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4:9-18

帖撒羅尼迦前書 4:9-18

使徒對初信者的第二個勸勉,是[更彼此相愛](9-12節)正如先前所禱告的;所以[不用人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蒙了神的教訓,叫你們彼此相愛](9節)。保羅勸勉帖撒羅尼迦人不但[向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固然是這樣行](9節),而且應當更努力。[馬其頓全地的眾弟兄]指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等地的外邦信徒,後來他們果然樂意捐助遠方猶太地受災的猶太信徒(林後8:1-5) 。11-12節 [立志過安靜的生活]指信徒應該避免公眾的喧囂,生活安靜而不張揚。只有[立志過安靜的生活]的人,才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神所呼召的事情上,在榮神益人的工作中等候主來。[管自己的事]指信徒應避免無謂的紛爭,不無端干涉他人。這不是說不要顧及別人的利益,因為保羅也教導:[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親手做工]指信徒應自食其力,盡量不成為別人的負擔。當時,有些信徒認為基督很快就要再來,所以[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帖後3:11)。信徒[彼此相愛]不是製造機會讓別人來愛我們;而是一面等候主,一面[親手做工],尋找機會去愛別人。[好使你們的行為能得外人的尊敬]指當時希臘人鄙視體力勞動,視之為奴隸的工作,但信徒卻不能迎合世界的風俗潮流,而要用[親手做工]來向外人顯明什麼是分別為聖,被神看為喜悅的生活。[不依賴任何人]不是指信徒不要互相幫助。信徒之間應當彼此相愛(9-10節)。當時,如果信徒不能[親手做工]一旦逼迫臨到,被社會排斥,就會斷絕來自社會的經濟支持。因此,信徒群體之中有必要實現自給自足,不必依賴任何[外人],也不怕被排擠出拜偶像的行業公會。現代的信徒更需要求那賜聖靈給我們的神(8節),讓我們知道怎樣才能[不依賴任何人]。使徒對初信者的第三個勸勉,是[警醒等候主來](4:135:11)。帖撒羅尼迦信徒能[忍耐](1:3)等候主耶穌基督[從天降臨](1:10),但可能也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觀念:有些人認為既然基督即將再來,就應該專心等候主,不願[辦自己的事,親手做工](11節);有些人認為已過世的信徒見不到基督再來,什麼指望都沒有了,所以心裡[憂傷](13節)。(13節) [沒有期待的人]指不信主的人,他們對死亡是絕望的。[(14節)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指已經過世的信徒。新約常用睡覺來比喻死亡(可5:39)但並非指靈魂睡了,因為信徒離開了身子,便是與主同在(5:10 )。這是指身體[睡著了]直等到復活變成榮耀的身體,再次與靈魂結合(林後5:1-9)。[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14節),就應該相信神也能使去世的信徒在基督再來的時候[死而復活](林前15:12-16);顯示被提的啟示來自於耶穌基督自己。[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降臨的人](15b)並不是指保羅認為自己在主再來時仍還活著,而是保羅把自己置身於寫信的對象之中(羅3:5)。[斷不能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15c)指主再來時[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16b)。因此,當主再來的時候,那些已經過世的信徒不會被遺漏,他們將與活著被提的信徒一同見主。或許使徒們被迫離開帖撒羅尼迦之後,有些信徒已經過世了,他們的親友很想知道基督再來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受到嚴重的虧損。16節是 [神的號聲]就是[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林15:52),這號召是宣告主的再來,召聚神的百姓(太24:31)。[那些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指已經過世的信徒會先復活。基督再來的時候,活著的信徒身體會改變(林前15:51-53)然後與復活的信徒[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17節)。