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後書 彼得後書 3:1-7

彼得後書 3:1-7

3:1-13的主題是[先知的預言和主降臨的應許]; [親愛的弟兄啊],這個稱呼在本章出現了4次(1,8,14,17節)每次都是用來提醒讀者。[第二封信](1節)顯示還有第一封信,很可能就是【彼得前書】。[激發你們誠實的心](1節)意思是喚醒信徒真誠愛主的心,免得在日復一日的平靜和忙碌中靈性昏睡,愛主的心逐漸冷淡。為此,我們應當[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2節)。[命令]原文是單數,特指持守聖潔的命令(2:21)。信徒首先要知道,末世必有[好訌的人](3節)出現,他們不承認基督(2:1)不相信基督再來(4節),藐視神要人持守聖潔的誡命(2節)。主耶穌早已預言了他們的出現(太24: 3-5,11,23-26);現在彼得發出同樣的警告,並指出,這些人無論怎樣假冒神的名義包裝謬誤,本質都是[隨從自己的私慾](3節),而救恩卻是叫我們[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1:4)。[末世]並非指將來的世代,而是我們現在正處於的世代(林前10:11)指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新約時代(來9:26),又稱為[末後的日子](2:17)。這些假師傅否認基督再來的預言(可14:62;約14:1-3),質疑[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4節),因為當時主耶穌已經升天大約三十年了,但還沒有再來;而現在已經過了兩千年,祂還是沒有再來。在這些人看來,似乎[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節),宇宙是恆定,不變的,神不會幹預自然律,用神蹟結束歷史的進程。4-10節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5-7節首先回應[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b)。[列祖]包括已過世的舊約先知和新約門徒。質疑者的邏輯是,既然過去神沒有介入宇宙,為什麼將來會插手審判呢?但彼得指出,萬物的創造(5節)毀滅(6節)和存留(7節),都不是根據物質本身,而是根據神的話語(7節)。神不但是創造的神,也是審判的神;祂可以在任何時間改變歷史的進程,因為是祂設計並掌管自然法則。彼得的回應包括三點:1.神藉著祂的話和水創造了世界:第5節可譯為[他們故意忘記這事,就是從太古憑神的話有了天,並由水而出和藉著水而成的地](和合本修訂版)。假師傅通常不是公然反對聖經,而是似是而非地扭曲聖經,所以澄清真理的方法就是回到聖經。這些假師傅不敢否定神創造天地(創1:1-10),但卻[故意忘記這事]。2.神藉著同樣的話和水毀滅過世界:這些假師傅也不敢否定神曾經用挪亞時代的大洪水審判了當時敗壞的世界(創7:10-20),但卻[故意忘記這事]。3.神還要藉著同樣的話和火毀滅將來的世界:將來的審判仍是根據神的話語,但不再使用[洪水](創9:11),而是[用火焚燒](申32:22;賽66:15;番1:18;瑪4:1 )。從前用洪水所消滅的不過是地上的活物,將來烈火所燒滅的包括天地一切舊造(10;12節)。因此,萬有必須[靠祂而立](西1:17);一旦基督不再[托住萬有](來1:3),一切物質都有可能轉化成毀滅世界的能量。 思想:今天,許多信徒相信神偉大的創造,但卻忽略主耶穌基督再來的審判,更可能走得更遠,他們乾脆把否定基督再來審判。只顧著今生的生活,卻忘記永恆與今生在地上我們的意義。我們真的有否已忘記主耶穌基督的再來,每日願意活出主旨意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你不但是創造主,更是我們永恆的主,我們深信有一天我們會看到你,求主使我們因信每日都活出討主你喜悅的生命。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5:8-14彼得後書 5:8-14


