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指保羅沒有必要教導初信者基督何時再來的細節,信徒不應該妄加臆測,只能根據各種徵兆,知道祂再來的日子近了(太24:32-33),而最重要的是隨時警醒預備(太24:42-44)。[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主的日子來到,好像夜間的賊一樣](2節)表明使徒早已教導過關於基督再來的事情,現在只是提醒他們。[主的日子]就是從主耶穌再來;舊約的[耶和華的日子](賽13:9-11)指神介入歷史,施行審判和毀滅的日子,也就是[主的日子]。[好像夜間的賊一樣]比喻基督再來的時間出乎意料,讓世人措手不及。人若斷定主到某個時候才會再來,很容易到主來之前才追求成聖,其他的時候毫不在意,這是對屬靈生命的傷害。我們應該知道,雖然基督再來是一次發生的,但對每個信徒來說,自己隨時可能會見主面,向祂交帳。基督再來的時候,特徵是:[人正說『平安穩妥』](3a),世界洋溢著信心和樂觀,巨大的災禍突然從天而降。[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3c)比喻那災禍將和產難一樣無法預料,突然爆發,但又像產難一樣早有陣痛作為預兆,也像產難一樣要有巨大的痛苦。[他們絕不能逃脫](3d),正如就像[懷胎的婦人]不能逃脫[產難],世界也不能逃脫神忿怒的審判。[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8節),這是用預備作戰的羅馬士兵作比喻,解釋信徒怎樣[小心](8節)等候主來。保羅常用軍裝的比喻(羅13:12;林後6:7;10:4;弗6:13-17)但每次重點都不相同。這裡是說,既然信徒的身分是[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用[信,望,愛]作為自己屬靈的保護,迎接主的再來。第一個保護,是[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護心鏡]是羅馬士兵用來保護胸部和背部的金屬盔甲(Lorica Segmentata),比喻信心和愛心可以保護我們的屬靈生命,[信和愛]是不可分割的兩項恩典。第二個保護,是[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羅馬士兵的頭盔(Galea)可以有效地保護頭部,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比喻確信神早已預定我們脫離忿怒的刑罰(9節)。第9節表示信徒之所以應當[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是神所[預定]給信徒的結局,不是承受[主的日子]臨到地上的忿怒(3節),而是藉著基督[救我們脫離將來忿怒](1:10),讓我們[身體得贖](羅8:23)。[祂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著,睡著,都與祂同活](10節)這是解釋信徒怎樣[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衪替我們死]也就是保羅寫本信時在哥林多傳講的[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這是保羅所傳福音的核心(2:4),在本信中不需要再作詳細解釋。[無論醒著,睡著,都與祂同活],指基督替我們死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與祂同活],[和主永遠同在](4:17),這只取決於神的揀選(1:4),不取決於人是否警醒。 [醒著gregoreuo]原文就是第6節的[警醒],[睡著katheudo]原文就是5-6節的[睡],這兩個字在本信中只出現在這兩處。信徒之所以能[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是因為[得救的盼望]既不在於人的功德,也不在於人有多麼[警醒謹守],完全在乎神的預定(9節)和基督已經成就的救恩(10節)。這樣的得救確據,不但不會使人懈怠,反而會讓信徒更有[警醒謹守]的信心。 [所以,你們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11節),不斷溫習這個好消息,每天帶著對主再來的盼望,活出[屬乎白晝]的樣式。 思想:我們面對確實主再來的事實,信徒必須[警醒謹守],但並不是遵守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條,並沒有明確的及格標準,所以誰也不敢自詡及格,但誰也不必憂慮不及格。只願我們在信仰的生命中每日都[警醒謹守]主的再來。 祈禱:親愛主,你的救恩讓我們不單有今生的盼望,更帶給我們永恆的指望,我們期盼主你的再來,求主使我們每日都確信你的再來,更讓我們每日都[警醒謹守]主你的再來。阿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11
Related Post
帖撒羅尼迦前書 5:23-28帖撒羅尼迦前書 5:23-28
