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表明這是接續上文的想法:既然[審判要從神的殿起首](4:17),所以教會的長老更應當忠於職守。為了勸勉這些長老,彼得不提自己使徒的權柄(1:1)而稱自己為:1.[同作長老]的人,藉著共同的經驗和責任,勸長老們接納自己的勸勉。2.[作基督受苦的見證人],也就是為主作見證,傳福音的人(徒1:8)。3.[分享將來所要顯現的榮耀的人]這是鼓勵他們:[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4:13)。[長老]是在各地方教會中牧養,治理,教導信徒的領袖(徒11:30)又被稱為[監督](徒20:27-28)。而在羅馬帝國的希臘文化社區裡,長老的角色就像是今天的市議員。在教會裡,長老的職責是[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照著神旨意照管他們](2節)。1.[牧養]的職責,就像牧羊人為主人放牧羊群,必須用心餵養,關懷,帶領,引導和保護信徒,最終要向主人交帳。2.這些羊是[神的群羊](約10:14-16)並非長老的個人財產。教會是神的家,並非是長老的私人國度,而[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3.這些羊是[神的群羊]長老的職責是[牧養神的教會](徒20:28),所以不能按著人的方法,而要[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長老的職分也是主[所託付](3節)的,形式上可能是[設立](多1:5)或[選立](徒14:23),實際上既不是眾人推舉,也不是毛遂自薦,而是聖靈藉著人立他們[作全群的監督](徒20:28)。因此,年老的彼得從正反三個方面,勸勉長老們怎樣[按神旨意]照顧信徒:1.[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2節),事奉的動機既不是由於外界的壓力,也不是根據自己的志向,熱心,興趣,才幹或責任,而是甘心樂意地回應神恩典的呼召(林後5:14)。因此,長老的事奉是滿足神、而不是討好人;不要期望從事奉和人得滿足,而要從神那裡得喜樂。2.[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2節)事奉的目標既不是為了錢財,名聲,地位,也不是為了虛榮,權力,成就感,而是因為渴望事奉神(提前3:1 )。因此,長老的事奉要任勞任怨,不圖回報。3.[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3節)事奉的方式既不是靠規則權轄制群羊,也不是藉關係手腕驅趕群羊,而是效法基督,用生命的見證和愛心的榜樣走在群羊前面(約10:4)。(4節) [牧長]指眾牧人的首領。[群羊的大牧人]主耶穌基督(約10:11)祂才是群羊真正的大牧人;教會的長老只是[與神同工的](林前3:9)。[冠冕](4節),原文可以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也可以指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樂之情。人的花冠不久後就會枯萎,基督所賜的[榮耀冠冕](4節)卻是[永不衰殘的](4節)。此處的[榮耀冠冕]不是一種獎賞,而是榮耀的喜樂。第5節原文以[同樣](和合本修訂版)開頭,顯示同樣是[按著神旨意](2節),教會中[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5節)。長老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照管教會(2節),同樣,會眾也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順服長老(5節),彼此同心配搭。1.[年長的]原文是[長老];[年幼的]與[年長的]相對,指教會中除長老之外的會眾。2.不但會眾要順服長老的屬靈權柄,所有的信徒之間[也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5節)。[彼此順服]就是放下自己,把別人放在第一位。謙卑是服事的前提,服事是謙卑的操練,這是主耶穌親自所做的榜樣(約13:4-15)。3.信徒[彼此順服]的原因,是為了效法基督,也是[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5節);驕傲就是與神為敵,謙卑是人承受恩典的條件。6-7節原文是一句話:信徒一旦體認到神對驕傲者和謙卑者的態度(5節)就應當[彼此順服],而且謙卑自己、[服在神大能的手下](6節),順服神手的工作。不但順服神手的保守與供應,也順服神手所量給的苦難(3:17)。因為神允許我們現在降卑受苦,是為了將來使我們[升](太5:3)得榮耀,正如基督自己所經歷的(腓2:6-11)。因此,教會不但應當彼此順服,更應當全然順服神,讓謙卑成為教會領受神恩典的管道(雅4:6)。第7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詩55:22。[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的具體表現,就是在受苦時[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7節),交給大能的神來處理。 思想:面對教會的需要我們不但要信任牧者,更要為牧者代禱,因我們深信我們真的大牧人耶穌基督。面對困難我們不應過度焦慮,因為神顧念我們,比我們更關心(太6:26)和了解(太6:32)我們的需要,甚至差派聖靈幫助我們正確地禱告(太6:33)。我們有否願意每早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生命的牧人,人生在你手中我們可以安穩,平安;無論經過死蔭幽谷,都有你的引導,同在,求主使我們信靠你,每日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主你。經歷你的愛護。阿們!
