避難所。 思想:今天我們在地上的事奉,不過是學習和操練,預備將來在天上的事奉。如果我們今天不甘心樂意事奉神(羅12:1)不渴慕神的同在,將來在天上[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15節)與神永遠同在,豈不成了一種可怕的煎熬?我們有否願意在生今,永恆中都樂意事奉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在我們生命中的看顧,因你是我們的牧者,你要牧養我們的一生,要要帶領看保守我們,求主使我們得見你的大能,每日投靠在你慈愛中。阿們!

啟示錄 6:7-17啟示錄 6:7-17

[灰chloros](8節)原文指一種黃綠色或青綠色,英文的氯氣(chlorine)就是由此而來,灰馬騎士代表瘟疫和死亡。[陰府](8節)是死人的靈魂暫時居住,等候審判的地方,所以[死](8節)和[陰府]形影相隨。這裡再次宣稱[有權柄賜給他們](4,8節)顯示死亡的權柄也是神所賜的。[刀劍,饑荒,瘟疫,野獸](8節)與神在舊約所預言的[四樣大災](結14:21;利26:22-26)完全相同。[地上四分之一的人](8節)指當時羅馬帝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啟示錄》寫完之後大約60年,羅馬帝國爆發安東尼大瘟疫,死亡率正是25%。在人類的歷史上,瘟疫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神多次使用大瘟疫來扭轉人類歷史的方向,用微小的病毒和細菌讓驕傲的人類學會謙卑。前四印帶出了地上的異象(2-8節),第五印則帶出了天上的異象。這些[靈魂](9節)是在羅馬帝國的殉道者,也可能指從亞伯到主耶穌再來之前的一切殉道者。舊約獻祭時,血要倒在[燔祭壇的腳]那裡(利4:7 ,18,25 )這些殉道者的靈魂[在祭壇底下](9節),象徵已經將生命獻給神為祭(羅12:1)所以他們與神同在神面前。現在[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所以這些殉道者都為神的公義得勝而禱告。這些殉道者已經脫離了苦難,住在榮耀裡,他們禱告[要等到幾時呢](10節),並不是祈求自己脫離苦難,而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11:2)。(10節) [聖潔真實]和[審判、伸流血的冤](10)一起道出了神的性情。[白衣](6:11;7:9,13,14)原文為[白色長袍],象徵尊貴。地上的強權擁有[白馬](2節),但殉道者得著[白衣]。在世人看來,殉道者是卑賤、失敗的,但神卻用[白衣]宣告:他們才是尊貴的得勝者。[安息片時](11節)是讓他們安息在祝福之中,等候神即將為他們伸冤(19:2)。(11節) [滿足了數目]顯示在神永遠的計劃中,有更多的殉道者要被殺。神的計劃既不加速,亦不耽延,而是要等到殉道者的數目滿足,然後才施行審判。第五印中殉道者們[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祢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10節)?而第六印所帶出的一系列災難(13-17節)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12-14節提到[天,地,日頭,月亮,星辰,山嶺,海島]七樣事物,代表整個宇宙都將發生劇烈的變化。亞細亞七城在第一世紀都遭遇過幾次嚴重的地震,因此,[地大震動](12節)的異象對讀者非常震撼。[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12節)引自珥2:31 [毛布]是用黑山羊毛織成的粗布,日食,沙塵暴和霧霾都會使[日頭變黑像毛布]月全食也會造成[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13節),可能是隕石雨,或是火山熔岩被噴上高空後掉落的景象。無花果熟了以後會掉下來,但未熟的無花果不會自動掉下來,除非是[無花果樹被大風搖晃](13節)。[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14節),這是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34:4)指大氣層劇烈變動、有如天在挪移,雲層滾動、好像捲起書卷。[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14節),這是先知耶利米的預言(耶4:24)指大地震引起巨大的地形變動。15節以完全的數目,列出了地上七種階層的人。他們的權力,地位,武力,財富,力量和身分,在審判的日子裡完全沒有用處。 [藏在山洞與岩石穴裡](15節),是引自先知以賽亞的話(賽2:10,19)比喻逃避神的追討。[倒在我們身上吧](16節)是引自先知何西阿的話(何10:8)。現在他們已經無處可躲,但仍然心腸剛硬,寧可在懼怕中被山岩壓死,也不願意面對[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16節)順服歸向神。當時[坐寶座的]乃是在羅馬的皇帝,他們甚至被當作神敬拜,而羔羊的跟隨者則被當作是迷信的一群。當神發怒的時候,人才能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坐寶座者]。整本聖經只有這裡提到了[羔羊的忿怒](16節)。神和羔羊[忿怒的大日](17節)那時神的忿怒震及全地,一切罪惡都將被追討(番1:18,人完全沒有抵擋的餘地。即使在這樣大的追討之中,神也給人留下了悔改的空間。前六印的災難(2-17節)主要是天災人禍。第六印雖然驚天動地,讓世人驚慌失措(16-17節),但卻很少有人被傷害。因為這些只不過是[忿怒的大日]的前奏,真正可怕的審判和災難要等到揭開第七印,展開書卷之後才會臨到(16:2-21)。 思想:無論面對不少的困苦,或許世人仍不肯悔改,反而越被審判,心越剛硬。作為信徒也常活在這矛盾之中,又否一面希望神不要鑑察,一面又盼望神時時看顧;一面嚮往天上的基業,一面又捨不得離開世界。還是願意作忠心得勝的聖徒[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7:9)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活面對不少的挑戰,看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世界,真的有不少讓我們離開神的藉口,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願意作你忠心得勝的聖徒[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