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節是[合宜地勸勉會眾]。雖然保羅吩咐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4:12),但並非因為提摩太年輕懦弱,而是因為以弗所教會有人倚老賣老,不服權柄。所以,保羅又囑咐提摩太[不可嚴責老年人](1節)要合宜地運用權柄,勸勉會眾。保羅表示對於被引誘,受蒙蔽的主內肢體,應當像對待家人一樣,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親,弟兄,母親,姊妹](1-2節)來勸勉,長幼有序,男女有別,不給魔鬼留地步。傳道者與異性的來往[總要清清潔潔的](2節)不但自己要坦坦蕩蕩,也不能讓對方或別人誤會,更不能像假師傅那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提後3:6)撒但總是在一旁窺探,伺機而動。3-16節是[合宜地救濟寡婦]。這是4:1-6:10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篇幅也最長,顯示寡婦的問題可能是以弗所教會紛爭的焦點,焦點的中心則是年輕的寡婦。教會[要尊敬那真為寡婦的](3節)包括提供物質的幫助。教會的愛心是有智慧,有原則的,照顧缺乏者的首要責任既不是教會,也不是政府,而是自己的家。 [若寡婦有兒女,或有孫子孫女](4節)教會首先要[叫他們先在自己家中學著行孝,報答親恩](4節)原因是[因為這在神面前是可悅納的](4節)。孝敬父母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出20:12)即使在家庭破裂,社會福利制度普及的現代,也不能在神面前免除兒孫[行孝]的義務。做父母的應當教導兒女從小[學行孝],不要等到兒女大了才亡羊補牢;更不能在有需要時,寧可拖累教會,也不肯拖累兒女。保羅不打算把教會變成慈善機構,幫助社會上所有的寡婦,而是要求教會幫助教會裡[那獨居無靠,真為寡婦的](5節)她們的標誌[是仰賴神,晝夜不住地祈求禱告](5節)與神親密相交。教會作為[神的家](3:15)有責任按照神的心意照顧她們(徒6: 1)作為神對她們禱告的回應。相反[那好宴樂的寡婦](6節)利用寡居的身份自我放縱,好讓自己感覺身體還有活力,其實靈性已經麻木,[正活著的時候也是死的](6)。所以[這些事你要吩咐她們,叫她們無可指責](7節)免得[落在魔鬼的網羅裡](3:7)。[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8節)不管用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明知故犯,所以[比不信的人還不好](8節)。人若[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8節)事奉也無法蒙神悅納,因為[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3:5)?[寡婦記在冊子上](9節)才算[真為寡婦的]配得教會的救濟。資格包括:1.[必須年紀到六十歲](9節)這在羅馬時代已算高齡。2.[從來只作一個丈夫的妻子](9節)指沒有再婚。3.[又有行善的名聲](10節)列舉了五種已經有的善行,由近及遠,涵蓋了家庭,教會和社區:首先是[養育女](10節)對兒女盡了本分;其次是[接待遠人](10節)願意接待外地信徒;然後是[洗聖徒的腳](10節)謙卑服事肢體;接著是[救濟遭難的人](10節) 有憐憫愛心;最後是[竭力行各樣善事](10節),泛指其他善行。 古時中東人外出一般都穿無鞋幫的拖鞋,免不了沾染灰塵,進門後就需要脫鞋洗腳。最低微的奴隸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來客解鞋帶,脫鞋,洗腳。因此,[洗聖徒的腳],比喻謙卑服事信徒,正如主耶穌自己的榜樣(約13:14)。 思想:越是蒙恩的信徒,越會因著對神的感恩和順服,顧念家人和親屬,記掛他們的靈魂得救,體恤他們的物質需要。夫妻相愛,孝敬父母,養育兒女,是神給每個人的本分,我們有否願意為主在身邊人的關係活出主對我們的恩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使我們在地上身邊有不少親密關係的人,當中無論是好的,不好的都是你為我們的安排,為使我們經歷主你的恩,更彰顯你的恩,求主教導我們懂得在身邊任何的關係中見證,彰顯你的恩。阿們!
