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13:9-25

希伯來書 13:9-25

[那諸般怪異的教訓](9節)都是從前的傳道者沒有教導過的,而是來自猶太教。屬靈的生命只能[靠恩得堅固](9節),讓[施恩的聖靈](10:29)來堅固,剛強。(9節) [靠飲食]就是倚靠人的獻祭和行為。[飲食]可能是指先被獻上為祭,然後由獻祭者享用的平安祭(利19:5-6)。新約的信徒[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9節),因為我們另外有一個祭壇和祭物(10-12節):1.新約的祭壇比喻十字架,[上面的祭物](10節)比喻基督。2.這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12節)。因為基督是[一次永遠的贖罪祭](10:12)[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作贖罪祭](11節)。舊約贖罪祭分兩種:若祭祀的血沒被帶進聖所,祭司應當吃掉祭物(利6:26);若是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利4:5)祭司就不可吃(利6:30),祭物必須[被燒在營外](11節)。3.舊約大祭司[一年一次](9:7)在贖罪日帶著血進入至聖所,為自己和百姓贖罪(利16:27),使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得潔淨,使盡一切的罪愆](利16:30)。同樣,[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 [也就在城門外受苦](12節),被釘在耶路撒冷城外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太27:33),就像贖罪日的祭品[被燒在營外]。13節比喻猶太信徒脫離棄絕主的猶太教,甘心被猶太社群驅逐。14節這是信徒應當跟隨基督[出到營外]的原因和目的。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地上[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12:27)。當年輝煌的羅馬城、亞歷山大城,耶路撒冷城,如今早已成為廢墟。在新約的祭壇上,信徒的屬靈獻祭[要靠耶穌](15節),因為祂是我們的大祭司。15-16節列舉兩種[神所喜悅的](16節)祭物,都是屬靈的平安祭,是刻意與第9節物質的平安祭作對比:1.[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15節),這是[與神相交](約壹1:6),動機是因為愛神。神喜悅祂的百姓[以感謝為祭獻與神](詩50:14)這是[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15節)。感謝祭是一種平安祭(利7:12)人越認識神,越充滿感恩。2.[行善與捐輸](16節)這是與弟兄[彼此相交](約壹一7),動機是因為愛神而愛弟兄(約壹4:20-21)。[行善與捐輸]的對象雖然是人,但實際上是向神獻上的平安祭(利3:1-17)。17節的主題是[順服現在的教會領袖]信徒不能因為同為弟兄而輕看教會領袖,必須[遵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並且要順服](17節),這實際上是順服神。而教會領袖的首要責任,是為信徒的靈魂警醒,若只是關心教會人數的增長,各種工作的開展,卻不能照看,造就群羊的屬靈生命,將來就無法向主[交帳]。18-19節是作者請收信者代禱,顯示作者與收信者的關係密切,也顯示作者非常注重代禱的功效。雖然代禱並不能搖動神的手,但卻能使代禱者的信心更長進,與神更親近。18節代禱的原因不明,可能因為作者改變了行程(19節)。20-21節是作者為收信者祝禱。這段禱告意味深長,蘊含豐富的真理:1.[願賜平安的神](20)使人[從死裡復活的神](20節)[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20節),這三個稱呼對於面臨逼迫的信徒是極大的安慰和鼓勵。2.主耶穌是獻上[永約之血](20節)的[大祭司](9:11),也是[群羊的大牧人](約10:11-18)。父神[憑永約之血](20節)使主耶穌從死裡復活,表明祂的獻祭已經蒙神悅納,也證明以祂的獻祭為基礎的新約已經確立了。3.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21節),目的要叫我們適合[遵行祂的旨意](21節)。沒有人能靠著自己的努力[遵行祂的旨意],只有神的工作才能使人的工作成為可能:祂先用各樣美善的屬靈恩賜裝備我們(21節),藉著耶穌基督的靈在我們心裡[行祂所喜悅的事](21節)。只有神自己的工作,才能使[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21節)。22-25節是書信的結尾。[略略寫信](22節)指與本信所涉及主題的重要性和難度相比,本信的篇幅並不太長,省略了一些事而未詳細說明(9:5) 比《羅馬書》和《哥林多前書》都短。[勸勉的話](22節),原文為複數,指分佈在本信中的勸勉。提摩太是本信惟一提到名字的人,作者是提摩太的同工,很可能也是保羅的同工。提摩太很可能是保羅殉道後被囚(提後四6),主後68年尼祿死後被釋放的。[引導你們的各位](24節)指收信教會的長老和同工。[從義大利來的人](24節),可能是定居海外的義大利人。本信可能是寫給羅馬教會的,所以他們也一起向羅馬教會問安。 思想:主 [出到營外,就了祂去]是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走十字架的道路,與基督一同受苦。特別指當時的猶太信徒脫離猶太教,放棄羅馬帝國對合法宗教的保護,預備面對各種逼迫,甚至殉道。我們有否看到主的捨己使我們願意作捨己的人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的罪,出到營外,為我們受苦受受死,願我們看看捨己的你,使我們作你真的門徒,使我們更明白十字架,願意為主作捨己的人。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10:1-14希伯來書 10:1-14

