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7:11-19

希伯來書7:11-19

11-19節證明基督的祭司職任才能使人得完全。1-10節已經證明了麥基洗德超越了利未祭司,但也有人會認為∶麥基洗德的等次無論如何超越,總是曇花一現,亞倫的等次則歷經千年,還是有價值的。因此,11節繼續指出:神的百姓不能[藉這職任能完全](11節)也就是不能[進到神面前](19節)。[利未人祭司職任](11節)只能叫人[想起罪來](10:3),[斷不能除罪](10:3-4)所以也不能使人得赦免(10:18)良心得潔淨(9:9),因而與神恢復完全的相交(9:14;10:1,14)。因此,需要另外興起一位[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的祭司,才能使人[得完全]。律法是以利未祭司製度為基礎的,所以說[從前百姓在利未人祭司職任以下受律法](11節)。既然百姓並不能[藉這職任能得完全],所以律法也就[一無所有](19節)。因此,[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12節)。[這話所指的人本屬別的支派](13節)指[另外興起一位祭司](13節),不是來自利未支派。摩西律法只允許利未支派中亞倫的子孫擔任祭司(出28:1)其他支派[從來沒有一人伺候祭壇](13節)。當時的猶太人都承認彌賽亞基督將出於猶大支派(太2:4-6),甚至用[大衛的子孫](太21:9)來代稱彌賽亞基督,而主耶穌正是出於猶大支派的[大衛的子孫](太1:1-2),所以說[我們的主分明是從猶大出來的](14節)。雖然[這支派,摩西並沒有提到祭司](14節),但在猶太人所公認的彌賽亞詩篇預言:[你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詩110:4)不是利未的後裔。先知撒迦利亞也預言,大衛的後裔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祂要在本處長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祂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6:12-13)。死海古卷表明,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當時猶太人認為將有兩位彌賽亞:一位是君王和戰士,是出於猶大支派的大衛的後裔;而另一位是祭司,出自利未支派。[等次]只是指一個體系,[樣式]則表明,麥基洗德這個人本身就預表了基督(3,16節)。(15節) [我的話更是顯而易見的了]意思是既然已經[照麥基洗德的樣式,另外興起一位祭司來](15節),就證明[祭司的職任既已更改,律法也必須更改]新約將代替舊約。[祂成為祭司](16節)顯示基督的祭司職任與祂的道成肉身是分不開的,祂具備作祂子民大祭司的資格,是因為祂與人同有血肉之軀(2:14,17)。[照屬肉體的條例](16節)指利未祭司依照家譜世襲的製度,是必死的。主耶穌基督[照著無窮之生命的大能](16節),勝過了死亡,以復活顯明祂是神的兒子(羅1:4)並在這生命中成為永遠的大祭司,[祂祭司的職任就長久不更換](24節)可以拯救我們到底(25節)。17節再次引自了詩110:4(5:6)要我們注意關鍵字[永遠]也就是[無窮之命]。[先前的條例](18節)指規定只有亞倫的子孫才能擔任祭司的[屬肉體的條例](16節)以及建立在利未祭司製度基礎上的獻祭,禮儀條例。[軟弱無益](18節),指[律法原來一無所成](19節)並不能讓人[藉這職任能得完全](11節)[進到神面前](19節)。 [律法原來一無所成]因為它的基礎[利未人祭司職任](11節)就存在局限性。[廢掉](18節)是法律用語,指法律的廢除。新約的祭司不再照[屬肉體的條例]設立,主後70年聖殿被毀,猶太教也不再有祭司,當時擔任祭司的撒都該人很快也從歷史上消失了;[引進了更美的指望](19節)。 思想:經文要讓我們明白藉著主耶穌基督大祭司的職任,信徒得以坦然無懼地親近神,不再受制度,不再受階級,甚至宗教去限制;就引進了更美的指望;靠這指望,我們便可以進到神面前。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的大祭司,你要將我們完全帶到神的面前,你將這美好的指望賜給我們,使我們進到神面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肋。願我們一生都樂意到神的面前。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希伯來書 4:1-7希伯來書 4:1-7