所有的信徒將同時見主,沒有先後之分,然後[和主永遠同在](17節),不但與主聯合,而且彼此聯合。[被提harpazo],原文的意思是[突然取走],也被譯為[奪去](約10:28,29),[搶出來](徒23:10;猶23)。當基督再來的時候,信徒將突然被提到天上,從世界的災難中被搶救出來。[相遇apantesis]原文指貴賓來訪時,城中的居民差派正式的代表團出城迎接,然後陪同貴賓一起進城(太25:1)。基督[從天降臨],是先降到[雲裡,空中](太24:30)然後公開降到地上(啟1:7)。那些復活被提的信徒在空中迎接基督以後,也要陪伴基督一起回到地上,審判世界(林前6:2)。 思想:保羅對帖撒羅尼迦初信者的教導,只是停留在[和主永遠同在],並沒有描述細節。因為重要的不是知道將來[被提]的細節,而是現在是否遵行[神的旨意](3節)。他是為了使初信者在面對死亡時可以彼此安慰,鼓勵,而不是引發他們對末日的好奇和猜測。信徒不但不該像世人那樣擔心害怕,反而急切盼望基督快來,與主永遠同在。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給我們盼望,使我們不但承受永生,更要與主永遠的同在,我們期待主你的再來,願我們深信你的再來,使我們生命活得有盼望,更充滿喜樂榮耀。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帖撒羅尼迦前書 3:1-4帖撒羅尼迦前書 3:1-4

1-2節是延續2:17-20的思路。帖撒羅尼迦信徒向地方官出具的保狀只包括保羅和西拉(徒17:5-9)不包括提摩太,所以他們決定讓西拉留在庇哩亞,提摩太前到帖撒羅尼迦[堅固,勸勉]初信者,而保羅獨自前往雅典(徒17:14)。保羅非常清楚,人的得救取決於神的憐憫和揀選(1:4);但也正因為他相信神的預定,所以才對神所交託的使命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保羅不會隨口說:[如果他們真的是被預定的,神自己會負責保守他們堅忍到底。]因為真正的預定論者,不會躺倒聽天由命,而是更有信心,更加火熱地承擔起神所預定的責任(徒18:9-11)甚至[不能再忍耐](1,5節)。真正具有父母心腸的傳道者(2:7,11)必然是負責任的傳道者。他們不但會把人帶信主,也會繼續[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1:28);不但會在禱告中把人交託給神,也會積極地[堅固,勸勉]人;不但會盡責任去[堅固,勸勉]也要知道[堅固,勸勉]的果效完全在於神的道在人心中的運行(2:13)。[基督福音]也就是[神的福音](2:2,8,9)[主耶穌的福音](帖後1:8) [我們的福音]1:5)。使徒們派提摩太堅固帖撒羅尼迦人的目的,是[免得有人被諸般患難搖動](3a)。雖然這些初信者心裡早有準備(4節)但實際面臨患難的時候,又是另一件事。雖然真理是簡單的,但人心是詭詐的,生活是複雜的,仇敵是狡猾的,從知道到行道,從頭腦到心靈,還有一段漫長的距離。(3節) [因為你們自己知道,我們受患難原是命定的]表明保羅在帶他們信主的時候,已經對[受患難]的問題有過清楚的教導(4節),現在只是提醒他們。信徒[受患難原是命定的]並非偶然的意外,而是生命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不必奇怪驚慌(提後3:12)。信徒為義受患難,並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是因為失去了神的恩典,而是證明他們是被揀選蒙恩的人,[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祂受苦](腓1:29)。信徒重生得救之後,不但不會從此生活輕鬆,一帆風順,而且往往發現自己成了世人毀謗和排斥的對象(彼前4:4),這正是我們站在神一邊、配得神國度的記號(帖後1:4-5)。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撒但是為了把我們吹走,神卻是為了讓我們站得更穩固;撒但是為了得著我們(路22:31),神卻是為了拆毀和重建我們,讓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也與祂一同得榮耀(羅8:17)。第4節表示是一種負責任的傳福音態度。保羅總是在宣告福音好消息的時候,也預告必有的患難(腓1:29)把真理講得清楚,全備,讓[神的道]自己運行在[信主的人心中](2:13)。他從來不會只說[積極,正面]的話,也不會把信徒的挫折患難歸咎於缺乏信心,被神管教,而是勸勉信徒為[受患難]做準備。帖撒羅尼迦人預先得知將有患難,也知道神不會每次都立刻救我們脫離苦難,但卻會在苦難中與我們同在。這樣,當患難來臨的時候,正好說明他們所領受的實在是神的道2:13),所以也能安下心來,在一切患難中仰望神、在各種難處中[靠主站立得穩] (8節)。思想:今天,或許當我們傳福音對[必受患難]的事實難以啟齒,擔心[消極、負面]的話會把初信者嚇跑,或許只是想[討人喜歡](2:4)。但這樣的傳道只會吸引追求福氣,健康,財富,成功的拜偶像者,失去了福音的能力(羅1:16)。我們有否明白信仰就是與主同甘共苦的生命,而不是趨吉避凶的信仰呢? 祈禱:親愛主,你帶給我們的是大能的福音,使我們生命能改變,更使我們生命與你結連,與你一共面對人生,是主你樂意與我們過著同甘共苦的經歷。阿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 2:11-20帖撒羅尼迦前書 2:11-20

