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節的主題是[基督的獻祭確立了新約]。15節表示1.基督成為新約中保的原因,是因為祂獻上自己為祭(14節)帶來罪得赦免(12節),良心得潔淨(14節)的恩典。這恩典是新約的基礎(10:17-18),使信徒能發自內心地遵行神的旨意,這是新約更美的應許之一(8:10)。基督之死的救贖功效不但適用於將來,也能追溯既往,新約聖徒固然是因信靠基督而罪得赦免,舊約聖徒也同樣是因信神的應許而蒙神赦免(11:39-40)。2.基督作新約中保的目的,是要[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15節),這是新約另一個更美的應許。16-17節 [約]原文也可譯為[遺命](16節),這裡是雙關語。在立遺囑的人尚未死以前,遺囑並沒有生效,還可以修改。但立遺囑的人死了以後,遺囑立刻生效,就再也不能更改了。因此,新約是根據基督之死,基督在十字架上獻上自己為祭,就確認遺囑已經生效,不但贖了眾人的罪,也[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所以,前約也不是不用血立的](18節),意思是說:新約是因基督的血而立,又因祂的死而生效;舊約作為新約的預表,也是用牛羊的血作立約的憑據(19-20節)。19節引自出24:6-8和利14:6。20節引自出24:8;這話與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設立新約時所說的話類似(太26:28)。21節指建好帳幕以後,將帳幕分別為聖的啟用禮(出40:9-11)。摩西五經並未提到[把血灑在帳幕和各樣器皿上](21節),但猶太史學家約瑟有此記載(《猶太古史記》卷3第8章)。[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22節),指舊約大多數潔淨禮儀都藉著祭祀所流的血來進行,只有少數是用水(利15:5- 27)或火(民31:21-23)潔淨。[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22節),[流血]代表喪掉生命,[因血裡有生命](利17:11);而[赦免]則是得著生命,赦免的原則是以生命換生命。23-28節的主題是[基督一次獻祭,永遠擔罪]與10:15-18[基督一次獻祭,永遠赦罪]首尾呼應。[照著天上樣式做的物](23節)指摩西的帳幕和其中各樣的物(8:5)。[用這些祭物去潔淨](23節)指帳幕的啟用禮。[天上的本物](23節)指天上的[更大更全備的帳幕](11節),是屬靈的[真帳幕](8:2),並不需要潔淨。[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23節),指天上[真帳幕]的啟用禮是用基督自己和祂的血(12,14節),正如地上帳幕的啟用禮一樣(21節)。[天堂](24節)原文是單數的[天]指神所在的第三層天(林後12:2),那裡就是屬靈的[聖所](24節)。基督作為代表我們的大祭司,[為我們顯在神面前](24節)我們才可以[靠著祂進到神面前](7:25)。第25節基督[只一次](12節)獻上自己的血,而地上的大祭司則須[多次]獻上[不是自己的血],每次只能為過去一年的罪贖罪。第26節這是用反證法表明,基督受死的贖罪功效不但適用於新約的信徒,也適用於所有信靠神應許的舊約聖徒(15節;11:39-40)。舊約贖罪日的獻祭只是暫時遮蓋過去一年的罪,但罪仍在那裡。但基督的獻祭能徹底[除掉罪],[只顯現一次],就永遠有效,新舊約聖徒蒙赦免的根據,都是基督之死(羅3:25-26)。因此,身為人子的基督也要死一次,在十字架上代替人接受審判[擔當了多人的罪](賽53:12)。第28節在贖罪日,當大祭司進入聖所供職的時候,以色列人要在外面等候他出來(利16:17)。同樣,新約的信徒也在等候已經進入天上聖所的基督[再一次顯現]。祂的再來[不是為擔當罪](28節),不必再獻祭買贖我們,而是為了成全救恩,拯救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 思想:主耶穌基督所獻上自己的祭能夠徹底[除掉罪],[只顯現一次]就永遠有效。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正是舊約獻上祭物的預表,是新約我們信靠的救贖;主所救贖是最徹底,永遠有效的。神的兒子為你和我成為贖罪的祭物;我們能夠與罪無關;是因祂是愛我,為為捨命。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要獻上無限的感謝,因是你愛我,為我成為贖罪的祭牲,更為我們流出寶血,完全捨去你自己。願我們一生都願明主愛,更以愛還愛。阿們!
