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節表示既然地上的一切都要消失,就不應當被我們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相反,這個結局可以激發每一個盼望基督再來的信徒[處世為人必須聖潔敬虔]。面對虛空的現實,世人有的選擇及時享樂,有的選擇絕望厭世,有的選擇麻醉自己。只有追求[聖潔敬虔],我們的生命才能在虛空中獲得永恆的意義;因為能從虛空的世界帶到永恆的,只有[聖潔敬虔]。12節[聖潔敬虔]不但是我們等候主再來的生活態度,更會加速主的再來(太6:10;路11:2);因為悔改的人越多,那日子越近(徒3:19;羅11:25-26)。這並不是說人的工作可以[加速]基督的再來,因為那日子是[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徒1:7);這是讓我們不要消極被動地等待,而要積極主動地活出神的性情(1:3-11),證明我們是屬於新天新地的居民(13節)。13節[新天新地]是[長存](賽66:22)的新造(賽56:17;啟21:1),其中有基督的公義存到永遠(賽9:7;11:4 -5;三十二32:16-19),那裡的[居民都成為義人,永遠得地為業](賽60:21)是信徒永遠的家(啟21:27)。舊造敗壞的根源不是物質,而是罪;活在新天新地的人[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1:4),所以可以活在與基督相似[不朽壞的](林前15:42)身體裡,而不是以靈魂的形式存在。3:14-18a的主題是[殷勤長進] 14節表示`一個信徒的行為,是因著[神的性情](1:4),也取決於是否盼望基督再來(12節)和新天新地(13節)。一個盼望基督再來的人,最重要的不是急著事奉,傳福音,而是[竭力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專心藏在沒有瑕疵的祭典基督裡(彼前2:19)與神和好。因為[不聖潔沒有人能看見主](來12:14);相反,[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賽32:17),這樣,[祂若顯現,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約壹2:28;林後5:10)。而那些[已被玷污,又有瑕疵](2:13)的假師傅表面上殷勤事奉,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名利(二3);表面上竭力傳福音,其實在傳[陷害人的異端] (2:1)。15a儘管天上的聖徒等候已久(啟6:10-11)審判的日子早晚要來(2:9;3:7),神卻恆久忍耐,因為祂要給世人[得救的機會],也讓我們能做成自己[得救的工夫](腓2:12)。因此,我們怎麼能浪費[主看一日如千年](8節)的寶貴時間呢?古往今來的假師傅都喜歡標榜[凡事我都可行](林前6:12)[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加5:13)為自己的放縱辯解。真理裝備不足,或信心軟弱的人,也常體貼肉體,不是用神的話語潔淨自己,而是[強解](16節)聖經來迎合自己,把自己想做的事解釋得貌似合理,結果只是掩耳盜鈴[自取沉淪](16節)。[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17節),指知道有人會強解聖經,[自取沉淪](16節)。真理只有一個,錯謬可以有成百上千,層出不窮;所以我們防備假師傅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用真理來裝備自己,才能慎思明辨,免得[被惡人的錯謬誘惑](17)。防備假師傅的第二個方法,就是追求屬靈生命的長進,從認識基督開始,藉著每日與主同行而不斷進深(1:5-7)。信徒的一生,就是不斷[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的過程,是不斷信靠和經歷恩典,認識基督的過程。屬靈生命不進則退,我們若不在恩典上長進,就會忽略或濫用恩典;我們若不在知識上長進,就會被[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前6:20)誘惑,兩者都會讓我們[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17節)。三18b[榮耀歸給主] [榮耀]是單單屬於神的(賽42:8;彼前4:11)[願榮耀歸給祂](18節)等於宣告基督與神同等,讓榮耀[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祂](猶25;腓2:11),我們也能[得享祂永遠的榮耀](彼前5:10)! 思想:今日當主再來的日子越接近,就有更多不法的事,更多讓我們失腳的試探臨到,我們有否願意每日靠著主去面對,靠著主的恩典不斷長進,不會世俗,社會的敗壞影響我們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的救主,主你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都能讓我們生命有長進,面對主你再來前很多的衝擊,很多的迷惑,我們很需要主你的恩典,更求主保守我們每日都恆心倚靠你。阿們!
