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 彼得前書 1:3-12

彼得前書 1:3-12


3-5節是[這盼望使人仰望將來的基業]。第3節是信徒是先悔改,再重生,還是先重生,再悔改,抑或兩者同時發生呢?我們若有把握自己能悔改直到永遠,還需要[藉著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嗎?我們若自己都沒把握能維持悔改多久,還能糊弄全知的神嗎?因此,神不是預知我們會相信祂,或有美德和渴慕之心,才賜給我們救恩,而是[照著自己的大憐憫]賜我們[重生]的新生命。悔改是[重生]的結果,而不是[重生]的前提。第5節 [保守phroureo]原文是軍事用語,又被翻譯為[把守](林後11:32)。救恩完全出於神主動的[憐憫](弗2:4-5),而不是根據不可靠的人,所以才能給人[永生的盼望]:1.[永生的盼望],意思是充滿活力,穩定可靠,永不落空的盼望,並不屬於這個短暫無定的世界。2.這個充滿把握的[盼望]並不是地上的順利成功,病得醫治;這盼望是[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4節),也就是基督自己(弗1:10-11)。[不能朽壞aphthartos],[不能玷污amiantos],[不能衰殘amarantos]原文的首尾字母都相同,層層遞進。3.不但重生者的基業被神[看守],重生者本身也[藉著信,蒙神大能保守],甚至連這信心也在神的保守之中(路22:32)被神的大能和恩典維持並更新。6-9節是[這盼望使人活出現在的喜樂]。第6節 [大有喜樂]不是保持好心情,好心態,而是一種深藏於靈裡的歡樂,也就是[以神為樂](羅5:11),[救恩之樂](詩51:12)。信徒一想到將來要得的基業是穩當的(3-5節),心中就會充滿[救恩之樂]。[試驗](7節)原文指金銀被火熬煉的過程(雅1:3)可以煉淨雜質,驗明真偽。逆境的熬煉可以去除我們信心中的雜質,並使我們意識到信心的真實。8-9節表示信心經過試驗之後,可以讓沒有親眼見過主的信徒親身經歷主,因此,[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愛祂;現在雖然不能看見祂,卻信祂]。[愛祂]不是因為恩典,因為人最容易忘恩;也不是因為情感,因為人的情感最善變;這愛是因為不斷被試驗所強化的信心。10-12節是[這盼望根據神在過去的啟示]。10-11節指出舊約時代的眾先知不但寫下了神的話語,也極力考察自己被聖靈默示而寫的文字,想知道聖靈所預言的[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賽53:2-12)究竟[是指什麼時候,什麼樣的情況],仔細思考基督(太13:17)。[恩典charis]原文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155次,大都譯為[恩] ,[恩] ,[恩賜] ,[恩]。神的恩典有以下特點:1.恩典是主動的應許:[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提後1:9)是救恩計畫的動機(羅8:29-30),罪得赦免的源頭(羅3:24-25)。2.恩典是白白的禮物:恩典既不是人配得的,也不是人賺得的。3.恩典是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帶著能力,祂[親口應許,親手成就](代下6:15),救恩的計劃是確定的。恩典不但領我們相信,也保守我們相信到底,信心的開始和持續都是恩典(來12:2)。12節一連用了三個[你們],讓那些[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6節)的信徒知道,他們正位於救贖大劇的舞台中心:1.過去的眾先知[知道他們所服事的不是自己,而是你們],所寫的啟示正是為瞭如今這些受苦的信徒。2.神又安排[那藉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傳給你們,讓萬事為信徒效力。3.連天上的眾天使也懷著敬畏和驚嘆之心[切望察看],渴望知道神的救恩計劃將怎樣在信徒身上成就極大無比的榮耀。 思想:或許今天世人所關心的恩典都是今生的成功,財富,健康和安慰,所以有些信徒也對[恩典]產生了以下誤解;我們有否因著經文明白神的恩典呢?因著這恩典讓我們在患難中都有大喜樂;因我們都是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典,不只是讓我們罪得赦免,更使我們成為因信蒙主你能力保守的人,我們真的雖然沒有見過你,但我們能夠愛你。願我們因你的恩典活出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彼得前書 3:1-12彼得前書 3:1-12


