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後書 提摩太後書 2:20-26

提摩太後書 2:20-26

20-21節用家庭裡的器皿,進一步隱喻[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19節)。[貴重,卑賤](20節)指器皿的用途。[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21節)指分別為聖,脫離假師傅及其錯謬的教訓(16節)因為[他們的話語如同毒瘡,越爛越大](17節)。不管是什麼器皿,只要接觸了不潔淨的物,就[必算污穢](該2:13)不合主用。提摩太本來就是神所揀選的器皿(提前1:18)只要他保守自己,遠離假師傅,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1節)。人若要[離開不義](19節)[脫離卑賤的事](21節),就要注意兩個面向:1.[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22節)與提前6:11的吩咐類似。信徒應該活在身體的原則裡,孤獨的信徒很容易陷入自義,焦慮和偏激中。[清心禱告主的人]指神的選民(10節)與不誠實的假師傅作對比(提前4:2)。[少年的私慾]指年輕人常有的激情和衝動,容易導致[公義,信德,仁愛,和平]的反面。2.[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23節)妨礙信徒追求和平,所以應當[遠避世俗的虛談](16節)。[愚拙無學問的辯論]指那些假師傅並不明白真道(25節)[想要作教法師,卻不明白自己所講說的所論定的](提前1:7)只會談論[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前6:20)。[合乎主用](21節)的[主的僕人](24)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但卻[不可為言語爭辯](14節);要[打那美好的仗](提前1:18),但卻[不可爭競](24節)。[不可爭競]是避免陷入血氣,落進假師傅的圈套,並不是對謬誤坐視不管。 [主的僕人]不可挑起爭競,但也不能迴避問題,應當:1.[溫溫和和地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24節),也就是[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四2)。2.[溫溫和和]指說話者的存心,而不是給人的感覺。因為[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的話很難讓人覺得溫和。各人對態度的看法可能不同(林後10:10)但存心卻無法向神假冒。[眾人]不包括假師傅,因為他們已經被逐出教會(提前1:20),但影響還在。[用溫柔勸戒抵擋的人](25節)也就是追求和平,但不以犧牲真理,任憑弟兄沉淪為代價,應當用天國的得勝之道[溫柔](太5:5)來糾正被假師傅迷惑的人。 [勸戒]的意思是[糾正] ;[溫柔]指說話者的存心(林前4:21)而不是給人的感覺,因為[勸戒]很難使人感覺溫柔。各人對態度的感受不盡相同(林後10:10)但存心卻無法向神隱瞞。[抵擋的人]指被假師傅迷惑的人。假師傅是[作惡的,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3:13)[這等人你要躲開](3:5)而不是去[勸戒]。[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26節)指我們並不能確定那些受假師傅影響的人是被迷惑的弟兄,還是未蒙揀選的選民,所以應當[用溫柔勸戒]。若是神的選民(10節)神必然會挽回他們。相反,我們若憑血氣[爭競]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罪中;靠肉體[爭競],就上了仇敵的圈套。26節表示假師傅的背後都是[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提前4:1)被假師傅迷惑的人都是[被魔鬼擄去順從牠詭計的]。神若允許魔鬼將選民的心思暫時擄去[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而神自己會負責叫他們[醒悟過來,脫離牠的網羅]。 思想: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因每都有讓我們身心情緒的激動或是衝動,我們需要選擇的就是和清心禱告主的人返到主的面前,因主的應許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聚會,主必同在。 祈禱:親愛主,你最明白了解我們生命的軟弱,難處,甚至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限制-無論是身心的狀態,我們的情緒,求主都保守我們,使我們懂得逃避,懂得揀選。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提摩太後書 1:8-18提摩太後書 1:8-18

