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35:1-34

民數記 35:1-3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https://youtu.be/ZnfHaOJ8XvY

【民數記】
猶太傳統根據這裡的【二千肘】規定了【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徒1:12)。利未人被神揀選在會幕事奉,心思就不能被屬地的追求所佔據,,是神自己作他們的產業(18:20)。但豐富的神不會讓事奉祂的人落到貧窮,缺乏裡,因此,雖然利未人不必耕種,但也需要【城邑的郊野】來接受屬天的祝福,牧養牲畜,安置財物。【要給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7節)【四十八】就是四個十二【四】代表全地(耶49:36)【十二】代表揀選。【四十八座】利未人的城邑分散在十二支派的地業中(書21:4-42)。【利未人中,凡一個月以外,被數的男丁,共有二萬三千】(26:62),因此,在這【四十八座】城中,平均每城有480個男丁,平均每個男丁至少有1.9畝郊野可以牧養大約10隻羊。以色列人甘心從自己【所得的地業】中【把些城邑給利未人】表明他們承認自己的產業都是神所賜的,應許之地的主人是神自己。(6節)【逃城מִקְלָט】原文是【避難所,收容所】是讓【誤殺人】(7節)躲避報仇人的地方,可以【使誤殺人的不至於死,等他站在會眾面前聽審判】(12節)。神使利未人成為百姓的祝福,最明顯的就是【逃城】的安排。【報仇】原文是【贖回】(利25:26),【報仇人】(12節)又被譯為【至近的親屬】(得3:9)和救贖主(詩78:35)。神也不願意看到罪人落到死亡裡,所以特別為百姓設立【逃城】(11節),定意給【誤殺人的】罪人開一條出路,使他們能得著挽回(出21:12-14)。約旦河東】(14節)在應許之地之外,神所應許的【迦南地】(14節)比【約旦河東】大了許多,住在【迦南地】的人口是住在【約旦河東】的4倍多,但神在【約旦河東】所安排的逃城卻和【迦南地】一樣多,都是【三座城】(14節)。神不但記念應許之地以外的百姓,而且格外顯出對他們的憐惜。神安排逃城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寬容罪惡,而是為了挽回那些並非故意犯罪的人。所以神三次宣布:【故殺人的必被治死】(16,17,18節)只有【誤殺人的】才可以享用逃城的庇護。凡是【誤殺人的】,只要他拼命奔向逃城,神必定給他得拯救的機會,蓄意【故殺人的】(21節),也要被【報血仇的】(21節)故意殺死。如果是【神交在他手中】(出21:13)的【誤殺人的】,則要等到神使大祭司去世,成為贖罪祭,才能離開逃城得自由。【誤殺人的該住在逃城裡,等到大祭司死了】(28節)離開逃城就可能遭遇死亡。因此,【住在逃城裡】相當於被流放,必須接受限制,被限制在恩典裡。神只在利未人的城邑設立逃城,住在逃城裡的人就必須接受利未人的教導,並且盼望大祭司之死的釋放。【故殺人,犯死罪的】必被治死【不可收贖價代替他的命】(31節);【那逃到逃城的人】雖然是誤殺,但也不能用支付【贖價】(32節)或者用在逃城被流放的刑期來換取自由,只能藉著大祭司之死的代贖。無論是誤殺還是謀殺,都是殺人,【非流那殺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贖】(33節)。
思想: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怎樣讓神住在我們中間,帶領我們進入更豐盛之境,讓神的心意成就?就是對準神。每一個人都要對準神,讀聖經,遵行神的律例典章,無論任何事,都要求神,而不是求,除非神指示讓我們這樣做。
