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可這句話包含三層意思:1.[進入祂安息的應許依舊存在]表明這應許不只是舊約的以色列人進迦南(申12:9-10)所以與今天的新約信徒也有關係。[安息日](出20:8)和迦南[安息地](申12:9)都是預表[在基督裡有分](3:14)的屬天安息(太11:28-30)。2.這應許不是[安息]而是[進入祂安息]。因為神的[安息]已經預備好了,現在就可以得著,並非將來才有的盼望。3.人若要[進入祂安息]首先[就該有畏懼的心]。人若懼怕神(12:28-29)就必不懼怕人(13:6);人若不懼怕神,就會懼怕人,結果像曠野裡的以色列人那樣惹神發怒(3:8,11 );新約的信徒雖然已經得救,但生活也可能[似乎沒有得到安息]。人要進入神的安息,必須有兩個條件:1.[福音](2節):就是[進入祂安息的應許]。對於曠野裡的以色列人,就是約書亞和迦勒對流奶與蜜之地的美好見證(民14:7-9);對於新約的信徒,就是主耶穌已經成就了[這麼大的救恩](2:3)。[福音euaggelizo]與[應許epaggelia]原文諧音。2.[信心](2節):這是本書原文第一次提到[信心pistis]這個字。迦南美地不是以色列人自己預備的(申6:10-11),基督的救恩也不是靠人類成就的。人所當做的不是努力實現安息,而是用[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2節)相信神能成就祂的應許;人若不憑信心跟隨神,不管聽了多少的道,[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2節)。這信心並非得救的信心,而是得安息的信心(民20:12)。事實上,當以色列人聽到摩西帶他們出埃及的好消息時,[百姓就信了](出4:31),並且出了埃及,過了紅海,但在加低斯卻不敢相信神能領他們戰勝巨人,進入應許之地(民十四1-3)。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能否承受迦南為業(書1:2-4),取決於他們是否憑信心順服地踏入約旦河(書3:15);得救的信徒能否在基督裡得安息,也取決於我們是否憑信心接受[進入祂安息的應許]。 (3節) [已經信的人]並不是指所有得救的信徒,而是指憑信心進入安息的人。神的安息不是將來的盼望,而是現在就可以經歷的實際;不需要倚靠人的努力實現,而是神[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3節)。這安息早已預備好了,相信就可進入,不信就不得進入,所以已經信的人現在[進入那安息],而不信的人[斷不可進入](3節)。4-6節的主題是[安息仍為人存留],與8-10節[為人存留的是神的安息]前後呼應,論證神的旨意不會因著人的不信而落空。[ (4節) [第七日]指神創造的第七日,也就是安息日(創2:3)。[到第七日,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4節;創2:2)顯示神的安息從創造的[第七日]就已經預備好了。神[不疲乏,也不困倦](賽40:28),祂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並不是需要休息,而是因為完成了創造的旨意和工作,所以[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出三十一17),心滿意足。[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5節),引自詩95:11。4-5節運用了猶太拉比[米大示Midrash]解常用的[串珠Gezerah Shavah]原則,把有相同或相似關鍵字,詞組的經文連結在一起彼此解釋。創2:2的[歇了κατέπαυσε]與詩95:11的[安息κατάπαυσίν]在七十士譯本中字根相同,所以可以將詩95:11[我的安息]解釋為創2:2神在第七天所享受的安息,也就是[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6節)表示雖然[那先前聽見福音的,因為不信從,不得進去](7節),神卻定意保留[進入祂安息的應許](1節),[讓某些人進入]。因為這安息是創世以來已經預備好的,也是神定意要與人分享的;神的旨意絕不會因著人的悖逆和不信而落空,救恩就是要把罪人恢復進祂創造時所預備的安息裡。第7節是4:1-13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7節),是整段勸勉信息的核心。[ (7節)大衛的書]是猶太人對《詩篇》的稱呼,第7節引自詩95:7-8。[又限定一日](7節),可譯為[又定了一天『今日』;[今日]這個字就像一個警鐘,在本書中一共敲響了八次(1:5;3:7,13,15;4:7×2;5:5;13:8),提醒每個信徒:[今日]是神給我們的機會,我們應當抓緊[今日],進入安息。 思想: 『今日』我們如何渡過呢?會否仍然衝衝忙忙,營營役役地渡過,還是願意放下重擔,放下手機,用片刻的時光,再次信靠主抓緊進入主『今日』呢?願主使我們『今日』能進入主的安息,平安! 祈禱:親愛主, 你是我們生命的主,你最知道我們的需要,每日或許我們都要面對衝衝忙忙,營營役役的生活,但主你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進到你給予我們的安息;求主引導我們放下重擔,願意到你面前,安息在你的愛中,親近你。阿們!