提摩太前書 5:1-10
Related Post
提摩太前書 1:12-20提摩太前書 1:12-20
12-17節是第二段插入的話,保羅談論自己對福音的見證,這福音正是那些假師傅所離棄的(6節)。保羅列出了一份罪惡的清單(9-10節)但他並沒有把自己排除在清單之外,而是承認自己正是罪人中的[罪魁](15節)。因此,當他想到神竟然[交託我榮耀福音](11節)不由得[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祂](12節)。[因祂以我有忠心]表示明明是基督[給我力量]卻也看我為可信任的,所以保羅不得不感謝主。[派我服事祂]表明保羅作基督的僕人,並非出於自己的能力或志願,而是出於基督的揀選和所加給的力量。保羅[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13節)在信主之前竭力逼迫教會(徒9:1-2),但卻在[不信不明白的時候](13節)就[蒙了憐憫](13節),證明救恩完全是神主動的白白恩典,沒有任何人的功德。神憐憫那些[不明白]的人,偶然軟弱的信徒,但卻恨惡那些明知故犯者(來10:26)特別是那些扭曲福音,混淆正道的假師傅(彼後2:1)。教會絕不可用[愛心,合一,不動血氣]的名義包容任何假師傅(20節)免得教會淪為人的團體,不再是[神的家](3:15)。神的恩典不只是[大能][憐憫][而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14節)。人並不是因為自己裡面有[信心],所以能信主;也不是因為自己裡面有[愛],所以能蒙悅納。[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15節)可能引自當時已經流傳的福音書(路19:10)。[十分可佩服的](15節)是當時希臘文的慣用語。耶穌降世,不是為了樹立一個道德榜樣,表達神對世人的關心,而是要將罪人從屬靈破產的困境中拯救出來,這才是真正的福音。而保羅承認[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15節)[是]原文是現在時,表明保羅不是承認自己在信主前[是個罪魁],而是承認自己現在仍然[是個罪魁禍首]。本信中原文三次使用[憐憫eleos/eleeo](2,13,16節)強調基督顯明在保羅這樣的[罪魁]身上的[憐憫]和[忍耐],同樣也可以顯明在以弗所教會那些被假師傅誤導的弟兄身上。事實上,保羅知道自己之所以[蒙了憐憫],目的[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16節)。連保羅這樣最極端的[罪魁],基督都能把他變成最忠心的[使徒](1節),祂也一定有足夠的[忍耐]來拯救任何人。如此就能為別人作榜樣,讓每個蒙召的人認識真正的福音,也讓每個軟弱的信徒認識[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1節)。保羅默想福音恩典的結果,是由衷地發出充滿敬畏的頌贊:[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17節):當年輕的提摩太面對以弗所教會的種種難處時,也必須越過環境,看見護理教會的乃是那位[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神]。當教會出現問題的時候,同工的責任是用愛心勸勉人,因為我們已經[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5節),而神自己負責拯救那些[蒙了憐憫]的人。18-20節接續3-7節,重申對提摩太的指示。(18節) [從前指著你的預言]具體內容不得而知。[打那美好的仗]指與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和他們的謬誤爭戰。 [打strateuomai]原文的意思是[服兵役,打仗],[仗strateia]原文的意思是[戰役],這是把提摩太比喻成[永世的君王](17節)的忠心戰士。我們要[打那美好的仗],首先自己要[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19節)才能生出愛心(5節):[信心]就是準確地接受主的所是和所作,也準確地傳講主的所是和所做。19節表示許多人堅持真理上的錯謬,往往是因為道德上的失敗(弗4:19);許多假師傅之所以執迷不悟,正是因為他們捨不得離開罪惡的生活,所以故意拒絕良心的提醒。[許米乃和亞歷山大](20節)就是例子:[許米乃]在教會傳講復活的事已過(提後2:17)。[亞歷山大]可能是陷害保羅,極力敵擋使徒話語的銅匠亞歷山大(提後4:14-15)。這兩個人可能是領袖,所以保羅親自把他們逐出教會,而不是由教會執行紀律(林前5:5)。教會是[神的家](3:15),離開神家的信徒必然會流離失所,落在撒但的權勢之下(林後4:4)。但保羅的動機不是責罰,而是要使他們歸正[讓他們學會不再褻瀆]。 思想:[信心]和[良心]總是並肩而行的,如果我們的良心控告自己,就表明我們的信心出了問題;如果我們拒絕良心的提醒,在信仰上也無法前行,更無法產生[無偽的愛心]。我們有否願意用信心活出良心無虧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正如保羅所講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不是主你的憐憫,我們生命都沒有盼望,求主將你的恩每日都光照我們,使我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阿們!
