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3:7-18

希伯來書 3:7-18

第7節原文[所以]開始。因為[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6節)所以要以出埃及時倒斃曠野的以色列人為鑑戒(7-19節)[不可硬著心](8,15節。[硬著心]比喻剛硬悖逆,在理性上否認神,情感上反對神,意誌上離棄神。7-11節引自詩95:7-11的七十士譯本,回顧出埃及時以色列人的失敗。詩95:7-8是後來猶太人在安息日黃昏崇拜的宣召經文(Kabbalat Shabbat),當時也是猶太人熟悉的安息日經文。[聖靈有話說](7節),顯示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和猶太教徒都承認舊約聖經是聖靈默示的(10:15)。跟隨摩西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曾在汛的曠野利非訂發怨言,表面上是因為缺水(出17:1-3)實際上是[不信](12節)質疑神的照顧和良善,所以惹神發怒。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不願順服神進入迦南,情願回到埃及為奴之地,結果被神懲罰[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民14:33),期間不斷地試探神(出15:23)觀看神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9節)以致成為惡習。[四十]在聖經裡代表徹底。[他們心裡常常迷糊](10節)指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內心悖逆,不肯順服,所以總是誤入歧途。[竟不曉得我的作為](10節)指不明白神的旨意和工作法則。沒有一個世代的人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經歷過那麼多的神蹟奇事,但神卻說他們[竟不知道我的道路],甚至[藐視]神(民14:22-23)。人若[存著不信的噁心]就會[心裡常常迷糊]再多的神蹟奇事也不能讓他們順服神的道路,遵行神的旨意。因此,雖然神用[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二4)領他們悔改,但卻[厭煩那世代的人](10節),定意拆毀他們,所以[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11節)。在詩95:11中[我的安息]指神所應許的迦南[安息地](申12:9)不是指救恩,而是預表信徒在基督裡的安息(4:3)。[進入我的安息]就是不再倚靠人的肉體,而是憑信心接受神已經做成的工作。(12節)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這是本書的第二個警告。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並非不信有神,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神的作為(9節),但卻仍[存著不信的噁心,把永生神離棄了](12節;民14:11)。因為他們不相信神的應許,不信靠神每日的供應,其實就是[不信]。當時[離棄]神的行為,特別指一些猶太信徒忍受不住環境的逼迫,離開教會,回到猶太教。本章三次提到[今日](7,13,15節),[今日]是我們進入安息的得勝關鍵,不但曠野的百姓如此,本信的讀者是如此,今天的信徒更是如此。所以[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13節);[天天彼此相勸]的原因:人的自我私慾和撒但的試探從來沒有變過,我們天天都有可能[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13節),結果就會[惹祂發怒,試探祂](8節),[隨流失去](二1)。[天天彼此相勸]的目的:讓我們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14節),證明我們屬於神家(6節),[就在基督裡有分了](14節),能在基督裡得著安息。[信心]原文也譯為[確信confidence]並不是指得救的[信心faith]。[天天彼此相勸]的內容:在3:7-4:13的交錯平行結構中,對應於4:1-13。人若[硬著心](15節)定意悖逆,即使是[聽見祂話](16節),[跟著摩西從埃及出來的眾人](16節),最終的結局也是[屍首倒在曠野](17節)。神的救恩不只是救我們脫離世界,更要帶我們進入基督的國度,在基督裡得著安息。人裡面[不信](12,19節)神的應許,外面就會[不信從](18節)神的道路。外面的[犯罪](17節)反映了裡面的[不信]。凡是自稱信主,生活中卻[不信從]主的人,其實就是[不信]。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神所賜的真實信心,只是人的理性,情感,意誌所冒充的自信,所以不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14節),[在基督裡有分]( 14節),結果[不能進入安息](19節)。 思想:今天,許多自稱信主的人雖然理智上承認有神,但卻把神排除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外,心思言行好像沒有神一樣,這就是[存著不信的噁心]。或許因為我們體貼肉體,也不願信從,而是用各種貌似屬靈的理由來試探神;聖靈警告我們:既回不了世界,也享受不了基督裡的安息;有了兒子的地位,卻承受不了兒子的產業,一生在曠野[繞行],成為被神[厭煩](10節)的人! 祈禱:親愛主,你最期望我們得著你的救恩,更願意我們進到你的安息;但我們有很多自我理性的選擇,甚至對主你的能力,慈愛充滿不信,求主憐憫我們,每日引導我們使我們單單信靠主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9:1-14希伯來書 9:1-14

