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19的主題是[為主受苦]與3:8-17[為義受苦]前後呼應。彼得警告信徒,應當預備接受更嚴竣的逼迫:[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2節) [火煉的試驗]是熬煉金銀的火,不是沒意義的受苦,目的是潔淨信心。在即將到來的尼祿逼迫中,基督徒被指控焚燒了羅馬城,許多信徒甚至被塗上瀝青,當作火把,經歷了真正的[火煉的試驗]。1.教會受世界的逼迫,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信徒[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凸顯世人生活方式的敗壞,所以[凡作惡的便恨光](約3:20)。抵擋神的撒但和世界必然會引誘,逼迫立志跟隨神的人,所以[火煉的試驗]是寄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教會越少受到世界的逼迫,世俗化的程度越嚴重,證明信徒效法世界過於效法基督,與世界幾乎毫無分別;保羅幾乎在每個城市都受到了逼迫。3.既然世界本來就充滿痛苦和死亡[火煉的試驗]更是寄居者客旅生活的常態,今天的信徒為什麼會認為生活就該平順安穩,一旦事情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沒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對神失望,抱怨,[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呢?信徒若是為主受苦,不但不會奇怪,不被打倒,不急著求苦難離開我們[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13節)證明自己屬於基督。[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特徵是:一邊受苦,一邊感到在主裡的喜樂加添(徒5:41)[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信徒[若是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14節)因為[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5:41)乃是一種特權。聖靈住在每一位真信徒心中,更以一種榮耀的方式[常住在](14節)為主受苦的人身上;因為只有當我們為主受苦的時候,就會經歷到聖靈的能力(路12:11-12)預嘗屬天的榮耀(詩3:3)。[為基督徒受苦](16節)就是為主受苦; [基督徒]這個字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本節和徒11:26,26:28是當時的外邦人給信徒起的綽號(徒26:28)。由於信徒的生活方式與敗壞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被當作一群奇特的人看待;外邦人也很快看出他們高舉基督,和猶太教並不相同,所以把他們稱作[基督徒](徒11:26)。但信徒卻藉此勉勵自己跟隨基督。他們裡面有基督,外面像基督(腓1:20-21)用自己的生活把這個名字變成了一個榮耀的稱號。自稱[基督徒]的人,心思言行都當跟隨基督,才能[因這名歸榮耀給神](16節) [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11節)。[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17節)也可譯為[審判從神的殿起首][家]和[殿]原文是同一個字。神對世界的審判,也要從神的殿,也就是教會開始(耶25:29;摩3:2)。17節和結9:6的前後文也都提到了神的榮耀(彼前4:14;5:1;結9:3;10:4)。信徒[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是神對世界審判的一部分,以便潔淨我們的信心(1:6-7;3:17)。[若是義人僅得救,那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18節)引自箴言11:31,補充說明[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17節)。得救的信徒今生並不能免除管教性的審判(瑪3:1-3)。既然連信徒今生都要接受神的審判,艱難地得著完全的救恩(1:5,9,13)那些不[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但卻拒絕神的人,在神的審判台前[將有何地可站](18節)?因此,我們應當計算跟隨主和拒絕主的代價(路14:25-33)不要躲避為主受苦。[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19節)的人,就像主耶穌[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2:23)。 思想:信徒受苦既不是意外偶然,也不是命運作弄,而是神的旨意;這並不是因為神太苛刻,而是因為神對我們生命的造就。既然把苦難量給我們的是父神,祂也必保守我們受苦的結局都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5:11)程度和時間也是有限的。我們在受苦時並不孤單,因為有[信實的造化之主]眷顧我們,有[神榮耀的聖靈](14節)陪伴我們。 祈禱:親愛主,是你使我們知道生命所面對的一切都是你美好的安排,更是天父的旨意。使我們生命得造就,更能學像基督。求主使我們明白你的旨意,信任主你在我們生命的安排與設計。阿們!