[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7節)並不是放鬆懈怠,不盡本分,而是[務要謹守,警醒](8節);不是被憂慮所困,而是要[警醒禱告](4:7)。正因為神[顧念](7節)我們,我們才能有[警醒]的能力,也能對[謹守]的結果有把握。[憂慮]使我們為今世的事掛心,以致靈性打盹,沉睡;[謹守,警醒]卻使我們能抵擋魔鬼。[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8節),這句話顯示:1.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詩22:13)雖然兇猛,但卻不能吞吃所有的信徒,只能吞吃那些不[謹守,警醒]靈性昏睡,靠近試探的人。2.魔鬼[遍地遊行]先嗅到了死亡的氣息,才會吞吃[可吞吃的人]。牠所吞吃的不是身體,而是信心,因為牠知道殺身體沒用(路12:4)。3.魔鬼是可以抵擋,也應該抵擋的。正如被獅子攻擊的獵物常常能夠掙扎逃脫,喪失鬥志的獵物只能束手就擒。因此,我們不可忽略魔鬼的存在,但也不必在魔鬼面前膽怯退縮。正因為我們有神的[顧念],基督已經得勝(來2:14)那在我們裡面的比他大(約壹4:4)。4.魔鬼吞吃信心的方法,是用外在的逼迫和引誘,引誘人裡面肉體的私慾。因此,抵擋魔鬼不是倚靠肉體,而是憑信心順服神[用堅固的信心抵擋](9節)。相反,人越不順服,越害怕受苦,就越無法專心跟隨主,越容易被魔鬼欺負。而保持順服的方法,是時時警醒,常常禱告(路21:34)[彼此順服]。(9節)這是提醒我們,其他的信徒也在遭受魔鬼的攻擊,甚至包括親眼見過主的使徒彼得(路22:二31 )所以我們應站立得穩,抵擋魔鬼。5:10-11的主題是[得勝的應許]與1:3-12[永生的盼望]前後呼應。神在基督裡呼召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受苦,而是為了讓我們得基業(1:4-5)。[百般的試煉](1:6)是經歷神[諸般恩寵](10節)的機會,受苦是通往榮耀的道路(來12:2);苦難是暫時的,榮耀是永遠的(7節)。因為擁有至高權能,永恆不變的主(11節)應許必[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賜力量給你們](10節),讓我們在苦難中經歷恩典,生命更加成熟,更有價值。苦難不能換取榮耀,卻能使我們的生命被神成全到可以[得享祂永遠的榮耀](10節)的地步。因此,我們應憑信心支取神的應許,讓基督的得勝成就在我們身上(9節)。[成全]原文與[補](可一19)是同一個字,也可譯為[恢復],也就是在苦難之後被神恢復[從新得力](賽40:31) 軟弱變成剛強,失敗變成得勝。5:12-14是[平安的祝福]與1:1-2[平安的問候]首尾呼應。[我略略地寫了這信](12節)指與本信所表達的內容相比,篇幅實在很短(來13:22)。本信就和《希伯來書》一樣(來13:22),以簡短的書信發表了極為寶貴豐富的信息,實在是聖靈默示的結果。[西拉](12節)原來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之一(徒15:22),被派到安提阿教會宣告耶路撒冷會議的決定(徒15:27),有先知的恩賜(徒15:32),是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的同工(徒15:40)。他也是羅馬公民(徒16:37),受到更好的文學與修辭學教育,可能幫助彼得在本信文字上進行了潤色。[巴比倫](13節)是舊約時代著名的大城,但此時已經衰敗荒涼,當地的猶太人早就於克勞第年間遷到西流基(《猶太古史記》卷18第9章371- 379節),沒有證據顯示彼得曾經到過巴比倫、或此地有教會。彼得寫本信時正在羅馬(優西比烏《教會史》卷3第1章第2段),所以[巴比倫]很可能代表羅馬城(啟17:5,18)。[馬可](13節)是巴拿巴的表弟(西四10)與使徒彼得關係親密(徒12:12)是彼得屬靈的[兒子](13節)《馬可福音》是由彼得口述,馬可撰寫的。[彼此親嘴](14節)是新約時代主人向客人問安的方式(路7:45)信徒也以此表示彼此之間的團契交通(羅16:16)。彼得最後吩咐[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14節),這[愛心]是生命經過破碎,日益成熟的表現。本信的兩大目的,是生活上的[勸勉](12節)和真理上的[證明](12節)。一面鼓勵信徒為主受苦,一面[證明這恩是神的真恩],好讓蒙神揀選的信徒能在恩典上[站立得住](12節)。因為我們生命中所經歷一切,即使是難處和試煉,也都是[那賜諸般恩典的神](12節)所量給我們的。因此,本信以[平安](1:2)開始[平安](14)結束,這平安已歸於[凡在基督裡的人](12)。 思想:或許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所受的苦難是別人沒有經歷過的,別人都不理解我們的難處,所以感到孤單,自憐,灰心。事實上,我們[在世上的眾弟兄]都要照神旨意為主受苦(3:17),沒有什麼苦難是特別的,也沒有什麼苦難是不能靠主勝過的。對於每一個為義受苦,為主受苦的信徒來說,只要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祈禱:親愛主,是你藉著聖經使我們明白信仰生命的實在,更能明白主你在我們生命的旨意,儘管受苦,錯挫,軟弱,我們的生命都在你手中,你要我們經歷你賜的平安,同在。阿們!