5:23-28是[禱告與問安]與1:1-10的[問候與讚美]首尾呼應。23-24節是[全然成聖]的禱告,與3:11-13[成為聖潔]的禱告呼應。使徒所看重的不是初信者一時的火熱,而是盼望他們在基督再來的時候能[成為聖潔,無可責備](3:13)。第一個禱告,是[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23a)。首先,成聖百分之百是三一神主動的工作;信徒不可能靠自己肉體的力量成聖,使徒對於初信者所有關於成聖的勸勉(4:1-5:22)人都無法靠著自己做到,只有[賜平安的神]才能使我們最終全然成聖](23節),在生活的各方面都分別出來歸給神。其次,成聖百分之百是蒙召信徒的責任(4:3,7)。成聖既沒有捷徑,也不是某種神秘經驗,而是藉著神的話語,正如主耶穌所禱告的:[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 )。第二個禱告:是[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23b)。成聖並不能在今生達到完全,[全然成聖]不是指全然無罪,[無可指摘]也不是指完美無缺,而是指信徒與神的關係正確,即使犯了罪,也會靠著基督的寶血潔淨(約1:8-10)。成聖的第一個階段是開始。當我們重生的那一刻,靈裡接受了[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多3:5),使我們的生命從罪中得著釋放,方向完全改變(羅6:17-18)。新的生命不會再習慣性地犯罪(羅6:11)也無法忍受長期活在罪中(約壹3:9)。這是一次完成的生命成聖,所以[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6:11)。成聖的第二個階段是成長;這是信徒持續一生的過程。雖然信徒心中仍有肉體的私慾(約壹1:8;雅3:2),但[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羅6:14),所以信徒有責任[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在成聖增長的過程中,我們將越來越像基督,漸漸[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成聖的第三個階段是完成。信徒的成聖在今生永不停止,永無止境。一個成熟的信徒,雖然言行舉止可能無可指摘,足以[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主耶穌教導門徒:[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是指出信徒追求成聖的標準,催促我們永不停止[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林後7:1),並不是指我們今生能達到完全。信徒靈魂的[全然成聖]只有在我們的身體死亡,加入[被成全之義人的靈魂] (來12:23)的總會時才能完成;身體的[全然成聖],只有到主再來的時候才能完成(約壹3:2)。保羅的禱告是根據神的應許,是因為[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24節)。人是軟弱善變的,沒有人能永遠保持[全然成聖]。但神[本是信實]所以並不指望我們的努力,祂自己[必成就這事],完成祂在信徒心裡已經開始的工作(腓1:6)。當主再來的時候[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那時,祂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19)。25-28節是問安,包括三個囑咐和一個祝福。第一個吩咐,是[請弟兄為我們禱告](25節)。患難中的初信者最容易陷於自憐之中,這時就更應該多為別的肢體代禱,當別人的重擔脫落的時候,我們自己的重擔也在主面前脫落了。保羅照著神的旨意,把自己和同工們擺進基督的身體裡,盼望所有的肢體都藉著同心禱告,活在基督的身體裡,在靈裡合一爭戰,[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第二個囑咐,是[與眾弟兄親嘴問安,務要聖潔](26節)。保羅鼓勵初信者把真實的愛心以當時的文化所能接納的方式表達出來,但[務要聖潔]不能是出於激情或情慾。第三個囑咐是[我指著主囑咐你們,要把這信念給眾弟兄聽](27節)語調非常強烈。這是保羅個人特別要求收信者在主面前起誓,保證將這封信讀給全教會聽,以達到堅固初信者的目的(23-24節)。27-28節可能是保羅親筆書寫,其他部分由西拉代筆。最後一個是祝福: (28節)。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總是常與信徒同在,但保羅所關心的是,每個初信者都應當親身體會,並且親自享受這浩大的恩典。 思想: 成聖是我們一生都要經歷的功課,不是與眾不同,更不是避世修行,而是活在神正常的親密的關係中,因此一個自信今生能勝過所有試探的人,只是因為真正的試煉尚未來臨;而一個自信今生已經[全然成聖]的人,可能仍未完全進到神親密的關係中。 祈禱:親愛主,求你使我們知道我們不能靠自我成聖,因你已告訴我們唯有真理使我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使我們每日好好重視你的話,你的真理,使我們生命能全然成聖。阿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8帖撒羅尼迦前書 4:1-8