傳道人的工作,不但要像溫柔的母親那樣乳養孩子,無私地用福音和生命供應信徒(7-8節);還要像嚴格的父親那樣管教兒女[勸勉,安慰,囑咐](11節)信徒,使他們[行事對得起](12節)神,符合神兒女的形象。神對信徒的最高要求,是要我們[行事對得起]祂。[對得起]神,不是傳一點福音,搞一點活動,為神做一點什麼,這些只能彌補自己的愧疚感,並不能[對得起]神。真正的[行事對得起]神,是[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進祂國,得祂榮耀](12節)是神呼召人的目的;[得祂榮耀]就是在基督的身上得榮耀(帖後1:12)。13節這是保羅在本信中第二次為帖撒羅尼迦教會感謝神1:2;2:13;3:9)。在多元宗教,哲學流行的帖撒羅尼迦,人若能[不以為這是人的道,而以為這確實是神的道],證明他們已經體會到[神的道]在自己心中運行,產生了改變生命的果效。這再一次駁斥了反對者的攻擊(3節)。改變生命的果效,不是根據傳道者的努力,口才和學問,也不是根據聽道者的聰明,感動和決定,而是根據神自己的[揀選](1:4)。14節表示信徒[受患難原是命定的](3:3),並非偶然的意外事件,而是生命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不必奇怪驚慌(約16:33)。信徒為義受患難,並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也不是因為失去了神的恩典,而是證明他們是被揀選蒙恩的人。14-15節中的[猶太人],並不是指猶太民族,而是指不信的猶太人。保羅並非反猶太主義者,他自己就是猶太人[猶太地區神的各教會]也都是猶太人。15-16節表示動手釘死主耶穌的是羅馬人,但卻是出於猶太教領袖們的堅持(約19:10-15)。他們的祖先也殺害了許多[先知](太23:29-31,35,37)整個舊約歷史中的先知都是抵擋神的以色列人所逼迫的(徒7:52)。不信的猶太人[與眾人為敵]也就是阻撓使徒[傳道給外邦人,使他們得救]。不信者最大的危害不是自己下地獄,而是阻擋別人得救(彼前4:4)。不信的猶太人阻擋福音的後果,是害人害己,[常惡貫滿盈],直到[神的憤怒終於臨到他們身上]。[離別aporphanizo](17節),直譯是[使成為孤兒]。保羅將自己比喻為母親(7節)和父親(11節),又把帖撒羅尼迦教會比喻為孤兒,把被迫分離比喻成家庭被拆散。他詳細地解釋為何未能回到帖撒羅尼迦,很可能因為帖撒羅尼迦的反對者質疑保羅一走了之,不再關心那些初信者。[一兩次](18節)意思是[一次又一次]。[撒但阻擋了我們](18節)指保羅多次想找機會回到帖撒羅尼迦,但卻被帖撒羅尼迦的猶太人追趕而至;也可能是因為帖撒羅尼迦迦信徒交了保狀(徒17:9)擔保保羅和西拉不會再回來。撒但的阻擋最終並沒有阻止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成長,反而促使保羅寫下《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成為歷世歷代眾教會的寶貴財富。大約六年後,保羅也親自回到馬其頓(徒二十1-3)。[冠冕](19節)原文可以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也可以指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樂之情。所以此處的[冠冕]不是指保羅所得的獎賞,而是指保羅[盼望]將來[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19節),因著帖撒羅尼迦信徒成熟到[在祂面前站立得住](19節)的地步,因此滿有[榮耀,喜樂](20節)。19節清楚說明,保羅期待在主再來以後認出帖撒羅尼迦信徒;同樣,我們也可以期待在天上認出得救的家人朋友。 思想:今天,信徒願意作傳道者時有否只數算自己建立了多少教會的事工?帶領了多少人信主?還是願意該關心的是基督再來的時候,教會的信徒有否[在祂面前站立得住](19節),我們有否為他們作為父為母心腸的人呢? 祈禱:親愛主,你願意我們明白你的旨意就是教會,為主你建造成全每個信徒,你要的不只是他們口裡相信,而是要他們一同進到基督的身體,求主興起我們願意為主作為父為母心腸的人,愛你所愛,緊張每一個你緊張的信徒。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