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13:1-8

希伯來書 13:1-8

13章的主題是[聖徒超越逆境],與第1章[聖子超越萬有]首尾呼應。1-17節勸勉信徒[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11:28)。雖然他們面對各種逼迫和難處(10:32-34),[必須忍耐](10:36);但卻不是消極地忍耐,而是[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12:12 -13),積極地勝過逆境。為此,1-17節進一步解釋了12:14-15的三項勸勉,這些勸勉是憑信心勝過逼迫和難處的秘訣:1.彼此相愛(1-3節):解釋[要追求與眾人和睦](12:14);2.聖潔生活(4-6節):解釋[要追求聖潔](12:14);3.靠恩堅固(7-17節):解釋[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12:15)。1-3節是[彼此相愛]的勸勉。[彼此相愛的心](約13:35)是信徒的記號。一時的[彼此相愛],和不信的世人並無分別;神所喜悅的是[常存弟兄相愛的心](1節),藉著事奉人來事奉神,不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當時,彼此相愛的常見操練是:1.[用愛心接待客旅](2節),不但朝夕相處的弟兄之間要彼此相愛,還要與素昧平生,無法回報的弟兄彼此相愛。當時旅店很少,名聲也不好,信徒旅行一般借宿當地信徒的家。[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2節),是引用亞伯拉罕和羅得的故事(創18:2-3)引導信徒思想:當我們遇見需要接待的弟兄時,是不是也要當把他們當作主耶穌差來的使者呢(太10:40-42)?2[記念被捆綁的人](3節)[記念遭苦害的人]指[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6:2)探望並服事那些為主受苦的人(太25:36)。[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3節),指感同身受(林前12:26)提醒自己:我們都活在肉身裡,若為主的緣故遇到捆綁和苦害,也會有同樣的軟弱,所以應該對弟兄有更多的體諒、同情和扶持。4-6節是[聖潔生活]的勸勉。過去和現在一樣,對聖潔生活的主要威脅包括兩個面向:1.淫亂:神所設立的婚姻關係是聖潔的(林前7:14),所以[婚姻,人人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4節)。一切在婚姻之外的[茍合行淫](4節)不但在當時的希臘文化中習以為常,今天也被世界的法律包容,被流行的時尚提倡。但每個信徒都應謹記:[神必要審判](4節)[因為我們的神是烈火](12:29)。2.金錢: [貪愛錢財](5節)會讓我們越來越遠離神,用錢財代替神,滿足自己。古往今來的世人都把無止境的物質慾望當作社會進步的動力,拚命追求更多,更好,更大,但信徒卻[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5節),不把錢財當作偶像。因為世人只能在錢財裡尋求安全感,但跟從主的信徒卻有神無條件的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5節;申31:6,8)所以可以[放膽](6節)地宣告:[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6節;詩118:6)。7-8節的主題是[效法從前的教會領袖]。第7節信心必然會在那些真正的傳道人的生活中產生功效(11章),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他們一生的成果],來[效法他們的信心]。[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8節),祂始終都是信心的來源和對象,祂啟示的真理永遠不變。因此,過去的傳道人的信心榜樣,可以成為後人效法的典範;過去的傳道人的教導真理,也值得我們[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 思想:世界一切人事物都會改變,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面對我們餘下的生命我們應該追求,期待的是甚麼呢?我們有否願意被不改變的神成為我們真正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無論你的公義,信實,慈愛沒有絲毫的改變;唯有你是我們生命的追求,是我們生命的意義,願主使我們真知道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7:20-28希伯來書 7:20-28

