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9:1-14

民數記 9:1-1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第九章(1-14)是提及百姓 守逾越節 , 越節是記念神用大能的手拯救他們 ,過去他們
在埃及地為奴受苦 ,神就差派摩西拯救他們出來 ,於是行了十災 ,用大能拯救。他們
就守逾越節 ,不但記念 ,還要回想 ,感恩 ,再次進入救恩裡 ,是信心的行動。這是第一
次出埃及之後守逾越節。 神把數點人數和安營安排在 【 第二年二月初一日 】 (1:1)之後 ,也就是 【 守逾越節 】 之後 ,讓百姓思想神藉著逾越節救贖他們的目的。有了
這樣的領會 ,他們 【 初次往前行 】 (10:13)才能走得有力。逾越節加上無酵節 ,一共
八天 (利 23:5-6)從正月十四日一直到正月二十一日。而各支派首領的奉獻可能是
從正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7:78)。利未人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被分別為聖的 【 代
替以色列人中一切頭生的 】 (8:16)而這些長子正是在第一個逾越節中被分別為聖
歸於神的 (8:17-18;出 13:2)。 這些人本來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守逾越節 ,不必 【 獻耶
和華的供物 】 但他們卻不肯在 象 徵救恩的逾越節上無分。這個 【 例外 】 的事件 ,顯
明了他們願意分別為聖的屬靈實際。當百姓焦急地提出問題的時候 ,摩西卻沒有
著急 ,而是讓他們 【 暫且等候 】 。經歷了金牛犢的失敗以後 ,摩西已經學會了等候 ,他不再像從前一樣 ,因著急著解決眼前的問題而 【 聽從他岳父的話 ,按著他所說的
去行 】 (出 18:12),而是耐心等候神 ,【 去聽耶和華指著你們是怎樣吩咐的 】 。不管是
甚 麼理由 ,神的百姓一定要 【 向耶和華守逾越節 】 (10節 ),因為他們分別為聖的地
位是因著逾越節的救恩。但神也體恤人 ,給人恢復的機會 ,補守逾越節。 (11節 )【 二
月十四日黃昏 】 補守的逾越節是神給人的第二次機會 【 要照逾越節的一切律例而
守 】 具有同樣的屬靈意義。百姓提出的是眼前的問題 ,神的吩咐卻是包括 【 你們和
你們後代 】 (10節 )。不但包括 【 因死屍而不潔淨 】 的人 ,也包括 【 在遠方行路 】 的
人 ;不但包括以色列人 ,也包括寄居的外人 (14節 )。因此 ,10-14節的吩咐並不是為
了臨時解決眼前的問題 ,而是一個長期的條例。這樣一個重要的條例 ,神卻留到人
提出問題的時候才頒布 ,一面是要顯明百姓的屬靈實際 ,一面是要百姓學習 ,任何
一件事都不能根據自己 ,而要等候神 ,根據神。 【 守逾越節 】 代表接受救恩 ,有條件
守的人 【 若推辭不守 】 就是拒絕神的救恩 ,所以 【 那人要從民中剪除 】 (13節 )。當
審判的日子 ,神也只看 百姓 有沒有接受救恩 ,正如當日在埃及地 ,滅命的使者只看
門上有沒有羔羊之血的記號。神的計劃是藉著拯救以色列人來拯救外邦人。因此 ,神也悅納 【 寄居的 】 和 【 本地人 】 一起 【 守逾越節 】 讓所有的人都有資格享用逾
越節的羊羔。
思想
:百姓 守逾越節的心 裡或許會想 :曠野資源那麼短缺 ,為什麼要守逾越節呢 ?為
何不可 進入迦南再說吧 !我們 同樣 也可能會這麼想 :現在日子這麼艱難 ,為何仍要
記念神返教會呢 ?不如等 到生命順境 ,日子沒有這麼艱難 ,再來服事 神記念神吧 !事
實上 ,要在曠野中每一年都定時守逾越節 ,正是 要用信心進入神的救恩。神的應許
一直 在 我們 前面 ,神 要 我們 繼續用信心前行 ,進入 祂的同在 裡面。
祈禱
:親愛 主 ,求祢 賜我們謙卑的心 ,無論在 甚 麼境況 ,使 我 們 順服跟隨 主祢 的帶領 ,讓我們繼續用信心前行 ,進入 主祢 的同在裡面 ,阿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9:15-23民數記 9:15-2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第九章15-23節 )是提及 立起帳幕 ,雲彩遮蓋 。 【 雲彩 】 代表 【 耶和華的吩咐 】 (18節 ),引導百姓在曠野裡前行的腳步。以色列人在曠野每天都要根據 【 雲彩 】 的動
向來決定 【 住營 】 還是 【 起行 】神的百姓 應當跟隨 【 雲彩 】 來決定自己每天的行
動。 【 雲彩 】 前進的速度總是人能跟得上的 ,神總是給百姓足夠的時間 收拾 ,起行。
因此 【 雲彩 】 的引導不是人的重擔 ,而是對人信心的檢驗 :一旦 【 雲彩收上去 】 無
論環境看起來有多吸引人 ,也不能留戀拖延 ;一旦 【 雲彩停在帳幕上 】 無論環境看
起來有多不理想 ,也不能自行決定離開。只要是神的引導 ,那就一定是最好的。所
以 【 無論是兩天 ,是一月 ,是一年 】 (22節 )無論是停在哪個地方 ,百姓都不必急 ,不必
問 ,只要認定是 【 耶和華的吩咐 】 就憑信心跟上 ,這樣才能走向應許之地。這既是
神在曠野裡給百姓的帶領 ,也是給百姓學習順服的功課。 15-23節是出 40:34-38的
