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的主題是[聖徒不可棄絕作兒子的救恩]1-3節的主題,是[忍耐奔跑信心之路]使用了羅馬運動場上賽跑的比喻。[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1節)比喻11章所列的舊約信心榜樣,就像羅馬運動場四圍看台上眾多的觀眾,正在激勵新約信徒奔跑信心之路,等候他們一起成為[完全](11:40)進入[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23節)。而信徒若要堅持跑到終點,就必須:1.[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1節)指競賽者要輕裝上陣,脫去容易妨礙比賽的外套;比喻信徒應當除去一切妨礙信心的事物,包括罪和[今生的思慮,金錢,宴樂](路8:14)。信心之旅是漫長的,有人半途而廢,有人虎頭蛇尾,都是因為背負了太多的累贅,消耗了過多的精力。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學習說[不],因為神要我們完成的是一生的長跑,而不是一時的短跑。2.[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1節)指競賽者不能選擇自己的路程,比喻每個人的信心之路都不是自己選的,而是神指定的。神[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不是短跑,而是長跑,不是為了勝過別人,而是為了到達終點,所以耐力比速度更重要。3.[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2節)信心之路的終點,是[坐在神寶座的右邊](2節)的耶穌基督。奔跑者要常專一注視主耶穌,就像競賽者把注意力集中在終點,才能不至動搖或偏離。因為祂是我們信心的[創造者和完成者],不但賜給我們奔跑天路的信心(弗2:8)而且賜給我們奔跑到底的能力(林後12:9),更作為領我們奔跑的[元帥](2:10)和忍耐受苦的榜樣(2節),使祂所賜的信心能得以完全(11:40)。[創始](2節)原文和[元帥]是同一個字。4.主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2節),因為祂知道[十字架]不是終點,而是通往寶座,得著榮耀(約17:1)的道路。因此,當我們半路疲憊,灰心喪膽的時候,應當思想[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3節)主耶穌,把注意力集中在基督身上,才能堅持到底,身心[免得疲倦灰心](3節)。3-17節的主題,是[忍受兒子所受管教]。[你們與罪惡相爭,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4節),可能是用運動場的拳擊項目作比喻,提醒我們,神很少帶領我們到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犧牲的地步,但我們卻常在信心之路[疲倦灰心](3節),甚至開始懷疑神的愛。因此,信徒應當明白,我們[所忍受的](7節)逆境,乃是神在愛中的管教,目的是為了訓練我們。5b引自七十士譯本箴三11,指出兩種管教的錯誤態度:1.[輕看主的管教](5堂)沒有學到功課。2.[灰心]喪志,不進反退。第6節引自七十士譯本箴三11-12,正確的態度是認識管教的意義:[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管教是神愛的記號,也是神兒子名分的標誌,因為:1.被神管教是得產業的證據(7-8節)。因為神的管教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兒女(申八5),讓他們能學會順從(五8)承擔責任,承受產業。人若從來沒有經歷過管教,恰恰暴露他們的身份[就是私子,不是兒子](8b);因為當時在婚姻之外所生的[私子]是沒有權利和地位的,父親不會耗費精力管教他們。2.順服管教是得永生的途徑(9-10節)。因為神的管教是基於更高的權柄(9節)和智慧(10節)[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10節)。信徒成聖的地位,是在基督裡白白得著的;但要活出神生命裡的[聖潔],卻是父神管教出來的。(9節) [萬靈的父]指神是我們屬靈生命的父。3.忍受管教的結果是正面的(11節)。[愁苦](11節)並不是神管教我們的目的,祂是要我們經歷管教以後,得著真正永恆的[快樂](11節)。受苦與人有益(詩119:67,71)正如修剪會使果樹結果子更多(約15:2);我們若順服管教,就能[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11節)。 [那經過鍛鍊的人](11節)指經過運動員訓練的人;運動員在艱辛的比賽後享受休息,就像[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的果子](和合本修訂版)。 思想:信仰之路都會遇到困境,難處;因此我們必須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我們人生中並沒有一個大過十字架;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我們不只是知道,而是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你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更為我們;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因著主你的人生成為我們的榜樣,更成為我們力量,使我們走完你賜予美好的天路。阿們!
