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後書 彼得後書 2:17-22

彼得後書 2:17-22

17-20節的主題是[假師傅的誘惑]與4-10a [假師傅的刑罰]前後呼應。1.他們無法滿足人的需要,是[無水的井](17節),給乾渴的人虛假的希望;是[狂風催逼的霧氣](17節)為求雨的人帶來虛假的安慰。這些假師傅給別人開空頭支票,自己結局卻是在[墨黑的幽暗](17節)裡。2.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節)說得天花亂墜、誇誇其談,實際上是誤導聽眾,[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18節)引誘根基不穩的初信者重回老路。3.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19節)宣稱自由就是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沒有審判(3:4)也不必認罪悔改,結果高舉著自由被罪和情慾[制伏](19節) ,成了[敗壞的奴僕](19節)。真正的自由是自由地做該做的事,脫離罪和情慾的捆綁(約8:31-36;加5:13)成為[耶穌基督僕人](1:1;彼前2:16;羅6:17-22 )不作[敗壞的奴僕]。這些假師傅自稱[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20節),修養行為可能暫時會有所改善,但卻沒有接受基督為主,所以無法[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1:4),反而以自由之名放縱情慾,結果很快[被纏住,制伏](20節)。正如在主耶穌的比喻中,離開的污鬼另帶七個更惡的鬼返回打掃乾淨的空房間裡[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太12:45)。21-22節的主題是[假師傅背棄義路]與1-3節[假師傅危害真道]首尾呼應。[聖命](21節)原文是單數,特別指持守聖潔的命令(利11:45;彼前1:16;提前6:14)。這些假師傅已經[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21節)。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是[自己欺哄自己](雅1:22-23)、知故犯(22節),罪加一等。22節引用了兩句俗語,前半句引自箴26:11。狗和豬都是律法中不潔淨的動物,形容那些知道真理、但卻[沒有靈性](12節)的假師傅;他們順從肉體的情慾,終究會原形畢露。正如狗和豬可以暫時洗淨,但卻很難保持;因為它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必然按照動物的本性會回到骯髒的環境裡去。 思想:人若暫時離開罪惡,但卻沒有接受基督,這樣的認罪悔改並沒有永恆的價值;雖然[打掃乾淨,修飾好了](路11:25),但卻沒有聖靈內住作主,只會更深地落在撒但的轄制裡(路11:26)。今日我們是否仍然活在一個虛假的信仰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的拯救,更願意進入我們的生命,進入我們的內心,你要潔淨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滿有主你的生命,求主每日都潔淨我們,除去我們的生命的虛假,使我們活出真正的信仰。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4:12-19彼得後書 4:12-19

4:12-19的主題是[為主受苦]與3:8-17[為義受苦]前後呼應。彼得警告信徒,應當預備接受更嚴竣的逼迫:[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2節) [火煉的試驗]是熬煉金銀的火,不是沒意義的受苦,目的是潔淨信心。在即將到來的尼祿逼迫中,基督徒被指控焚燒了羅馬城,許多信徒甚至被塗上瀝青,當作火把,經歷了真正的[火煉的試驗]。1.教會受世界的逼迫,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信徒[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凸顯世人生活方式的敗壞,所以[凡作惡的便恨光](約3:20)。抵擋神的撒但和世界必然會引誘,逼迫立志跟隨神的人,所以[火煉的試驗]是寄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教會越少受到世界的逼迫,世俗化的程度越嚴重,證明信徒效法世界過於效法基督,與世界幾乎毫無分別;保羅幾乎在每個城市都受到了逼迫。3.既然世界本來就充滿痛苦和死亡[火煉的試驗]更是寄居者客旅生活的常態,今天的信徒為什麼會認為生活就該平順安穩,一旦事情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沒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對神失望,抱怨,[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呢?信徒若是為主受苦,不但不會奇怪,不被打倒,不急著求苦難離開我們[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13節)證明自己屬於基督。[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特徵是:一邊受苦,一邊感到在主裡的喜樂加添(徒5:41)[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信徒[若是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14節)因為[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5:41)乃是一種特權。聖靈住在每一位真信徒心中,更以一種榮耀的方式[常住在](14節)為主受苦的人身上;因為只有當我們為主受苦的時候,就會經歷到聖靈的能力(路12:11-12)預嘗屬天的榮耀(詩3:3)。[為基督徒受苦](16節)就是為主受苦; [基督徒]這個字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本節和徒11:26,26:28是當時的外邦人給信徒起的綽號(徒26:28)。由於信徒的生活方式與敗壞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被當作一群奇特的人看待;外邦人也很快看出他們高舉基督,和猶太教並不相同,所以把他們稱作[基督徒](徒11:26)。但信徒卻藉此勉勵自己跟隨基督。他們裡面有基督,外面像基督(腓1:20-21)用自己的生活把這個名字變成了一個榮耀的稱號。自稱[基督徒]的人,心思言行都當跟隨基督,才能[因這名歸榮耀給神](16節) [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11節)。[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17節)也可譯為[審判從神的殿起首][家]和[殿]原文是同一個字。神對世界的審判,也要從神的殿,也就是教會開始(耶25:29;摩3:2)。17節和結9:6的前後文也都提到了神的榮耀(彼前4:14;5:1;結9:3;10:4)。信徒[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是神對世界審判的一部分,以便潔淨我們的信心(1:6-7;3:17)。[若是義人僅得救,那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18節)引自箴言11:31,補充說明[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17節)。得救的信徒今生並不能免除管教性的審判(瑪3:1-3)。既然連信徒今生都要接受神的審判,艱難地得著完全的救恩(1:5,9,13)那些不[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但卻拒絕神的人,在神的審判台前[將有何地可站](18節)?因此,我們應當計算跟隨主和拒絕主的代價(路14:25-33)不要躲避為主受苦。[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19節)的人,就像主耶穌[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2:23)。 思想:信徒受苦既不是意外偶然,也不是命運作弄,而是神的旨意;這並不是因為神太苛刻,而是因為神對我們生命的造就。既然把苦難量給我們的是父神,祂也必保守我們受苦的結局都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5:11)程度和時間也是有限的。我們在受苦時並不孤單,因為有[信實的造化之主]眷顧我們,有[神榮耀的聖靈](14節)陪伴我們。 祈禱:親愛主,是你使我們知道生命所面對的一切都是你美好的安排,更是天父的旨意。使我們生命得造就,更能學像基督。求主使我們明白你的旨意,信任主你在我們生命的安排與設計。阿們!

