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14:20-45

民數記 14:20-4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摩西根據神的話來求神(17 節),而神則回答:【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20 節)。
這兩句話表明摩西的禱告是摸著了神的心意,所以神就照著他的禱告來應允他。
神照著自己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19 節),繼續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百姓和
產業,但並不豁免公義的懲罰。但他還是必須為自己的罪獻上贖罪祭作為代價。百
姓雖蒙赦免,但代價是【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以色列人
【十次】(22 節)試探神(出 14:11-12) (出 15:23-24) (出 16:2) (出 16:20) (出 16:27) (出
1:1-3) (出 32:1) (11:1-3) (民 11:4-6) (14:2-4 節)。迦勒不看人,也不看環境,只是憑著
信心【專一跟從】神,這就是【另有一個心志】。迦勒和約書亞之所以能承受應許,
並非因為他們比別人做得越多,做得更好,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所說的,神把他們
留在應許裡。雖然以色列人已經來到應許之地的邊緣,神卻命令他們【從紅海的路
往曠野去】讓他們按自己的選擇【死在這曠野】(2 節),因為不信的人總是得不著
安息。26-35 節是神向摩西,亞倫宣布正式判決。人向神的感謝,讚美和祈求,神會
垂聽;人向神【所發的怨言】神也【都聽見了】(27 節)。人若巴不得【死在這曠野】
(2 節),神就讓他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人若不肯【立刻上去得那地】
神就讓他們【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
向我發怨言的】(29 節)的男丁,本來是要在神的帶領之下進入迦南,承受應許之地
的,現在卻因著不信,【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以色列人的【被數點】原來是
承受應許的依據,現在卻因著不信,成了被定罪的根據。神用兩個【得知】(31,34 節)、
兩個【擔當】(33,34 節)宣告了祂的審判:不信的以色列人【厭棄】應許之地,他們
【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罪孽四十年】,他們將【在這曠野消滅】【經歷】
神的【疏遠】(34 節);而在不信者眼中看為軟弱的【婦人孩子】(31 節),他們【在曠
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父輩【淫行的罪】他們將在這曠野成長,準備【經歷】神所
應許的那地。【淫行】(33 節)指以色列人對神不忠,背離了與神所立的約,神就與他
們【疏遠了】(34 節),神三次宣告【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32,35 節)這判
決立刻在【報惡信的人】(37 節)身上生效。【以色列眾人】(39 節)已經試探神十次
(22 節),卻不知真實悔改,以為輕輕一句【我們有罪了】就可以免除刑罰。以色列
人此時自行出戰,並不是因為真心悔改,願意憑著信心順服神,而是想靠自己的行
為來逃脫刑罰,實際上是再次【違背耶和華的命令】(41 節)。人若【為神】去打神
不要他們打的仗,【為神】去走神沒叫他們走的路,實質上是以【順服】的名義不
順服,以【跟從耶和華】(43 節)的名義跟從自己,所以神【必不與你們同在】(43 節)。
思想:神賜下應許之地乃是恩典,以色列人既然【厭棄】那地,就已經從恩典中失落。
今天許多人也以為跟隨神是自己聰明的決定,事奉神是給神面子。人越是這樣驕
傲無知地一廂【情願】,越是在高舉自己,得罪神。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對我們有恩典,有憐憫,感謝祢提醒必須有信心和有承擔,
求天父使我們時刻記念祢的應許,用信心思想和說話,勇敢面對環境中的困難,因
為神與我們同在,求祢使我們都能進入應許之地。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4:34-33民數記 4:34-3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
民數記第四章可分兩段:1-33節 ,34-49節 ;利未人可能從二十五歲開始實習五年 (八
24)三十歲時正式在會幕裡供職 ,五十歲退休。這段講述數點所有利未宗族的人數 ,所有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的共有 8580人 ,但上一章所數點的利未男丁則有 22000人 ,會幕裡使用了大約 1000公斤的金子 (出 38:24)3440公斤的銀子 (出 38:25)和
2421公斤的銅 (出 38:29)加上大量的皂莢木 ,布料和繩子 ,【 八千五百八十 】 人大約
平均每人要承擔 1公斤的重量。因此 ,這樣的事奉是嚴肅的 ,但也是輕省的。 因為
事奉既是恩典 ,又是憑著神的供應來做工 ,神就不會讓事奉成為人的重擔。事奉若
是成了我們的重擔 ,必然是因為人憑著自己去做工。 摩西按他們所辦的事 ,所擡的
物 ,憑耶和華的吩咐數點他們 ;他們這樣被摩西數點 ,正如耶和華所吩咐他的。 (46-49節 )這裡不斷地講數點。 【 數 】 paqad的意思是 【 visit(探訪 )】 擡著神的榮耀往前
行的人 ,要有神的數點 ,神的觸摸。每個服事的人 ,都是神再三數點 ,是神揀選的 ,並
且做甚麼 ,扎營在哪裡 ,起行是第幾個起行 ,要拿甚麼 ,神都有吩咐 ,不可以掉以輕心。
而且 ,大家是整體前行的 ,不可以說有一些在前面 ,有一些在後面 ,每一個人所搬的
都是重要的 ,不可 鬆懈 。 利未人的事奉不是根據自己的特長 ,愛好或者願望 ,而是
【 憑耶和華的吩咐 】 。神的安排如此細緻周詳 ,甚至到了 【 按名指定 】 地步 (32節 ),事奉神的人所要做的 ,就是凡事 【 憑耶和華的吩咐 】 按著神的方法和時間 ,根據神
的供應和能力 ,做成神要做的事 ,結果才能將榮耀歸於神。
思想
:每一個以色列人在神的計劃裡都有各自的功用和責任 :祭司負責獻祭 ,利未
人在會幕辦事 ,十二支派隨時準備爭戰 ;利未人的職分 ,要負起各自的職分 ,一齊擡
起神的榮耀往前行。神在世界當中把我們呼召出來 ,就是要使用我們。我們 有否願
意 不計較 ,不互相比較 ,各司其職 ,在神的同在中齊心同行 呢 ?