希伯來書 12:1-11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3:7-18希伯來書 3:7-18
第7節原文[所以]開始。因為[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6節)所以要以出埃及時倒斃曠野的以色列人為鑑戒(7-19節)[不可硬著心](8,15節。[硬著心]比喻剛硬悖逆,在理性上否認神,情感上反對神,意誌上離棄神。7-11節引自詩95:7-11的七十士譯本,回顧出埃及時以色列人的失敗。詩95:7-8是後來猶太人在安息日黃昏崇拜的宣召經文(Kabbalat Shabbat),當時也是猶太人熟悉的安息日經文。[聖靈有話說](7節),顯示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和猶太教徒都承認舊約聖經是聖靈默示的(10:15)。跟隨摩西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曾在汛的曠野利非訂發怨言,表面上是因為缺水(出17:1-3)實際上是[不信](12節)質疑神的照顧和良善,所以惹神發怒。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不願順服神進入迦南,情願回到埃及為奴之地,結果被神懲罰[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民14:33),期間不斷地試探神(出15:23)觀看神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9節)以致成為惡習。[四十]在聖經裡代表徹底。[他們心裡常常迷糊](10節)指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內心悖逆,不肯順服,所以總是誤入歧途。[竟不曉得我的作為](10節)指不明白神的旨意和工作法則。沒有一個世代的人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經歷過那麼多的神蹟奇事,但神卻說他們[竟不知道我的道路],甚至[藐視]神(民14:22-23)。人若[存著不信的噁心]就會[心裡常常迷糊]再多的神蹟奇事也不能讓他們順服神的道路,遵行神的旨意。因此,雖然神用[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二4)領他們悔改,但卻[厭煩那世代的人](10節),定意拆毀他們,所以[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11節)。在詩95:11中[我的安息]指神所應許的迦南[安息地](申12:9)不是指救恩,而是預表信徒在基督裡的安息(4:3)。[進入我的安息]就是不再倚靠人的肉體,而是憑信心接受神已經做成的工作。(12節)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這是本書的第二個警告。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並非不信有神,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神的作為(9節),但卻仍[存著不信的噁心,把永生神離棄了](12節;民14:11)。因為他們不相信神的應許,不信靠神每日的供應,其實就是[不信]。當時[離棄]神的行為,特別指一些猶太信徒忍受不住環境的逼迫,離開教會,回到猶太教。本章三次提到[今日](7,13,15節),[今日]是我們進入安息的得勝關鍵,不但曠野的百姓如此,本信的讀者是如此,今天的信徒更是如此。所以[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13節);[天天彼此相勸]的原因:人的自我私慾和撒但的試探從來沒有變過,我們天天都有可能[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13節),結果就會[惹祂發怒,試探祂](8節),[隨流失去](二1)。[天天彼此相勸]的目的:讓我們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14節),證明我們屬於神家(6節),[就在基督裡有分了](14節),能在基督裡得著安息。[信心]原文也譯為[確信confidence]並不是指得救的[信心faith]。[天天彼此相勸]的內容:在3:7-4:13的交錯平行結構中,對應於4:1-13。人若[硬著心](15節)定意悖逆,即使是[聽見祂話](16節),[跟著摩西從埃及出來的眾人](16節),最終的結局也是[屍首倒在曠野](17節)。神的救恩不只是救我們脫離世界,更要帶我們進入基督的國度,在基督裡得著安息。人裡面[不信](12,19節)神的應許,外面就會[不信從](18節)神的道路。外面的[犯罪](17節)反映了裡面的[不信]。凡是自稱信主,生活中卻[不信從]主的人,其實就是[不信]。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神所賜的真實信心,只是人的理性,情感,意誌所冒充的自信,所以不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14節),[在基督裡有分]( 14節),結果[不能進入安息](19節)。 思想:今天,許多自稱信主的人雖然理智上承認有神,但卻把神排除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外,心思言行好像沒有神一樣,這就是[存著不信的噁心]。或許因為我們體貼肉體,也不願信從,而是用各種貌似屬靈的理由來試探神;聖靈警告我們:既回不了世界,也享受不了基督裡的安息;有了兒子的地位,卻承受不了兒子的產業,一生在曠野[繞行],成為被神[厭煩](10節)的人! 祈禱:親愛主,你最期望我們得著你的救恩,更願意我們進到你的安息;但我們有很多自我理性的選擇,甚至對主你的能力,慈愛充滿不信,求主憐憫我們,每日引導我們使我們單單信靠主你。阿們!