希伯來書 9:15-28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6:9-20希伯來書 6:9-20
9-12節的主題是[勉勵信徒殷勤行道]。第9節這顯示4-8節只是警告,並非讀者實際的光景。[屬於救恩]意思是從他們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們的救恩是真實的(10節)。雖然他們現在的情況並不能代表將來也能堅持,但只要得救的經歷是真實的[凡靠著祂進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7:25)。公義的神不會[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祂名所顯的愛心](10節),因為信徒遵行神的旨意[所做的工],反映了[為祂名所顯的愛心]。11節表示因為信徒基於愛心的殷勤服事,動機是因為愛神;工作和愛心的見證,正是他們得救的確據(10節)。12節可[懈怠]原文與[聽不進去](5:11)是同一個詞,那裡是說在聽道上不要懈怠,這裡是說在行道上不要懈怠,兩者都會使屬靈的生命停滯不前。相反,一個[藉著信和忍耐]殷勤行道的人,必能[承受應許]。13-20節的主題,是[神的應許是可靠的]。13-14節引自創22:16-17神應許賜福給亞伯拉罕,使他和他的後裔必得承受世界(羅4:13),即神永遠的產業(11:10,16)。(16節)指當時的人必須找比自己更大的人確認所起的誓,否則這個誓言就毫無價值。但是神[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13節)所以祂自己所說的話就夠了。神[指著自己起誓](13節)指神的誓言就像祂自己的存在一樣確定。神[起誓]的事實本身,暗示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不會立即實現,否則神就不必以誓言來保證祂的應許了。因此,亞伯拉罕從得著應許開始,就成了一個[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12節)最好榜樣。15節指亞伯拉罕等候了15年,才生下神所應許的後裔以撒(創15:4);而從他生下以撒到[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創22:17),又過了約四百年(創15:13)。17節表明神降卑自己,照人的習俗[以起誓作保證]。18節[這兩件不可更改的事]指神的應許和誓言,就像舊約裡的兩個見證人(申19:15)。這兩件事是完全可以信賴的,因為它們都是來自絕不說謊的神。因此,信徒的指望不在於自己的信仰有多穩固,而在於神的應許和誓言絕對可靠。[幔內](19、20節),指至聖所。在會幕裡,用幔子分隔聖所與至聖所,代表神同在的約櫃在幔內的至聖所(出26:33)。18-19節用三個比喻來形容耶穌基督。1.基督是我們的[避難所]。舊約的百姓若是誤殺了人,可以逃到逃城裡(民35:6,9-32)或抓住祭壇的角(出21:14)尋求庇護。信徒就像[逃往避難所]的人,而[擺在我們前頭的指望]就是基督。我們只要躲在基督裡,抓緊基督,就有得救的盼望。2.基督是我們[靈魂的錨](19節)當時航海的船隻若因低潮或其他原因無法及時入港,水手就會在港口外將錨拋越過沙灘,固定在港口內的海床上,船才能忍受大海浪的衝擊。等潮水漲高後,船隻再安全駛入港口。信徒的[指望](19節)像[靈魂的錨],直接[通入幔內](20節),也就是天上的至聖所,能確保信徒屬靈生命的安全。初期教會的信徒常以錨的圖案作為他們的象徵,並且和魚的圖案連結在一起。3.基督是我們的[先鋒](20節) [作先鋒的耶穌](20節)是我們的代表,祂進入了天上的至聖所,是[為我們進入幔內](20),不但為我們在神面前代贖,也使[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太27:51)為跟隨祂的人開通了來到神面前的路,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卹,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4:16)。19-20節預告了7-11章的主要內容,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 思想:經文讓我們一再明白神對這救恩一再的保證;更因耶穌基督[照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20節)與人間的大祭司不同,既是我們的[避難所],也是我們[靈魂的錨],更是我們的[先鋒]。只有基督,才是每個信徒得救的指望和確據。我們有否確認主為我們作成的救恩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成就的救恩,更要藉著神的起誓,你成為我們的[避難所],也是我們[靈魂的錨],更是我們的[先鋒];求主使我們確認你救恩的果效,使我們一生單單信靠你。阿們!