希伯來書 4:1-7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3:1-6希伯來書 3:1-6
1-6節的主題是[大祭司,神兒子耶穌是安息的盼望]與4:14-16[大祭司,神兒子耶穌是安息的保障]首尾呼應;第1節原文以[所以]開始。因為作者已經宣告基督[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2:17)所以現在要求讀者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1節)。這些信徒面對逼迫和試探,之所以缺乏信心和安全感,是因為他們過於專注自己和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專心[思想]基督。第1節從四個角度描述了重生信徒的身份:1.他們都是[弟兄](1節),既是作者的弟兄,也是基督的弟兄(2:11)。因為他們都是聖靈重生的,所以[都是出於一](2:11)。2.他們都是[聖潔](1節)的也就是被基督分別為聖,屬於神的聖徒(2:11)。他們都是[同蒙天召的](1節)並非根據自己的理智,情感或意志而相信,而是出於神的[天召]。他們都是回應呼召,宣認相同信仰的。(1節) [所認]可譯為[所宣認]耶穌是他們所共同承認的信仰核心。第1節宣告了耶穌基督的雙重職分:1.祂是神的[使者](1節):原文就是[使徒]。每個信主的人都要承認主耶穌有完全的神性,祂奉父神差遣,道成肉身彰顯父(約1:18)。而祂所差遣的使徒,正是祂自己[使者]職分的延伸(約17:18)。2.祂是人的[大祭司](1節):每個信主的人都要承認主耶穌有完全的人性,祂是人在神面前的代表和中保(提前2:5),施行救贖之工(約3:17)。(2節)引自神對摩西的評價:[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祂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摩西是奉神差遣頒布律法的使者,也在亞倫承接聖職之前兼任大祭司(利8:14-24)。耶穌基督也兼任[使者](1節)和[大祭司](1節),但卻超越了摩西(3-6節)。雖然基督和摩西都是向神[盡忠]但卻有兩個根本的不同:1.基督是房屋的建造者,摩西是房屋(3-4節):[房屋οἶκος](3,4節)原文與[家](2,5,6節),[殿](太12:4)是同一個詞,是雙關語。摩西只是神家的一員,被用來建造神家的[活石](彼前2:4-5),基督卻是神的家(提前三15),教會(太十六18)和聖殿(約二19)的真正建造者;因此,[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榮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榮](3節)。2.基督是房主的兒子,摩西是房主的僕人(5-6節):摩西是在[僕人]的地位上[向神的全家盡忠],而基督是在[兒子]的地位上[治理神的家]。[僕人]的事奉是[為將來要談論的事作證],預備和見證[兒子]的工作(路24:44-45)。5-6節[膽量parrhesia]原文與[坦然無懼](4:16)指信徒可以靠著神的兒子坦然無懼地來到父神面前。[誇耀kauchema]原文與[歡樂](腓1:26)是同一個字,指蒙赦免的罪人[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腓1:26)。人不能靠著[堅持]進入神家,但只有[堅持]才能證明自己屬於神家,接受神兒子的治理,所以說:[我們若堅持因盼望而有的膽量和誇耀,我們就是祂的家了]。因為能使[同蒙天召]的人得救的信心,是始於基督,並且在[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12:2)裡持續,所以才能[堅持到底](6,14節)。正如主耶穌對那些承認信祂的猶太人所說的:[你們若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8:31)。 思想:我們是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因此,我們若對自己賴以得救的福音不清不楚(林前15:1-2),不能[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西1:23),或許表示起初就沒有真實的信心(林後13:5)。我們就必須仰望那忠心為這家的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讓我們活出堅定不移信仰忠心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是那忠心為這家的使者,為大祭司,你為我們完成神的救贖,更為我們為神的家忠心,求主使我們仰望你,使我們因你得著信心與盼望。阿們!