第1節[禮拜](1,9,10:2)原文又被翻譯為[事奉](14節;12:28)敬拜是事奉的本質,事奉是敬拜的表達,兩者密不可分(太4:10)。所以2-5節勾勒出摩西帳幕的榮美,引導我們思想新約更大的榮耀。收信的猶太信徒都熟悉摩西的帳幕,這帳幕是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與神立約時,摩西根據神在山上所指示的樣式支搭的,而當時希律王重建的第二聖殿則並非完全符合神所指示的樣式。2-5節原文是交錯對稱的結構,用來強調[第二幔子](3a)使[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8節)。[前一層](2節)指進入帳幕門口的第一層,稱為[聖所](出26:33)。 [第二幔子](3節)是把帳幕分隔成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出26:33)外面那層是聖所,裡面那層是[至聖所](3節),只允許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7節)。在聖堂裡,[燈臺](2節)是聖所內部唯一的光源(出25:37),[桌子](2節)用來擺放陳設餅(出25:30),[陳設餅](2節)是擺列成兩行的十二個餅(利24:5-6)。在至聖所裡[有包金的約櫃](4節),裡面[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4節)。第一聖殿被毀以後[約櫃]就失蹤了,後來重建的第二聖殿裡不再有約櫃。[金香爐](4節)在幔子前(出40:26),擋在至聖所的入口,被稱為[耶和華面前的祭壇](利16:12,18)。金香爐所燒出來的香透過幔子瀰漫到至聖所裡,到達神的[約櫃]前,所以金香爐常與約櫃相提並論(出30:6)。帳幕裡的每樣物件,都有重要的屬靈象徵意義,但作者在這裡提到那些榮耀的物件,並不是為了解釋其屬靈意義,所以[現在不能一一細說](5節)。因為他所要細說的,乃是帳幕事奉的有限(6-10節)和基督大祭司更美的事奉。6-10節原文是由多個子句構成的一個完全句,指出地上帳幕的事奉有兩個有限之處:1. (6-8節)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2. (9-10節)獻祭不能潔淨敬拜者良心。6-8節指出:在地上的帳幕裡,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第6節雖然帳幕裡面非常榮耀,但裡面的事奉非常有限。司祭必須不斷進入聖所[行拜神的禮](6節)。[頭一層帳幕仍存的時候](8節)指舊約獻祭制度還存在的時候。摩西帳幕的樣式和舊約的獻祭制度都是聖靈所啟示的,[聖靈用此指明](8節)舊約的百姓無法直接來到聖潔的神面前,進入至聖所的路受到限制。因為進入至聖所的道路並不通暢(8節),只有大祭司能在每年七月十日的贖罪日(利16:29-34),獨自帶著血進入至聖所,先為自己贖罪(利16:11-14),再為百姓贖罪(利16:15-19)。而藉著基督,新約的每個信徒隨時可以[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10:19-20)。9-10節指出:在地上的帳幕裡,獻祭不能潔淨敬拜者良心。第9節 [現今]就是[基督已經來到](11節)的世代。舊約是有[瑕疵](八7)的,不管舊約的帳幕和敬拜禮儀有多榮耀,但[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只有外表禮儀的果效,並不能潔淨人的[良心]。本書所提到的[良心](9,14節;10:2,22;13:18)都與敬拜神有關。在神面前,良心的功用不是辨識是非,而是讓人有罪內疚(10:2)。只有罪得赦免(10:18),良心才能得著潔淨(14節),罪人才能毫無阻攔地得以親近神,事奉神(10:14),人與神的關係才能[得以完全](9節)。第10節舊約的飲食禁忌和潔淨禮儀只是外表的,屬物質的儀文, 等基督到來之後(11節),不是藉著外在的,禮儀的方法。本節的[肉體]是與[良心]作對比,正如下文用身體得潔淨(13節)與良心得潔淨(14節)作對比。11-14節的主題是[基督的獻祭比地上更美],包括兩個面向:一,基督進入了天上的聖所,贖罪的效果更美(11-12節):第11節[已經實現的美好事物],就是基督已經成就了[永遠贖罪的事](12節),使信徒的良心得潔淨,得以親近和事奉神(14節),只等我們憑信心去支取,去經歷。二,基督獻上了真正的祭物,潔淨的效果更美(13-14節):[山羊和公牛的血](13)指贖罪日的獻祭(利16:11,15)[母牛犢的灰](13節)用來[為以色列會眾調做除污穢的水](民19:9)。這些外在的禮儀都被承認具有某種潔淨的功效,何況更超越的基督的血呢(14節)?[永遠的靈](14節)指聖靈,基督在地上靠著聖靈生活行事(賽11:2)並藉著聖靈的能力將自己獻上,作為真正的祭物:基督是甘心自願地[將自己](14節)獻給神,祭物卻是被動無知的;基督是在道德上[無瑕無疵](14節),祭物只是在身體上[沒有殘疾](利1:3);基督的血能[洗淨你們的心](14節),犧牲的血和母牛犢的灰只是[灑在不潔的人身上]( 13節)。 思想:舊約的祭物既然[不能除罪](10:4,11),所以也不能使敬拜的人在良心上得潔淨(9節)。只有用基督之死作為真正的祭物,才能[洗淨](14節)良心,在神面前為我們除去死行,讓罪得赦免的人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神面前,用討神喜悅的生活來[事奉那永生神](14節)。 祈禱:親愛主,是你最清楚知道我們生命的需要,我們的生命最重要是能夠返到神的面前,感謝你付上最大的代價就是你的捨命,除去我們返到神面前的難阻;我們要充滿感恩,因你已將我們完全帶到神的面前。阿們!