發揮 ,也是百姓在曠野旅程的總結。 經文 三次重複了 【 他們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 ,也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 】 (18,20,23節 )。在經歷了曠野三十八年的飄流之後 ,以色
列人才體會到最穩妥的行走是順服 【 耶和華的 吩咐 】 。人的無知就是一定要清楚
地知道為什麼 ,去哪裡 ,不然就不肯跟上。但 15-23節的總結裡卻不提每一站去哪
裡。
思想
:以色列人既然早已知道終點是應許之地 ,下一站就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一路
跟隨神 【 與神同行 】 的過程比 【 下一站去哪 】 更重要。今天 ,我們既然早已知道目
的地就不必介意人生暫時經過的 【 下一站 】 在哪 【 因為祢與我同在 ;祢的杖 ,祢的
竿 ,都安慰我 】 (詩 23:4)。
祈禱
:親愛主 ,祢賜下 的雲彩 ,祢 的同在 ,都 是一個國度 ,都 是一個權柄 ,無論眼見是艱
難 ,眼見是不捨 ,求主讓 我們完全的跟隨 ,求主給我們順服的心 ,更加謹守律例典章
的心。 阿們

民數記 13:17-33民數記 13:17-3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17-20 節)是窺探迦南地的指示;【南地】(17 節)是從別是巴到加低斯·巴尼亞之間
的曠野。探子們的路線是從【南地】開始,向北穿越希伯倫和加利利之間的【山
地】。【葡萄初熟的時候】大約是陽曆七月底。【從何烈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
尼亞,有十一天的路程】(申 1:2)但以色列人全營從西奈山走到這裡,大約經過了兩
個月。摩西不是不知道那地的民強悍,也不是不明白迦南人以逸待勞的優勢,但是
從出埃及到如今所經歷的,他更知道神比一切更大更強。他深信神所賜的一定是
最好的,所以勸他們【要放開膽量,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好讓百姓都認識並渴慕
神的應許,增強百姓的信心。【是營盤是堅城】意思是觀察這地方是如【營盤】沒
有特別的防衛工程,還是有堅固的城牆。(21-25 節)是四十天的行動旅程;探子們從
這裡開始,向北走遍了迦南地,一直到北界【哈馬口】(21 節)。【希伯崙】(22 節)是
猶大山地南端最大的城市。【鎖安城】(22 節)可能就是尼羅河三角洲東北部的泰
尼斯(Tanis),後來成為下埃及的首都(賽 19:11,13)用來代稱埃及(詩 78:12,43)。這裡
提到【希伯崙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鎖安城早七年】可能是提醒百姓:神的應許永不
改變。【以實各】的意思就是【一串】可能位於希伯崙附近。【一掛葡萄】竟然需
要【兩個人用槓抬著】(23 節)可見迦南地的土產之豐富。(26-33 節)是探子的回報
和建議【巴蘭曠野】北方的【加低斯】(25 節)就是【加低斯·巴尼亞】(32:8)。【流
奶與蜜之地】(27 節)指適合畜牧和耕種之地。迦南地的南方適合畜牧,北方適合耕
種。【蜜】可能指蜂蜜,也可能指從葡萄或椰棗而來的糖漿、蜜汁。探子們帶來好
消息,就是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27 節);但也帶來壞消息,就是【住那地的
民強壯,城邑也堅固寬大】(28 節)。不同的看見產生了不同的行動,信心裡的看見
使人能承受祝福,不信裡的看見使人從祝福中失落。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事實,卻
有不同的感受。迦勒的結論是:【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30 節)
因為巨人在神的大能面前無關重要;而十個探子的結論卻是:【我們不能上去攻擊
那民】(31 節),在他們看來,那些巨人不但比他們更【強壯】(31 節),甚至比領他們
出埃及的神還要【強壯】。【吞吃居民之地】(32 節)指因為這裡是【流奶與蜜之地】,
所以容易引起戰爭。【流奶與蜜之地】這樣的好消息也會成為探子口中的【惡信】
(32 節);十個探子卻沒有把迦南人的存在看作是神預示應驗的徵兆,反而突出【我
們在那裡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2 節),並且兩次強調【我們在那裡看見了亞
衲族的人】(28,33 節),暗示神之前並沒有提到迦南地有這些身材高大的民族,否定
了神的應許和信實。(33 節)幾乎把亞衲族誇張成神了。這些探子看到了人,但在不
信裡卻看不到神,所以完全不提神的應許和能力,不但把自己、也把全會眾帶到灰
心喪膽和絕望之中。思想: 當我們憑信心去面對,如迦勒以信心安撫百姓,我們足
能得勝!故此,我們要有神的眼光看自己,因為我們是創造天地萬物天父的兒女,能
使我們勝過眼前的困難。
祈禱: 親愛天父,感謝祢祢的信實而使我有信,教我不單相信祢,更以天父的眼光看
事物,甚至以祢的眼光看透我自己。因著天父,我們足能得勝!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