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書】的原文是希臘文,又稱為[給提多的信Epistle to Titus]。[提多]這個名字的意思是[養育]源自拉丁文。提多是希臘人,保羅的同工,曾隨保羅到耶路撒冷參加會議,但保羅卻並未勉強他受割禮(加2:1,3)。當哥林多教會與保羅產生矛盾時,提多曾從中調解(林後7:6)。1-4節原文是長句;這段問候是教牧書信中最長,最複雜的,也超過了保羅書信大部分的問候,一開篇就涵蓋了本信將要論及的重要觀念:第1節表示本信是保羅寫給提多個人的,但卻一開始就非常鄭重地申明自己的使徒權柄:[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因為保羅有意讓提多向克里特島的眾教會公開誦讀本信(3:15)。[僕人]原文是奴隸,保羅是站在奴隸的地位上[服事主](徒20:19)等候神的差遣。保羅只在本信中自稱[神的僕人],也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羅1:1)[基督耶穌的僕人](腓1:1)。[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保羅所接受的福音職事,不是為了改善道德,改良社會,也不是傳播某種理論,哲學,而是[為了使神的選民信從與認識合乎敬虔的真理]。[選民]在舊約指以色列人(詩105:43),在四福音中指猶太人(太24:22,24,31)而在保羅書信中指神所揀選的信徒所組成的教會(羅8:332)。神所啟示的是[合乎敬虔的真理]這種真理必然會導致敬虔。2-3節表示保羅稱神為[無謊言的]是為了提醒克里特的信徒,他們與當地說謊的文化和異教迥然有別(12節)。保羅稱神和基督為[我們救主](3,4節)是為了提醒克里特的信徒,他們與當地的凱撒崇拜迥然有別,因為羅馬凱撒自稱[救主]。有了信心和真理,就有永生的盼望,這盼望是聖父在永恆裡應許,聖子在歷史裡成就,聖靈在當下藉著福音應用到選民身上的。這就是保羅和提多的[共信之道],雖然克里特的信徒此時未必完全理解,但教會在以後與謬誤的爭戰中,將會越來越理解這些教導。保羅的職分和權柄來自神。神把傳揚福音真理的責任交託給了保羅,不是出於他的志願,而是按著神的[命令]。[提多](4節)是保羅的同工,是外邦人,保羅在其他書信中屢次提到他(加2:3;林後2:13;7:6;8:6;8:23;12:18;提後4:10)可以看出他老練又恩賜。[真兒子](4節)原文的意思是[合法所生的兒子]。當時的門徒關係常以父子相稱,提摩太和提多都被稱為保羅的[真兒子](提前1:2),顯示保羅希望當地的教會把他們看作自己的代表,並透過這兩位[真兒子]的榜樣,知道怎樣效法他們的[父親](林前4:16-17)。保羅的問安語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4節)和希伯來式的[平安](4節)。在保羅心目中[恩惠]幾乎就是[基督]的同義詞,因為除了基督之外,沒有什麼可以給人恩惠,神的平安也是藉著基督來的。恩惠是平安之源,平安是[恩惠]之果。 思想:主耶穌把大使命交託給了所有的信徒(太28:19-20)正是我們面前主的命令,面對主大使命的挑戰正是真理的知識與世上謊言作出認知,我們必須因著主的恩惠平安去明白,而不是世上的學識去理解。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將你的命令大使命託付我們,使我能將敬虔真理的知識彰顯,更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求主光照我們每日都活在你敬虔真理的知識中。阿們!
提多書 1:1-4
Related Post
提多書 3:9-15提多書 3:9-15
三9-11的主題是[提醒遠離假師傅],與一10-16[提醒防備假師傅]前後呼應。傳道人一方面要堅持講明對人有益的真道(8節),一方面[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都是虛妄無益的](9節)。[遠避],指不被假師傅牽著鼻子走,並不是迴避護教(一13-14)。[無知的辯論],指膚淺和愚拙的辯論(提後二23),贅難者並非為了探討、而是為了挑戰,[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提前六4 ),[這樣的事只會引起爭論,無助於神的計劃,這計劃是憑著信才能了解的](提前一4和合本修訂版)。[家譜的空談],是假師傅的謬誤教訓之一(提前一4),是沒有聖經根據的臆測和傳說,具體內容不能確定。[紛爭],不是指[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4),而是因假師傅的錯謬教訓引起的混亂和爭吵(提前六4)。[因律法而起的爭競],不是因為聖經中的律法,而是因為猶太口傳律法(一14-15)。這些脫離聖經的[辯論、空談、紛爭、爭競],只會使人遠離神,所以[都是虛妄無益]。10節表示[分門結黨的人]指導致分裂的人。教會是[神的家](提前三15)在教會製造分裂的不是主耶穌的門徒,而是跟隨人的支持。一方面,信徒要[用溫柔勸戒抵擋的人](提後二25)。另一方面[勸戒]不是無限期的,對於不聽勸戒的人,我們[警戒過一兩次後]就應該果斷斷絕來往,直到[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提後2:25)。為了避免罪惡在教會內部蔓延(提後二17),應當盡快斷絕來往:第一次警戒,第二次再警戒,第三次就要棄絕。11節這是解釋[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10節)的原因:1.兩次抗拒警戒的人,證明他們心裡剛硬[已經背道]。2.[已經背道]的人,就是在持續犯罪。3.持續犯罪的人,已經用行為[自己定自己的罪](路19:22),判定自己是不屬神的外人,所以我們不必再把他們當作主內弟兄來相交。3:12-14的主題是[指示提多具體事務]與1:5-9[指示提多設立長老]前後呼應。[我打發亞提馬或推基古到你那裡去](12節)後來,保羅決定打發推基古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提後4:12)而讓亞提馬去克里特接替提多。[你要趕緊往尼哥坡裡去見我](12節)可能表示保羅覺得他留在地上的日子已經不多了,還有許多話要向這兩位親密的年輕同工交代。傳統認為,[尼哥坡裡]是在克里特島北方的伊庇魯斯。[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12節)指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區不宜冬季旅行,航行。