彼得後書 2:17-22彼得後書 2:17-22

17-20節的主題是[假師傅的誘惑]與4-10a [假師傅的刑罰]前後呼應。1.他們無法滿足人的需要,是[無水的井](17節),給乾渴的人虛假的希望;是[狂風催逼的霧氣](17節)為求雨的人帶來虛假的安慰。這些假師傅給別人開空頭支票,自己結局卻是在[墨黑的幽暗](17節)裡。2.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節)說得天花亂墜、誇誇其談,實際上是誤導聽眾,[用肉身的情慾和邪淫的事](18節)引誘根基不穩的初信者重回老路。3.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19節)宣稱自由就是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沒有審判(3:4)也不必認罪悔改,結果高舉著自由被罪和情慾[制伏](19節) ,成了[敗壞的奴僕](19節)。真正的自由是自由地做該做的事,脫離罪和情慾的捆綁(約8:31-36;加5:13)成為[耶穌基督僕人](1:1;彼前2:16;羅6:17-22 )不作[敗壞的奴僕]。這些假師傅自稱[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20節),修養行為可能暫時會有所改善,但卻沒有接受基督為主,所以無法[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1:4),反而以自由之名放縱情慾,結果很快[被纏住,制伏](20節)。正如在主耶穌的比喻中,離開的污鬼另帶七個更惡的鬼返回打掃乾淨的空房間裡[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太12:45)。21-22節的主題是[假師傅背棄義路]與1-3節[假師傅危害真道]首尾呼應。[聖命](21節)原文是單數,特別指持守聖潔的命令(利11:45;彼前1:16;提前6:14)。這些假師傅已經[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21節)。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是[自己欺哄自己](雅1:22-23)、知故犯(22節),罪加一等。22節引用了兩句俗語,前半句引自箴26:11。狗和豬都是律法中不潔淨的動物,形容那些知道真理、但卻[沒有靈性](12節)的假師傅;他們順從肉體的情慾,終究會原形畢露。正如狗和豬可以暫時洗淨,但卻很難保持;因為它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必然按照動物的本性會回到骯髒的環境裡去。 思想:人若暫時離開罪惡,但卻沒有接受基督,這樣的認罪悔改並沒有永恆的價值;雖然[打掃乾淨,修飾好了](路11:25),但卻沒有聖靈內住作主,只會更深地落在撒但的轄制裡(路11:26)。今日我們是否仍然活在一個虛假的信仰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的拯救,更願意進入我們的生命,進入我們的內心,你要潔淨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滿有主你的生命,求主每日都潔淨我們,除去我們的生命的虛假,使我們活出真正的信仰。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