1-4節的主題是[律法的獻祭不能除罪]與11-14節[基督的獻祭永遠除罪]前後呼應。第1節[完全]指罪人因著罪得赦免(18節),良心得潔淨(2-3節),得以毫無阻攔地親近神(7:19),事奉神(9:14)。第2節[不再覺得有罪了],指罪人知道自己的罪已得赦,不再被神看為污穢(亞3:3-4),所以良心得著潔淨,恢復平安。只有基督的獻祭才有[一次潔淨]永久有效的功能。[獻祭的事豈不早已停止了嗎]表明律法的獻祭並沒有永久的果效,也暗示當時聖殿的獻祭還在進行,表明本信寫於主後70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之前。舊約每年的贖罪日,都證明前一年的贖罪祭並沒有永久除去罪,功用只是[叫人每年想起罪來](3節),提醒人還必須預備下一年的贖罪日。[罪]原文是複數,就是從上一個贖罪日到這個贖罪日之間所累積起來的罪。而大祭司在贖罪日獨自進入至聖所,這個行動本身就讓百姓深刻地體會到,罪仍然阻擋他們與神相交。[公牛和山羊的血](4節),是贖罪日的獻祭。舊約的獻祭只能提供外表和禮儀的潔淨,並沒有[除罪](4節)的實際功效。因為人的罪與犧牲的血之間並沒有真正的關係,公牛和山羊是沒有理性的,它們被殺既非出於自願,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所以它們的血並不能除去作為萬物之靈(2:6-8),有道德意識的人的罪。整個舊約獻祭制度的惟一價值,是預表更美的祭物基督(5-10節)。5-10節的主題是[神預備了更美的祭物],這是9:23-10:18[基督是更美的祭物]的中心。舊約的[祭物和禮物](5節)[燔祭和贖罪祭](6節)並沒有[除罪](4節)的功效,所以並不能使神心滿意足,只有聖潔無罪的基督才能蒙神悅納,[擔當了多人的罪](九28)。5-7節引自詩40:6-8的七十士譯本,採用了猶太拉比的米大示釋經法,先引一段舊約經文(5-7節),然後加以詮釋(8 -10節):[你曾經給我預備了身體](5節),在希伯來舊約中是[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舊約的律法規定,若有奴僕願意終身服事主人,他的主人就要用錐子穿他的耳朵,表示接納他的獻身(出21:5-67)。因此,[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相當於[你曾經給我預備了身體]作為奉獻之用。[為要照你的旨意行](7節)顯示基督道成肉身,成就救贖,完全是根據父神的旨意。救恩不是慈愛的聖子從忿怒的聖父手下搶救人的生命,而是[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羅3:25),主動[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壹4:10)。[可見祂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10節),指基督用自己作為更美的祭物,代替了[按著律法獻的](8節)的祭物。救恩是聖父,聖子,聖靈共同工作的結果。基督一次獻上的身體是父神為祂預備的(5節),父神接納我們,是因為基督完全遵行了祂的旨意(7,9節)。而[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9:14),我們才能永遠[得以成聖](10節),與父神恢復正常的關係。11-14節的主題是[基督的獻祭永遠除罪]與1-4節[律法的獻祭不能除罪]前後呼應。祭司的[站著](11節)與基督的[坐下](12節)成對比,[站著]表示還沒完成工作。祭司的[屢次](11節)與基督的[一次](12節)成對比,[屢次]表示舊約的祭物[永遠不能除罪](11節)。12-13節引自詩110:1宣告基督已經成就了救贖,等候最終的得勝:12節顯示基督一次獻祭的除罪果效是永遠的。 [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14節),使那些被基督分別為聖的人與神的關係得以完全(15-18節),也就是罪得赦免( 18節),良心得潔淨(2-3節),毫無阻擋地親近神(7:19),事奉神(9:14)。[從此,等候祂仇敵成了祂的腳凳](13節)這也是提醒讀者,不要置身於已被打敗的仇敵之列(2:14),而要站在得勝的基督一邊。 思想:因為主耶穌基督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主的救贖帶來的不只是讓我們罪得赦免,更要我們成為聖潔,完成屬於神,完全進到與神美善的關係中,這才是主所作成救恩的功效,也是我們生命最重要處理的事情。 祈禱:親愛主,你為我們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你的救恩是完美的,你所作成的是要我們永遠屬於神,更能永遠完全地到神的面前。願我們每日都享受在你成就的美善的救恩中。阿們!