祈禱:親愛的主,感謝祢讓罪人能得著祢的恩典,使我們的生命得救贖,更把咒詛變為祝福。求主幫助我們也成為別人的逃城,叫人也得恩典,蒙祝福。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9:1-14民數記 9:1-1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第九章(1-14)是提及百姓 守逾越節 , 越節是記念神用大能的手拯救他們 ,過去他們
在埃及地為奴受苦 ,神就差派摩西拯救他們出來 ,於是行了十災 ,用大能拯救。他們
就守逾越節 ,不但記念 ,還要回想 ,感恩 ,再次進入救恩裡 ,是信心的行動。這是第一
次出埃及之後守逾越節。 神把數點人數和安營安排在 【 第二年二月初一日 】 (1:1)之後 ,也就是 【 守逾越節 】 之後 ,讓百姓思想神藉著逾越節救贖他們的目的。有了
這樣的領會 ,他們 【 初次往前行 】 (10:13)才能走得有力。逾越節加上無酵節 ,一共
八天 (利 23:5-6)從正月十四日一直到正月二十一日。而各支派首領的奉獻可能是
從正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7:78)。利未人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被分別為聖的 【 代
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生的 】 (8:16)而這些長子正是在第一個逾越節中被分別為聖
歸於神的 (8:17-18;出 13:2)。 這些人本來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守逾越節 ,不必 【 獻耶
和華的供物 】 但他們卻不肯在 象 徵救恩的逾越節上無分。這個 【 例外 】 的事件 ,顯
明了他們願意分別為聖的屬靈實際。當百姓焦急地提出問題的時候 ,摩西卻沒有
著急 ,而是讓他們 【 暫且等候 】 。經歷了金牛犢的失敗以後 ,摩西已經學會了等候 ,他不再像從前一樣 ,因著急著解決眼前的問題而 【 聽從他岳父的話 ,按著他所說的
去行 】 (出 18:12),而是耐心等候神 ,【 去聽耶和華指著你們是怎樣吩咐的 】 。不管是
甚 麼理由 ,神的百姓一定要 【 向耶和華守逾越節 】 (10節 ),因為他們分別為聖的地
位是因著逾越節的救恩。但神也體恤人 ,給人恢復的機會 ,補守逾越節。 (11節 )【 二
月十四日黃昏 】 補守的逾越節是神給人的第二次機會 【 要照逾越節的一切律例而
守 】 具有同樣的屬靈意義。百姓提出的是眼前的問題 ,神的吩咐卻是包括 【 你們和
你們後代 】 (10節 )。不但包括 【 因死屍而不潔淨 】 的人 ,也包括 【 在遠方行路 】 的
人 ;不但包括以色列人 ,也包括寄居的外人 (14節 )。因此 ,10-14節的吩咐並不是為
了臨時解決眼前的問題 ,而是一個長期的條例。這樣一個重要的條例 ,神卻留到人
提出問題的時候才頒布 ,一面是要顯明百姓的屬靈實際 ,一面是要百姓學習 ,任何
一件事都不能根據自己 ,而要等候神 ,根據神。 【 守逾越節 】 代表接受救恩 ,有條件
守的人 【 若推辭不守 】 就是拒絕神的救恩 ,所以 【 那人要從民中剪除 】 (13節 )。當
審判的日子 ,神也只看 百姓 有沒有接受救恩 ,正如當日在埃及地 ,滅命的使者只看
門上有沒有羔羊之血的記號。神的計劃是藉著拯救以色列人來拯救外邦人。因此 ,神也悅納 【 寄居的 】 和 【 本地人 】 一起 【 守逾越節 】 讓所有的人都有資格享用逾
越節的羊羔。
思想
:百姓 守逾越節的心 裡或許會想 :曠野資源那麼短缺 ,為什麼要守逾越節呢 ?為
何不可 進入迦南再說吧 !我們 同樣 也可能會這麼想 :現在日子這麼艱難 ,為何仍要
記念神返教會呢 ?不如等 到生命順境 ,日子沒有這麼艱難 ,再來服事 神記念神吧 !事
實上 ,要在曠野中每一年都定時守逾越節 ,正是 要用信心進入神的救恩。神的應許
一直 在 我們 前面 ,神 要 我們 繼續用信心前行 ,進入 祂的同在 裡面。
祈禱
:親愛 主 ,求祢 賜我們謙卑的心 ,無論在 甚 麼境況 ,使 我 們 順服跟隨 主祢 的帶領 ,讓我們繼續用信心前行 ,進入 主祢 的同在裡面 ,阿門!