提摩太前書 2:9-15提摩太前書 2:9-15
9-15節的主題是[女人要沉靜自守]9-10節的[女]原文是複數,指一些富有的姊妹,她們[以編髮,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9節)是[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6:5)的假師傅重點誘惑的對象(提後3:6)。[廉恥,自守](9節)可譯為[端正,克制]這是每個敬畏神的姊妹最基本的品德(15節)。[正派衣裳](9節)的標準因時,因地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應與在神面前聖潔,謙卑,悔改的心相稱。保羅不是讓姊妹不注重儀表,而是說在聚會中用奢侈的服飾炫耀自己,吸引別人,與敬虔婦女的身份並不相稱。姊妹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被人尊重;姊妹若是炫耀自己,反會招來輕看。[與自稱是敬神的女人相宜](10節)的妝飾是[善行](10節)包括[養育兒女,接待遠人,洗聖徒的腳,救濟遭難的人,竭力行各樣善事] (5:10)。當時的猶太婦女在家庭中有很好的地位,但在公共場合的地位卻是非常低微。婦女不可參與會堂的崇拜,不可在會堂讀經,只許在會堂或走廊劃分出來的地方聆聽。婦女不可在學校教導,一個嚴謹的拉比從來不會在街上與婦女打招呼,甚至連他的妻子,女兒和母親也不能點頭或說話。在當時的希臘宗教中,婦女的地位很低。哥林多的愛神廟裡有一千個女祭司,她們其實就是廟妓,到了黃昏便成群結隊地在街上兜生意。以弗所的亞底米女神廟(徒19:27)也有數百位女祭司,也就是廟妓。莊重的希臘婦女通常不會單獨在街上露面,也不會參加任何公眾集會。有些婦女畢生的工作就是替自己精心製作衣服和編髮。另一方面,當時有些富有的羅馬婦女透過家庭或婚姻繼承了大量財富,熱衷於藉著捐款來爭取社會地位。當她們進入教會以後,也透過捐贈,教導來博取眾人的重視,結果成了假師傅誘惑和利用的對象。11-12節的[女人,男人]原文都是單數,是用個別例子來概述原則,不一定是指妻子和丈夫。保羅兩次要求姊妹[沉靜](11,12節)不是指沉默,而是指學習態度要安靜,專心,不要參與假師傅引發的[辯論](1:3)。(11節) [一味地順服]指順服真教師的教導權柄和內容,不要像假師傅那樣[專好問難,爭辯言詞](6:4)。[我不許女人講道](12a),原文是[我不許女人教導]這是保羅根據以弗所教會當前情況所作的具體指示。在基督裡人人平等,不分男女(加3:27-28)初期教會就有許多姊妹同工(徒16:14;18:2;腓4:2-3)。所以保羅不但允許姊妹講道(林前11:5)也允許姊妹教導。但是,以弗所教會有些富有的姊妹受了假師傅的誘惑,不肯節制端莊,誠實行善(9-10),反而[禁止嫁娶](4:3),排斥傳統家庭價值(15節),對男人頤指氣使。當教會被假師傅攪擾的時候(1:3,7;6:3),保羅必須制止這些姊妹添亂,所以不許她們在聚會中從事教導[轄管男人]。假師傅可能藉此教導夏娃優於亞當,女人凌駕於有缺陷的男人之上,目的是騙她們的錢財(6:5)。所以保羅從創造和墮落為例,糾正姊妹輕視弟兄,女人轄管男人的錯誤;並不是反過來證明在教會裡弟兄比姊妹優越,不能有女傳道人:1.在創造的次序上,[因為先造的是亞當,後造的是夏娃](13節),所以女人並不比男人優越(創2:21-22)。2.在墮落的先後上[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14節),所以女人並不比男人好。保羅並沒有說[乃是夏娃被引誘]而是說[乃是女人被引誘]過渡到以弗所教會的姊妹。當時有不少姊妹被假師傅迷惑(提後3:6-7),已經有轉去隨從撒但的](5:15)所以更要注意不被引誘。15節直譯是[但她必藉著生產而得救-若她們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這句話前半句的主詞是單數,是繼續14節[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裡]。 [但她必藉著生產而得救]因為[養育女](5:11)是善行的一部分。這位富有的婦女可能受到假師傅的誘惑,排斥傳統家庭價值[養育兒女]的善行可以幫助她從被撒但欺騙而陷入的罪裡拯救出來(14節)。在本信中[得救sozo]既被用來指救贖(1:15)也被用來指從謬誤中拯救出來(4:16)。這句話後半句的主詞是複數,與9-10節要求姊妹[廉潔,自守]的教導首尾呼應。這些富有的姊妹從罪中得救的前提,是[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 思想:面對過往現今不少的謬誤,或許我們只靠著現今社會或世界的價值觀作為標準,慢慢我們失去生命中的真理;甚麼對人生命的意義的扭曲;我們要深信唯獨聖經-神的話是我們生命的真理,更是我們信仰生命的標準。 祈禱:親愛主,求你憐憫我們,每日都要引導我們,因每日我們都被很多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更讓我們成為生活的標準,我們真的需要你的話,主你的真理帶領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