保羅計劃在那裡過冬,可能春天會離開那裡,繼續乘船向西前往義大利或西班牙(羅15:24,28),所以要求提多和提摩太盡可能趕來(提後4:21)。[你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13節),指安排教會資助他們旅途需用,[叫他們沒有缺乏]。[律師西納]可能是羅馬的法律學者[亞波羅]是保羅的同工(徒18:24-28)他們可能是本信的送信人,路過克里特。14節 [我們的人]指克里特眾教會的信徒,信徒若樂意[幫助有迫切需要的人],就能結出善行的果子,不再是[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1:16)。3:15是祝福,與1:1-4的問候首尾呼應。[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15節)指順服使徒教訓,不跟隨假師傅的信徒。[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15節)這句話將祝福擴大到提多事奉的眾教會。 思想:在我們現今社會文化的敗壞程度,比當年的克里特文化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教會也和當年的克里特教會一樣,實在需要經歷神恩典的同在,才能一面持守真道,一面用善行[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腓2:15-16)!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下的話語,你的道讓我們不走差,更能使我們活出主你自己,求主的恩惠保守我們,使我們在這敗壞的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阿們!
提多書 2:1-10提多書 2:1-10
2:1-10的主題是[在教會之內的善行]與3:1-8[向教會之外的善行]前後呼應。假師傅[說是認識神,行事卻和祂相背](1:16),但傳道者[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1節)。對於隨從或傳播謬誤的人,首先[要嚴嚴地責備他們,使他們在真道上純全無疵](1:13);而對於其他的人,應當教導他們行為[合乎那純正的道理]用自己的善行避免[神的道理被毀謗](5節)並且[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10)。初期教會都是家裡的教會,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宣教。只有使家中男女老幼的行為都[合乎那純正的道理]才能使基督徒的家庭與世界迥然有別(1:11)成為在敗壞的文化環境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的宣教之家:1.[勸老人家要節制,端莊,自守](2節)與克里特敗壞的世俗文化迥然有別。老年人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所以更應該在[在信心,愛心,忍耐上都要純全無疵](2節)。2.[勸老年婦人,舉止行動要恭敬,不說諦言,不給酒作奴僕](3節),與克里特敗壞的世俗文化迥然有別。3.對於少年婦人,保羅並沒有讓年輕的提多自己去勸,而是讓他先勸老年婦人[用善道教訓人](3節),然後由老年婦人[指教少年婦人,愛丈夫,愛兒女,謹守,貞潔,料理家務,待人有恩,順服自己的丈夫](4-5節)這樣才能避免留破口。克里特文化本來就比希臘文化更尊重女性的權益和自由,被羅馬統治以後,更是順理成章地接受了羅馬新女性的前衛風潮,因此,少年婦人的家庭生活應當[合乎那純正的道理]與世俗文化迥然有別,[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5節)。4.對於四十歲以下的少年人,應當[勸少年人要謹守](6節),凡事有節制,與克里特敗壞的世俗文化迥然有別。提多自己也是少年人,所以必須注意以身作則,[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7-8節),與[不受約束,說空話欺哄人]1:10)的假師傅迥然有別。只有言行一致的生活,才能讓世人抓不到把柄[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8節)。5.對於作奴隸的信徒,應[勸僕人要順服自己的主人](9節)。當時有許多的奴隸信主,但在教會中並不分[自主的,為奴的](加3:28;西3:11),因此,有些信主的奴隸以為不必再順服主人。神不認同任何一種人間的製度,也不提倡暴力革命,而是賜給我們生命和能力,在任何制度下都能活出[純正的道理]。奴隸頂撞主人,偷東西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信徒連作奴隸都應當與世人迥然有別,[凡事討他的喜歡,不可頂撞他,不可私拿東西,要顯為忠誠](9-10節) ,這樣就能[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10節),甚至讓主人被[神的道]所吸引。新約時代的羅馬帝國,對奴隸來說是很可怕的。奴隸制是羅馬帝國經濟的支柱,羅馬城有一半是奴隸,義大利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奴隸,整個帝國有五分之一是奴隸,服務於羅馬生活的所有領域。奴隸被認為是羅馬公民的必需品,他們通常是戰俘,奴隸母親的後代或被綁架者,在奴隸市場被出售。有些公共奴隸為帝國建造道路和其他公共設施,擔任城市的文員和收稅員,會計師,醫生,製造商,生意人和妓女通常都是奴隸。奴隸在法律上不是一個人,而是一件物,只是會說話的工具,沒有權利和地位,主人對奴隸擁有生殺大權,雙方的關係就像仇敵。 思想:在我們信仰的生命中每日都會面對不同的關係,有親密的,有萍水相逢的,當中如何相處,如何活出主在我們生命的見證,經文讓我們明白唯一的重點就是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願主保守我們每日所講,所表達的都合乎那純正的道理。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予我們生命各種的關係,有親密的,有暫時的,當中你讓我們學習愛,更學習活出合乎那純正的道理的表達,求主每日都教導我們,記念我們所講,所表達的。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