希伯來書 5:7-14希伯來書 5:7-14
基督屢次預言自己將在耶路撒冷受死,並且一路定意向耶路撒冷而去,但祂並非不懼怕死亡。基督既然有完全的人性,就要接受肉體的一切限制,所以[在肉體的時候](7節)也會經歷疲倦,悲傷,失望和痛苦的掙扎,也會和人類一樣懼怕死亡(2:15) 所以[大聲哀哭,流淚禱告](7節)在客西馬尼園向神禱告:[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可14:35)。基督道成肉身,成為罪人的弟兄,應驗了詩22:22。同樣,神回應基督站在人子地位上的[大聲哀哭,流淚禱告]也應驗了詩22:24。神果然是[那能救祂免死的主](7節)不但使基督有能力順服父神的旨意(約18:11)而且最終得以復活者的身份[在會中](2:12)頌揚神。基督雖然像人一樣[大聲哀哭,流淚禱告]但卻沒有像世人那樣堅持自己的意思,而是禱告:[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可14:36)。因此,基督從父神那裡清楚知道,十字架是成就救恩的惟一道路,順服父神的旨意(太26:39 ,42,44)最終藉著復活,脫離並勝過了死亡。並不是難處被挪去才是[蒙了應允]得著勝過難處的力量更是[蒙了應允]。基督在神性裡不需要學習,但在道成肉身的人性中卻需要學習,所以[祂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8節)。基督從起頭就存心順從(10:7)但祂也必須用一生學習順從所帶來的後果,[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祂既得以完全](9節)指基督透過道成肉身的順服經歷,不但完成了父神的託付(約17:4)也完成了人類的救恩,有資格成為人類的救主( 9b)和大祭司(10節)。 [並蒙神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稱祂為大祭司](10節)顯示十字架就是基督舉行就職典禮的地方。5:11-6章的主題是[預備心理解麥基洗德的等次]。 (10節)這事到底美在哪裡,本信最初的讀者可能[聽不見](11節),因為他們在屬靈上還不夠成熟。因此,在開始解釋[這麥基洗德就是撒冷王](7:1)之前;5:11-6章首先從四個面向來預備讀者的心,然後才繼續談論[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6:20):1.要追求屬靈的成熟(5:11-14);2.正確的長進之路(6:1-3);3.警告退後的危險(6:4-8);4.勉勵信徒殷勤路(6:9-12);5.神的應許是可靠的(6:13-20)。11節是信徒屬靈生命的成熟程度,不是根據信主時間的長短,而是根據他們對神話語的接受能力,分辨能力和操練經驗。幼稚信徒的三個標記是:1.聽不進去:[因為你們聽不進去](11節)他們並非因為生來愚鈍,所以[聽不進去];而是因為不求上進,所以屬靈的理解力變得越來越遲鈍。2.走下坡路:12節是他們已經信主很久(10:32)早就應當對真理掌握到可以造就別人的地步,但現在卻還需要對福音的基礎(1:1;2:3)重新補課,退化[成了那需要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奶]比喻最基本的真理,[乾糧]比喻更深厚的真理。缺乏操練:[不熟練仁義的道理](13節),缺乏實踐真理的經驗(14節),就像一個初信主的屬靈[嬰孩](13節)。成熟信徒的三個標記是:1.有領悟力:他們就像[能吃乾糧](14節)的成年人,可以理解更進深的真理,例如背架,順服,得勝,成聖,不會總是停留在淺顯的恩典,慈愛和安慰上。2.勤於操練:[他們的心竅得通達](14節)也就是經常[在敬虔上操練自己](提前四7)。3.有分辨力:[就能分辨好歹了](14節)是他們因為平常常常操練,所以漸漸具備了正常的屬靈洞察力(林前2:14-15),從此[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晃,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4)。 思想:既然基督站在人子的地位上,[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服]每個跟隨祂的門徒也可以效法,也必須經歷。一個能用真理使人得自由的人,自己首先要在苦難中學習順從真理。我[順服]乃是信心的表現(約5:24)但[順服]這個動作,也顯示人要為拒絕救恩承擔責任。我們有否願意每日都順服主的旨意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願意為我們死,我們難忘你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明白到你的感受,明白到你的掙扎,但要讓我們要學習你的順服父神,求主將你的生命充滿我們,使我明白你,更願意學像主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