彼得後書 5:1-7
Related Post
彼得後書 4:12-19彼得後書 4:12-19
4:12-19的主題是[為主受苦]與3:8-17[為義受苦]前後呼應。彼得警告信徒,應當預備接受更嚴竣的逼迫:[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2節) [火煉的試驗]是熬煉金銀的火,不是沒意義的受苦,目的是潔淨信心。在即將到來的尼祿逼迫中,基督徒被指控焚燒了羅馬城,許多信徒甚至被塗上瀝青,當作火把,經歷了真正的[火煉的試驗]。1.教會受世界的逼迫,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信徒[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凸顯世人生活方式的敗壞,所以[凡作惡的便恨光](約3:20)。抵擋神的撒但和世界必然會引誘,逼迫立志跟隨神的人,所以[火煉的試驗]是寄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教會越少受到世界的逼迫,世俗化的程度越嚴重,證明信徒效法世界過於效法基督,與世界幾乎毫無分別;保羅幾乎在每個城市都受到了逼迫。3.既然世界本來就充滿痛苦和死亡[火煉的試驗]更是寄居者客旅生活的常態,今天的信徒為什麼會認為生活就該平順安穩,一旦事情沒達到自己的預期,沒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對神失望,抱怨,[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呢?信徒若是為主受苦,不但不會奇怪,不被打倒,不急著求苦難離開我們[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13節)證明自己屬於基督。[與基督一同受苦]的特徵是:一邊受苦,一邊感到在主裡的喜樂加添(徒5:41)[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信徒[若是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14節)因為[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徒5:41)乃是一種特權。聖靈住在每一位真信徒心中,更以一種榮耀的方式[常住在](14節)為主受苦的人身上;因為只有當我們為主受苦的時候,就會經歷到聖靈的能力(路12:11-12)預嘗屬天的榮耀(詩3:3)。[為基督徒受苦](16節)就是為主受苦; [基督徒]這個字在聖經中只出現在本節和徒11:26,26:28是當時的外邦人給信徒起的綽號(徒26:28)。由於信徒的生活方式與敗壞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被當作一群奇特的人看待;外邦人也很快看出他們高舉基督,和猶太教並不相同,所以把他們稱作[基督徒](徒11:26)。但信徒卻藉此勉勵自己跟隨基督。他們裡面有基督,外面像基督(腓1:20-21)用自己的生活把這個名字變成了一個榮耀的稱號。自稱[基督徒]的人,心思言行都當跟隨基督,才能[因這名歸榮耀給神](16節) [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11節)。[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17節)也可譯為[審判從神的殿起首][家]和[殿]原文是同一個字。神對世界的審判,也要從神的殿,也就是教會開始(耶25:29;摩3:2)。17節和結9:6的前後文也都提到了神的榮耀(彼前4:14;5:1;結9:3;10:4)。信徒[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是神對世界審判的一部分,以便潔淨我們的信心(1:6-7;3:17)。[若是義人僅得救,那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呢](18節)引自箴言11:31,補充說明[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17節)。得救的信徒今生並不能免除管教性的審判(瑪3:1-3)。既然連信徒今生都要接受神的審判,艱難地得著完全的救恩(1:5,9,13)那些不[為作基督徒受苦](16節)但卻拒絕神的人,在神的審判台前[將有何地可站](18節)?因此,我們應當計算跟隨主和拒絕主的代價(路14:25-33)不要躲避為主受苦。[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19節)的人,就像主耶穌[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2:23)。 思想:信徒受苦既不是意外偶然,也不是命運作弄,而是神的旨意;這並不是因為神太苛刻,而是因為神對我們生命的造就。既然把苦難量給我們的是父神,祂也必保守我們受苦的結局都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雅5:11)程度和時間也是有限的。我們在受苦時並不孤單,因為有[信實的造化之主]眷顧我們,有[神榮耀的聖靈](14節)陪伴我們。 祈禱:親愛主,是你使我們知道生命所面對的一切都是你美好的安排,更是天父的旨意。使我們生命得造就,更能學像基督。求主使我們明白你的旨意,信任主你在我們生命的安排與設計。阿們!