第1節可這句話包含三層意思:1.[進入祂安息的應許依舊存在]表明這應許不只是舊約的以色列人進迦南(申12:9-10)所以與今天的新約信徒也有關係。[安息日](出20:8)和迦南[安息地](申12:9)都是預表[在基督裡有分](3:14)的屬天安息(太11:28-30)。2.這應許不是[安息]而是[進入祂安息]。因為神的[安息]已經預備好了,現在就可以得著,並非將來才有的盼望。3.人若要[進入祂安息]首先[就該有畏懼的心]。人若懼怕神(12:28-29)就必不懼怕人(13:6);人若不懼怕神,就會懼怕人,結果像曠野裡的以色列人那樣惹神發怒(3:8,11 );新約的信徒雖然已經得救,但生活也可能[似乎沒有得到安息]。人要進入神的安息,必須有兩個條件:1.[福音](2節):就是[進入祂安息的應許]。對於曠野裡的以色列人,就是約書亞和迦勒對流奶與蜜之地的美好見證(民14:7-9);對於新約的信徒,就是主耶穌已經成就了[這麼大的救恩](2:3)。[福音euaggelizo]與[應許epaggelia]原文諧音。2.[信心](2節):這是本書原文第一次提到[信心pistis]這個字。迦南美地不是以色列人自己預備的(申6:10-11),基督的救恩也不是靠人類成就的。人所當做的不是努力實現安息,而是用[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2節)相信神能成就祂的應許;人若不憑信心跟隨神,不管聽了多少的道,[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2節)。這信心並非得救的信心,而是得安息的信心(民20:12)。事實上,當以色列人聽到摩西帶他們出埃及的好消息時,[百姓就信了](出4:31),並且出了埃及,過了紅海,但在加低斯卻不敢相信神能領他們戰勝巨人,進入應許之地(民十四1-3)。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能否承受迦南為業(書1:2-4),取決於他們是否憑信心順服地踏入約旦河(書3:15);得救的信徒能否在基督裡得安息,也取決於我們是否憑信心接受[進入祂安息的應許]。 (3節) [已經信的人]並不是指所有得救的信徒,而是指憑信心進入安息的人。神的安息不是將來的盼望,而是現在就可以經歷的實際;不需要倚靠人的努力實現,而是神[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3節)。這安息早已預備好了,相信就可進入,不信就不得進入,所以已經信的人現在[進入那安息],而不信的人[斷不可進入](3節)。4-6節的主題是[安息仍為人存留],與8-10節[為人存留的是神的安息]前後呼應,論證神的旨意不會因著人的不信而落空。[ (4節) [第七日]指神創造的第七日,也就是安息日(創2:3)。[到第七日,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4節;創2:2)顯示神的安息從創造的[第七日]就已經預備好了。神[不疲乏,也不困倦](賽40:28),祂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並不是需要休息,而是因為完成了創造的旨意和工作,所以[第七日便安息舒暢](出三十一17),心滿意足。[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5節),引自詩95:11。4-5節運用了猶太拉比[米大示Midrash]解常用的[串珠Gezerah Shavah]原則,把有相同或相似關鍵字,詞組的經文連結在一起彼此解釋。創2:2的[歇了κατέπαυσε]與詩95:11的[安息κατάπαυσίν]在七十士譯本中字根相同,所以可以將詩95:11[我的安息]解釋為創2:2神在第七天所享受的安息,也就是[神就歇了祂一切的工]。(6節)表示雖然[那先前聽見福音的,因為不信從,不得進去](7節),神卻定意保留[進入祂安息的應許](1節),[讓某些人進入]。因為這安息是創世以來已經預備好的,也是神定意要與人分享的;神的旨意絕不會因著人的悖逆和不信而落空,救恩就是要把罪人恢復進祂創造時所預備的安息裡。第7節是4:1-13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你們今日若聽祂的話,就不可硬著心](7節),是整段勸勉信息的核心。[ (7節)大衛的書]是猶太人對《詩篇》的稱呼,第7節引自詩95:7-8。[又限定一日](7節),可譯為[又定了一天『今日』;[今日]這個字就像一個警鐘,在本書中一共敲響了八次(1:5;3:7,13,15;4:7×2;5:5;13:8),提醒每個信徒:[今日]是神給我們的機會,我們應當抓緊[今日],進入安息。 思想: 『今日』我們如何渡過呢?會否仍然衝衝忙忙,營營役役地渡過,還是願意放下重擔,放下手機,用片刻的時光,再次信靠主抓緊進入主『今日』呢?願主使我們『今日』能進入主的安息,平安! 祈禱:親愛主, 你是我們生命的主,你最知道我們的需要,每日或許我們都要面對衝衝忙忙,營營役役的生活,但主你知道我們最需要的是進到你給予我們的安息;求主引導我們放下重擔,願意到你面前,安息在你的愛中,親近你。阿們!