彼得後書 3:14-18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1:10-21彼得後書 1:10-21
第10節與5a平行。既然信徒的敬虔生活和屬靈美德(5-7節)是生命果子的彰顯(8-9節),所以就[要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10節)。這樣努力的信徒是成熟的,不會像屬靈近視的人(9節)那樣絆跌,而是[永不失腳](10),不會背道(猶24)。第11節與5b-7節平行當中的 [叫epichoregeo]原文與[加上epichoregeo](5節)是同一個字,意思是[供應]。信徒平時殷勤[加上]美德,最終必能蒙神豐豐富富地[供應]進入國度的許可。真認識神的人,人生的目的與神的性情有分,以神為樂,[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11節)。12-15節組成一個完整的單元,成為一個交錯對稱結構: 1.[提醒]的內容是[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猶3)。即使已經在[現有的真道上堅固](12節)的信徒,恩典也會淡忘,真理也會模糊,[起初的愛心](啟二4)也容易被離棄;一旦在屬靈成長上懶惰懈怠,結果不是[隨流失去](來二1),就是隨從異端。2.[提醒]的目的是為了[激發],也就是喚醒人的意志。神的話不是讓人聽了點頭稱是,而是要人立刻去行。3.[記念]就是反覆回顧,思想。人常常怎麼想,就會怎麼活,;若是被地充滿,天和地都會失去(3:10)。4.我們自我[提醒,激勵,記念]的方法,就是[默想](詩119:15)。默想是一種喚醒思想的活動,是把聖經中關於神的作為,道路,計劃和應許反覆思想,沉思,並且應用到自己身上;是有意識地來到神的面前,在神的眼目之下,靠著神的幫助與祂相交。[趁我還在這帳棚的時候](13節),表示使徒彼得已經年老,時日無多。彼得的一生無法忘記主給他的使命:[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2),因此他在人生走到盡頭的時候,還在抓住一切機會[提醒,激發]弟兄。[脫離這帳棚的時候快到了](14節),是用客旅(彼前1:1)拆毀[地上的帳棚](林後5:1)來比喻離開這個世界,回到永恆的天家。[盡心竭力spoudazo](15節)和[殷勤spoudazo](5節)原文相同,使徒的[盡心竭力]和信徒的[殷勤]同樣重要。使徒[離開]世界與信徒[進入eisodos](11節)神國形成對比。1:16-21的主題是[主降臨的見證和先知的預言]彼得,雅各和約翰都親身經歷過主耶穌登山變像(可9:1-8)主在登山變像時大能的降臨,是祂再來審判的預表(徒2:32-33,36;3:16,20-21)。[祂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17節)指主耶穌登山變像的時候。[聖山](18節),指變像山,遇見神的地方稱為[聖地](出三5),遇見神的山稱為[聖山]。19節表示基督再來不但是新約使徒們的見證,而且是舊約先知們的預言。周遭環境越黑暗,我們越要專心留意明燈,一再默想這些預言。黑暗中的[晨星]代表基督(民24:17)。主的晨星不必到夜空中尋找,而會在[心裡升起]。當一個人不再渴望什麼,卻仍然願意按照神的旨意行事的時候;當一個人似乎找不到神,但卻[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五8)的時候,晨星就升起了(詩22:1-2,23-24)。根據上下文,[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0節)並不是指聖經預言的解釋,而是指聖經預言的來源是神,非先知自己。可能當時的假師傅為了拒絕基督再來的真理,不但否定使徒們的見證(18節),也不承認舊約預言的權威性(19節),認為先知們只是發表他們自己的意見。為了駁斥假師傅,彼得重申猶太人和基督徒共同的信念:舊約的預言是出於神,當先知們寫下舊約的預言時,這些[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21節)。末世的信徒最需要被[提醒](13節)和[記念](15節)的,不是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是基督的再來。基督再來是為了審判[要照各人所行的報應祂](啟22:12),所以我們的一切言行都要預備見主。 思想:當基督再來,是信徒在地上生活的動力和盼望(彼前1:7,13)也是信徒得勝或失敗的關鍵:初期教會的至死忠心,是因為他們相信基督再來,也盼望基督再來。或許今天教會的世俗化和自由化,是因為許多人不相信基督再來,不盼望基督再來,或忘了自己隨時會見主。我們有否期待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生命的盼望,更是我們心中明亮的晨星,在這個黑暗沒有光明的世代,我們需要你的光照,需要你的盼望,使我們深信你的再來,更願意儆醒等待你的再來。阿們!