希伯來書 2:1-8希伯來書 2:1-8
第二章由三個部分組成:1.不可忽略這麼大的救恩(2:1-4);2.人所失去的榮耀(2:5-8);3.基督的救恩將恢復人的榮耀(2:9-18)。(1節)這是本書的第一個警告。既然聖子超越萬有(1:1-14)人若不肯留心聽道行道,就會 [隨流失去](1節)。對信徒屬靈生命最大的威脅,往往不是關鍵時刻的個別錯誤決定,而是漸入泥潭而越陷越深,漫不經心而冷淡遠離。警告的原因包括三個面向:1.天使的話:[藉著天使所傳的話](2節),指神在西乃山所頒布的律法(徒7:53)。律法[既是確定的](2節)對人的約束力也是不容置疑的。2.基督的話:神的兒子[遠超過天使](1:4)人若干犯悖逆神[藉著天使所傳的話]尚且要受[該受的報應];人若忽略了[主親自講的] (3節)救恩,豈不更要受審判嗎?因此,人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3節),無論是無動於衷,還是漠不關心,無論是[淡化]什麼,還是想[排除]什麼,都是對神最大的[幹犯悖逆]。3.使徒的話:本書作者和收信人,都是使徒所傳的第二代信徒,並沒有親耳聽過主耶穌的話[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3節)。雖然他們既沒有見過神,也沒有見過耶穌,但在信心面臨挑戰的時候,卻毫不懷疑神和耶穌的存在,神[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4節)證實了使徒所傳的福音。無視這些[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就是拒絕聖靈的工作。2-3節運用了猶太經典【米大示Midrash】中常用的[由輕及重Qal vaHomer]解經原則-若是一個原則適用於較輕,較小的情況,就可以推斷它也適用於更重,更大的情況(民12:14)。6-8節運用了猶太拉比[米大示Midrash]解常用的[串珠Gezerah Shavah]原則,把有相同或相似關鍵字,詞組的經文連結在一起,彼此解釋。5-8節從三個方面論證了人所失去的榮耀:1.人的權柄(5節):神將列國分配給天使看管,無論天使的能力有多大,神也沒有將[那世界](路20:35)也就是[將來的世界](5節)交給天使管轄,而是交給人來管理。蒙恩得救的信徒將來要與基督在國度裡[一同作王](啟20:6)。2.人的尊榮(6-7b):[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7節)雖然天使[都是服役的靈](1:14)。因為在神的旨意中,人管理萬物最重要的不是事奉的能力或工作,而是神的生命。而對主的門徒來說,最重要的也不是恩賜或事奉,而是生命與主的關係。3.人的職責(7c-8節):神從一開始就派人代表神管理祂的創造(創1:26)[叫萬物都服在祂的腳下](8節),並且[沒有剩下一樣不服祂的](8節)甚至包括天使(1:14)。天使的能力再大,也只是[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1:14)。而人若有了基督,就有了[神本性一切的豐盛](西2:9),完全[倚賴祂](13節);人若沒有基督,擁有的能力只會讓人像撒但一樣驕傲,墮落(賽14:12-15)。亞當在伊甸園所失去的[榮耀尊貴],只有在[將來的世界]才能得到恢復(10節)。當末後的亞當基督再來的時候[神叫萬物都服在祂的腳下](林前15:27)在基督裡的人也將被恢復成神的兒子和僕人[與基督一同作王](啟20:4)[直到永永遠遠](啟22:5),不但能照著神的心意管理萬物,也能靠著基督的生命管理自己。 思想:唯有創造生命的主使我們明白人的價值與意義;縱使人的犯罪軟弱,失去真正的人性,每日對充滿罪惡的人性失望,懼怕;但耶穌基督成為活出最美善的人性;生命只要被耶穌基督的生命充滿,我們就能再次活出最美麗人性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為我們成為有血有肉的人,你充滿人性,充滿人的感受;唯有主你活出真正美善的人性,你今日要藉著在我們裡面的生命,同樣活出你美善的生命,求主讓我們每日都親近你,讓你美善的生命充滿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