希伯來書 12:12-29希伯來書 12:12-29

信徒若是認識了管教的意義(4-11節),就應當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奔跑信心之路:1.[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12節)引自賽35:3,也是競技場中的比喻,比喻不再疲倦灰心,重新得力。2.[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腳,反得痊癒](13節),引自箴四26,繼續競技場的比喻,比喻不偏離正路,直奔終點。信徒在逆境之中,若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必須做到三點:1.[要追求與眾人和睦](14節)。受過管教的人,才能[結出平安的果子](10節),與肢體彼此相交。2.[要追求聖潔](14節)。一個受管教的人,才能[在祂的聖潔上有分](10節),與神相交,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看見主](14節)。3.[又要謹慎](15節),免得在逆境之後[有人失了神的恩](15節),導致[眾人沾染污穢](15節)屬靈[淫亂](16 [貪戀世俗](16節),失去基督身體的見證。15節引自申29:18。16-17節以掃作為[失了神的恩]的例子:1.以掃的[淫亂],可能指屬靈的淫亂 [貪戀世俗]。2.[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16節)[長子的名分]原文是複數,指長子的承受產業的權利,包括雙份的產業(申21:17)成為一家之主等。以掃輕看這名分,為貪一時口腹之欲,就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了雅各(創25:29-34)。逆境中的信徒最大的試探,就是背棄信仰,放棄[長子的名分]和[天上諸長子之會](23節)中的席位。3.[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棄絕](17節),因為父親的祝福是長子繼承權的一部分,以掃放棄了[長子的名分],所以也失去了父親給長子的祝福。4.[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迴轉](17節)指父親無法把已經給雅各的祝福轉給以掃(創27:35)所以以掃無論如何[號哭切求]也無法重新得回[神的恩]。這並不是說以掃再也沒有重新悔改的機會,因為以掃所[號哭切求]的並不是悔改的機會,而是父親的祝福(創27:34,38)。這也不是說已經重生得救的真信徒會失去救恩,因為以掃只是有[長子的名分]還沒有真正承受長子的祝福;而真信徒就像已經承受祝福的雅各,是[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1:14) [那承受應許的人](6:17),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28節),就永遠不會失去。因為基督作為[新約的中保]負責[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9:15)。18-24節的主題,是[來到天上長子總會]這是信心之路的終點。18-21節是一幅暴風驟雨中的戰兢畫面,象徵舊約之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舊約的信徒在靈裡來到的是[那能摸的山](18節),也就是神頒布律法的西乃山(出19:11)。這山雖然能摸,卻不允許隨意靠近(20節;出十九12-13),親近神的路尚未顯明(九8)。22-24節是一幅暴風雨之後的敬拜畫面,象徵新約之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錫安山](22節)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整個聖殿山(彌4:2)和耶路撒冷城(賽十32),象徵神國的屬靈治理中心(彌4:7)。新約的信徒在靈裡已經[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22節),在[永生神的城邑]裡有五樣事物,組成了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中心是神:[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 [名字記錄在天上],代表公民權。[眾長子],指所有得救的新舊約聖徒,他們都與神的[長子](一6)基督聯合,有權承受神[所應許永遠的產業](9:15)。[亞伯的血所說的](24節)是控告和懲罰(創4:10)從神面前驅逐罪人(創4:14);而[這血所說的](24節)是贖罪和赦免,邀請罪人親近神,所以[更美](24節)。25-29節的主題,是[謹守兒子順服責任]。新約的信徒(22-24節)比舊約的百姓(18-21節)有更大的親近神的權利,也伴隨著更大的順服神的責任。[棄絕在地上警戒他們的](25節)指違背神在西乃山透過摩西頒布的律法(18-21節)。[違背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25節)指違背神從天上藉著祂兒子向我們啟示的福音。[當時祂的聲音震動了地](26節),指神在西乃山上頒布舊約律法(18-21節)。[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26節),引自該2:6。 [再一次],指主耶穌再來時要施行審判,把一切能[被震動的]( 27節)暫時之物都除去,只有[那不被震動的](27節)永恆事物得以常存。在審判的時候,[被震動的]都是沒有價值的,包括一切舊造和猶太教。 思想:雖然新約的信徒仍在[尋求那將來的城](13:14)但在靈裡已經[得了不能震動的國](28節),成為神的長子(23節)。因此,我們不但不能在逆境中退後,還應當用感恩回應;而感恩的表現,是[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28節),因為[神乃是烈火]( 29節)新約和舊約是同一位神(18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領我們生命到那永不震動的國,因世界有很多的改善,一切的事物都是幻變,真的沒有一樣事物能讓我們生命安穩平安;唯有是主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