希伯來書7:11-19希伯來書7:11-19

11-19節證明基督的祭司職任才能使人得完全。1-10節已經證明了麥基洗德超越了利未祭司,但也有人會認為∶麥基洗德的等次無論如何超越,總是曇花一現,亞倫的等次則歷經千年,還是有價值的。因此,11節繼續指出:神的百姓不能[藉這職任能完全](11節)也就是不能[進到神面前](19節)。[利未人祭司職任](11節)只能叫人[想起罪來](10:3),[斷不能除罪](10:3-4)所以也不能使人得赦免(10:18)良心得潔淨(9:9),因而與神恢復完全的相交(9:14;10:1,14)。因此,需要另外興起一位[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的祭司,才能使人[得完全]。律法是以利未祭司製度為基礎的,所以說[從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職任以下受律法](11節)。既然百姓並不能[藉這職任能得完全],所以律法也就[一無所有](19節)。因此,[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12節)。[這話所指的人本屬別的支派](13節)指[另外興起一位祭司](13節),不是來自利未支派。摩西律法只允許利未支派中亞倫的子孫擔任祭司(出28:1)其他支派[從來沒有一人伺候祭壇](13節)。當時的猶太人都承認彌賽亞基督將出於猶大支派(太2:4-6),甚至用[大衛的子孫](太21:9)來代稱彌賽亞基督,而主耶穌正是出於猶大支派的[大衛的子孫](太1:1-2),所以說[我們的主分明是從猶大出來的](14節)。雖然[這支派,摩西並沒有提到祭司](14節),但在猶太人所公認的彌賽亞詩篇預言:[你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詩110:4)不是利未的後裔。先知撒迦利亞也預言,大衛的後裔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祂要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祂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6:12-13)。死海古卷表明,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當時猶太人認為將有兩位彌賽亞:一位是君王和戰士,是出於猶大支派的大衛的後裔;而另一位是祭司,出自利未支派。[等次]只是指一個體系,[樣式]則表明,麥基洗德這個人本身就預表了基督(3,16節)。(15節) [我的話更是顯而易見的了]意思是既然已經[照麥基洗德的樣式,另外興起一位祭司來](15節),就證明[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新約將代替舊約。[祂成為祭司](16節)顯示基督的祭司職任與祂的道成肉身是分不開的,祂具備作祂子民大祭司的資格,是因為祂與人同有血肉之軀(2:14,17)。[照屬肉體的條例](16節)指利未祭司依照家譜世襲的製度,是必死的。主耶穌基督[照著無窮之生命的大能](16節),勝過了死亡,以復活顯明祂是神的兒子(羅1:4)並在這生命中成為永遠的大祭司,[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24節)可以拯救我們到底(25節)。17節再次引自了詩110:4(5:6)要我們注意關鍵字[永遠]也就是[無窮之命]。[先前的條例](18節)指規定只有亞倫的子孫才能擔任祭司的[屬肉體的條例](16節)以及建立在利未祭司製度基礎上的獻祭,禮儀條例。[軟弱無益](18節),指[律法原來一無所成](19節)並不能讓人[藉這職任能得完全](11節)[進到神面前](19節)。 [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因為它的基礎[利未人祭司職任](11節)就存在局限性。[廢掉](18節)是法律用語,指法律的廢除。新約的祭司不再照[屬肉體的條例]設立,主後70年聖殿被毀,猶太教也不再有祭司,當時擔任祭司的撒都該人很快也從歷史上消失了;[引進了更美的指望](19節)。 思想:經文要讓我們明白藉著主耶穌基督大祭司的職任,信徒得以坦然無懼地親近神,不再受制度,不再受階級,甚至宗教去限制;就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神面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的大祭司,你要將我們完全帶到神的面前,你將這美好的指望賜給我們,使我們進到神面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肋。願我們一生都樂意到神的面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