民數記 14:1-19民數記 14:1-19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當百姓沉湎於難處之中,放縱自己【發怨言】(2 節)心裡就會失去光明,眼前就會變
得黑暗,應許之地就會被看作死地。百姓在【惡信】面前方寸大亂,在【埃及】【曠
野】(2 節)和【那地】(3 節)之間來回比較,最後竟然決定【立一個首領回埃及】重
新回去當奴隸。這是對神救贖計劃的徹底拒絕,也是對神的徹底【背叛】。摩西,亞
倫的【俯伏】並不是因為懼怕人,而是因為看到百姓竟然悖逆到要【回埃及】(4 節)
的地步,就知道神嚴厲的審判即將臨到,所以驚駭得【俯伏】在地。在民數記裡,摩
西每次【俯伏】,都發生在神嚴厲的審判之前(16:4,22,45;20:6)。神並沒有立即審判,
而是給百姓最後的機會,讓約書亞和迦勒一同【撕裂衣服】(6 節)作見證,十個探子
的報告完全不提神,而約書亞和迦勒卻三次提到【耶和華】(8-9 節);十個探子自認
為是去看摩西【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13:27),而約書亞和迦勒卻是去看神【所賜
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13:2)。所以在十個探子的眼中,迦南地是【吞吃居民之地】
(13:32)而在約書亞和迦勒的眼中【他們是我們的食物】。因為約書亞和迦勒心裡
始終有神,所以能看清進迦南地實際.不是倚靠人的能力。【全會眾】相信十個探子
的親身經歷,卻不肯相信有同樣親身經歷的約書亞與迦勒,反而要【拿石頭打死他
們二人】。神任憑這一切發生,徹底顯露百姓的【不信】(11 節)以後,祂的榮光才親
自顯現。百姓經歷了【一切神蹟】但他們還是【不信】。因為【不信】不是不相
信有神,不相信神蹟,而是【信不過神】。神常常稱以色列人為【我的百姓】(出 3:7),
但是當以色列人不順服時,神就會用【這百姓】(11 節)來稱呼他們,表明百姓與神
的關係因著【不信】而疏遠了。神【把這百姓領進祂向他們起誓應許之地】的計
劃,絕對不會因為人的愚昧而改變,摩西的禱告正是摸著了神的心意。以色列人的
罪是沒有資格被赦免的,所以摩西引用了神自我啟示的性情(18 節;出 34:6-7),求神
憑著祂自己的【大慈愛】再次賜下赦免,挽回的恩典。以色列人的罪是沒有辦法辯
護的,所以摩西用【好像祢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來回應神質問【他們還
不信我要到幾時呢】(11 節)。【赦免】原文是【א ָשָנ 承擔,帶】與神【如鷹將你們
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19:4)的【背】是同一個詞,表明神不但能【施展大能】(13
節)去救贖,也能【大顯能力】(17 節)去赦免。摩西的這句禱告實在是說到了神的
心裡了。救贖是神【施展大能】(13 節),赦免也需要神【大顯能力】(17 節)。只有
神【大顯能力】才能叫人認識:【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詩 130:4);才能
使【赦免】不成為放縱,而成為挽回,既彰顯神的慈愛,又不破壞神的公義。
思想:真理不是在人多的那一邊,也不是在人少的那一邊,而是在神的那—邊。人的
心裡若沒有神,也就看不見真理。人若不能仰望神;就會成為環境的奴隸:環境裡的
好處會吸引人心,使我們偏離主的旨意;環境裡的難處會令人膽寒,讓我們失去安
息。
祈禱:親愛主,求主幫助我們,除去我們對神對人有怨言,更除去怨言的苦毒,使我們
向神認罪。在艱難中教導我們懂得感恩。求主把迦勒的信心賜給我們,讓主祢的真
理進入我們的生命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