8-12節是鼓勵提摩太不以福音為恥。在羅馬帝國,十字架是恥辱、愚昧的象徵(林前1:23)為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作見證,在羅馬人看來是一種羞恥,不信主的猶太人更是這麼認為。所以保羅勸勉提摩太[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8a)。此時,尼祿正把基督徒當作羅馬大火的替罪羊來殘害,作為基督徒被囚,在世人看來更是一種恥辱,以弗所的假師傅也不會放過這個詆毀保羅,貶低提摩太的機會,所以保羅勸勉提摩太[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為恥](8b)。教會傳統認為,保羅一生曾經被囚七次(《革利免一書》5:6-7)。[總要按神的能力,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8c),這是鼓勵提摩太在艱難的環境之中,為了福音的緣故受苦。如果提摩太此時到羅馬來見保羅,也可能會受辱,甚至被囚。9-10節總結了福音的核心內容:[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9a)既不是按人得救之前的善行,也不是按人得救之後的剛強,[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但如今藉著我們救主基督耶穌的顯現才表明出來了](9b-10a)。神不是閉著眼睛揀選我們,祂早就看見了我們將來會面臨的種種難處,試探,也早就看見了我們會如何膽怯,軟弱,所以在永恆裡就預備了夠用的恩典(林後12:9)。(10節)表示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2:14)。撒但在人身上最大的權勢,乃是藉著死亡的威脅來奴役人(來二15)。(11節)這是保羅福音管家職分(西1:23)的三重使命(提前二7)。主耶穌呼召他,不是去作政治家,演說家,社會義工,而是作[傳道的,使徒,師傅]這樣才能[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1.[作傳道],指[作了這福音的執事](弗3:7)廣傳福音。2.[作使徒]指作[外邦人的使徒](羅11:13)奠定教會的真理根基(弗2:20)。3.[作師傅],指[作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提前二7)。(12節)指保羅在羅馬被囚受苦,是因福音的使命造成的,所以他不以為恥,原因是:保羅認識基督的所是:[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12b)保羅認識基督的所作:[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給祂的,直到那日](12c)。基督既能保全使徒交付祂的生命,也能保全祂交託使徒的福音。13-14節是囑咐提摩太守住善道。使徒的教導是真理的[規範]既不能偏離,也不能批判,既不能與時俱進,也不能多元主義,而[要用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和愛心]理解,遵行;這[信心與愛心]是從基督耶穌裡來的豐盛恩典(提前1:14)。只有[用在基督耶穌裡的信心與愛心],才能既憑信心持守使徒的教訓,又用愛心避免無益的爭辯(提前六4)和以真理為名逼迫弟兄。[規模](13節)原文指建築師的草圖、原型或標準,也被翻譯為[榜樣](提前一16)。14節表示信徒並非孤軍作戰,而是[靠著那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牢牢地守著]真道。既不能倚靠自己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也不能倚靠教會的權柄,傳統的規條。弱小的初期教會內憂外患,卻奇蹟般地持守真道兩千年,比任何一個帝國的壽命更長,證明完全是聖靈的作為。教會中出現假師傅,不是偶然,暫時的現象,而是撒但(提前4:1)對教會隨時的威脅,所以信徒必須[牢牢地守著]真道,一刻也不能放鬆。[亞細亞](15節)是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西部的羅馬行省,首府是以弗所。保羅曾在以弗所傳道兩年,但現在[凡在亞細亞的人都離棄我](15節),似乎福音大勢已去,眾人都以保羅被囚為恥,還可能跟從了以弗所的假師傅(2:16-18),其中[腓吉路和黑摩其尼](15節)還是提摩太所熟悉的同工。此時正是尼祿逼迫基督徒的時候,保羅第二次被囚時沒有上一次那樣自由(徒28:31)阿尼色弗在羅馬找到保羅並不容易,但他公開表明基督徒的身分,更要冒著生命冒險。[願主憐憫阿尼色弗一家的人](16a),顯示阿尼色弗此時不在以弗所(4:19),所以不屬於[凡在亞細亞的人]。[願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憐憫](18a)呼應[反倒在羅馬的時候,殷勤地找我,並且找了](17節)。 思想:阿尼色弗不以保羅的鎖煉為恥,殷勤地在羅馬找到了保羅,也在主裡找到了憐憫。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是不忠心的典型,表現出[膽怯的心](7節)以為主作見證為恥(8a)阿尼色弗卻是忠心的榜樣,表現出[剛強,仁愛,謹守的心](7節)不以保羅的鎖鏈為恥(8b)。保羅列出了正反兩面的例子,兩次強調[這是你知道的](15,18節),正是為了勉勵提摩太效法忠心的阿尼色弗,即使在內憂外患的時候,也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2:1)我們有否願意作為主忠心的人呢? 祈禱:親愛主,是你早已告訴我們,在世在苦難,但你卻使我們放心,因你已勝過世界,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不以福音為恥,更願意為你作忠心的僕人。阿們!