1-6節是寄居者作為妻子的生活。第1節 [同樣]顯示作妻子的信徒順服丈夫(3:1-6)的原因,和作百姓的信徒順服掌權者(2:13-17),作僕人的信徒順服主人(2:18-20)一樣,都是為了行事為人與[神的子民](2:10)的身份相稱。神得著那些不信主的丈夫的方法,不是藉著妻子的[言語],更不是靠喋喋不休的說教,而是藉著活出基督的[品行]。當時有些不信主的丈夫會虐待已經信主的妻子,甚至這樣的丈夫,[也會因妻子的品行]而被神得著。這正是神給[作妻的]信徒[祭司](2:5),[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2:9)的奇妙方式;也是神給[作妻子的]學習效法基督,[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2:23)的機會。[感化]原文的意思是[賺得](太16:26)贏得。第2節[敬畏]指敬畏,順服丈夫,[純潔的生活]是妻子順服神的表現。妻子順服不信的丈夫,是[為主的緣故](2:13)順服神所設立的家庭次序,丈夫信主只是順服的副產品。如果妻子的順服只是出於無奈,或是為了符合社會風俗,或是為了感化丈夫,這種功利的順服毫無果效,裡面反而隱藏著罪。如此贏得丈夫的妻子,魅力不是來自[外面的辮子頭髮,戴金飾,穿美衣](3節)而是裡面[長久溫柔,安靜的心](4節)。無論多麼迷人的容貌,多麼奢華的妝飾,結果都是一去不返,無法挽留,惟有[溫柔,安靜的心]才是真正永恆的美麗,不但能吸引不信的丈夫,更重要的是[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4節),因為[溫柔]是基督(太11:29)和天國子民(太5:5)的生命,[安靜]就是內心的平安,兩者都可以存到永恆。彼得不是禁止婦女[辮子頭髮,戴金飾,穿美衣],而是提醒妻子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金錢,去做那些助長虛榮,被神輕視的事,卻不注意培養真正討神喜悅,吸引丈夫的品格呢?撒拉[聽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6節)就是承認他是家庭的頭和帶領者(創18:12)。婦女若為主順服丈夫[便是撒拉的女兒](6節),具備了撒拉的品格,配稱為[仰賴神的聖潔婦人](5節)。[不因恐嚇而害怕](6節)指妻子完全信靠神,所以不因不信主的丈夫威嚇而害怕。第7節是寄居者作為丈夫的生活。[同樣]顯示作丈夫的信徒體諒和尊重妻子的原因,和作妻子的信徒順服丈夫一樣,都是為了行事為人與[神的子民](2:10)的身分相稱。[你們的禱告]指丈夫們的禱告;作丈夫的信徒要送給妻子兩份愛的禮物:體諒和尊重。1.體貼:[要按情理跟妻子共同生活,體貼女性是比較軟弱的器皿]做丈夫的要了解並體諒妻子在屬靈,情感和生理方面的需要,盡上保護,憐惜妻子的責任。2.尊重:[要尊重她,因為她也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不信主的妻子也有共度一生的情緣,信主的妻子更是[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3:28)。因此,丈夫要以愛心對待妻子,包容鼓勵,用心陪伴,讓她從丈夫得著尊榮。(8節) [總而言之]是向所有的信徒提出寄居生活的原則,包括如何對待信徒和不信者。第8節是信徒之間彼此相處的原則,原文是五個希臘詞,除[慈憐]之外,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組成了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第9節是信徒對待不信者的原則,包括:1.[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9節)也就是不憑血氣,不堅持自己,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聖靈有做工的機會(太5:39)。2.[倒要祝福](9節)活得豐富的人才會樂意分享,活在天上的人才能超越地上的恩怨(太5:44)。[因你們是為此蒙召](9節)指信徒蒙召,是要讓地上的萬國都因他們得福(創22:18)自己也[承受福氣](9節)。10-12節引用詩34:12-16,來解釋8-9節的勸勉。1.[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10節)。承受福氣從禁止口舌開始(詩34:12-13)教會紛爭從放縱口舌開始(雅3:5-6),屬靈成長從勒住口舌開始(雅1:26)。我們既不要錯誤地說正確的話,也不要正確地說沒用的話,因為這些都是體貼肉體,不順從聖靈的結果。2.[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11節),是解釋[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3.[尋求和睦,一心一意追趕](11節),是解釋[倒要祝福]。[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12),是解釋[承受福氣]。 思想:或許我們人生覺得擁有不少的權利,但我們明白站在聖潔的主面前,我們一班的罪人再沒有絲毫的權利。因此信徒若以惡報惡,憑血氣對待世人的迫害,就離開了[義人]的地位,把自己摒於主的[看顧]之外了。 祈禱:親愛主,你的眼看顧義人;主你的耳聽他們的祈禱。在我們生活中有不少的挑戰,難處,面對不少困難的關係,你都要讓我們知道你一直看顧,你更聽我們祈禱。求主使我們深信你的同在,使我們與你面對生命中的難處。阿們!