希伯來書 8:1-13希伯來書 8:1-13
第八章的主題是[大祭司耶穌更美的職任]作者從兩個方面論證[耶穌所得的職任是更美的](6節):1.祂在天上的聖所事奉(8:1-5);2.祂是更美之約的中保(8:6-13)。(1節)意思是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基督大祭司職任的重點。作者已經解釋了耶穌大祭司的身分,接下來要解釋基督大祭司的職任,所以不照地上利未祭司的製度和禮儀。這是5-10章所有討論的頂點:1.基督[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的寶座右邊]引自詩110:1但這裡不是為了強調基督的尊貴地位,而是表明基督是在天上的聖所事奉。2.基督[在聖所,就是真帳幕裡,作執事](2節)。惟有藉著大祭司基督在天上聖所的事奉,敬拜神的人才能真正親近神,這個目的是無法藉著地上的會幕和祭司達成的。3.[凡大祭司都是為獻禮和祭物而設立的](3節),主要職責是獻祭(4b)。基督[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7:27),具有永遠的功效。4.主耶穌在地上按肉身屬猶大支派,並非亞倫的子孫,所以按著摩西律法[必不得為祭司](4節)。5.摩西在曠野所造的帳幕,只是天上[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5節),但也必須嚴格按照神[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5節)建造,這就證明在天上有一個更大更美的聖所。這職任之所以更美,是因為[祂作更美之約的中保](6節),而這約之所以更美,是因為[這約原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 6節)。[更美之約]指新約。[中保mesites]原文的意思是[中間人,仲裁者]而7:22的[中保egguos]意思是[保證人,擔保人];這裡的中保是立約的雙方的斡旋者,任務是維持立約雙方彼此的交通。新約和舊約都是憑應許立的,但新約的[是憑更美之應許立的],因為神應許要把律法寫在人心裡(10節),能徹底解決人在神面前的難處,使人得著完全的赦免(12節)。(7節) [前約]指舊約;[後約](7節)指新約。[瑕疵](7節)是指律法並不能供應軟弱的人守約的能力(羅7:14-15)天性悖逆的百姓無法恆心守約(9節)。因此,神若照約履行,人都要落在神的定罪裡。8-12節引自七十譯本的耶31:31-34 (8節)神[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顯示新約和舊約一樣,既是神與團體立約(出19:4-6)也是與個人立約(出32:33 );並非舊約是集體與神的關係,新約是個人與神的關係。無論是新約或舊約,神的心意都是為了得著一群合一的百姓。 (9節)指西乃之約(出19:4-6)也就是舊約。[因為他們不恆心守我的約](9節)這是宣告人沒有可能倚靠自己守約,所以就成了舊約的[瑕疵](7節)。 [我也不理他們](9節),指神與人之間不能彼此相交,是神的百姓[不恆心]守約,背離神的必然後果。(10節)表明新約不倚賴人的熱心或敬虔,而是倚靠神;[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11節)不是說不必再教導律法的知識,而是說不必再教導[你該認識主]。若是律法被[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百姓就不必再彼此教導[你該認識主],而是人人都成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新約與舊約的相同點是: 1.內容相同,都是神宣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10節)。活在這種關係裡的立約之民都有守約的義務:舊約的百姓有責任順服神,保守自己在應許之地的[日子長久](申30:20);新約的百姓有責任順服神,[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裡](猶21)。2.律法相同,都被神稱為[我的律法](10節)。3.恩典相同,新約和舊約都是恩典之約,都是神主動透過恩典設立,藉著[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2:4)來施行。4.來源相同,舊約源自於神向亞伯拉罕應許的[永遠的約](創17:7)新約也是神向百姓應許的[永遠的約](耶32:40)。新約與舊約相比的[新]在於 1.守約的方式不同。舊約的律法是寫在石版上,從外面約束人;新約的律法卻是[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從裡面催促人。2.守約的根據不同。舊約是倚靠人自己的生命,而新約是倚靠基督作我們的生命。3.赦罪的途徑不同。舊約的百姓在神面前維持正確的立約關係,要靠人間的[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10:11)。新約的百姓卻是靠那永遠的的大祭司基督[只一次獻上祂的身體,就得以成聖](十10)。4.立約的中保不同;摩西是西乃之約的中保,但他縱然願意為百姓代死(出32:32)結果也只能悲嘆:[我知道我死後,你們必全然敗壞](申31:29) ;基督是[新約的中保](9:15)。因此,當時面對逼迫的猶太信徒不應該再回到猶太教。 思想:無論是舊約,新約都是指向耶穌基督,目的都是要藉著主的救恩來到神的面前,主要用約來承諾祂對我們的愛,承諾祂對我們的信實,我們有否樂意接受及對主的信實與愛向主回應祂承諾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無論在舊約及新約中你對我們的承諾,對我們的愛都沒有改變;求主使我們每日都珍惜,重視主你的承諾,你的愛;使我們懂得回應你的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