20-28節證明基督的祭司職任是永遠的。人間的祭司是根據律法條例設立的(18節)而[耶穌為祭司](20節)是根據神的誓言設立的(17節)。根據律法設立的祭司有被廢除掉的(撒上2:36)當時羅馬政權也常根據政治的需要廢立猶太教大祭司。[只有耶穌是起誓立的](21節)所以[絕不後悔](21節)[永遠為司祭](21節)。21節引自詩110:4。(22節)顯示[約]與祭司職任之間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祭司職任是由約而生,另一方面,約的基礎就是祭司職任(11節)。只有透過祭司的工作,才能達到約的目的,建立並維持神與人之間的相交關係。1.[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12節)律法所代表的舊約也必然更改。而新祭司的興起,意義新約的生效。2.[更美之約]就是[新約]9:15)[起誓立的](21節)新祭司比[不是起誓立的](21節)舊祭司更美多少,新約就比舊約更美多少。因為約的永久性,在於祭司職任的永久性。新約的祭司耶穌是由神[起誓立的],既然祂的祭司職任是永遠的,新約也就成為一個[永約](13:20)所以比暫時的舊約更美(8:13)。3.[中保egguos]原文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是法律名詞,意思是[保證人,擔保人]。主耶穌所擔保的是新約的永久性。因為主耶穌的祭司職任是[起誓立的]永遠職任,[絕不後悔],所以就保證了以這職任為基礎的新約是永遠有效的,不會像舊約那樣被[廢掉](18節)。人間的祭司[都是必死的人](8節)[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23節),大祭司的職任都是暫時的(民35:28) 。但耶穌基督[既是永遠常存的,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24節),不必由別人繼承,所以這位永遠的大祭司能[拯救到底](25節)。(25節)表明若人不肯[靠著祂],就沒有其他的途徑可以[進到神面前];人若[靠著祂],[便可以進到神面前](19節),而[永遠常存的]主耶穌就會負責在時間上[拯救到底],[為凡順從祂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5:9)。(25節)永遠在父神的右邊[替我們祈求](羅8:34)永遠都能求神[體卹](4:16)[搭救](2:18)落在試探和磨難中的信徒,確保我們最終被領進[榮耀裡去](2:10)。新約的大祭司不但擔保[更美之約]的永久性,而且保證[更美之約]的履行;祂不但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了[更美之約],並且負責把[更美之約]的履行;祂不但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了[更美之約],並且負責把[更美之約]實現在被揀選的人身上。[聖潔](26)是神性情的完全彰顯。[無邪惡](26)原文意思是[無罪的,誠實的]。[無玷污](26)指[不會被弄髒的],雖然主耶穌來到罪人中間,卻不會被罪玷污。[遠離罪人](26節)意思是與罪人分開,主耶穌雖然[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2:17),祂的心思言行卻遠離罪人的心思言行,祂所走的十字架道路也遠離罪人所走的路。(26節) [高過諸天]指主耶穌被高舉的超越地位1:3)祂正在天上的至聖所任職。[原是與我們合宜的](26節)顯示主耶穌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大祭司,最適合為我們完成救贖的工作。[我們]不是指所有人,而是指那些[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25節)。人間的大祭司[每日](27節)都要獻上燔祭(出29:42)和素祭(利六20),但為自己的罪獻祭卻是在每年的贖罪日(利16:29-34)。因此27節的意思是:[在祂每日的事奉中,祂不像那些大祭司一樣為自己獻祭…]。主耶穌是[聖潔,無惡,沒有玷污](26)的,也是[永遠常存的](24節),所以祂在十字架上[將自己獻上](27節),就能代贖所有信靠著祂的罪人;並且[祂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27節),果效存到永遠。28節 [律法以後]指詩110:是在頒布律法之後所寫的。 [立了兒子為大祭司]是把詩110:4與詩2:7合併起來。本節總結了根據[律法]和根據[起誓]所立的大祭司的最大的不同,證明了主耶穌祭司職任的超越。 思想:主耶穌藉著降卑,受死和高升,完成了在地上的彌賽亞使命,完全勝任作我們永遠的大祭司(23-25節)。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 祈禱:親愛主,你為我們降卑,受死付上最大的代價,你真很想我們每一個都能到神的面前,你更要拯救我們到底,因為你是長遠活著,替我們祈求。這真的是一個完美的救恩。阿們!