彼得後書 2:1-3彼得後書 2:1-3

第二章的主題是[警告假師傅],是本信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本身也是一個交錯對稱結構:A.(1-3節)假師傅危害真道;B. (4-10a)假師傅的刑罰;C. (10b-16節)假師傅的真面目;B1. (17-20節)假師傅的誘惑;A1. (21-22節)假師傅背棄義路。1-3節的主題是[假師傅危害真道]與21-22節[假師傅背棄義路]首尾呼應,用關鍵字[道hodos](2節)和[路hodos](22節)聯繫在一起。這個字在本信中只出現過三次(2:2,15,21)。魔鬼假冒,摻雜,打岔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舊約時代有[假先知](1節)混在神的百姓中(申13:1-3)新約時代也將有[假師傅](1節)摻雜在信徒裡(太24:24)兩者都是從內部出現的。假師傅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他們所傳的異端不但[陷害人](1節),使人作[地獄之子](太23:15);也陷害自己,[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地滅亡](1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所有的人受死,贖價足以買贖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假師傅];但只有承認主名的人,才能接受買贖的功效。在本信中,彼得用[你們]來稱呼信徒,[他們]來稱呼假師傅。古往今來的假師傅都有兩大特質:放縱情慾,內藏貪心:1.放縱情慾:使徒預言,假師傅將會很成功,因為凡是能使放縱情慾合理化的道理,都能吸引大批體貼肉體的人,所以[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2節)。但神允許[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2節),卻是為了潔淨教會,因為[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約壹2:19)。[真道]直譯是[真理的道路],包括福音真理和福音所帶來的生活方式(1:4)。今天,有些人也和這些假師傅一樣,口裡屬靈、生活屬世,行事為人與世界毫無分別、甚至更糟,以致[神的道理被毀謗](多2:5;提前6:1;賽52:5)。2.內藏貪心:真使徒[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也沒有藏著貪心](帖前2:5),所以不怕傳講讓人紮心的十字架信息,目的是為了拯救人、造就人。但假師傅[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3節),所以無論外表多麼熱心,多有愛心,目的都是為了討好人,吸引人;因為需要掌聲,所以就要迎合聽眾。 思想:或許今天,很多假師傅的道理是大搖大擺地進入教會,假師傅的包裝也越來越現代,但本質都是離棄[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的福音,不是用明顯屬世的[成功,財富,健康]取代十字架,就是用看似屬靈的[事奉,靈恩,公益]來代替基督。我們有否察驗有如此假師傅的價值觀進到我們的生命中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話語,是我們生命的真理,是我們的道路,更是我們的生命,求主記念我們每日都面對很多讓我們受迷惑的道理,我們需要主你的話語,你的真理引導我們,光照我們,使我們不走差。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