提摩太後書 4:9-22提摩太後書 4:9-22

保羅兩次(9,21節)催促提摩太趕快到他這裡來,表明保羅預感到自己的時候不多了,也表明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底馬](10節)原來是保羅的同工(西4:14;門24)他此時頂不住來自[現今的世界](10節)的壓力,可能回家鄉去了,但不一定離棄了信仰。[革勒士](10節)是保羅的同工之一,被保羅打發到加拉太。[提多](10節)是保羅所器重的同工,被保羅打發到亞得里亞海東岸,巴爾幹半島的[撻馬太](10節)。[路加](11節)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是一位醫生(西四14)他可能在羅馬陪伴保羅到最後一刻。[馬可](11節)是《馬可福音》的作者,又名約翰,是巴拿巴的表弟,曾在保羅第一次傳道旅程途中脫隊(徒13:13)後來保羅和巴拿巴因此發生爭論而分開(徒15:37-39)。經過多年的磨練,馬可已經重得保羅的認可和器重。[推基古](12節)是保羅所信賴的助手(徒20:4)他是《以弗所書》(弗6:21)《歌羅西書》(西4:7),《腓利門書》的送信人。推基古可能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本信可能是他送去的。[我在特羅亞留給加布的那件外衣](13節),是一種厚重的圓形斗篷,用山羊毛,獸皮或粗的綿羊毛做成,大多數人只有一件。可能保羅春天或夏天在特羅亞被捕,沒來得及帶上外衣,現在冬天將至(21節),年老的保羅需要外衣禦寒。[書](13節)指蒲草紙書卷。 [皮卷](13節)可能是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舊約經卷,因為羊皮卷很昂貴,不會作一般的用途。有人主張除了聖經之外,不必閱讀任何書籍,但即使像保羅這樣的屬靈偉人,尚且臨死仍不忘讀書。保羅可能在提到外衣和書卷時,想到了那個當時出賣他的[銅匠亞歷山大](14節)。這位[銅匠亞歷山大]的身份不明,但卻是提摩太所熟知的。亞歷山大抵擋保羅所傳的福音,可能在特羅亞保羅被捕時做了偽證。提摩太搭船從以弗所到羅馬,途中也會經過特羅亞,所以他也可能同樣陷害提摩太,所以保羅提醒[你也要防備他](15節)。[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14節)引自詩62:12與[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8節)形成對比。16-18節是保羅最後的自述,大量引用了《七十士譯本》的詩篇22:篇,來詮釋他效法基督,為福音受苦。[我初次申訴,沒有人來幫助,竟都離棄我](16a)引自詩22:1,11,這也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感受(可15:34)。此時正是尼祿大肆殘害基督徒的時候,可能保羅在特羅亞被捕時首次申訴,周圍的信徒因怕被牽連,不敢出面幫助。[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16b),引自詩32:2這禱告與主耶穌和司提反臨死前的禱告相似(路23:34;徒7:60)。因為保羅此時提及此事,並不是想責備弟兄,而是要強調當時[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17a)。屬靈的同伴可能軟弱,遠離,但主卻永遠不會。只要我們與主站在一邊,主必與我們同在,在一切事上加給我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17b)引自詩22:23-27可能指保羅把辯護詞變成了福音信息,也是保羅對自己外邦人使徒職分的總結。[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17c)引自詩22:21比喻脫離極度的危險。雖然保羅預料自己即將殉道(6節),但只要神的時候未到,主絕不允許祂的僕人陷入[獅子口]。[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18a)引自詩22:4-5,20。[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18b)引自詩22:28。雖然保羅即將殉道,但卻知道自己即將[進祂的天國],這是最好的拯救,也是保羅一生的頂峰,一想到那美好的一刻,他在捆綁之中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永遠的頌贊(18c)!19-21節是保羅最後的問安。亞居拉和百基拉曾離開以弗所(徒18:24-26)到羅馬去(羅16:3)後來又回到以弗所。[阿尼色弗](19)是到羅馬來探訪保羅的同工(1:16-17)。[以拉都](20)可能是提摩太的助手(徒19:22)也可能是哥林多城內管銀庫的(羅16:24)。[特羅非摩](20)是保羅第三次傳道旅程中的同工(徒20:4)。[你要趕緊在冬天以前到我這裡來](21節),因為地中海在冬天會停止所有航運,若是錯過時間,旅行就要等到第二年春天了。從以弗所到羅馬的旅行時間大約需要一個半月,這封信可能是在保羅第二次被捕的夏天寫的。[友布羅,布田,利奴,革老底亞](21節)可能是保羅[初次申訴](16節)以後趕來幫助保羅的羅馬教會同工。 [與你們同在](22節)在此不單指提摩太,也指以弗所教會的眾弟兄姊妹。這是使徒保羅流傳下來的最後一句話,也是聖靈給末世教會的祝福。 思想:這封信是寫給提摩太的,但也屬於整個教會。信中的命令,警告,應許和祝福,都是末世每一個忠心的信徒所迫切需要的。我們有否願意被保羅信中的話作為引導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生命都有不同的經歷,無論是保羅或是歷代的信徒,但我們都能共同經歷你的同在;你的愛,你的同在沒有改變,使我們安穩走你預備美好的道路。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