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15:1-41

民數記 15:1-41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對新世代的開場白卻是:【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2 節)。這表明本
章所吩咐的,是新世代進入迦南地之後所要遵守的條例。神向新世代的第一個吩
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2 節)所有的【燔祭,平安祭】(3 節)都要一同獻上【素祭】(4
節)和【奠祭】(5 節),才能成為蒙神悅納的【馨香之祭】(3 節)。神詳細地指示了同
獻的【素祭】與【奠祭】所使用的細麵,油和酒的分量。這些要求實際上是神對新
世代的應許,神必然會帶領他們進入【流奶與蜜之地】(13:27),而不是停留在曠野;
進入迦南地之後,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寄居的外邦人,只要是獻上【馨香的火祭】,
【都要這樣辦理】(13 節)。表明只有靠著神所供應的生命,在應許之地活出應許的
屬靈實際,燔祭和平安祭才能蒙神悅納。雖然新世代的百姓還在曠野中飄流,但神
卻向他們反復強調進入迦南後要【世世代代】(14;15;21;23;38 節)遵守這些條例,
表明這些事必然會成就。神向新世代的第二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初
熟的麥子】必須【當舉祭獻給耶和華】然後由神賜給祭司;物質的富足是神的祝福
和恩典。因此,神的百姓必須不斷藉著【舉祭】來提醒自己,若不是神施恩,人一切
的努力都是徒然;若不是有賜福的神,人暫時的福樂都是虛空。神向新世代的第三
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全會眾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對於
舊世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就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利 4:14)。但對於新世
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首先要獻【一隻公牛犢作燔祭】並且同獻【素祭和奠祭】,
然後【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24 節)。新世代尋求神悅納的心意,多於尋求赦
免的心意,才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神向新世代的第四個吩咐,是進入迦南
地之後,個人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原本個人所獻的贖罪祭只是使【以
色列中的本地人】得蒙赦免(利 4:35),但在應許之地裡,這贖罪祭卻可以使【以色列
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都【必蒙赦免】(28 節),表明神赦免的恩典
擴大了。32-36 節是贖罪祭不適用故意犯罪的例子。神已經七次要求百姓守安息
日(出 16:29;20: 8;31:13;35:3;利 19:3;23:3;26:2,但這個人竟然還在【藐視耶和華的
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31 節) 因此,必從民中剪除】(30 節);因為人看的是外面
的行為,神看的是裡面的內心。神向新世代的第五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要
【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38 節),隨時提醒自己
活出屬天的生活,不要再故意犯罪。神的百姓在最接近地的衣服底邊【佩帶這繸
子】(39 節),並不是顯示自己虔誠,而是提醒自己的屬天地位,在生活中隨時【遵行
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39 節)。以色列人多次的悖逆,都是【隨
從自己的心意,眼目】的結果; (39 節)【隨從】原文和【窺探】(13:2)是同一個詞,暗
示了隨從自己心意的結局。37-41 節是猶太人的禱文【示馬 The Shema】的一部
分,神對新世代的這些吩咐,是因為祂【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
祂也必將自己的百姓領進應許之地。思想:神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祂所定意要
做成的事,不必倚靠任何其他的存在,祂自己必負責做成。人只要憑著信心跟隨神,
順服神的話,就能進入應許之地,也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我們有軟弱,有不信,但天父一次又一次的給
予我們生命很多很美好重新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給予我們盼望,讓我們充滿感恩,
珍惜天父給予我們擁有一切的恩典。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12:1-16民數記 12:1-1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
神把降與摩西身上的靈【 分賜那七十個長老 】 使他們 【 受感說預言 】 (11:25)和摩
西 【 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 】 (11:17)人就順理成章地以為屬靈的權柄也可以分散。
他們沒有看到屬靈的權柄是來自神 ,無論是集中還是分散 ,都是根據神的旨意 ,而
不是根據人的道理邏輯。米利暗是女先知 (出 15:20)亞倫是大祭司 ,他們都是事奉
神的人 ,但神並沒有把賦予摩西的中保權柄賜給他們 (出 4:16)。他們挑戰摩西權柄
的理由聽起來既有道理 ,也很 【 屬靈 】 來掩蓋自己喜歡出頭 ,不肯順服的內心。 【 古
實女子 】 (1節 )可能指西坡拉 ,也可能是摩西來自古實的續弦。神禁止以色列百姓
與迦南女子通婚 ,以致隨從迦南人拜偶像 (出 34:16),但並未禁止與其他外邦人通婚。
【 謙和 】 (3節 )原文又被譯為 【 謙卑 】 (詩 10:17)【 困苦 】 (詩 9:12)【 貧窮 】 (箴 16:19)。