彼得後書 4:12-19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5:1-7彼得後書 5:1-7
第1節表明這是接續上文的想法:既然[審判要從神的殿起首](4:17),所以教會的長老更應當忠於職守。為了勸勉這些長老,彼得不提自己使徒的權柄(1:1)而稱自己為:1.[同作長老]的人,藉著共同的經驗和責任,勸長老們接納自己的勸勉。2.[作基督受苦的見證人],也就是為主作見證,傳福音的人(徒1:8)。3.[分享將來所要顯現的榮耀的人]這是鼓勵他們:[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4:13)。[長老]是在各地方教會中牧養,治理,教導信徒的領袖(徒11:30)又被稱為[監督](徒20:27-28)。而在羅馬帝國的希臘文化社區裡,長老的角色就像是今天的市議員。在教會裡,長老的職責是[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照著神旨意照管他們](2節)。1.[牧養]的職責,就像牧羊人為主人放牧羊群,必須用心餵養,關懷,帶領,引導和保護信徒,最終要向主人交帳。2.這些羊是[神的群羊](約10:14-16)並非長老的個人財產。教會是神的家,並非是長老的私人國度,而[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3.這些羊是[神的群羊]長老的職責是[牧養神的教會](徒20:28),所以不能按著人的方法,而要[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長老的職分也是主[所託付](3節)的,形式上可能是[設立](多1:5)或[選立](徒14:23),實際上既不是眾人推舉,也不是毛遂自薦,而是聖靈藉著人立他們[作全群的監督](徒20:28)。因此,年老的彼得從正反三個方面,勸勉長老們怎樣[按神旨意]照顧信徒:1.[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2節),事奉的動機既不是由於外界的壓力,也不是根據自己的志向,熱心,興趣,才幹或責任,而是甘心樂意地回應神恩典的呼召(林後5:14)。因此,長老的事奉是滿足神、而不是討好人;不要期望從事奉和人得滿足,而要從神那裡得喜樂。2.[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2節)事奉的目標既不是為了錢財,名聲,地位,也不是為了虛榮,權力,成就感,而是因為渴望事奉神(提前3:1 )。因此,長老的事奉要任勞任怨,不圖回報。3.[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3節)事奉的方式既不是靠規則權轄制群羊,也不是藉關係手腕驅趕群羊,而是效法基督,用生命的見證和愛心的榜樣走在群羊前面(約10:4)。(4節) [牧長]指眾牧人的首領。[群羊的大牧人]主耶穌基督(約10:11)祂才是群羊真正的大牧人;教會的長老只是[與神同工的](林前3:9)。[冠冕](4節),原文可以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也可以指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樂之情。人的花冠不久後就會枯萎,基督所賜的[榮耀冠冕](4節)卻是[永不衰殘的](4節)。此處的[榮耀冠冕]不是一種獎賞,而是榮耀的喜樂。第5節原文以[同樣](和合本修訂版)開頭,顯示同樣是[按著神旨意](2節),教會中[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5節)。長老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照管教會(2節),同樣,會眾也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順服長老(5節),彼此同心配搭。1.[年長的]原文是[長老];[年幼的]與[年長的]相對,指教會中除長老之外的會眾。2.不但會眾要順服長老的屬靈權柄,所有的信徒之間[也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5節)。[彼此順服]就是放下自己,把別人放在第一位。謙卑是服事的前提,服事是謙卑的操練,這是主耶穌親自所做的榜樣(約13:4-15)。3.信徒[彼此順服]的原因,是為了效法基督,也是[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5節);驕傲就是與神為敵,謙卑是人承受恩典的條件。6-7節原文是一句話:信徒一旦體認到神對驕傲者和謙卑者的態度(5節)就應當[彼此順服],而且謙卑自己、[服在神大能的手下](6節),順服神手的工作。不但順服神手的保守與供應,也順服神手所量給的苦難(3:17)。因為神允許我們現在降卑受苦,是為了將來使我們[升](太5:3)得榮耀,正如基督自己所經歷的(腓2:6-11)。因此,教會不但應當彼此順服,更應當全然順服神,讓謙卑成為教會領受神恩典的管道(雅4:6)。第7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詩55:22。[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的具體表現,就是在受苦時[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7節),交給大能的神來處理。 思想:面對教會的需要我們不但要信任牧者,更要為牧者代禱,因我們深信我們真的大牧人耶穌基督。面對困難我們不應過度焦慮,因為神顧念我們,比我們更關心(太6:26)和了解(太6:32)我們的需要,甚至差派聖靈幫助我們正確地禱告(太6:33)。我們有否願意每早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生命的牧人,人生在你手中我們可以安穩,平安;無論經過死蔭幽谷,都有你的引導,同在,求主使我們信靠你,每日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主你。經歷你的愛護。阿們!