彼得前書 2:1-10彼得前書 2:1-10


1-3節勉勵信徒在神家要[作愛慕靈奶的嬰孩]。這篇勸勉包括兩個部分:1.潔淨心思:第1節表示一個重生得救的人(1:23-25),裡面有了新的生命,就當順服主的道(1:25),立志與過去的罪惡斷絕關係。2.愛慕靈奶:第2節[純淨adolos]原文與[詭詐dolos](1節)諧音,形成對比。當重生者潔淨了污穢的心思意念以後(1節),就會像[初生嬰孩愛慕那純淨的靈奶],藉著聖經使靈命逐漸成長成熟,進入救恩的最終成就(1:5,7 ,9,13)。第3節可引自詩34:8。[美善chrestos]原文與[基督Christos]諧音,是雙關語。信徒在重生時[已經體驗過主是美善的]所以自然會渴慕多吃[靈奶];而一個對[靈奶]提不起興趣的人,裡面的生命是可疑的。4-10節勉勵信徒在神家要[被建造成為靈宮]勸勉的內容從個人轉到教會,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的結構:第4節宣告基督的身分,。彼得從[嬰孩](2節)說到[活石],是因為希伯來文的[石頭אֶבֶן/eh’-ben](創28:11)和[子孫בֵּן/bane](創10:31)諧音,是雙關語。主耶穌是[活石]不但自己就是生命(約14:6)而且可以賜人生命(約10:10)。主耶穌曾經引用詩118:22,宣告自己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太21:42)世人不認識祂,排斥祂,但祂[卻是神所揀選所珍貴的]。因此,被世界棄絕的信徒也當知道,雖然自己和基督一樣被世界排斥,但也和基督一樣[是神所揀選所珍貴的](1:2,18)。[到祂面前來]就是親近主;信徒只有除去內心的[詭詐](1節),才有可能親近主。第5節宣告教會的使命;當時耶路撒冷的聖殿還沒被毀,猶太祭司仍在獻祭,但聖靈卻啟示,只有[靈宮]才是神居住的地方。[靈宮]是雙關語,既是[屬靈的殿]也是[神的家](4:17)。[聖潔的祭司]原文是單數,顯示蒙召的信徒所組成的教會,身分是[聖潔的祭司],在地上承擔[祭司]的使命。當信徒到[活石]面前與主親近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像主(林後3:18)[也像活石]。第6節引自賽28:16:古代中東人在建造房屋安放根基時,先在最外角安置[房角的頭塊石頭](7節)作為建築物底部轉角處的基石,用以連接牆垣,支持和穩定整個建築物。基督是教會的[房角石](6節)比喻基督是建造教會和聯絡全體的基準,祂為教會定界,所有的信徒都必須藉著與祂的關係,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地位和用途。第7節引自詩118:22,第8節引自賽8:14-15,指出基督對兩種人不同的影響:[所以,祂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7節),被正面回應的信徒引以為榮,得以分享祂的尊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不僅會讓負面回應的不信者大跌眼鏡,而且[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8a)。[預定tithemi]原文和[安放tithemi]是同一個字(帖前5:9)顯示基督的救贖和不信者的拒絕都在神的計劃之中,也在神的管理之下,信徒的受苦也並非意外。9-10節是引用舊約,解釋教會的使命。信徒與那些悖逆者(8節)不同,教會的身份和使命是:1.[被揀選的族類](9節)引自賽43:20,原文是單數。新約教會已成為一個屬靈的新民族,與舊約的[選民](賽43:20 )以色列人一同有分於神的祝福。2.[有君尊的祭司](9節)引自七十士譯本出19:6,原文是單數,原本是神對舊約選民的應許,現在也適用於新約的教會,教會是[有君尊的祭司]的群體。[君尊]表示身分和職任的尊貴,因為我們所服事的是神國的萬王之王,將來也要與祂一同作王(提後2:12)。3.[聖潔的國度](9節),引自七十士譯本出19:6,原文是單數,原本是神對舊約選民的應許,現在也適用於新約的教會。4.神揀選信徒歸自己所有,目的是[傳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9,12節)。身為[有君尊的祭司],教會在地上的使命是事奉神,以言行見證神的救恩,以生活彰顯神的性情。第10節引用了何2:23,顯示神的[美德]就是:過去,外邦人在[黑暗]中與神為敵[算不得子民]也沒有資格[蒙憐憫]( 10節)。現在,祂卻用恩典召我們[入奇妙光明]使我們[作了神的子民] [蒙了憐恤](10節)。因此,信徒應珍惜這個新身分,活出這個新身分。 思想:我們要知道一個對神的話語沒有胃口的人,必須重新回到福音的起點,因為真正品嚐主恩的滋味的人,必然能漸長,更成為主的活石成為靈宮能讓神和人都得滿足。我們有否每日都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每天都能藉著你的話語能讓我們成長,更讓我們除去罪惡,內心的不潔,願我們每日與主你親近的時候,越來越像主,成為活石,成為靈宮讓神和人都得滿足。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