希伯來書 2:9-18希伯來書 2:9-18

9-18節從十個面向論證,基督的救恩將恢復人的榮耀(10節)。第一.祂道成肉身(9a): (9節)這句話顯示:[頭一個人](林前15:47)亞當失敗了(8b),惟獨[第二個人](林前15:47)基督得勝了(9節)。這是本書第一次提到耶穌基督的名字,特地使用了祂道成肉身做人子的名字[耶穌](9節),顯示主耶穌是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成就了[這麼大的救恩](3節)。2.主耶穌並沒有選擇成為大有能力的天使,而是成為比天使微小的人。本書強調: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但祂從來都不是天使。第二.祂為人代死(9b): 基督[受死的苦](9節)完全地經歷了死亡,包括身體的死亡,精神的痛苦與神的隔絕(太27:46) [受死的苦]本是人類最大的難題,卻成了基督得榮耀的道路。第三.祂是帶領者(10節):[元帥ἀρχηγός](10節)原文的意思是[創始者.領袖] [君王](徒5:31)。只有這位元帥才能帶領人類進入救恩.回到神面前;因為[為萬物所屬](10節)的神是創造和救贖的原因[為萬物所本](10節)的神又是創造和救贖的動力。基督受苦的目的,是為了讓父神能[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10節)。基督道成肉身,帶領人類進入救恩的使命,必須[因苦難得以完全](10節).在十字架上才能成就救贖。第四.祂是長兄(11-13節):基督是[那使人成聖的](11節)祂藉著自己的血和道使信徒[得以成聖](11節)。因此,道成肉身的基督和重生的信徒[都是出於一](11節) [所以,祂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11節9)。作者引用了三本舊約聖經來證明這種弟兄的關係:1. (12節)這是引用詩22:22。詩中的彌賽亞經歷苦難之後(詩22:12-18),將父神啟示給眾弟兄。2.[我要倚賴祂](13a)這是引用賽12:2。基督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凡事不是倚靠超自然的能力,而是倚賴父神,成為信徒可以效法的榜樣。3. (13節)這是引用賽8:18。信徒是神賜給基督的得勝見證(約6:37),正如神把兒女賜給先知以賽亞作為預兆和記號。第五.祂是得勝者(14節):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和那些預定得救的神的[兒女](13.14節)一樣,[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14節),具有完全的人性,所以也會和人一樣死亡。這是為了[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14節)。第六.祂是釋放者(15):[怕死](15)的人所害怕的不一定是死亡,而是恐懼本身。第七.祂是拯救者(16-17a):基督並沒有成為大能的天使,因為救恩是神為按照祂的形像被造的人預備的,墮落的天使得不著赦免(彼後2:4 )。因此,凡事[與祂的弟兄相同](17節)目的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16節)。第八.祂是大祭司(17b):1.大祭司只能從人中間挑選(5:1),基督若要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替罪人贖罪,就必須成為完全的人[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17節)只是沒有犯罪(4:15)。這位大祭司是對人[慈悲](17節)向神[忠信](17節)。第九.祂是挽回祭(17c):[挽回祭ἱλάσκομαι](17節), [挽回祭]在希臘文學中,指外邦人用獻祭來討好忿怒的假神。但聖經借用[挽回祭]這個異教名詞,所表達的概念與異教截然不同:1.異教假神的忿怒是易怒霸道.反复無常的,而真神的忿怒則是出於祂對一切罪惡公義.不變的恨惡。所以有必要進行挽回;若是否認神會[忿怒],就是否認神的完全公義,祂的愛將被貶低為多愁善感。基督不但是[挽回祭],也是獻上[挽回祭]的祭司,祂如今仍然是[挽回祭],因為祂一次獻上的祭永遠有效(10:10)。第十.祂是幫助者(18節):[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18節)主耶穌並不需要[被試探而受苦](18節)的經驗,就能對我們的難處感同身受,並且比我們更了解人的真正需要。但祂卻在肉身裡親自[被試探而受苦],是要讓受苦的人確信祂能[體卹我們的軟弱](4:15);祂又在肉身裡勝過了試探,是要讓受試探的人效法祂.靠著神的話語得勝。 思想:主耶穌基督為為人讓我們明白,生命中的試探和逼迫並非信徒退後的理由,而是我們經歷救恩的機會-那位又真又活的基督必與我們同在,用恩典加給我們力量(林後12:9)為我們[開一條出路](林前10:13),讓我們能在人生中經歷主榮美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耶穌,你從天到地為我們成為一個人,你經歷過成長,痛苦,試探,你最能明白人的感受,因你進到我們人的感受裡面,你更拯救我們,因你沒有犯罪,願主你榮美的生命每日都光照我們,好讓我們每都活出主你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