約翰壹書 4:1-6約翰壹書 4:1-6
4:1-6的主題是[假先知不認道成肉身]與2:18-27[敵基督不認耶穌為基督]前後呼應。當約翰提到[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3:24)以後,馬上就提醒:[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1節)。一.這部分整體是交錯對稱的結構:神所命令的[信pisteuo](3:23)並不是信一切自稱從神而來的人或靈:相反,[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真理的靈](6節)是不怕試驗的,試驗諸靈既不是[褻瀆聖靈](可3:29)也不是[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而是順服神的旨意(申13:1-4)。[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1節)當神賜下聖靈的時候(3:24)魔鬼也用邪靈仿冒聖靈,用假先知冒充真先知(太24:24)。魔鬼的詭計是叫不信的人對凡事都不信,而叫信的人對凡事都信。二,從基督論試驗真假聖靈(2-3節):在背後驅使假先知的,都是[那敵基督的靈](3節),也就是撒但的靈,[謬妄的靈](6節)。[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2節),不但讓人承認耶穌就是道成肉身的神子,而且接受基督的救贖和主權。聖靈總是為基督作見證(約15:26)高舉基督,榮耀基督(約16:14)叫人承認[耶穌是主](林前12:3):祂既不會自己取代基督,也不會用恩賜,神蹟來代替基督。邪靈也會承認基督的神性(可1:24;徒19:15)但卻不肯順服基督的權柄,只會叫人遠離基督,用別的事物假冒基督。當時以弗所的克林妥主義異端否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在往後的兩千年中,[那敵基督的靈]發明了各種[不認耶穌](3節)的理論:有的主張耶穌不是真人,只是幻像或投影,神子並沒有經過真正的受苦,死和復活:有的主張耶穌是個好人,但不是基督,神子基督在主耶穌受洗時臨到祂身上,而在祂上十字架之前就離祂而去:有的主張耶穌是一位偉大的道德教師,但不是道成肉身的神。另一方面,有些假先知也會有口無心地[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因此,我們還要[在行為和誠實上](3:11)察驗他們的公義和愛心,才能真正[認出神的靈來](2節)。三,信徒得勝的根據(4節):[你們是屬神的,並且勝了他們](4節),指這些信徒勝過了那些[假先知],使他們不得不[從我們中間出去](2:19)。[屬神的]人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7節),[神的道存在他心裡](3:9)在他們裡面的聖靈(13節)比[那在世界上的](4節)較大,邪靈根本不是聖靈的對手。因此,每個信徒都要為弟兄守望,但卻不必為教會擔心:只要警醒[試驗],[敵基督者的靈]都會被揭穿。四,從聽眾辨別真假先知(5-6a):不信神的[世人](5節)自以為能獨立思考,有自由意志,實際上是受[世界](5節)控制,[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謬的言語](提後4:4 )。假先知是[屬世界的](5節),[所以論世界的事](5節),訊息和人一樣是[屬世界的],追隨世界的時尚,迎合世人的需求。所有的異端都是世界的觀點和福音的混合體,總是試圖把當時的[現代思想]摻雜進福音。要鑑定一個先知的真假,可以看看聽眾都是些什麼人。相反,使徒都是[屬神的],信徒的源頭單單根據神,與抵擋神的世界格格不入,所以[認識神的就聽從](6節)使徒的教訓,[不屬神的就不聽從] (6節)他們(約8:47)。 [使徒的教訓](徒2:42)是教會的[根基](弗2:20),現在已經成文為新約聖經。五,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6b):有兩種方法可以分辨假先知和真先知。第一,聽他們的訊息(2-3節)第二是看他們的聽眾(5-6a)。兩個結合起來,我們就可以[認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來](6節)。 思想:我們身處資訊發達的世代,我們每日都可能會接觸都不少真假的道理;無論普世教會出現什麼新的運動,發明什麼新的方法,我們都不必急於效法,而要聽其言,觀其行,[凡事察驗]:聽他們的教導是否符合聖經,看他們的工程能否經過火的試驗(林前3:13)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祈禱:親愛主,你就是真理,你的話語讓我們走得正確,使我們活在真實的生命中,求主藉你的話使我們走在你真理的道路中,使我們能分辨真理,虛假;不被迷惑,走差。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