彼得後書 4:1-11彼得後書 4:1-1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1節)走通了十字架的得勝之路,我們就當[跟隨祂的腳蹤行](2:21),效法基督順服神[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 (1節)。[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1節)並不是說不再犯罪,而是當人[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來5:8)。受苦的心志是信徒勝過試探的兵器,這兵器不是[受苦]而是[心志]。人若立志受苦,未必會受多大苦;人若逃避受苦,反而越多受苦;人若不願受苦,就越難忍受其苦,因為[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1:8)。現在,信徒有了受苦的心志,也可以[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2節)。一個沒有預期會受苦,或不打算[為義受苦](3:14)的人,不可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裡](猶21)。[隨從外邦人的心意](3節)可分為兩大類罪:一類是放縱私慾,另一類是拜偶像。這兩類罪息息相關,彼此助長,[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3:5)。[邪淫](3節)就是不受道德約束的生活,特別是放蕩的性生活。[惡欲](3節)指控制人的情慾。[荒宴](3節)指充滿淫亂的酒席宴會。[群飲](3節)指無節制的酒會。[可惡拜偶像的事](3節)指可憎的偶像崇拜。[時候已經夠了](3節)意思是這樣的生活也該停了,否則沒有辦法[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5節)。4-5節的主題是[新約時代信者和不信者的結局]。過去,聖靈曾藉挪亞的口向當時的人傳講悔改的信息,但大部分都是貪戀世界,不願受苦,結果被洪水除滅,成了[在監獄裡的靈](3:19) 只有少數人得救。現在,外邦人不肯因信徒的見證悔改,反而毀謗他們,也[必在那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帳](5節)只有少數人得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4節)。信徒的好品行只能感化神所揀選的人(3:1)沒有被神揀選的不信者不但不會被感化,反而會[毀謗]有好品行的信徒,好壓制良心不安,為罪自圓其說。所有的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向神交賬,那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世界有三招:1.肉體的私慾(3a)2.偶像的誘惑(3b)3.毀謗的壓力(4節)目的是拉人下水。但這三招對於有受苦心志的人卻不靈:1.基督的受苦,使祂勝過仇敵,得了權柄,使萬有都服從了祂。因此,受苦的心志是與基督一同作王,通往寶座的十字架之路(3:22)。2.受苦的心志,是啟動聖靈權能的鑰匙,可以製服肉體,得著自由,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2節)。3.人越有受苦的心志,誘惑就越暗淡;越沒有受苦的心志,難處就越大(3節)。6a[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 [為此]指傳福音是為了讓人能面對最後的審判。[死人]指彼得寫信時已經過世的信徒,他們生前[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6b [肉體按著人受審判]指信徒也和基督一樣,要經過肉身的死亡。[他們的靈卻靠神活著]表明那些信從福音的人,就像基督一樣活在神面前。7-11節的主題是[信徒在神面前的生活]:過去[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3:18a)。現在,末世的信徒要活在神面前,為此[謹慎自守,警醒禱告](7b);因為[萬物的結局近了](7節),正在等候基督的再來。[謹慎自守]的意思是[頭腦清醒,冷靜],使我們的禱告[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2節)。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求神阻止世人犯罪,讓世界平安無事,就不是警醒的代禱,而是自以為比神更公義、更有愛心。信徒每天應當禱告的兩個重點,是愛與忠心。其次,我們每天要為自己的忠心警醒禱告:每個信徒都有聖靈所賜的恩賜,目的是讓我們[彼此服事]。因此,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10節)。[彼此服事]的工作分為兩大類:[講道的](11節)和[服事人的](11節)。 思想:魔鬼願意用世上的萬國作代價,給主耶穌提供十字架的代替品;只需要向他下拜,就可以毫無風險地完成神託付的使命,好像很忠心;個人放下面子,卻能讓世人少受兩千年的苦,多幾百億靈魂得救,好像是大愛(太4:8-10)。但是,捷徑並不能解決罪和生命的問題;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國度,即使全民自稱基督徒,還是在罪惡的轄制之下,仍然是魔鬼的國度。我們有否明白十字架的愛心,就是因著經歷基督的捨己;放下自己,甘願捨己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不只是愛我們,更為我們受苦受死,明白受苦的意義,你是我們生命最美好的榜樣,求主使我們每日都明白十字架的愛,不堅持自己,不求自己的益處,活出你捨已的大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