4:1-5:22的主題是[補滿信心不足]與2:1-16[傳揚神的福音]前後呼應。使徒並沒有被初信者一時的火熱沖昏頭腦,而是冷靜地幫助他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3:12),以致可以在[我們主耶穌同祂眾聖徒來的時候,在我們父神面前,心裡堅固,成為聖潔,無可責備](3:12-13)。但是,因著撒但的阻擋(2:18)使徒被迫把原本打算當面提醒初信者的話(10節)寫成了《帖撒羅尼迦前後書》以便補滿他們[信心的不足](3:10)。就在無意之間,4:1-5:22成為造就初信者最好的門徒訓練手冊,這完全是聖靈的奇妙作為。第1節保羅的態度是[靠著主耶穌求你們,勸你們],既像母親一樣[存心溫柔](二7),又像父親一樣[勸勉,安慰,吩咐](2:11)。勸勉的內容不是糾正他們,而是要讓他們的[行事為人]能更努力地[討神的喜悅]。[更努力]不是鞭打快牛,而是因為人性都是懈怠的,屬靈的生命不進則退,許多初信者經過興奮的[信仰蜜月]以後,往往止步不前,很快[隨流失去](來2:1)。(2節)表明以下並非新的道理,而是對初信者的提醒。保羅已經傳給他們完備的福音(2:4),初信者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新鮮道理,而是更加努力地照著去行[要叫你們行事對得起那召你們進他國,得祂榮耀的神](2:12)。保羅對於初信者的[命令],是[憑主耶穌]的權柄傳下的,不是出於人,乃是出於主。這些勸勉包括四個面向:1.成為聖潔(4:3-8);2.更彼此相愛(4:9-12);3.警醒等候主來(4:13–5:11);4.全然成聖(5:12-22)。使徒對初信者的第一個勸勉,是[成為聖潔](3-8節),正如之前所禱告的 (3:13)。(3節)[成為聖潔]是信徒重生得救時,從不合神心意的世界中被分別為聖,歸給神的事實;而[遠避淫行],則是需要信徒一生學習的分別為聖的功課。帖撒羅尼迦是一個希臘城市,希臘的文化是性放縱的文化,羅馬的婚約甚至允許男人有婚外情。保羅了解這些初信者生活在一個不知道[聖潔]為何物的世界裡,婚外性行為,與廟妓行淫是社會的常態,所以特別提醒他們要[遠避淫行]。神的旨意是[要你們各人曉得怎樣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4節)。世人以為自己的身體可以自己做主,人人有權享受自己的身體,只要開心就好。但信徒的身體不屬於自己(林前6:19)[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6:20),成為[基督的肢體](林前6:15)[聖靈的殿](林前6:19),不可讓淫行[得罪自己的身子](林前6:18)。(5節)表明世人放縱性慾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神]故意拒絕神(羅1:21)[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羅1:24)。相反,初信者勝過性誘惑的關鍵,是因為[認識神],而不是擔心健康問題,社會後果。維持與神的正常關係,是初信者[成為聖潔]的前提。[不要一個人在這些事上越分,欺負他的弟兄](6b)表示在彼此相愛,關係密切的團契生活裡,初信者尤其要注意不可貪戀別人的配偶。這些事在道德淪落的時代,雖然未必會受到律法的懲罰,但[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6節);所以保羅[切切囑咐](6節),免得他們追悔莫及。第7節表逢只有沒有蒙神呼召的人,才會以為犯了罪可以懺悔,所以大膽地[沾染污穢];只有不認識神的人,才會無視神的性情,把各種[污穢]強解成[聖潔]。[成為聖潔,遠避淫行]並非保羅個人的個人偏好,也不是根據某個時代的文化和歷史處境,而是主的命令(2,3節)和神的呼召(7節),所以,那棄絕的,不是棄絕人,乃是棄絕那賜聖靈給你們的神](8節)。神要求我們[成為聖潔]不是讓我們追求某種[聖潔的經驗],也不是列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條,而是賜下聖靈,讓我們能[靠聖靈行事](加5:25)[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 思想:無論是過去或現在,信徒若不肯[遠避淫行],或許是自己與神的關係不正常;信徒若與神的關係正常,必然會追求[成為聖潔]。即使是在性文化氾濫,羞恥感稀缺的二十一世紀,也有力量逐漸控制自己的身體[遠避淫行]。 祈禱:親愛主,求你憐憫我們在這邪惡與淫亂的世代,每日在我們身邊都會充斥不少讓我絆倒的事,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每日先聖潔的主親愛,以致我們能夠活出聖潔,遠避淫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