彼得後書 3:8-10彼得後書 3:8-10
8-10節回應[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4a)。主為什麼還沒再來?彼得對此並不著急,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活著看到基督再來(約21:18-23),所以對任何基督再來的猜測都不感興趣。但是,為了幫助那些質疑基督再來的人,彼得提供了兩個答案:1.神計算時間的方式與人不同。這正如詩90:4所說的,[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8節)。人以時間為參照物,但神以永恆為參照物。人之所以感覺時間漫長,是因為活在時間裡;但神活在永恆裡,在時空之外,是時空的主宰,祂看時間的角度是受時空限制的人無法揣摩的。神是恆久忍耐的,因為祂看[千禧年如一日]即使主再來的日子遲延一千年,在神的眼中也只是好像一日,不必著急(哈2:3)。但神對賜給我們的短暫時間又是重視的,因為祂看[一日如千年],所以我們[要愛惜光陰](弗5:16),抓緊時間[做那差我來者的工](約9:4)。2.神要讓盡量多的人有機會悔改。第9節指出有人認為神在拖延時間,是因為根據的是自己的時間表,而不是神的時間表。事實上,神早已按祂忍耐寬容的性情(15節)制定了時間表,既不會失信,也不會失控。神是[不輕易發怒](出34:6)的神,祂在過去的洪水審判時[容忍等待](彼前3:20),在未來的末日審判中也願意[寬容]等待。因為神[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33:11),所以忍耐等候惡人;包括那些假師傅[回頭離開所行的道](結18:23)。但是[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特意要憐恤眾人](羅1132)並不是讓不信的人都自動得救;因為當[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2:5)時,[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2:6)。神的等候固然是[寬容]罪人,甚至是那些[[好訌的人](3節),讓他們仍有機會聽信福音,悔改得救;但更是[寬容]信徒(即[你們]),使我們仍有機會預備好自己;廣傳福音,可以[安然見主](14節)。第10節表示1.[主的日子]是從主耶穌再來,到進入新天新地之前的那段時間,舊約把這日子稱為[耶和華的日子](番1:7)。主耶穌把祂再來的日子比喻成[像賊來到一樣](太24:43-44;路12:39-40),因為基督的再來對那些沒有警醒預備的人將是非常突然,措手不及的。主耶穌自己並不知道那日子何時到來(可13:32),祂也教導門徒不要猜測(徒1:7),因為那是[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徒1:7 )。這個特別的比喻給門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徒保羅(帖前5:2)和使徒約翰(啟3:3)都使用了同樣的比喻。2.[那日]就是[神的日子](12節),指千禧國度之後(啟20:4-5)的審判之日,那時舊天舊地將消失(啟20:11)新天新地將開始(啟21:1)。神清除舊造的方法不再是洪水(2:5;創9:11)而是用火(瑪4:1)宇宙的星體和地上的文明都要被[烈火熔化](12節) [天上的萬像都要消沒;天被捲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像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賽34:4),這與現代宇宙理論所推測的宇宙結局也是一致的。到[那日],不但[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我們在地上所積攢的[萬物]還會在審判時指控我們:因為[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 思想:萬物的結局近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是主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在我們生活中有甚麼是永存的呢?有甚麼是我們期待得著的呢?主的日子每日都在我們眼前越來越近,我們有否預備迎接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我們人生的盼望,或許生命中有很多想擁有的事情,但你要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永恆,使我們知道今生活著的價值,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更認識你帶給我們的永恆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