祈禱
:親愛 天 父 ,感謝 祢使我們能事奉祢 ,今天 祢更與 我們 同在 ,每日更 照顧保護我
們。求 天父教導我們 懂得敬畏祢 ,遵行 祢的旨意。阿們!

民數記 1:1-54民數記 1:1-5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
《民數記》的希伯來名
【 בְּמִדְּבַׁר 】 取自原文第一節中的 【 在曠野 】 ;英文名 【 Numbers】
就是《七十士譯本》希臘文名 【 Ἀριθμοί】 的拉丁文 【 Numeri】 意思是 【 數點人數 】 ;中文名也從《七十士譯本》而來。 (1-19節 )是 神要數點百姓 , 以色列人出埃及已
經有十二個半月 (出 13:4)【 會幕 】 (1節 )也立起來整整一個月了 (出 40:17)。接下來
就應該離開 【 西奈的曠野 】 (1節 )前往出埃及的目的地迦南 ,在應許之地事奉神 ,享
用神的恩典與安息。數點的結果是要顯出一個完整的 【 以色列 】 一個完整的承受
神應許的團體 ,可以成為奉神的名爭戰的軍隊 ,也可以成為彰顯神榮耀的合一見證 ,被數點的人必須 【 能出去打仗 】 (3節 );4-6節 這十二個人是神 【 從會中選召的 】 以
色列十二支派的 【 首領 】 也是以色列 【 軍中的統領 】 。這些 【 首領 】 的設立不是
根據葉忒羅的建議 ,由摩西來揀選 (出 18:25)而是神親自 【 選召 】 ,要讓百姓學習接
受神的權柄。 (18節 )【 述說自己的家譜 】 目的是確認這人是以色列的後裔。以色
列人當天就執行了神的命令 ,並沒有任何延誤。無論是設立 【 首領 】 ,還是 【 數點 】
人數 ,都是 【 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 】 摩西就怎樣行 ,沒有任何人意的摻雜。 (20-46節 )是 十二支派全要打仗進入應許 ;這裡重複出現 【 凡能出去打仗 ,被數的 】 出現了 12次。 雅各在埃及時 ,曾將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立為自己的兒子 (創 48:5)。
而利未支派被神揀選在會幕中事奉 ,不列在被數點的十二個支派當中 (49節 )。所
以 ,以法蓮與瑪拿西取代了約瑟和利未 (32-35節 ),補齊 【 十二 】 之數。 【 二十歲以
上 】 能出去打仗 的男丁總數為 603,550人 (出 38:26)這是一支龐大的軍隊 ,再加上
婦女兒童 ,大約總共有兩百萬以色列人 ,若不是神的帶領 ,這麼多人在曠野行走 ,實
在是難以想像的事。 (47-54節 )是 利未支派在神和人之間經營神的同在 ,神沒有數
點利未人 ,因為神讓他們承擔更重要的任務 【 謹守 】 會幕的服事和見證 ,維持百姓
與神的 相 交。利未人 【 在帳幕的四圍安營 】 (50節 )在神的百姓和帳幕之間成為一
條界線 ,讓百姓在每天的生活中學習不越過神的界限。神要藉著各種安排來提醒
人 ,保護人 ,讓人時刻學習尊神為大 ,注意活出聖潔 ,【 免得忿怒臨到以色列會眾 】 (53節 )。以色列人完全順服神的安排 ,在利未人的特殊安排上 【 照樣行了 】 ,這就成為
他們將來得勝的根據。
思想
:因為神百姓爭戰的得勝不在乎他們自己的所有和所能 ,而在乎他們在神面前
的所是。他們與神的關係對了 ,就能得勝 ,他們與神的關係不對 ,就必然會失敗。不
管外面的交戰如何緊張激烈 ,我們都不能被外面的環境轉移了我們對神的注視 ,也
不能因外面的事物改變了神在我們裡面的地位。
祈禱
:親愛主 ,感謝祢 ,招聚我們成為 祢的 軍隊 ,在彎曲世代為祢爭戰 ,求主 塑造我們
以神為先 ,讓神的主權臨到 我們的生活中 ,願 一切榮耀歸屬祢 。 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