希伯來書 1:5-14希伯來書 1:5-14

5-14節引用了七段舊約經文,從七個面向宣告神的兒子超越天使:祂是受生的兒子(5節)[受生begotten]是【尼西亞信經】的用語:1.祂接受天使的敬拜(6節);2.祂的僕役是天使(7節);3.祂是神國之王(8-9節);4.祂是創造者(10節);5.祂是長存者(10-12節);6.祂是得勝者(13-14節)。7.第5節原文以[因為]開始,顯示5-14節是解釋為何神的兒子[遠超過天使](4節)。8.第5節引用了猶太人都接受的兩節舊約彌賽亞預言:1.[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5節)引自詩2:7彌賽亞詩篇。2.[我要作祂的父,祂要作我的子](5節),引自撒下7:14大衛之約。雖然天使也被稱為[神的眾子](伯1:6)但他們都是受造之物。只有神的兒子才是被生的(5節)與神是在生命裡的連結,並不是受造之物(西1:15)。天使只是傳遞生命信息的使者,而神的兒子卻是生命本身(約11:25);神兒子把真正的生命顯明在人面前,惟有祂才能叫人[得生命](約10:10)。(6節)引自神對彌賽亞的應許:[我要立祂為長子,為世上最高的君王](詩89:27)。1.[長子]指神的兒子復活之後的尊貴地位(出四22)。祂原是神的獨生子(約1:18),但因著祂的死而復活,讓所有信祂的人都得著[長子]的尊貴地位。2.[長子]也顯示神的兒子超越的地位,祂不只是[首生者](西1:15),配[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神的使者都要拜祂](6節)引自申三十二43證明神兒子的神性。[神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人](7節),引自詩一104:4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比喻天使是神所使用的器皿,雖然能力很大,但都是受造之物,但神的兒子卻是[創造諸世界的](2節)。8-9節引自詩45:6-7。天使只是[使者]、[僕人],神的兒子在國度裡卻是坐寶座的君王(8-9節)。[同伴](9節)在此是藉喻天使。雖然天使從未受膏,但前後文都是神的兒子與天使的比較,所以這裡是用借喻來襯托神的兒子比天使更偉大。10-12節引自詩102:25-27。雖然這段經文在詩102篇裡是指著聖父說的,但聖靈在此卻應用到聖子身上,表明父和子是一體的,這是猶太教徒成為基督徒的重大觀念改變。[立了地的根基](10節)指創造(伯38:4)。[天](10節)與[地]合起來,代表一切受造之物。在當時的希臘羅馬文化之下,人們普遍相信這個世界是永不朽壞的。但詩篇早已啟示,受造世界看起來不變,其實都是暫時的。[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11節),熵值越來越大,最後歸於[熱寂]死亡。[像衣服],暗示天地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供人生存(亞12:1)。(13節),引自詩110:1,這是主耶穌(太22:44)彼得(徒2:34 ;彼前3:22)保羅(林前15:25)都引用過的彌賽亞詩篇,在本書中也被兩次引用(13節;10:12-13)。神的兒子坐在寶座上,不但顯明了祂超越一切受造物的王權,也顯明了祂超越仇敵的得勝。神的兒子只一次被差到世上(10:10),天使則是持續不斷地[被差遣](14節);神的兒子是道成肉身的神僕(10:5-7)天使只是[服役的靈](14節);神的兒子作成了永遠的救恩(2:10;5:9),天使則是[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14節)。因此,信徒應把心思單單放在神的兒子身上,而不是注意天使,或把神的兒子降到與天使同等的地位上。 思想:神的兒子能使無形的能量轉化為有形的質量,也能讓有形的質量轉化為無形的能量,祂【權能的命令】(3節)是遠超一切受造的包括:天使,人類以及任何的事物。我們有否將其他的人,事,物當作與主基督耶穌同等的地位在我們心中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基督,你是充滿榮耀權能的神,你是生命的主,更是創造我們生命的主宰;沒有任何人,事,物,能與你相比,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真知道認識我們生命的主。不再以別的人,事,物代替主你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