【 謙和 】 是神的僕人必需的品格 ,只有 【 謙和 】 的人才能倚靠神 ,順服神 ,憐憫人 ,同
時又能支取神的能力 ,摩西並非生來就 【 為人極其謙和 】 (3節 ),因為 【 謙和 】 並不
是天然人的品格 ,而是神長久造 就 的結果。摩西的 【 極其謙和 】 是來自曠野四十年
所經歷的神的對付 ,也是因著蒙召後被神不斷的拆毀和造就。神通常透過 【 異象 】
和 【 異夢 】 間接向 【 先知 】 說話 (6節 ),但摩西卻不是普通的先知 ,而是被神揀選為
在神 【 全家盡忠的 】 (7節 ),神並沒有向亞倫和米利暗解釋摩西有 甚 麼過人的能力
或品格 ,而是宣告 【 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 】 僕人。 【 他必見我的形象 】 和 【 面對面 】
(8節 )一樣 ,是比喻人與神的親密 相 交。在整個事件中 ,摩西唯一的一次 開口 ,就是
求神醫治挑戰他的米利暗。神說 :【 她父親若吐唾沫在她臉上 】 (14節 )表明神對米
利暗的管教是出於為父的心腸 【 米利暗關鎖在營外七天 】 (15節 ),表明摩西的禱告
立刻蒙神應允 ,但需要經過七天的潔淨禮 (利 13:3-6)。米利暗在百姓中有極高的地
位 (彌 6:4),但 【 百姓沒有行路 ,直等到把米利暗領進來 】 (15節 )卻是因為 【 耶和華
的雲彩 】 耐心地在那裡等她 ,沒有 【 從法櫃的帳幕收上去 】 。兩百萬以色列人前往
迦南的行程 ,因為米利暗耽誤了七天 ,但神卻並不著急。進迦南固然是神的目標 ,但
神也要藉著曠野的行走過程來顯露人的 自我 ,一面拆毀舊人 ,一面造就新人。 【 哈洗
錄 】 的意思是一個圍住的地方。所以 ,提醒 百姓 ,不要被毀謗和嫉妒困住。
思想
:哈洗錄將我們困住 ,這一站就是嫉妒 ,毀謗 ,當然也是爭競 ,愛權力 ,是驕傲自大。
我們在人生道路上 ,如果過不了這一關 ,就被關鎖起來。當我們毀謗嫉妒別人 ,在靈
裡面就在營外 ,因為是自我孤立 ,神會將我們隔離 ,讓我們生命得到潔淨 ,得到反醒 。
祈禱
: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提醒我們要提防毀謗和嫉妒 ,我們需要更多的謙卑和順
服。求 祢 來幫助我們 ,讓我們好好建立與 祢 的關係 ,信任 祢 ,謙卑忠心跟隨。阿們!

民數記 14:20-45民數記 14:20-4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摩西根據神的話來求神(17 節),而神則回答:【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20 節)。
這兩句話表明摩西的禱告是摸著了神的心意,所以神就照著他的禱告來應允他。
神照著自己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19 節),繼續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百姓和
產業,但並不豁免公義的懲罰。但他還是必須為自己的罪獻上贖罪祭作為代價。百
姓雖蒙赦免,但代價是【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以色列人
【十次】(22 節)試探神(出 14:11-12) (出 15:23-24) (出 16:2) (出 16:20) (出 16:27) (出
1:1-3) (出 32:1) (11:1-3) (民 11:4-6) (14:2-4 節)。迦勒不看人,也不看環境,只是憑著
信心【專一跟從】神,這就是【另有一個心志】。迦勒和約書亞之所以能承受應許,
並非因為他們比別人做得越多,做得更好,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所說的,神把他們
留在應許裡。雖然以色列人已經來到應許之地的邊緣,神卻命令他們【從紅海的路
往曠野去】讓他們按自己的選擇【死在這曠野】(2 節),因為不信的人總是得不著
安息。26-35 節是神向摩西,亞倫宣布正式判決。人向神的感謝,讚美和祈求,神會
垂聽;人向神【所發的怨言】神也【都聽見了】(27 節)。人若巴不得【死在這曠野】
(2 節),神就讓他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人若不肯【立刻上去得那地】
神就讓他們【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
向我發怨言的】(29 節)的男丁,本來是要在神的帶領之下進入迦南,承受應許之地
的,現在卻因著不信,【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以色列人的【被數點】原來是
承受應許的依據,現在卻因著不信,成了被定罪的根據。神用兩個【得知】(31,34 節)、
兩個【擔當】(33,34 節)宣告了祂的審判:不信的以色列人【厭棄】應許之地,他們
【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罪孽四十年】,他們將【在這曠野消滅】【經歷】
神的【疏遠】(34 節);而在不信者眼中看為軟弱的【婦人孩子】(31 節),他們【在曠
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父輩【淫行的罪】他們將在這曠野成長,準備【經歷】神所
應許的那地。【淫行】(33 節)指以色列人對神不忠,背離了與神所立的約,神就與他
們【疏遠了】(34 節),神三次宣告【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32,35 節)這判
決立刻在【報惡信的人】(37 節)身上生效。【以色列眾人】(39 節)已經試探神十次
(22 節),卻不知真實悔改,以為輕輕一句【我們有罪了】就可以免除刑罰。以色列
人此時自行出戰,並不是因為真心悔改,願意憑著信心順服神,而是想靠自己的行
為來逃脫刑罰,實際上是再次【違背耶和華的命令】(41 節)。人若【為神】去打神
不要他們打的仗,【為神】去走神沒叫他們走的路,實質上是以【順服】的名義不
順服,以【跟從耶和華】(43 節)的名義跟從自己,所以神【必不與你們同在】(43 節)。
思想:神賜下應許之地乃是恩典,以色列人既然【厭棄】那地,就已經從恩典中失落。
今天許多人也以為跟隨神是自己聰明的決定,事奉神是給神面子。人越是這樣驕
傲無知地一廂【情願】,越是在高舉自己,得罪神。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對我們有恩典,有憐憫,感謝祢提醒必須有信心和有承擔,
求天父使我們時刻記念祢的應許,用信心思想和說話,勇敢面對環境中的困難,因
為神與我們同在,求祢使我們都能進入應許之地。阿們!